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
2015-05-22 14:19:09 2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一级建造师公路专业隧道工程知识构架,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要点,具有宏观与微观的提示作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围岩分级
六级
判定方法
初步分级
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
详细分级
修正因素
有地下水
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有一组起控制作用
存在高初始应力
构造
主体构造物
洞身衬砌
类型:曲墙式、直墙式、连拱式
构造:分为一次衬砌和二次衬砌、防排水构造、内装饰、顶棚及路面等。
洞门
类型:端墙式、翼墙式、环框式、削竹式、柱式、台阶式、遮光式
构造
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
沟底至衬砌拱顶外围的高度不应小于1.0m,洞门墙顶应高出仰坡坡脚0.5m以上。
洞门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泄水孔;
洞门墙的厚度可按计算或结合其他工程类比确定,不小于0.5米。
洞门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明洞
类型:拱式、棚式
构造
拱式
主要由顶拱和内外边墙组成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整体性较好,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压力和侧压力。
棚式
由顶盖和内外边墙组成。顶盖通常为梁式结构。
外边墙可以采用墙式、刚架式、柱式结构。
附属构造物
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给水排水、通风、安全、供蓄发电、通信、照明等修建的构造物
地质超前预报
方法: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洞法、水力联观测法、TSP、TGP、TRT。
适用范围
地质调查法
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调查内容应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调查
物探法
适用于长、特长隧道或地质复杂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方法包括有
弹性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测法、瞬变电磁法、高分辨直流电法
超前钻探法
富水构造破碎带、富水岩溶发育地段、煤系或油气地层、瓦斯发育区、采空区
以及重大物探异常地段等地质复杂隧道和水下隧道
超前导洞法
可采用平行超前导洞法和隧道内超前导洞法,两座并行隧道可根据先行
开挖的隧道预测后开挖隧道的地质条件
水力联测法
隧道排水或突涌水对地下水资源或周围建筑(构)物产生重大影响
TSP
包括仪器主机、配件和处理软件
监控量测
目的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必测项目
子主题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地质罗盘等,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周边位移
各种类型收敛计,每5~5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每5~50米一个断面
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洞口段、浅埋段
选测项目
钢架内力及外力、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围岩压力、两层支护间压力、锚杆轴力
支护、衬砌内应力;围岩弹性波速度;爆破振动;渗水压力、水流量;地表下沉
数据处理与应用
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
当位移一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当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竣工量测资料
1.现场监控量测计划。2.实际测点布置图。3.围岩和支护的位移一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
4.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5.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施工方法
山岭隧道
矿山法(钻爆法)
传统矿山法
新奥法
全断面、台阶、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墙法(CD)、交叉中隔墙法(CRD)、双侧壁导坑法
掘进机法
浅埋及软土隧道
明挖法
地下连续墙
盖挖法
浅埋暗挖法
盾构法
水底隧道
沉管法
盾构法
隧道开挖
开挖要求
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及仰拱开挖应符合相关规定,应严格控制欠挖,尽量减少超挖。
技术要点
钻眼机具
风动凿岩机和液压凿岩机
炮眼布置
掏槽眼
斜眼掏槽
锥形掏槽,楔形掏槽,单向掏糟,其中最常用的是竖楔形掏槽
直眼掏槽
龟裂掏槽,五梅花掏槽和螺旋掏槽
直眼掏槽的爆破效果与临空孔的数目、直径及其与装药眼的距离密切相关
辅助眼
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掏槽体积和增大爆破量,并为周边眼创造有利的爆破条件
周边眼
作用是爆破后使坑道断面达到设计的形状和规格
光面爆破
主要参数
周边眼的间距、光面爆破层的厚度、周边眼密集系数、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
技术措施
适当加密周边眼
合理确定光面爆破层厚度
合理用药。用于光面爆破的炸药宜采用低猛度、低爆速、
传爆性能好的炸药,在炮眼底部,为了克服眼底岩石的
夹制作用,应改用高爆速炸药。
采用小直径药卷不偶合装药结构
保证光面爆破眼同时起爆
要为周边眼光面爆破创造临空面
光面爆破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预裂爆破顺序: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
隧道支护与衬砌
预支护
超前锚杆、插板、或小钢管;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开挖工作面及围岩预注浆等
超前锚杆、小钢管
超前锚杆主要适用于地下水较少的软弱破碎围岩的隧道工程中,也适宜于采用中小型机械施工。
超前锚杆宜采用早强砂浆锚杆,锚杆可用不小于φ22的螺纹钢筋。
管棚
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得快、来得大,用于对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
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中
超前小导管注浆
仅适用于一般软弱破碎围岩,也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松软围岩
预注浆加固围岩
预注浆一般可超前开挖面30~50m,也更适用于采用大中型机械化施工
预注浆加固围岩有洞内超前注浆、地表超前注浆和平导超前注浆三种方式
对于浅埋隧道,可以从地表向隧道所在区域打辐射状或平行状钻孔注浆;
对于深埋长大隧道,可设置平行导坑,由平行导坑向正洞所在区域钻孔注浆。
初期支护
喷射混凝土
工艺流程有干喷、潮喷、湿喷和混合喷
锚杆
用钢筋或其他高抗拉性能的材料制作的一种杆状构件。按照锚固形式可划分为全长粘结型、端头锚固型、摩擦型和预应力型四种。
钢支撑
具有承载能力大的特点,常常用于软弱破碎或土质隧道中,并与锚杆、喷混凝土等共同使用
钢拱架
工字钢或钢轨制造而成的刚性拱架
格栅
由钢筋经冷弯成形后焊接而成,其断面形状有圆形、门形、三边形、四边形等
锚喷支护
目前通常采用的一种围岩支护手段。作为初期支护,目前在隧道工程中使用最多的组合形式时锚杆(主要指系统锚杆)加喷射混凝土(素喷或网喷)
衬砌
多采用由下到上、先墙后拱的顺序连续浇筑
隧道防水与排水
防排水措施
洞内顺坡排水,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洞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机械抽水。洞内有大面积
渗漏水时,宜采用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引入排水沟。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用井点降水
法和深井降水法处理。严寒地区隧道施工排水时,宜将水沟、管埋设在冻结线以下或采取防寒保温措施
结构防排水施工
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压浆地段混凝土衬砌达设计强度的70%时,
方可进行压浆,如遇流沙或含水土质地层,不宜采用水泥砂浆作防水层
压浆顺序应从下而上,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
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时,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
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隧道附属工程施工
洞口施工
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时可用管棚支护,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稳妥前进
明洞工程
1.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
2.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3.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作拱圈,再作内侧边墙。
4.当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待起拱线以上挖成后。采用跳槽挖井法先灌筑两侧部分边墙,再做拱圈,最后做其余边墙。
5.具备相应的机具条件时,可采用拱墙整体灌筑。
浅埋段工程
1.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
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2.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
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洞跨的1倍。
4.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隧道通风防尘及水电作业
通风
风管式通风
压力式、抽出式、混合式
巷道式通风
用于有平行坑道的长隧道
风墙式通风
适用于较长隧道
防尘
(一)湿式凿岩标准化
(二)机械通风正常化
(三)喷雾洒水正规化。
(四)个人防护普遍化
供电
供电电压
(1)应采用400/230V三相四线系统两端供电;
(2)动力设备应采用三相380V;
(3)隧道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可用220V,瓦斯地段不得超过llOV,一般作业地段不宜大于36V,手提作业灯为12~24V;
供电线路
(1)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使用绝缘良好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宜采用橡套电
缆;竖井、斜井宜使用铠装电缆;瓦斯地段的输电线必须使用密封电缆,不得使用皮线。
(2)瓦斯地段的电缆应沿侧壁铺设,不得悬空架设。
隧道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洞外照明按一般建筑工地要求。瓦斯地段的照明器材应采
用防爆型,开关应设在送风道或洞口。
特殊地段施工
涌水地段施工
处理涌水可用下列辅助施工办法: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
1.坑道应和正洞平行或接近平行。
2.坑道底标高应低于正洞底标高。
3.坑道应超前正洞10~20m,至少应超前l~2个循环进尺。
1.注浆段的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涌水量、机具设备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宜在30~50m之间。
2.钻孔及注浆顺序应由外圈向内圈进行,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
3.浆液宜采用水泥浆液或水泥一水玻璃浆液。
1.井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降水宽度小于6m,深度小于5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井点间距宜为1~1.5m。
2.有地下水的黄土地段,当降水深为3~6m时,可采用井点降水;当降水深度大于6m时,可采用深井井点降水。
塌方地段施工
导致塌方的原因有多种:一是自然因素,即地质状态、受力状态、地下水变化等;
二是人为因素,即不适当的设计,或不适当的施工作业方法等
施工措施
1.隧道施工预防塌方,选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至关重要。在掘进到地质不良围岩破碎地段,
应采取“先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的施工方法。
2.加强塌方的预测。预测塌方常用的几种方法:
(1)观察法。
(2)一般量测法。
(3)微地震学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
3.加强初期支护,控制塌方。
处理措施
1、处理塌方应先加固未塌地段,防止继续发展,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1)小塌方,纵向延伸不长、塌穴不高,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并抓紧喷射混凝土或采用锚喷联合支护
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再进行清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在塌渣上架设临时支架,稳定顶部,然后
清渣。临时支架待灌筑衬砌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
(2)大塌方,塌穴高、塌渣数量大,塌渣体完全堵住洞身时,宜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在查清塌穴规模大
小和穴顶位置后,可采用管棚法和注浆固结法稳固围岩体和渣体,待其基本稳定后,按先上部后下部
的顺序清除渣体,采取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的原则挖塌体,并尽快完成衬砌。
(3)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打设地表锚杆,洞内可采用管棚
支护和钢架支撑。
(4)洞口塌方,一般易塌至地表,可采取暗洞明作的办法。
2.处理塌方的同时,应加强防排水工作。
塌方往往与地下水活动有关,治塌应先治水。具体措施有:
(1)地表沉陷和裂缝,用不透水土壤夯填紧密,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渗入塌体。
(2)塌方通顶时,应在陷穴口地表四周挖沟排水,并设雨棚遮盖穴顶。
(3)塌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应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
3.当塌穴较小时,可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将塌穴填满;当塌穴较大时,可先用浆砌片石回填一定厚度,
其以上空间应采用钢支撑等顶住稳定围岩。
岩溶地段施工
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有“引、堵、越、绕”四种
瓦斯地段施工
三种类型:1.瓦斯的渗出。2.瓦斯的喷出。3.瓦斯的突出,以第一种放出的瓦斯量为大
瓦斯检查手段可采用瓦斯遥测装置、定点报警仪和手持式光波干涉仪
流沙地段施工
一、加强调查,制定方案
二、因地制宜,综合治水:防、截、排、堵。
三、先护后挖,加强支护
四、尽早衬砌,封闭成环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害
原因分析
(一)隧道穿过含水的地层
(二)隧道衬砌防水及排水设施不完善
1.原建隧道衬砌防水、排水设施不全。
2.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差,蜂窝、孔隙、裂缝多,自身防水能力差。
3.防水层(内贴式、外贴式或中间夹层)施工质量不良或材质耐久性差,经使用数年后失效。
4.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未做好防水处理。
5.既有排水设施,如衬砌背后的暗沟、盲沟,无衬砌的辅助坑道、排水孔、暗槽等,年久失修,造成阻塞。
防治措施
1.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可排走的通道,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3.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4.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严格施工工艺
衬砌病害
腐蚀病害:物理性腐蚀、化学性腐蚀
裂缝病害
超欠挖
(一)测量放样错误或误差较大
(二)钻孔操作台架就位不准确
(三)司钻工操作不熟练
(四)装药量及装药结构不合理
(五)爆破网路连接不规范
(六)其他原因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