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
2016-03-11 21:17:37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探讨了教育投入与个人及家庭经济消费之间的关系。教育被视为一种投资,通过提高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未来的就业和收入潜力。然而,教育成本的高昂使得许多家庭在教育支出上面临压力,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其他生活必需品上的消费减少。同时,教育也被视为一种消费行为,因为学生需要购买书籍、电子设备和其他学习材料。此外,一些家庭可能会选择借贷来支付教育费用,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债务负担。这一章深入分析了教育投入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平衡教育需求和家庭经济压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
教育
一、教育的概念与类型
1、教育的内涵广义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
2、教育的类型
(1)根据教育发生场所
(2)根据个体对教育的需求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1、杜威等学者的观点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社会化,教育的次级功能是通过个体的发展,来维持社会系统的运作,维护社会制度和再生产现存的生产关系。著名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曾经提出,大量社会现象都可能同时存在着显功能与潜功能。显功能,即系统参与方有意安排的客观后果,潜功能,即系统参与方无意图的、未认识到的后果。
2、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
(1)社会化的功能。(2)社会选拔的功能。(3)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4)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3、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
(1)建立未来人际关系。(2)减小就业压力。(3)社会控制的功能。
三、教育的社会学分析视角
1、功能论视角下的教育
1)这一传统的直接来源是社会学家涂尔干,他强调,教育的社会学考察首先应当关注其功能,即为专门化的社会角色提供训练有素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社会化即让个体成为社会的;遴选即为分工后形成的不同社会角色提供适当人选。
(2)著名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继承了这一传统,他认为人的社会化是社会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而社会化的过程包含在分配和整合之中,即社会化使得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技能以适应分工需要,同时社会化还能让人们欣然接受分配必然带来的社会不平等。
(3)问题:首先,遵循这一思路的教育研究无法处理社会变迁的问题。其次,忽略了系统内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与互动等诸多微观方面的问题。
2、冲突论视角下的教育
冲突论认为,学校不再被视为社会实现其自我良性再生产的领域,而成为统治阶级用以生产与其特殊地位与利益相吻合地位的工具。显而易见遵循这一逻辑的学校教育也不再是实现个体社会流动的渠道,而有可能是社会控制与\"统治一被统治\"文化再生产的机构。
3、互动论视角下的教育
在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中,互动论传统被称为\"人本主义\"和微观取向。互动论传统的教育社会学研究理论大多持有一种个人主义的立场,这与之前的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路径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确带来了对以师生互动为代表的教育微观过程研究的突破,但却陷入另一种僵局,即缺乏统一的理论解释框架。
四、教育和社会不平等
1、教育不平等现象
从历史情况来看,国内外都存在明显的教育不平等情况,这一方面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教育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向上社会流动。
2、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
(1)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美籍奥地利学者伊凡·伊利奇在题为《去学校化的社会》一书中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化教育,其实无法改变社会的不平等;恰恰相反,它的基本逻辑还正在强化和再生产着这种不平等。
(2)教育与文化资本。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从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角度分析了为什么来自社会下层的思维方式更容易在正式的学校环境中遭遇排斥。布迪厄指出:
①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与文化资本。②较低阶层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谈吐风格与品味往往与体现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学校环境格格不入。③中产阶层的孩子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与思维习惯与学校要求更为协调,因此更适应学校的生活,并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
(3)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根据在英国伯明翰的实地调查,提出了有关亚文化再生产机制的讨论,即劳工阶层的子女是如何再次成为劳工的。他的基本观点是:
①劳工阶层的孩子们并非一定存在较低的职业预期与自我能力认知。②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通常拥有不错的实际生存能力。③由劳工子弟组成的男生群体拥有自己的亚文化。④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劳工子弟们也不认同学校代表的主流社会价值。⑤他们在成年后可能会意识到教育对于社会阶层流动的意义。
劳动
一、劳动的概念与类型
1、什么是劳动。
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劳动都有深刻的论述。(1)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劳动具有经济意义。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和支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3)劳动具有社会意义。劳动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行为。(4)劳动也具有文化意义。劳动是个人认同的重要方式。
2、劳动的类型
(1)根据有否劳动报酬
(2)根据消耗体力还是脑力
(3)根据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二、工业时代的劳动过程
1、福特主义
\"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指以泰勒制原则(一种使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管理方法)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u00A0福特主义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第一,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第二,劳资双方从关于工作过程控制权的斗争转变为保障就业权和工资决定的斗争第三,专用性机器投资和低技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
2、后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是指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劳动方式。\u00A0后福特主义主要具有四个特征:第一,灵活的专项化生产取代了大规模标准化消费品的生产;第二,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按劳动形式;第三,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发生了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转换;第四,劳资关系从对抗性的竞争关系,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
3、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批判
(1)布雷弗曼的压迫机制理论。布雷弗曼的压迫机制理论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劳动过程中的资本家彻底剥夺工人对劳动控制权的机制。(2)布洛维的生产政体理论。布洛维的生产政体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政治效果和生产的政治规范工具共同构成了一个工厂独特的生产政体。
三、就业
1、影响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
第一,人力资本。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工作经历等人力资本是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信号\"。第二,社会网络。大量研究表明,导致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结果差异不仅仅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不同,个人的社会网络对求职有着很大的帮助。第三,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础,劳动力市场不是在真空中运行的,而是在特定社会制度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第四,社会偏见。社会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社会偏见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命运。
2、失业
失业是指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失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残余性失业
失业问题是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它不但直接影响失业人口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经济社会的整体运行和发展。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是准确描述就业形势的关键性指标。
3、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现实中,劳动力市场往往呈现出分割状态。常见的一种分割就是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工作稳定、高牧入、高福利、职业发展前景好、教育回报率高;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几乎没有福利待遇、流动性大、职业发展前景黯淡、教育回报率低。
消费
一、消费的概念与特征
1、什么是消费
消费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消费不仅仅是人们生活中的生活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
2、消费的特征
(1)消费的经济属性。整个经济活动要围绕消费行为的规律运行。(2)消费的心理属性。消费是一种消费心理过程。(3)消费的社会属性。消费实质上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4)消费的文化属性。消费是一种文化。
二、消费社会
1、什么是消费社会
所谓消费社会,是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消费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异非常大。
2、消费社会的特征
第一,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第二,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第三,消费主义盛行。
三、消费的社会学理论
1、韦伯的生活风格理论
社会学家韦伯认为,消费方式使潜在的阶级差别显性化,形成生活方式不同的地位群体。地位群体是社会声望和生活方式不同的社会群体。某种地位群体通过特定的生活风格限制他人进入,以此作为与他人区分或认同的标志。
2、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
社会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一书中较早探讨了炫耀性消费现象,认为荣誉准则和竞争本能促使人们对炫耀性消费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论
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和符号学理论两大基础上提出消费社会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已会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构成了社会的主导性逻辑。现代社会是追求个性的社会,而个性的获得就在于自己消费的物品不同于他人消费的物品,消费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自组织领域,在这个自组织领域中,一切物品都变成了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物品。商品形式普遍的转变为符号形式,物的交换与消费更多的是在符号的意义上进行。消费社会带来了物质的丰裕和精神的贫困,享乐主义盛行。个体在消费的狂欢中丧失了主体性,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