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城镇化
2016-03-12 23:51:09 5 举报
AI智能生成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城镇化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城镇化带来了许多好处,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改善了基础设施等。然而,城镇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等。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节 城镇化概述
一、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什么是城镇化
城镇化,亦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聚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
(二)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
世界城镇化进程中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欧美模式和墨印模式。
欧美模式属于市场主导型城镇化,其起始和演进是产业革命引导的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
另一种是墨印模式,属于政治主导型城镇化。在政府主导下向发展工业和少数城市倾斜,工业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中所谓的典型的"无工业化的城镇化"。
(三)当代城镇化的特征
战后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
1、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
2、大城市发展速度明显
3、城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
4、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进步及其扩散加速
5、发达国家郊区城镇化加速,已进入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进程
6、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体
二、世界城镇化的"推-拉"理论
"推一拉"理论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人口流动过程中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理论。
这一理论最早由英国人口学家雷文斯坦在"人口迁移的规律"中提出。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口学家唐纳德·博格从运动学角度提出人口转移有两种方向,即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促使或阻碍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一观点对雷文斯坦的推一拉理论进行了新的解读,但并没有超越其基本思想。
三、城镇化的类型
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可分同步城镇化、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低度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五种类型。
同步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基本上保持一致
过度城镇化:超前城镇化
滞后城镇化
低度城镇化
逆城镇化:人口向城镇化外的地方迁移
四、世界城市
1、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处于最高层次,能够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全球性影响的国际城市,又称全球城市。
2、世界城市大体经历了前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前工业时代,世界城市是国际商品的聚集地,围绕商品集散功能,运输、金融、保险业等行业迅速发展。区位优势和交易能力是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工业时代,世界城市是国际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聚集场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服务于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精神文明,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高度现代化、物质财富创造能力和国际经济控制力是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后工业时代,世界城市最大的变化在于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柱行业,世界城市成为服务性城市和全球信息的聚集地,知识、技术、文化等信息资源的创造管理能力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服务与控制、知识与技术创新、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新内涵。
3、纽约、伦敦、东京是国际公认的三个世界城市。
五、世界城市群
(一)城市群概念
城市群,又称"都市圈"、"都市带"、"都市丛"、"大都市连绵区"等,
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城市集聚区。
这是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琼·戈特曼最早提出的概念。
(二)城市群分类
从规模和层次角度,城市群可以划分为超级城市群(顶级城市群、特级城市群、超大城市群)、
一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二级城市群(中型城市群)和三级城市群(小型城市群)等。
从形态和结构角度,城市群可以分为星系城市群、带状城市群、扇形城市群、葡萄串城市群等。
从中心城市的角度,城市群可分为单核城市群、双核城市群和多核城市群。
(三)城市群研究
1.田园城市。1898年,英国城市学家E.霍华德出版《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一书,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他主张:(1)田园城市应该兼有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城乡交融和群体组合型城市。
(2)城市不再是一张无限摊大的钢筋水泥饼,而是被绿带环绕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小城市群;
(3)城市道路不再是拥挤不堪且毫无人性关怀的城区切片,而是绿意盎然的林荫大道;
(4)城市与乡村之间有便捷的穿越在田园景致上的道路,城乡一体化,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再有文明的差距。
2.组合城市。1915年,英国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和现代城市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先驱帕特里克·格迪斯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他编著的《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一书,
运用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对城市地区进行综合研究,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区域。
3.区域整体发展理论。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继承了格迪斯区域规划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区域整体发展理论。他指出城市并非孤立的空间存在,
它与其所在的区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4.城市集中发展理论。法国建筑学家和城市理论家勒·柯布西耶从城市规划视觉角度提出了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把工业化的思想带入了城市研究领域,主张用全新的规划与建筑方式改造城市。
5.城市群理论。1961年和1987年,戈特曼先后出版了《城市群:美国城镇化的东北部海岸》和《城市群:25年之后》两本专著,
奠定了他的"城市群"理论创始人的地位。
1976年和1989年,戈特曼在《全球大都市带体系》和《大都市带》著作中认为当时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部城市群和正在成长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城乡融合区。20世纪80年代,麦吉等人对印尼、泰国、印度、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大都市周边地区进行了研究,
发现中心城市主体及周边地区一起形成了"扩展大都市区"。
1985年麦吉在美国阿克隆大学关于亚洲城市化的国际研讨会上把这种新型空间形态称之为"城乡融合区"。
二节 中国城镇化过程
一、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中国城镇化始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商业化先于工业化而又不能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以"推一拉"理论检验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到,
第一,从城市的拉力看,西方以工业化为主,城市拉力大于农村的推力,而中国则以商业化为主,农村的推力大于城市的拉力。
第二,从农村的推力看,中西之间也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民国时期城镇化呈现出如下四个特征:
1.商业化强于工业化,工商业和城市及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沿海;
2.大城市寥寥无几,城市发展畸形、臃肿;
3.城市道路设施极其落后;
4.城市性质多为消费寄生,成为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和封建地主阶级压榨人民的据点,形成严重的城乡对立、沿海与内地的对立;
二、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六十余年来,城镇化大体经历了平稳起步、大起大落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为平稳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77),为大起大落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为加速中国城镇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
第二,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是城镇化的巨大推力。
第三,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大发展,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化开拓了新的途径。
第四,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转移机会。
第五,原有城市的扩大和升级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六,户籍制度循序渐进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扩大,为人口流动打开了闸门。
第七,文化观念的变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的营造指引了方向。
三、中国城市群的规划与演进
1、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从城市单一发展向城市集群发展。
国家"六五"规划提出了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规划,以山西为中心包括内蒙古西部、陕北、宁夏、豫西的煤炭、重化工基地的经济区规划的要求,开启了中国城市集群规划和建设的序幕。
在"七五"规划和"八五"规划有关政策的扶持下,产生了许多以地方为主导的经济技术协作区联合体,进一步推动了多种多样城市群的萌芽。
"九五"规划正式提出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划的主张,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五"规划提出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并首次提出了包含城市群和城市绵延带的城镇密集区概念。
"十一五"规划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等三大城市群的国家级区域规划,以及辽中南地区、关中城市群和中原
城市群等区域性城市群规划。
"十二五"规划强调"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进一步确立了城市群在城乡协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地位。
2、中国城市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城市群形成过程的人为因素过大,行政干预过高,缺乏市场机制的自然发育期;
第二,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依然受限于现存行政体制的束缚,彼此求大求全,缺乏产业分工,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易发,降低了整体和各自的效率和效益;
第三,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还不高,对全国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拉动还有限;
第四,城市群内部结构还不完善,大中小城市还比较少,缺乏连接中心城市与众多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之间的中间环节;
第五,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人口和经济分布不协调,产业结构重叠严重;
三节 中国城镇化的选择与小城镇化建设
一、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不同观点
以城镇发展规模为基础的城镇化道路的讨论有四种观点:大中城市论、均衡发展论、多元模式论和小城镇重点论。
1、大中城市论。该理论认为,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在相当长时期内,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大中城市的扩张。
2、均衡发展论。又称城市体系网络论。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的城镇化应该建立以大城市为领导,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系统。
3、多元模式论。主张城镇化道路应该考虑到巨大的地域差异性。认为纯粹强调发展大中城市或是小城镇,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很难照顾到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应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城镇化政策,而且实施城镇化战略不能完全借用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通过城市的开放,使其按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发展。
4、小城镇重点论。该理论是对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等系列性的调查报告和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学术论文基础上的归纳总结。其主要观点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中国城市应大力发展小城镇。
二、中国城镇化的方针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针对大城市社会问题严重、小城镇长期发展缓慢的状况,于1978年提出"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的城镇化方针。
1980年10月,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建设方针。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第10章"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对原有城镇化方针作了修正:适当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并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组织城乡综合开发与建设。
党的十六大指明了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三、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1、小城镇的地位
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的概念
(1)小城镇是"人口的蓄水池",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2)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一方面它从城市引进了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使得小城镇本身成为工业经济和城市文明的载体;同时,它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对"乡脚"起到了辐射作用,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方式,传输了城市文明,对改变农民观念、塑造新型农民形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多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3)一大批新型小城镇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状况,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乡网络体系。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给城镇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1)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2)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
(3)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4)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2)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
(4)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
(5)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6)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使之尽可以地适应城镇文化,承担起城镇建设者的责任。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