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战略与政策
2017-12-12 16:14:2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能源战略与政策》公开课笔记,内容比较浅,但涉及面比较广,适合入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能源战略与政策
世界能源形势
全球年消费总量:134亿吨标准煤
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占85%
核能、太阳能、水力、风能、潮汐、地热占15%
形势简要说明
化石能源经久不衰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技术比较成熟,已经系统化标准化,成本和经济方面有明显优势
今后几十年石油仍将是最主要能源,全球需求量以1.9%的速度增长
煤仍然是电力生产的主要燃料,全球需求量以1.5%的速度增长
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日益影响能源工业
温室气体
酸雨
渐渐演变成一种道德问题
能源问题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问题
能源安全问题已经称为全球性问题
能源的供需双方需要通过全球经济进行互动
中美日俄欧佩克有长期的双边或多边对话
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主要内容是供应、需求和运输
消费格局
消费中心从欧美转向亚太(中国、印度)
全球消费增量有一半是中国贡献的
供给格局
供给格局进一步失衡
能源贸易大幅度增加
供应链增长
能源技术不断进步
勘探、开采、提纯、运输
储量变大
利用率变高
运输成本降低
节能技术
清洁能源技术
天然气工业迅速发展
天然气储量非常大
新能源和核能发展引人瞩目
太阳能等
核裂变转向核聚变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和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缘政治实力是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会导致国家能源安全的重新估量
能源安全
供应保障安全
能源获取安全
海外油气投资过程安全
海外油气运输安全
金融和经济安全
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历史
墨西哥湾时代
20世纪50、60年代
那时集中在墨西哥湾
美国居统治地位
波斯湾时代1979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在波斯湾发现大量油气资源
后来成立欧佩克,开始有定价权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的对峙时代
欧佩克成立后控制油价,油价上涨
非欧佩克国家投入大量资本进行油气开采
石油心脏地带的大角逐时代
90年代起
里海附近几个国家
趋势
海陆角逐均势发展
世界能源心脏
世界能源运输心脏
供求关系多元化
中国过去基本依赖中东
能源合作区域化
互利合作
俄罗斯与欧洲,中国与亚太
互补合作
北非和欧洲,中国与中亚
互助合作
西非国家和美洲国家
中东地区能源政治博弈
地理位置优越;石油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单井产量高;油层埋藏深度适中;生产成本低;
多极势力:亲美——以色列、伊拉克、沙特;反美——伊朗、叙利亚、黎巴嫩;英法德等国
内部地缘政治因素复杂:领土争端、民族问题、部族冲突、水资源纠纷、宗教问题、接班人问题等等。
围绕波斯湾五国由于储量和地理位置而保持均衡;伊战后美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潜在地缘危机
由来已久的宗教、种族冲突引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乃至战争
美国因核问题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或军事打击以及伊朗对美国的间接报复
中亚-俄罗斯地区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均势特征
多个小国制衡俄罗斯单极发展
恐怖主义威胁
美俄对峙威慑
美国对俄伊的“双遏制”可能会演化为对俄伊中的“三遏制”策略
亚太地区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储量少,但是与中亚地区及海上要道相连,地缘政治博弈激烈
美国、中国、印度国力增长迅速,俄罗斯国力锐减,日本综合国力下降,东盟力量迅速壮大
正在形成由美国、日本、中国、俄国、印度和东盟六种主要力量组成的战略新格局
主要是对通道的争夺
潜在危机
朝核危机
南海问题
非洲地区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苏丹达尔富尔内战问题
索马里问题
中国已经渗透部分国家如苏丹
拉丁美洲
主要博弈是在亲美和反美国家之间
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西班牙等国也有影响力
中国能源政策
节约优先,提高效率
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推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建筑节能、绿色节能,政府机构节能
煤为基础,立足国内
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科学有序发展煤炭工业,高效、清洁、可持续
通过重组、兼并方式,整合现有煤炭资源,改变乱开乱采局面,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大型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鼓励煤层气开发,有序发展煤炭气化、液化
完善煤炭供销体系,完成煤炭(主要是电煤)价格形成机制
国家电网定死了发电企业上网价格
油气并举,多元发展
新增需求主要靠进口
陆上海上并举,东部油田挖潜稳产,西部油田加快发展,积极拓展海上油田
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加快管网建设,积极拓展进口渠道
从俄罗斯、中亚地区进口管道天然气,沿海地区进口液化天然气LNG
重点优化大型环保高效火电机组,适度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调整能源结构
截至2009年,国内在生产油气田77个,平台150座,在建10座,海外油田管理140余座,海底电缆380公里
为实现十二五目标,还要建5000万吨海上产能,要建成2-3个深水油气田,总投资2000-3000亿元
加大投入,技术创新
集中力量解决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在煤源地发电
推进关键技术: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低品位油气田高效开发技术、洁净煤技术
加大国际合作
环境友好,减少排放
国际合作,互利双赢
体制改革,完善机制
中国能源安全环境
四点结论
海外油源安全度低,稳定供应能力脆弱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因为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美国认为亚太地区力量失衡
中东地区
西方在中东地区推进“大中东计划”,推进颜色革命
伊朗核计划
非洲地区
本身不稳定
美国干预比较多,军师力量多
中亚俄罗斯地区
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威胁
美国南移欧洲驻军,调整土耳其等国的驻军,中亚作为重点
北约东扩、颜色革命、巴杰管道修建,美国对俄罗斯形成政治压迫,威胁到中国在中亚的石油利益
拉美地区
政局动荡
能源工业国有化
资源国家政权交替导致政策不稳定
进口运输方式单一,通道控制能力较差
主要靠海运,三大航线都经过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涉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利益,是中美日的利益冲突之地
总吨位全球第四,船型结构不合理,游轮吨位小,进口油气依赖外籍游轮
中国海军实力有限,无法有效控制马六甲海峡,只能靠外交来实现油气运输通道安全保障
“走出去”战略受多方制约,压力重重
美国将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视为不稳定因素“中国能源威胁论”,通过外交斡旋和跨国石油公司挤压我国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空间
中俄的能源交易掺杂外交、安全等各方面的国家利益
日本对中国走出去非常敏感
印度能源战略与中国相似,视中国为对手
邻里关系复杂多变,领海主权受到挑战
美国战略中心东移,实施亚太再平衡,遏制中国和俄罗斯
美国以军事同盟关系,形成对中国的军师包围圈,并极力挑拨离间
钓鱼岛之争
事关运输通道
钓鱼岛若属中国,日本在东海的海上平台属非法开采
最复杂的是南海问题
九段线之内很多岛屿已经被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给占领了
中国能源战略
能源节约、清洁、安全发展
总量控制,调整能源结构
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1.4%,单位GDP能源比降低16%比201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202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15%
建设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
建立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传统能源利用现代化
可再生能源生产规模化
能源利用高效化、安全化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