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方法论》读书笔记
2016-05-27 10:17:5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颠覆式研习社的经典课程之一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全书要点
新创公司的失败分两种
1.因为缺乏客户而失败
2.因产品开发儿失败
因缺乏用户而失败的企业数量要远远超过因产品开发而失败的企业数量
新创公司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于混淆了探索和执行,过早地去执行一个没有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
再完美的商业计划也经不起和客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如何做有可能成功?
以最快速度通过MVP获取认知,放弃一切无助于认知的功能
克制自我膨胀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做搏斗,从做减法的思路切入,极简、极致、单点突破,这是精益创业框架的基本出发点。
创业的本质
价值创造是一切创业的本质
创业的两个关键要素
1.捕捉用户痛点
2.提供解决方案
硅谷创业思维的演进
火箭式创业
以自我为中心开展创业,天才式人物+天才式构想。
高度控制的创业环境,有限参数+已知数据,可以对未来进行准确预测和分析
精益创业
基本假设
基本参数很难度量
未来不可预测
推演结论
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
需要不断迭代并不断积累认知,从而去逼近真实的用户痛点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eg:亚马逊做生鲜
Amazon做生鲜的启示:第一,Amazon试水一项非常艰难的新业务,采用单点突破的战略,选择的地区非常集中;第二,这些小区里,这项服务也不是针对所有人的,通过299美元年费的方式过滤出天使用户,这些天使用户对购物环节有极大的痛点,因此对这项服务有极高的需求。
精益创业的5项基本原则
1. 用户导向原则:从自我导向到用户导向。所有事情都围绕用户展开。
2. 行动原则:从计划导向到行动导向。行先于知。
3. 试错原则:从理性预测到科学试错。使用MVP进行科学试错。
4. 聚焦原则:从系统思维到单点突破。聚焦在最关键的天使客户上。
5. 迭代原则:从完美主义到高速迭代。迭代和速度都是非常关键的。
精益创业的基本思维模式
从行动开始,是行动导向而非计划导向,用科学试错的方式来获取认知,由行而知,完成学习的第一循环。
将所收获的认知转向行动,由知而行,完成学习的第二循环。
用科学试错的方式来积累认知,如何提出假设并用科学试错的方法来验证假设的方法,这是精益创业的核心。
精益创业的逻辑框架
大公司和新创公司的区别
大公司执行已知或已经确认的商业模式,更多是在运营和执行的层面,而新创公司则是探索未知的商业模式。
新创公司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混淆了探索和执行,过早地去执行一个没有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
精益创业工具的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的商业计划。用商业计划来提出前提和假设。
第二部分,客户开发。把客户开发放在产品开发之前。中心是用户,而不是产品。
第三部分,精益研发。高速迭代、科学试错。
新创企业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二个阶段是探索商业模式(如何从0走到1,负的现金流)
第三个阶段是放大商业模式(如何从1走到100,商业模式基本确立,正的现金流)
第四个阶段是进入正常的运营状态(如何从100走到110)
逻辑框架
图片
分支主题
用户探索 --》 用户验证 --》 用户积累 --》 公司运营
1. 用户探索和用户互动是精益创业的起点,通过这种方法探索用户痛点,并定义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
2. 用户验证阶段,对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进行科学的试错和验证。
3. 商业模式的放大和执行阶段,更多的是用户积累和公司运营。
相似的理论
摩尔的《跨越鸿沟》提出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如何找到用户使用高科技产品的关键痛点,挖掘出单个细分市场作为突破口,通过单点突破的思维跨越鸿沟。
第二,以点带面,以单个细分市场作为基础,而不是四处撒网,最终通过单个细分市场来撕开整个市场。
第三,聚焦于快速决策,在单点突破之前,无须去考虑后续动作和市场布局是什么。
希波尔的《领先用户创新》
在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采用者中,有一类人能对创新做出贡献,非常关键,称作“领先用户”。他们对技术敏感,有创新的欲望,不仅局限于自己使用,还会积极地为使用场景中的痛点找到解决方案,甚至最终推出一家初创公司
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
小公司如何战胜大公司,初创公司如何在用户痛点与产品解决方案的把握上,创造差异性,从市场的边缘切入,最终进入市场主流,颠覆行业巨头。
三步走
第一步:用户探索阶段
定义基本假设
用户痛点假设
定义用户痛点假设:用户痛点大小?用户痛点持续性?
用户痛点的大小决定了商业模式的空间,用户痛点的持续性决定了商业模式的持续性,用户痛点和最终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紧密相关。
解决方案假设
定义解决方案假设:是否解决用户痛点?与用户痛点的吻合度?
定义解决方案假设要关注两点:第一,解决方案和用户痛点的匹配度,是否能够解决这个用户痛点;第二,解决方案和用户痛点的吻合度,即产品和市场之间的吻合度有多强。
定义基本假设的三个工具
1.头脑风暴,将自己带入用户的角色。
头脑风暴基本原则:推迟判断,不要过早地引入价值判断;注重数量,打开个人思维的局限性。
首先是思维的发散,尽可能多的收集点子;然后在发散的基础上进行聚焦。
2.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面对面接触用户,交互式访谈,把自己变成用户之一。
不带预设,不过早引入价值判断,保持开放、透明的心态介入。
深入挖掘和预期不相符的维度,这些维度往往就是用户痛点的真实维度。
不只关注于用户自身体验,深入挖掘用户相关利益方体验。
3.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
研究别人的失败教训,以低成本的方式来获取认知
停止推销,开始倾听:在探索阶段,倾听的技巧非常关键,观察、访谈、倾听用户,不能急于推销解决方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对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保持克制。
不断探索,积累认知:不断探索和迭代,把认知逼近真实痛点。
第二步:用户验证阶段
验证基本假设:用户痛点假设和解决方案假设
验证商业模式:是否可重复、可规模化
找早期支持者:与天使用户之间进行大量的互动,如果没有客户就轴转到发现阶段。
第三步:快速轴转阶段
轴转是用户开发的核心反馈机制,通过循环往复,我们不断获取和更新对产品和市场的认知,免除危机。
轴转的关键在于快速、敏捷、把握时机。
MVP
定义:Mininum Viable Product,针对天使用户的最小功能组合,针对最小用户级的最小产品级
第一步:设计MVP,最核心功能/服务天使用户
设计MVP第一步:用户排序。
主动做减法,主动过滤和筛选用户群,找出最核心的天使用户;天使用户的两个基本特点:第一,痛点很迫切,愿意尝试不成熟、不完美甚至有一定缺陷的产品;第二,愿意积极提供反馈,并愿意积极推广这个产品或解决方案。
设计MVP第二步:痛点/功能排序。
找出最核心、与痛点最相关、最小的功能组合。从最重要的痛点/功能开始 --》 剔除 “可有可无” 和 “暂时不需要” 的功能点 --》 目标切换到第二痛点/第三痛点
设计MVP:产品原型
1. 类比,通过观察其他行业或者自身行业,寻找类似产品设计,进而获取灵感。
2. 反证,通过观察其他行业或者自身行业,总结失败案例,以改进自己的产品原型设计。
3. 跨界嫁接,把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不同创新元素重新组合,通过嫁接快速形成产品原型。
第二步:测度与数据收集,与预期指标比较
测度工具一:对比测试(AB测试)
不一定仅是A与B两个版本的比较,最多可以将几十个版本同时进行比较。
啄木鸟牙科工具测试启示:无论员工多么聪明,或是花费了多大的努力和代价,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高估内部的头脑风暴、产品设计以及对产品和市场的判断。
测度工具二:同期群分析
同期群分析就是试图把这种总量指标分解开,把用户分解成不同时期的群组,对每一时期获得的用户进行不同时期的分析,这样就可以看到用户的活跃度、进入、退出、流失的数据,可以得到整个用户群在不同时期更加准确、完整的图景。
测度工具三:净推荐值(NPS, Net Promoter Score)
净推荐值指的就是产品的净粉丝数,以产品支持者的数量减去诋毁者的数量,所得净值就是预估产品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数值。
初创公司增长三大引擎:
1. 粘着式增长引擎(用户新增率 > 用户流失率)
2. 病毒式增长引擎(推荐系数 > 1)
3. 付费式增长引擎(用户终身价值 > 用户成本)
第三步:获取认知,学习与迭代
迭代出来的后续功能,必须靠用户催生,而非简单堆积。
尽量限制添加的功能数量,不紧急、不重要的功能不需要修改。
整个学习和迭代的过程应该是非常开放与透明的。
克制堆积功能的欲望,事实上是很难的,因为我们要战胜的并不仅是对某一功能的把握,而是我们自己的欲望。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