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过程概览
2016-11-17 18:16:22 114 举报
AI智能生成
性能测试通用过程整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测试计划
定义目标
定义测试的期望
比如:搜索模块的响应如何?新版本的改动是否会带来性能上的影响?
比如:新产品上线是够支持200个用户?系统会不会在24小时内崩溃?
收集信息
制定测试案例
制定测试峰值和测试时长
将业务流程和输入数据文档化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交易系统-浏览、选中、订单确定、搜索;咨询类-使用播放器看直播、听歌、查找;
核心业务:被测系统为了该业务而存在
高并发:非核心性的业务,但是经常使用到(参考经常访问的10个地址)
动态性数据:比如订单编号,需要通过web+app+db的性能消耗最大
定义事务
对一个或者一系列用于完成特定目标的行为集合
通过事务可以得到响应时间和通过率
特性
响应时间为服务端响应时间,不是客户端响应时间
一个事务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事务组成
事务可以嵌套另一个事务
事务没有数量限制
SLA(服务级别定义)
预先定义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响应时间
业务流程:用户步骤:可接受响应时间:不可接受响应时间
思考时间
更真实地模拟用户对系统的访问
不要加入到事务响应时间,避免混淆
熟悉-一般-不熟悉的用户需要的时间:1s-3s-5s
并发
指一部分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对系统提起访问
并发维度
系统级别:当前系统总共多少个用户
TDD表格(TaskDistributionDiagram),每个业务流程在每个时间段内,用户的并发访问量
业务流程级别:多少个用户在使用“搜索飞机票”这个流程
每个事务在某个时间段内,并发访问用户数量
事务级别:多少个用户正在进行“买票”这个事务
每个功能点的并发
计算以下场景的每分钟业务处理数
已知条件:5000个用户,从10点-12点(2小时),每完成一次业务要5分钟;
1次:5分钟 =?次:120分钟 ,得每个用户120分钟内24次;即1个:24次=5000个:?次,得120000次/120分钟;即120000次:120分钟=?次:1分钟,得1000次/分钟
用户档案
模拟真实测试场景,为系统调优提供指导,进行某个业务流程的用户有多个个
峰值
用户在最繁忙的一天中,最繁忙的一个小时内,(每个业务流程的对应)所有用户量
终端用户所在地
在世界各地,和在内网的区别
手机终端的区别
数据化测试目标
将收集到的系统信息数字化,设立具体的数值,以便于更好的衡量系统是否达到目标,比如:搜索事务时间介于8-12秒,当5000用户并发时。
分析系统
定义监控
得到帮助定位性能瓶颈的信息
系统信息来源:系统管理员、业务专家、应用专家、数据库管理员
业务流程与系统架构的映射关系;比如首页:只需要经过webServer,测试时不需要监控其他服务器
监控系统组件
系统组件,防火墙可能首先成为性能测试的瓶颈;负载均衡,如果故障,某一台压力偏高,此时,单独DNS访问
测试环境
不影响生产环境
可以进行数据读写
被测系统或者服务可以随时重启
版本与生产环境同步
业务流程工作正常
注意杀毒软件
创建脚本
http协议精通,手动编写或者录制
脚本调试,参数化、测试方法等
创建场景
模拟大量用户操作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执行场景向服务器产生负载,验证系统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标准
模式
时间段:运行5分钟,或者执行完就消失
运行梯度,比如:每5秒增加1个用户,或者每10秒减少一个用户
执行测试
调试已经创建的场景
执行场景,选择一些指标监控
结果分析
服务器资源占用(linux)
top|cpu、内存占用,也有htop工具、lotop工具
vmstat|虚拟内存统计,磁盘等
lsof|列出打开的文件,包括磁盘、网络套接字、管道、设备、进程
tcpdump|网络数据包分析 tcpdump -i eth0
netstat网络统计 -a |more 监控传入传出的网络数据包信息和接口信息统计
iostat|跟踪监控存储设备,设备、本地磁盘、远程磁盘(NFS)
业务性能分析
概要报告
运行时间,最大用户数,总流量,hits/s,事务的通过、失败、停止情况,sla定义指标,当前pass事务最大、最小、平均响应时间,std.devation(方差,表示响应时间的稳定程度),90%的值(90%的pass事务的响应时间,避免方差太大的伤害,取值失误)
时间/用户数表
hits/s(每秒点击次数,是指在一秒钟的时间内用户对web页面的链接、提交按钮等点击总和它一般和tps成正比关系),吞吐量(Byte*8=bit,网络带宽),事务平均响应时间(如果骤增,考虑是否资源耗尽),每秒事务数(TPS,资源满了会下降,反应服务器处理事务的压力,由tps计算出用户数),细分事务(细分一个事务,得到请求信息、时间、再细分请求,如域名解析、连接、握手、ftp认证、首次缓冲(第一个数据包返回到客户端)、完成接收)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