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改变中国
2017-12-12 16:52:1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新常态改变中国》读书笔记,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59530/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改革建言
吴敬琏:经济改革新征程
改革回顾
1984年事改革的起点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决议,开始全面改革
1992年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4年
中国经济改革年
2003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议
防止系统性危机的对策
防止风险积累,尽量释放现存风险。停止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
对僵尸企业停止输血
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或有负债
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重组,以释放风险
盘活“晒太阳”开发区等资产存量
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
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反思
观点和问题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错误的道路
五个问题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取得这么高速的增长?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为什么1979年前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即便是付出几代人的努力?
中国发展这么快是因为转型带来的好处,为什么其他转型国家没有出现中国这样有代表性的案例?
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反对渐进双轨制改革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
理论帮我们认识世界,也帮我们改造世界,如何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怎样实现未来的发展?
中国改革为什么成功
观点及对比分析
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我国并没有遵从华盛顿共识(完全推行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政府只承担平衡预算,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道路
中国推行的是一种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开放,对没有效率的大型国企不仅没有私有化,而且继续给予保护,对新的产业开放准入,按市场原则运行
国内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反对渐进式的双轨制改革,主张实践华盛顿共识,进行一次性到底的改革
自由派认为实行渐进式改革会造成权力寻租、收入分配不均和腐败等
但关键是,那些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我们存在的问题它们也普遍存在;我们有的成绩,它们却没有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这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中国有太多的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业部门,可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关键是其他国家(中亚、非洲很多国家)绝大多数人也是农业人口,也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它们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进行全面市场化改革,但没有取得中国的成绩。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发达国家自己创新
19世纪以来年均增长率2%,人口增长年均1%,复合增长率年均3%
发展中国家
自己创新、发明新产业
从发达国家引进、产业升级
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1979后显现是因为发展道路的选择
1949以前社会不稳定
1952-1979经济增长绩效很差
当时确定的“15年超英20年赶美”的目标有问题
1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要超过英国,20年要赶上美国,意味着要拥有英美当时拥有的产业
这些国际最先进的产业,拥有专利保护;英美国家现代化根基;与国防安全有关;资本密集;不愿外传
只有我国自主创新一条道路
当时发达国家主导的占优势的产业,不符合我国实情,在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
我国作为农业国家一穷二白,资金成本很高
发展发达国家占优产业资金成本高、开放市场没有竞争力,需要政府保护和补贴才能生存;但是补贴和保护必然带来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过度扭曲;导致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难以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没有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效率非常低
没有陷入20世纪80、90年代迷失的20年
政府当初建立的资本密集、技术先进的产业,违法比较优势,需要保护、补贴,在城市有大量雇员,如果没有补贴会立即破产,会导致很严重社会后果。推行华盛顿共识私营化后,补贴继续,补贴更重(如俄罗斯八大工业集团)
中国的双轨制是用实事求是的方式解决问题
中国的大型国企没有私有化,改革开放前进行财政拨款,之后是贷款、银行支持、股票市场
这样方式变相剥夺了中小企业、家庭部门
改革开放之前为了保护当时的重工业,资源价格被刻意压低,为了补偿开矿企业利益,采矿基本不用交税;等于在转移全民资产到矿企老板
2008年开始,未来20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有8%的增长潜力
2008年我国人均收入购买力水平是美国的21%,相当于1951年的日本、1967年的新加坡、1975年的台湾、1977年的韩国
西方不存在“真经”
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新常态改变中国
释义新常态
厉以宁:三大改革最重要
新常态:兼顾增长率与增长质量
2003年后中国经济增长不正常
国内经济影响、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防止我国GDP增长下降,采取了增加投资、放宽银根等措施,GDP增长率一直在9-10%,是为不正常
注重增长率而不注重增长质量
7%的内涵
7%的增长率不低
重在调整结构,调结构本身就是限制增长速度的
今后的发展不是看产品数量,而是看产品质量
单纯追求增长率会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
资源的消耗率
与高增长率相配套的技术工人、产学研配套等等是否充足
地方债问题
中央已经允许地方直接发债
地方的思路
靠卖地还债
自己不还会有中央兜底뛤ꃻߐĀ塰櫵
靠发新债还旧债
新一轮改革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管企业还是管资本
如何把资本运用得更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混合所有制经济筹备
城镇化建设
改城乡二元体制,步入城乡一体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初次分配改革
农民要有产权
房子
土地
低收入者收入方面
应该形成公会、用人方、劳动力方三方生态
农产品销售三方联合
引入合作社、联社力量进行监督协调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发展职业教育
二次分配改革
城乡社保一体化
李稻葵:中国与世界的新常态
发达国家的新常态
金融危机爆发六年后,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逐步走出危机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总体增长速度下降,但增长主要来自于金融、房地产、高科技、高端服务业等领域
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经济恢复过程中的社会矛盾
全球化进程使得发达国家一大群低技能人群丧失经济竞争力
新常态主要特征
全球化压力下,经济社会体制和政策左转,更加强调分配的公平性,强调对市场机制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约束
对社会高收入人群的税收也会有所加强
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新常态
这些国家在此轮金融危机所受影响有限
危机后发达国家大规模推行量化宽松及其它货币宽松政策,大量资本涌入新兴市场国家
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带来了对大宗商品需求的上涨
但因部分国家市场基础不牢固,随着美联储2013年初宣布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后,这些国家面临撤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
新常态基本主题
低增长时代寻求经济体制的改革,为新一轮增长创造制度基础——向右转
新兴市场国家中将开始两极分化
中国经济的四种新常态
新旧增长点的拉锯式交替
旧增长点
出口
受国际经济影响
房地产
城市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大致满足
金融市场调整使得百姓投资回报率提升
新增长点
长期的、公共消费型的基础建设投资
高铁、地铁、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空气水污染治理
各种产能的转型和升级
高污染
高耗能
居民消费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每年上升0.7%,目前47%
拉锯式交替的原因
旧增长点退出是波动性的
新增长点的发力是不平稳的
公共型基础建设投资投入需要政府来主导,这是政府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中国目前200%左右的债务/GDP比例,但国民储蓄率高,杠杆比还可以更高
去杠杆进程短期不会到来,关键是结构
渐进式的经济结构调整
劳动工资率持续上涨
蓝领工人工资两位数上涨,超过名义GDP增长速度
各行业在调整资本/劳动力比率,随着资本取代劳动力,资本积累将加速
除特大城市外,户籍已经基本开放
往后中国经济的区域布局加工超出行政规划的约束,呈现各城市、地区竞争高质量人口的格局,中国的经济地理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居民消费比重、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
改革的艰难推进
改革的动力
上层推动改革的能量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能量强劲
基层动力
基层政府及国有企业显得比较被动
官员激励不足、怕事,担心改革引发矛盾뛤ꃻߐĀហ欐
目前经济领域的三大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
自上而下推进
利率市场化在未来两三年即可完成
民间资本创办的银行已经开始布局
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财政体制改革
完善税收体制
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国有企业改革
众望所归但相对停滞
国际经济领域中国要素的提升
国民储蓄率高、资金雄厚,中国将成为对外投资大国
参与创办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
改善国际经济秩序
从国际经济秩序的接受者逐步变成一个积极务实的行动者
管清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趋势
经济增速的新常态
经济体对比
二战后连续25年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有13个
除了马耳他、阿曼等三个小国,其他经济体基本是从第三个十年开始减速,第四个十年能保持7%以上的只有台湾
中国目前已经步入第四个十年
供给端新常态
人口红利衰退
过去40年中国人口抚养比从78.5%降到37.8%
劳动人口从57%升至74.5%
国民储蓄率从30%升到2008的53.4%
2011年中国人口结构迎来拐点
储蓄率出现拐点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储蓄率下降
储蓄率与经济增速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继续提高国内的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
人口拐点意味着房价拐点
人口素质结构会出现变化
计划生育逐步放开会缓解
需求端的新常态
全球化红利衰退
全球经济从失衡到再平衡
外需和外资从涨潮到退潮
2008银行业危机后私人部门去杠杆
2009主权债务危机后公共部门也开始去杠杆
结构调整新常态
失衡的十年
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产能过剩
服务业产能严重不足
问题
看病难
上学难
融资难
需求结构看
GDP为纲的考核机制引发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大赛,投资和出口超常增长,消费占比不断下滑
地区结构看
东部沿海城市快速崛起
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
产业结构: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转变
2013年服务业产值超过工业产值
中央以伤筋动骨的决心和代价坚定化解产能过剩
为解决看病难上学难融资难等问题,中央将加速开发以民营医院、民营银行为代表的服务部门,扩大供给
伴随收入和资本存量的增长,中国正从投资和出口主导型经济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过渡
质量结构新常态:从吹泡沫到挤水分
投资挤水分
收缩非标融资、信贷窗口指导等方式断了产能过剩领域的水源
使稀缺资源更多地投向有利于转型升级和服务民生的领域
消费挤水分
打击三公消费
扫黄
出口挤水分
区域结构的新常态: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展
一弓双箭
一弓
贯穿我国东部一线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双箭
横贯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
金融结构新常态:打破金融垄断,让利实体经济
简政放权,牌照放开,业务交叉
融资方式变化倒逼金融机构分化
股票、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比例显著提高
宏观政策新常态:前期政策消化期,从西医疗法到中医疗法
财政政策:挖坑防水到开渠引水,从建设型财政到服务型财政
过去财政资金大量投向铁工基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这种模式已经遭遇瓶颈
从目前到2020,城镇化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紧靠财政资金缺口太大,效率低下
税收空间有限,完善政府的举债融资机制势在必行
开正门
适度扩大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引导地方政府以市场化原则在资本市场发行地方债
堵歪门
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和影子银行的监管
好处
有助于解决融资平台政企不分、预算软约束造成的实体融资成本高企和期限错配风险,环节对私人部门金融资源的挤出效应和对金融市场的扭曲作用
地方债务融资规范化、成本降低,有助于弥补新型城镇化的巨大融资缺口
引水
搭建平台和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和服务
引导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资重点从经济建设向服务民生转移
货币政策:从宽松货币到稳健货币,从总量宽松到结构优化
2012年三季度以来,央行基本放弃了直接的总准备金率和存款利率调控,取而代之的时精细化的正逆回购操作
过去总量宽松的政策下,资金大概率流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产能过剩行业等资金黑洞
供给管理:浅水区改革到深水区改革
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国资国企改革
理顺国企与出资人以及国企内部的关系,提高国企运营效率
财税体制改革
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市场
简政放权
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贸易开放到投资开放
制造业开放到服务业开放
探索负面清单管理
改革人口和户籍制度,改善劳动力供给
改革金融体制,改善资本供给
改革土地制度和城乡管理体制
马俊:研究新常态要搞清楚三件事
经济增长潜力,科学判断经济增长潜力是避免过度刺激的基础
短期增长潜力判断方法
判断经济在目前的运营情况是出于偏通缩还是偏通胀状态
通缩表明投入品的利用率处于低位,经济增长潜力没有被发挥出来,需要在需求方增加一些刺激即可短期提升增长速度
考察企业的产能利用率
如果利用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则表明经济增长低于潜力,否则高于潜力
目前没有公开的、有较大覆盖面的企业产能利用率数据
判断目前的就业状况
如果失业率高于均衡失业率,并继续上行,则劳动力供给过剩,经济增长低于潜力
判断经济增长潜力的方法
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
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会比2013年下降10%左右
治理环境的成本
清洁能源比常规煤炭的成本高约30%
消费者偏好从商品转向服务
经济领域的一些列改革将提高民企和混合制企业占经济的比重
我们要得时保GDP增长还是就业增长还是合理的失业率
GDP增长、就业增长、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
经济增长提高一个百分点能够带来的就业增长幅度在下降
同样的资金,投在基建、地产和重化工业产生的GDP能创造的就业远远小于投在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创造的就业
如果劳动供给下降,保持一定失业率所需要创造的新的就业就越来越少
铁工基投资乘数效应大于1,刺激消费的乘数效应小于1
但是铁工基会提高杠杆率
有了正确的调控目标后,如果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刺激,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刺激带来太大的后遗症,包括杠杆率上升过快,经济结构重型化,国进民退,产能过剩等
刺激后遗症
杠杆率上升过快,带来金融风险;
经济结构重型化和国企化
产能过剩化,相对于民企、服务业来说,国企和重化工企业多为重资产型,大量产能形成后,调整十分困难
刺激后遗症产生的原因
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以GDP论英雄
“不允许局部风险发生“的行政激励机制,导致强烈的隐形担保预期。经济下行时,银行和债务市场出于避险,为国企和融资平台担保,对小微企业退避三舍,从而加剧“国进民退”
国企和平台融资渠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财政的逆周期调控作用有限,经济下行时不得不“金融救市”,加大了杠杆率上升的压力
宏观经济分析
李稻葵: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