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 衰落2
2014-04-09 21:38:18 2 举报
《德国人——一个国家的双重历史》比起讲解德国历史更注重讲解德国人的各种特点,所以时间轴读着读着就有点混乱,因而想着重对历史流程做个整理。(完)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925年,兴登堡被选举为新共和国第二任总统
列宁
战争爆发后却自愿出来担任潜水艇的司令
唯一挑起这场战争的罪魁民族主义右派,却高傲的反对这一“和约”
对犹太人的迫害
当涉及帝国未来的地位时,他就听任部长们做出决定
1925年,施特莱斯曼促使签订《洛迦诺公约》,标志着德国正式恢复了其在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地位
威尔逊
典型的德国人性格:崇尚暴力、复仇和不安全感
1933年,法制政府才正式解体和被抛弃
尽他的一切努力,违背他的誓言,为霍亨索伦王朝的利益,牺牲共和国
1932年春,布吕宁被解职,标志着德国无政府主义的开始
希特勒是第一个以国家的名义镇压与反对思想精神的德国人
希特勒的党徒们暗杀了拉特瑙,但却按照拉特瑙的计划,建设他们的经济体制
布吕宁争取取消几乎全部剩余战争赔款,说服法国允许帝国国防军扩大为30万人
神学家,反对纳粹遭到迫害
德国人不愿意和布尔什维克站在一边,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宁愿接受条件苛刻的和平
马丁·尼缪勒
早在希特勒上台前,施特莱斯曼和布吕宁就与法国就取消《凡尔赛和约》中的三个最重大的条件——莱茵地区的占领,赔款及裁军问题达成了协议
带来了重新和解的原则、正义和国联
1920年拉特瑙在日内瓦会议上为德意志帝国争取到了一个席位和发言权,得到了别的国家的承认;促成了此时已被人们抛弃的德国和俄国的第一次结盟
1919年《凡尔赛和约》
天主教中心对俄国无神论者的反感
对共产主义的极端害怕
内部派别领导人之间的互相仇恨
不是犹太人的集居,他们陌生的脸孔和习俗使德国人不快,而是犹太银行家所获得的荣誉与影响,犹太人教授和艺术家所获的声誉,使他们大大的不快
注:《德国人》成书于1941年
温和的左派接受了这一所谓的“屈辱的和约”
德国敌人的敌人
德国百姓的支持
这一高傲的“不”字,使容克地主、工业巨头和日后出现的纳粹,得以继续保持他们的政治生命达十余年之久
当涉及国家的国旗和亲王们的未来时,他就予以干涉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拉特瑙预见并提出执行国家社会主义形式的“计划经济”
怒火满腔的德国社会党人
德国得到了两位朋友的帮助
布吕宁下令关闭议会,采取紧急命令的手段,至少使受到兴登堡一手批准的共和国宪法实际上不发生作用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