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8 超个人心理学
2016-05-11 06:24:03 9 举报
AI智能生成
超个人心理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超个人心理学
四、理念
不止于探索以人为中心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为目标,更是以宇宙为中心的超越性或灵性需求作为理论体系,终极的人性能力和潜力。
不只是研究高级的精神活动,强调超越的精神层面要以较低的层面为基础。
人具有4种层次
生理层次、情绪层次、理性层次、灵性层次
五、内容
高峰经验
马斯诺提出,在高峰体验中,具有某种强烈的刺激形质
高峰经验有一个特色是处于一种完全无忧、无惧、无压抑、无自卫、无控制的境界
虽然很短暂,却很透彻,是一种暂时对克制、拖延、压抑的完全舍弃。对瓦解与分化的恐惧、对受制于「本能」的恐惧、对死亡和疯狂的恐惧
.所有的这一切的恐惧,在存的剎那里,都会消失殆尽或戛然而止。
濒死经验
肯耐斯·瑞恩( Kenneth Ring )核心经验5个不同时期
5个时期
1.非语言可描述的极度平静及满足的感觉。
2.与肉体分离的感觉。
3.黑暗的隧道。
4.明亮的金黄色和平静的颜色。
5.进入此明亮的光中。
安宁照顾(四全照顾)
全人
身、心、灵完整医治照顾。
全家
不只关心病患,也关心照顾家属。
全程
对临终者照顾到临终,也帮助家属度过整个忧伤期。
全队
结合医、护、宗教、社工、营养、心理及义工等人员,共同照顾临终者及家属。
佛法
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有一个非常自然的密切关系,它在一开始的发展中,就参考了许多佛法。两者有一些理论上的差异,但基本上对于了解觉醒的探讨是相通的
佛法修行法门确实让人变成为更有灵性的人
佛教的「无我」是通往超个人经验;超个人心理学是超越平常所谓有限的、历史、文化及个人上的『我』
临终关怀
如何帮助临终者有一觉性的生命?
有主张「觉性照顾」可以净化临终者的心念
佛教之特别重视临终关怀,尤其是对临终者的助念,佛教主张对临终者的意念,做清净的转化──助念,则有助于启发佛性、觉悟成佛。
临终关怀上,给予助念,以导向「善」。
三、定义
超个人心理学,trans personal psychology,转换,意识转换、心灵状态的转换。
超个人心理学家试图将各种宗教传统中的有关精神成长的理论、经验和灵修技术(如瑜伽、禅修)整合到心理学中,特别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中。
同时关注与宗教有关的心理病理学问题,研究因宗教的消极作用而导致的有害心理健康和人性成长的预防措施和治疗途径。
一、起源(3大势力)
精神分析
人物:弗洛伊德
进步:反对以精神病人看待人,认为忽视病人内在
内容:冰山理论、意识潜意识理论
行为学派
人物:华生、斯金纳
进步:从强调内在潜意识导向到更关注行动、行为
内容:通过人的外在行为实验来分析、认识人的
人本主义
人物:罗杰斯、马斯诺
进步:关注人的整体经验,包括外在行为、内在活动;如价值观、思想、意向、目标等
内容:人类应该有更高级的追求,我们不是简单的对外在环境做出反映、做出适应、做出调整。
二、背景
1,马斯诺的反省,“以个人为中心”观念是否也有不足之处
看到,人本思潮过度强调自我的个体性带来的遗害,自恋症、自私心、神经质的自我中心倾向
发现,人有超越个体性的需求存在,东方哲学观念先有“大我”,然后谈小我
心理学百科:超个人心理学是“西方与东方心理学融合的产物”
学术界:不同的方式来认识时间与空间,世界不再是由一固定的零件组成的巨大机器,被视为各部分如蜘蛛网一样紧密相连组成的有机体
生活中:人们试图寻求认识以外的独特经验,追求身心经验,如瑜伽、打坐、禅,提升心灵境界为主要目标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