第三卷 · 国家与精神的分裂2
2013-11-24 18:36:15 35 举报
《德国人——一个国家的双重历史》比起讲解德国历史更注重讲解德国人的各种特点,所以时间轴读着读着就有点混乱,因而想着重对历史流程做个整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竭力主张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并为之奋斗终生
莱布尼茨的继承人
几乎出生于同一个世纪(1685—1797)
歌德往往处于被安慰和引导的地位
康德
尝试用一种能充分表达内容的新德语写作
提出裁军和仲裁思想,向世界证明德国始终存在厌恶战争鄙视权势的人民
歌德
年轻从政
扉页的题词“在暴君统治下!”
席勒
为什么一生没有固定的追求?
德国语言得到第三次发展
都出生于贫困家庭—音乐思想来自很深的底层
对夏绿蒂的爱,倾注在《维特》一书的主人公身上
因在学校引起轰动而不得不逃跑
一切教导浸透着宽容精神,反对极权主义,颂扬国际主义,希望人类能兄弟般的和睦相处
骄傲的举止,视群众为陌路人
改革未果,积累了丰富经验
18岁时第一个剧本《强盗》
爱情
德国贵族诸侯在这一百多年内忙于争权夺地,对思想精神文明的发展毫无贡献。只有很少一些人曾经关心过他们,或给予这些音乐大师以应有的尊敬。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
歌德不太涉及社会问题,相信自然的力量比社会的力量强得多
快满30岁时成为耶拿的历史学教授
德国七位音乐大师
或多或少康德式的学者——走的更远,反应更强烈
莱辛克洛卜施托克赫尔德维兰德荷尔德林
学会忍受最难以忍受的事:同自己身边一个伟大人物相处
青少年是在“操练”和“奴隶制庄园”的恐怖气氛中度过的
诗人——《浮士德》
对冯·施泰因夫人的钟情,在两人的通讯录上
歌德一切从自然和经验出发,反对形而上学
作品缺乏群众性
德国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这是使德国人无法享受生活,享受和谐的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德国人的行为有时表现为兽性有时表现为奴性,这一点在《浮士德》作品中占有很大比例。
鄙弃只有奴性和专制主义的祖国,法国大革命的朋友或歌颂者
歌德的动力来自大自然,他不十分关注人民
十分重视学校教育
莱布尼茨
巴赫韩德尔海顿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
魏玛公爵的支持,充分的自由
德国人心目中自由的代表
对专制主义的反抗性更为强烈
将自己的信念隐藏起来,许多话从未公开发表
作为德国人,比歌德更具典型性
对德国的失望程度,比其他思想家更严重
始终保持对自己的真实,包括改变的观点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