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众心理与行为
2016-12-03 16:57:2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公众心理与行为是指大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教育水平等。公众心理与行为具有群体性、易变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群体性表现在大众往往受到集体意识和群体压力的影响,容易形成共识或跟随潮流。易变性意味着公众的心理和行为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性则体现在公众的行为受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制约,同时也对社会产生影响。了解公众心理与行为对于政府决策、市场营销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知觉与公众行为
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当一个客观事物的某一种属性对有关的感觉器官发生作用时,通过一系列传导神经,把这一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相应的感觉中枢,引起相关的一个感觉信息组合的活动,因而得以反映该整个事物的存在
知觉的选择性
概念
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人们总是从血多事物中自觉(主动地)或不自觉地(被动地)选择知觉对象的心理过程。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对象与背景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对关系。在同一时间的知觉过程中,人们清晰的感知到的几个事物,成为知觉对象,而模糊感知到的其他较多的事物则成为对象的背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就越容易把对象从背景中分出;反之,这种分出就越困难
对象的组合
在空间上接近的对象,容易作为一个整体被感知;一些对象的性质和形状相似,则它们容易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被感知;当几个对象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时,人们往往容易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来知觉;当几个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连续的排列着时,他们容易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被感知
主观因素
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对人客观现实的需要的主观反映,而动机则是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激励着主体采取行动的内隐性意向。二者密切相关,凡是能够满足需要、符合动机 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有意注意,知觉对象;反之,与需要和动机无关的事物则容易被知觉所忽略
兴趣
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指热切地追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外现性意向。兴趣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着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性格
是对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在意志、自尊心、情绪、对人态度、权利需求、竞争心理等方面的特征影响着知觉的选择性
气质
主要是受神经过程特性决定的行为特征,它往往与性格交织在一起,气质行为对知觉选择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定时间内知觉的速度和数量上
经验知识
是指个体通过认知积累的、与当前知觉有关的经验知识。他们以信息的形式存储于大脑,并形成信息系统。经验知识对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很明显,主要是使熟悉的对象易于从环境中分出,成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的偏见
概念
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的或歪曲印象 心理过程
知觉的偏见产生的原因
首因效应
是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事物给人最先留下的印象往往有强烈的作用,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以后发展长期看法
近因效应
是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事物给人留下的最后往往非常深刻,难以消失
晕轮效应
是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
定型作用
是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也称为刻板印象
需要与公众行为
需要理论的要点
需要是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
1943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
1954《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
需要是有层次的
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的
需要的五个层级
生理的需要
维持体内平衡的需要,包括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的各种物质条件。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是人类所有需要中的优势需要,也是需要层次系统的基础
安全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是免除危险、消除威胁的各种需要
社交的需要
是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要求社会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得到他人的承认。与生理、安全需要相比较,社交的需要更精致、细密,更难以捉摸,大多数人都有强烈的社交需求,若得不得到及时满足,便会影响精神健康,甚至导致精神疾病
尊重的需要
是追求自尊、自重并能获得他人的好评与尊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过努力,以良好的品质和工作绩效使他人肯定自己的人格、劳动、工作、能力、品质、才干,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希望自己在家庭、工作单位以及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获取更多、更高的声誉、威望、赞扬,受到他人的尊重,产生更大的影响
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能从事自己最适宜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潜力,充分展现个人的思想、情感、愿望、兴趣、意志和品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实现个人抱负和理想,并不断地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
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
马斯洛认为,这5种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列形成了一个阶梯,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都属于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搞基需要,社交需要为中间层次,基本上也属于高级需要
子主题
优势需要决定行为
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态度与公众行为
态度及其结构
态度概念
是指人们在认知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于意图的倾向
结构
认知
是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整体了解和评价,特别是对对象的价值评价,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情感
是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主体对于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它以认知为基础,有左右着人的行为方向,在态度中具有调节作用
意图
指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是由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对象是行为反应倾向,即潜在行为倾向,是态度的外显行为
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指人的态度产生于社会中,并指向和作用于社会
针对性
指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对应的特定对象即‘态度对象’
协调性
稳定性
指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轻易改变
两极性
指对事物往往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极端态度
间接性
指态度只是行为表现前的心理状态,即行为准备状态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
社会因素
指社会上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客观因素
团体因素
是社会的缩影,包括一定的信仰、目标、组织形式、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成员与团体的关系等,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客观因素
宣传因素
是指在宣传过程中宣传者的威信、宣传内容、宣传方式方法等结合成为一种客观的说服力,影响着被宣传者有关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个性因素
个性倾向性因素
是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性特征,主要有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因素
个性心理特征
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因素
态度系统特性因素
态度系统具有个汇总特点,作为主观的心理条件而影响着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说服者的本身的条件
说服者“声誉”与说服能力成正比,说服者“声誉”的最主要成分是专门知识(或专家身份)和超然的态度
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如果对方本来就赞同说服者的意见,只讲正面理由可以坚定原有的态度;如果对方原先或当时反对说服者的主张,把正反两边的理由都说出来,比只讲一方面的理由更好;如果对方受教育程度高,说出两方面理由更有效;如果对方受教育程度低,说一方面理由比较好;如果对方受教育程度低且原来就赞同说服者的立场,则一定要说正面理由,若是说出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反而可能导致他犹豫不定
问题的排列技巧
首先提出宣传论点,可以引起公众注意,易形成有利的气氛,最后提出的论点有利于公众记忆
如果传播内容是受公众赞同的或可能接受的,那么把它们首先提出比较有利
如果首先唤起公众的需求,然后再提出问题,更易于公众接受
流行、流言及舆论
流行
概念
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期内随处可见,从而导致了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现象。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
特点
新奇性
时效性
周期性
两极性
革新性
先驱者2.5%
早期采用者13.5%
前期随者34%
后期追随者34%
落伍者16%
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从众与模仿
求新欲望
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
流言
定义及其类型分析
定义
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根据,而在人们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虚心
类型
愿望流言
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为实现的没想以及为满足的需求
恐怖流言
反映人们内心的恐怖情绪
攻击流言
一般产生于社会紧张时期,通常由于群体之间的矛盾,其作用在于制造分裂
流言内容变化的特点
一般化
是指将流言内容压缩到只剩有价值的若干具体细节,使流言越穿越简略而扼要,遗漏掉许多其他细节
强调
是指突出流言的某些具体细节
同化
是指流言的接受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需要及态度等主观因素来理解流言的内容,凡是他认为合乎逻辑的部分就接受下来,同时凭自己的想象力对它进一步加工,即‘添油加醋’之后再广为传播
流言的制止
建立流言研究机构
流言诊所
美国纳普
提高新闻媒介的可信度,让人们藉新闻媒介获取完全正确的情报
使人们对领袖人物具有信任感
为了消灭模糊的真空状态,要尽可能多而快地传达可信的情报
马上掌握可信的情报并作出权威的解释,以迅速而简便地否定流言
要防止人们的生活情境过于寂寞和单调,这些是最易导致流言、传闻出现和传播的心理条件
要慎重开展宣传活动,以便揭露流言的有害影响及制造、传播流言的人的不良动机
政府和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应通过彻底调查访问,向人们提供确切的消息,可彻底制止流言的传播。此外,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有针对性地及时制止流言
舆论
定义及特征
定义
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使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 一种共鸣
特征
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是为多数人赞成和支持的
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
本身含有合理性
是有效的
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而是广大民众 呼声
结构
作为舆论对象的人或事件
社会事件
社会问题
社会冲突
社会运动
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
有共同话题
参与议论过程
自发性与松散性
有一定的层序性
作为舆论现象本身的意见
作用
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作用
舆论的鼓励作用
舆论的指导作用
公众心理的其他方面
价值观与公众行为
定义
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对自由幸福荣辱平等这些观念的理解好轻重主次之分,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影响因素
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
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周围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
对目标的接近程度
团体压力与从众心理
定义
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影响因素
团体方面
团体性质其重要作用,人越需要某个团体,则越愿意顺从
如果这个团体一贯是团结的,团体成员间的感情深厚,则容易顺从,反之不容易顺从
如果这个团体气氛是民主的,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则个人的不同意见容易坚持;如果是专横的,常出现排斥异己打击报复行为,则个人意见不同不易坚持
如果团体中绝大数多人的意见一致,仅有一人不一致,则容易顺从;如果有其他人或一些人和他的意见一致,则容易不顺从
如果团体多数意见受到社会支持,个人意见不受社会支持,则容易从众,反之则不易
个人方面
如果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比别人高,不容易从从;反之容易从众
如果个人的智慧与能力高不容易从众;反之容易从众
如果个人的情绪是稳定的,不易从众;反之容易从众
重视实际关系的人易从众;反之不易从众
态度与价值观对个人是否产生从众行为也有影响。如果个人整体观念强,重视组织原则,易从众;反之不易从众
问题本身
问题本身性质与明确程度方面来说,对非原则问题比对原则问题容易从众
对一般问题比对重大问题容易从众
有明确答案的不易从众,反之容易从众
逆反心理与公众行为
定义
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
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林
《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时,他会处于一种动机唤醒状态,这种状态驱使他试图恢复自己的自由
自由行为
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在某一时期他有一套可供自己选择的行为,这套行为中任何一种行为在什么时间发生都可以由自己决定
影响因素
对自由的期望
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
态度转变
人们产生的心理抗拒,将会影响其态度的转变,表现在认知、行为和情感意图方面
逆反心理的形成也可能是处于好奇心与好胜心(自我显示)
应对方法
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应当细心研究工作对‘自由’的看法与认识,充分尊重他们的‘自由’,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自由被剥夺
还要注意传播的信息量与刺激量要适度,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传播对象的厌烦情绪,同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