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设计第五章
2016-12-14 17:36:0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边界视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人类的边界视觉很糟糕
边界视觉的用处
引导中央凹
提供低分辨率的线索,以引导眼球运动,使得中央凹能够看到视野里重要的东西
其次提供周围的信息,让大脑有计划地移动眼睛
察觉运动
经过进化,在我们边界视野中的任何运动都会启动潜意识去指引中央凹去注视它,整个过程是快速、自动的
让我们在黑暗中看的更清楚
中央凹没有视杆细胞,在低亮度下不直接看物体反而更清楚
视觉搜索是线性的,除非目标“跳入”边界视野内
设计中利用“跳出”特性
如果视野内的信息的视觉特征都是一致的,则搜索的过程是线性的
如果视野内某个对象的视觉特征与其他信息不一致,则搜索过程就是“非线性”的,潜意识会自动将中央凹引导到该位置
颜色
字体
形状
……
视觉显著特性:有多个观察目标时,将视觉搜索变位非线性过程
试图将每个对象都设计地与众不同
不要太华丽
不要太多细节
只要给予图标独特的颜色
如果用户潜在目标是文字,则没有太大用处
让信息可见的设计方法
重要信息的常用方法
放在用户所看的位置上
放在符合用户注意力预期的地方
符合特定人群的视野移动情况
西方社会习惯从左上角向右下角
标记出错误
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符号
保留红色以呈现错误信息
重量级武器
弹框
缺点
厌烦程度随着模式级别的提高而提高
“非模式”弹窗允许用户忽略而继续工作
应用程序级别的弹窗停止了用户在该程序下的其他工作
系统级别弹窗组织了用户所有的操作
警报
多人工作的办公环境,使人难以区分是不是自己的“警报”
嘈杂环境下会被背景音掩盖
闪烁或者短暂的晃动
深度电脑用户讨厌屏幕上晃动、闪烁的东西
部分深度电脑用户已经学会了忽略这些信息
有注意力障碍的用户很难忽略这些信息,会产生生理上的反感
要点
保持简短:只能保持在1/4秒到1/2秒之间
视野结构
人类视野的空间分辨率从中央向边缘锐减,视野中央分辨率远高于其他地方
原因
像素密度
人眼有600万~700万个视锥细胞,在视野中央分布比边缘密集
数据压缩
在中央凹的视锥细胞与神经节细胞(视觉信息处理和传导的起点)的链接比是1:1。而其余地方,多个视觉细胞(视锥+视杆)才与一个神经节细胞连接
资源处理
中央凹仅占视网膜面积1%,而大脑视觉皮层有50%区域用于接收中央凹的输入,另一半用来处理占视网膜99%的其他区域的数据
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个隧道
眼睛一大约每秒三次的速度快速运动,选择性地将焦点投射在周围的环境物体上。
大脑则基于我们的所知和期待,印象派地填充视野的其他部分
视觉受到抑制时,大脑还会自动填充眼跳运动时的感知空白
影响
空间分辨率
色彩分辨率
盲点
天然盲点
视觉神经和血管的出口
后天盲点
白内障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