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2016-03-13 15:26:46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第十一章探讨了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两个重要概念。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的人们根据其经济、政治、教育等地位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阶级。而社会流动则是指个体或家庭在社会阶层中的上升或下降,反映了社会的开放性和机会均等程度。这一章分析了社会分层的原因和影响,以及社会流动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同时,也讨论了如何通过教育、政策等手段促进社会流动,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一、什么是社会不平等
关于什么是社会不平等,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回答。
对社会不平等持广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即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社会思想家雅克·卢梭是这种意见的代表。他认为人类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种是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对社会不平等持狭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四、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
阶级分析与分层研究构成了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
1、阶级分析传统把阶级斗争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包括社会不平等的演变)的关键所在,其关于社会不平等的冲突论假设,在阶级分析传统看来,社会不平等既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也是阶级斗争的原因,关于社会不平等的研究就是关于阶级斗争的研究;反之亦然。
2、分层研究,指的是以"生活机会"的分配和获得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不平等研究传统。
该传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韦伯关于阶级、地位团体和政党的论述,构成了该传统的理论源头;
其次是K.戴维斯和W.摩尔,他们为功能论的分层原理,提供了最早、最清楚的论述;
最后是布劳和邓肯,他们从方法上解决了功能论分层研究的操作化问题,
为社会分层成为社会不平等研究的主流范式奠定了基础。
3、分层研究和阶级分析的根本区别在于,二者对"社会不平等是什么"的本体论假设不同。
在分层研究看来,社会不平等是满足社会整体需要的一种结构形式,社会整体的需要,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不平等的形成及其内在逻辑;
阶级分析虽然也认为社会不平等具有某种社会功能,但它认为达种功能满足的不是社会整体的需要,而只是社会中少部分人(即统治阶级)的需要。统治阶级的需要,
|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不平等的形态及其变化。
这一差异也导致二者在方法论上取向不同。在分层研究中,体现社会不平等的权力、收入、声望、教育等资源,
只存在量的差别,并没有质的差异。分层研究倾向于把所有的社会分层维度,都化约为只有数量差别且可以通约的"变量"放入统计模型中,
企图通过这些模型来计算"谁通过什么方式得到了多少"。在阶级分析看来,社会不平等首先体现为质的差异,然后才是量的差别。
阶级分析认为:在一个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不同阶级对资源的价值偏好是不同的,它们获取同一种资源的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异;
单纯的数量分析,实际上是以量的差别来掩盖质的差异,根本不能揭示社会不平等的本质。
二、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
(一)性别和年龄
1、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一般而言,男女差别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胜于男性;
(2)在视觉、平衡觉能力方面,女性不如男性;
(3)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
(4)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
(5)在竞争性、好胜性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
(6)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较女性逊色。
2、年龄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先赋地位。年龄是判断一个人的地位与角色的重要依据。
依据一个人的年龄而确定的地位,称为"年龄地位"。对占据某年龄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称为"年龄角色"。
(二)种姓、种族和等级
1、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2、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肤色、发色、面容、体格、血型、头型等)的人群。按照这一定义,可将地球上的人分为三种: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
种族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上百个民族可以同属于某一种族,但同一民族,不可能同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族。
3、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园。等级的普遍特征在于:它不仅严格限定了等级成员的权利,也明确规定了等级成员的义务,并由此而建立了明确的社会秩序制度
(三)阶级与阶层
1、所谓阶级,指的是这样一些集团,它们因为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这些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所谓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3、阶级和阶层概念的使用具有相对性,当强调利益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矛盾和冲突时,人们倾向用"阶级"一词,当强调利益群体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协调和社会整合时,人们倾向使用"阶层"一词。
三、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1、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产生
首先对社会不平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应当是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早在1775年年初,卢梭便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
鲜明地论证了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
卢梭并没有从社会分工这一前提条件对不平等进行深入探讨。这个任务先是由亚当·斯密,后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完成的。
2、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认为:
第一,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
第二,从"自然分工"到"真实分工"是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在"真实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
第四,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
第五,"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种分离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六,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
第二节 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社会分层包含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阶级模式和马克斯·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模式,为社会分层提供了两种不同而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
二、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
(一)古典社会分层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马克思对阶级分析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其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其三,这个专政本身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达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马克思阶级学说的最重要贡献,是将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即所有制联系起来,从生产过程的工人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关系,来揭示阶级的本质。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在韦伯看来,阶级范畴意味着从各种经济因素的方面对人们的生活机遇的影响,这涉及两个标准:财产占有状况和市场处境。
根据上述两个标准,韦伯粗略地区分了四种社会阶级:上层有产阶级;优势职业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韦伯构建起包括三个维度在内的社会分层理论:
(1)阶级范畴,提供了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2)地位范畴,提供了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
(3)政党范畴,提供了社会分层的政治标准。
3、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精英理论)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于1916年出版了《普通社会学总论》,系统地阐述了精英阶级理论。帕累托认为:"人类社会是不同质的,人们在身体、道德、智力上千差万别。
"广义的精英就是指那些在各种活动部门中能力最强的那些人。精英阶级可以分为两种: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执政的精英阶级。狭义的精英,是指执政的统治精英。
这些掌握了国家权力的少数精英构成了一个统治集团,对社会的大多数人实施统治。
帕累托同时提出了精英循环理论。他认为统治精英阶级的构成及其地位不是恒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集团中成员的升迁或沦落都可能发生。
(二)当代社会分层理论
1、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K.戴维斯和W.摩尔发表《分层的若干原理》一文,阐述了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观:
第一,任何社会中都有一些职位比另一些职位更重要,需要有特殊才能和技术的人去承担;
第二,这些能人从事工作之前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并为此付出代价;
第三,与此相对应,他们将来的职位就必须具备吸引人的特殊价值;
第四,社会在回报上对这些特殊才能的人予以倾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会因此而获益;
第五,这些职位报酬的不同,就是社会分层所谓的地位差距;
第六,表现为稀少物品享有和地位声望上的社会分层差异,对社会具有正功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布劳和邓肯创建的"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他们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无论是声望阶层组成的等级秩序.还是经济阶级组成的等级秩序,乃至政治权力与权威所组成的等级秩序,其根基都在于职业结构。虽然职业并不能包含阶层概念的一切方面,但它却是决定阶层占有、获得、利用经济资源的首要因素,是区分不同阶层的最好指标。"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以职业为标准划分社会阶层,其地位获得研究的主旨,是讨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社会地位的影响。
功能主义分层理论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它并不能回答现实的诸多问题。其缺陷在于:
其一,先赋性或继承性的优势,可能会影响到不同资源配置的逻辑。
其二,能力较强的人未必都能得到高报酬等实质性的刺激。
其三,教育不均等导致地位获得未必是均等的。
2、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与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相反,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强调冲突在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冲突论者并不认为社会是一个各种特征都有助于整个社会稳定的系统,而认为人们在社会价值标准和集团利益上的冲突,是各种社会所固有的。
其代表达伦多夫便认为:社会分层的起源在于这样的事实,即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个人或群体都要强制奖惩,这种实施能力意味着权力关系的存在。
在冲突论者看来:武力或强制性的安排是社会分层存在的要素。
社会分层的结构,并不代表社会真正的需求,而是反映着权势团体的观点。
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过激烈争论。此后,产生了一种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
其代表是格尔哈特·伦斯基。在《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中,
伦斯基认为:功能主义和冲突论两家的社会分层理论,未必一定是水火不相容的。在社会分层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整合,又有竞争,
两者可以结合起来对社会分层作更准确的分析。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及其变迁
1、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结构
根据毛泽东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分析框架,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可划分为:
(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3)小资产阶级;
(4)半无产阶级;
(5)无产阶级;
(6)游民无产者阶层;
(7)农民阶级。
2、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
1949-1952年,史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得到了重构。官僚买办阶级、地主阶级被消灭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四个基本阶级的格局。
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四个基本阶级构成的阶级、阶层结构,演化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的所谓"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阶级、阶层结构。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根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2002)一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可将全国成年社会成员划分成十个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第二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变动。
2、社会流动的意义: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1)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2)在现代化社会中,传统的基于个人出生的地位的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3)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社会活力;
(4)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社会集团之间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促进社会成员目标方面的一致认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社会流动的类型
(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指在社会分层体系当中的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又称纵向流动。
水平流动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分层的层次当中,在同一个层内部的流动,又称横向流动
(2)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指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中的社会地位变化。代际流动指的是子女相对于父母的地位的变动。
(3)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结构式流动,是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自由流动,指那种不是由于体制的变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如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是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阶层地位的变化。
(4)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较高的社会地位,需通过追求者自身努力去获得。
赞助式流动,指较高的社会地位不是个人通过竞争可以直接获得,而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第一次大规模社会流动过程发生于1949-1956年(7年)。在这一时期,新的社会流动模式以对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进行重塑为标志。
第二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57-1965年(8年)。在这一时期,为了适应国家主导的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对资源集中配置的需要,国家在最终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还以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建构了一种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
第三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66-1977年(11年)。这一时期的社会流动的典型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继续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地位获得,另一方面体现为"文化大革命"对全社会的全方位影响。
第四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78-1991年(13年)。其典型特征是:社会分化与流动模式发生初步转换,原来的政治二元身份体系被放弃,其他各种身份等级体系也逐步被突破,在工业化社会影响社会流动的各种一般流动规则,尤其是以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为基础的自致性因素,逐步成为决定人们的地位获得的主要因素。
第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92年,一直延续到今天。其典型特征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得以建立,社会分化愈益深刻;社会各阶层的职业地位(权力、收入和声望等)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升降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较明显的调整;新的社会阶层成长壮大,明显形成了一种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的新阶层结构。
2、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与机制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先赋因素与自致因素。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人们发生何种的社会流动,大致受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
在中观层面,则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
在微观层面,则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
根据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并将其与先赋--自致因素的关系进行交互分析,可从理论上将导致社会流动的机制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其一,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基本与先赋--自致因素无关。
其二,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自致因素混合导致的社会流动。
其三,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这种机制会对社会流动的方向产生某种调节性或扭曲性的影响。
其四,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漏洞或偏向,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3.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第一,社会流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第二,社会结构从封闭迈向开放。
第三,社会流动呈向上流动的趋势。
第四,当前,中国社会流动仍然受制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带有明显的转型特点。
第五,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正在表露出一些不利于社会开放、公正的消极趋向。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