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电子商务
2017-01-10 16:51:4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武汉大学出版电子商务课程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出版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概述
物流的概念
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物质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与流通的关系:
①区别:物流贯穿社会再生产三大领域,即生产、流通和销售;流通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②联系:由于流通是由商流和物流两部分组成的,因此,物流只是流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关系
①管理上: 传统物流只注重各个物流职能(局部观), 现代物流则强调各物流职能的协调性(整体观)。
②地位和作用上:传统物流被视为企业经营的附属(被动性),现代物流则对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在战略上能够具有能动作用(主动性)。
③性质上: 共有的性质有规模化、产业化、网络化;现代物流独有的性质有信息化、系统化、标准化、集约化、协同化等。
物流的价值
①时间价值
它是指“物”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做“时间价值”。具体表现:
(1)缩短时间差创造价值
“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似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马克思)——物流周期的结束是资金周转的前提条件。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解决生产的集中性与需求的经常性矛盾。 例如:新华字典. 一次性大量采购,储存,分期发货,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例如:年历
②空间价值
从理论上讲,物流的空间价值来源有三个方面:
产销上存在的空间距离是物流价值产生之处。
物流客户服务通过扩展企业的市场边界来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而扩展市场边界的表现之一就是通过物流活动来转移产品或服务所处的地点。
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以获得价值差,即“场所效用”。
物流空间价值实现的具体形式:
将商品从生产集中地运到分散需求市场
将商品从分散生产地运到集中需求市场
将商品从价值低区运送到价值高区,或发往潜在需求市场,以发掘和开拓市场。
若干物流科学基本理论认识
“商物分离”学说
“第三利润源”说
“效益背反”规律(二律背反”)
“黑色大陆”说与“物流冰山”说
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
出版物流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出版物商品流通
出版物商品流通的定义:出版物从出版社生产出来,在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之前的整个买卖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出版物交换连续进行的整体,它由购进、销售、储存、运输四个主要环节组成,其中前两者是商流活动,后两者是物流活动。
购进:出版物流通的起点,以货币为手段取得图书商品;
销售:出版物流通的终点,将图书商品转化为货币;
运输:出版物商品在流通中的位移,弥补图书生产与销售的空间距离;
储存:出版物商品在流通中的停留,弥补图书生产与销售的时间距离。
出版物流的内涵与外延
出版物流是出版物及其原材料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流动,是出版物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系统和相关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
图书商流与图书物流的关系
①图书商流——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图书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价值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又可称为图书商品的“价值流”
图书物流——是指图书商品以实体形态流转的过程,而图书实体承载着图书商品的使用价值,故可称图书商品的“使用价值流”。
②图书商流与图书物流的关系是前提与条件的关系:商流是物流的存在前提,没有商流就没有物流;而如果没有物流作为条件,即使发生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流活动和商品流通都不能最终完成。
③一个完整的图书商品流通概念和过程是由图书商品的商流与物流共同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商流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必须与物流的发展规模与速度相适应。
出版物流管理的涵义
概念: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对各项出版物流活动(包括仓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和物流信息等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特征
①系统性:从系统的角度考察各个物流活动,以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进行规划和制度选择。
②综合性:物流管理实践中要用到经济学、运筹学、企业管理、系统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理论、方法和技术。
③现实性:出版物流管理中要考虑出版企业的实际状况及其历史成因,出版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系统的先进性改造等都要根据人力资源、资金效率、出版企业战略规划等具体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方案选择。
作用
出版物流管理就是运用一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出版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其在出版企业经营中应发挥的作用主要是:
①保障出版物供应,满足出版物市场销售需求
②提高出版物流服务水平,提升顾客价值和企业美誉度
③提高出版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现代出版物流的主要特征
1. 目标整体性:从系统的角度、以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来规划出版企业物流活动,而不因单个物流环节的最优而损害企业整体效益。
2. 功能集成性:不再局限于物流活动的具体操作,而着眼于将物流纳入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来考虑。功能多样化并与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集成,使企业上下游能够衔接。
3.手段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内信息的有效交换,提高效率.
4. 服务系列化:除了提供物流基本服务,还向上延伸至市场信息调研、图书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图书配送、货款回收与结算和物流培训等增值服务。
5. 作业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的程式化和规范化,减少标准差异造成的兼容障碍和成本浪费。
6. 反应快速化:通过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市场和用户需求实现快速响应。
7. 组织网络化:构建高效的出版物流网络体系,既有相当的辐射面,又有较高的物流运作水平。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①整个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
②物流节点普遍实行信息化管理
③信息流在物流过程中起引导和整合作用
④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我国出版物流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新华书店储运渠道
新华书店图书发运网的历史形成、系统管理特点、现状与成因
历史形成
①图书中转网的历史形成
原因:当时,全国有60%的县级图书销货店不在铁路沿线上,不能垂直发货;联运涉及面广、管理不力,费用高。
措施:1952年,各大行政区的新华书店总分店在各级新华书店的配合下,统筹计划在系统内部自办中转,即把一次不能直达的,都由中转站所在地的各级新华书店负责转运,把铁路、公路等由本系统自行连接起来了,形成全国的图书中转网。这有助于节省开支, 加强管理,加速图书流转。至1990s,新华书店系统的中转店约200多个,已形成一个较完善的中转网。
图书分发网的历史形成
①二级分发:1981年,为解决图书直发范围广、点多、分散、运量零星、与铁路运输集装化和大件化发展不适应,以致发运店图书发不出去又不进来的局面,在全国推行二级分发法。即发运店把一个地区若干收货店所要书,先集中运到二级分发店,然后再由分发店发给分发范围内各收货店。优点:直发店减少,发运量相对集中,减少铁路拼装待运时间和途中倒车换装的次数,缩短了发运周期。 ②二级发货:1988年实行的省级店之间的二级分发。
③集运分发: 1987年省级店之间的“邮包二级分发”。
图书发运网的系统管理的特点
(1)管理职能和管理组织结构的系统性。统一协调的全国性网络体系,自成系统性使之便于集中管理,具体是在新华书店总店的领导下分级分片管理的:新华书店总店——南片主管(沪所)和北片主管(总店储运总公司)——各省级店——地市级店——县店。
(2)具体业务的组织、要求与管理的一致性和标准性。比如:定期编发《全国新华书店运输手册》,及时印发“收书网点及运输路线变更通报”,以及指定和实施各环节业务的具体操作要求等。
现状
①中转网和中转业务量萎缩,分发网消亡。
②原统一协调的全国性的图书发运网络至今名存实亡。
③就整个网络来看,省级发运店以上的联系基本断层,而下面则是以省级发运店为中心在各省 范围内的原发运网的基础上进行着网络发运业务,但跨省发运业务量不大,既不统一,也不规范,随机性较大。
成因
外部因素——购销形式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各省集团化、连锁化经营刚刚起步
内部因素——原发运网效率低下,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改革;转运费划拨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影响了转运店的积极性。原新华书店系统改革的滞后,使之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方面:
①管理方法以行政命令为主,习惯计划分配、调拨,存在严重的“大锅饭”、“平均主义”。
②市场观念、经济核算、经济效益观念淡薄,整个行业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③管理、运作、作业以经验为主,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生产效率不高。
④传统的逐级征订—报订—包销—折扣固定的方式,既束缚了书店的发展,又严重制约了出版 社的出版工作,延长出版周期。
⑤分片分级管理和征订包销制,使总店储运公司、上海发行所和省级店居于上层地位,对中转店、分发店在品种、数量、时间和结算等方面行使“霸王条款”,而收货店处于下端,被动接收。
第二阶段:出版社自办发行渠道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阶段:现代出版物流的兴起与发展
出版电子商务物流业务管理
图书仓储业务与管理
图书收货
图书收货的分类
按货源渠道分:购进收货、调拨收货
按收货方式分:送货收货、提货收货
按流转环节分:发货店、转运店、销货店收货
图书购进收货常见差错和处理
①“表里不一” ——指出厂包内图书品名、册次或定价与包装封签所列不符。
②“规格短数” ——指出厂包内图书数量与包装封签所列不符。
这两种差错的处理:如是发运店,可向承印刷厂调换或补书;如是收货店,将包件封签撕下,随同《发货差错查询单》寄给发运店要求调换、补书或退货处理。
③“堆码架空” ——承印厂送书进库时堆垛不实,包件短数。
④“双超书” ——超期超量的图书送进仓库。
这两种差错的处理:及时与业务部门(发行科)联系处理。
图书发货
定义:图书发货,是指依据调拨凭证进行图书分发包装作业,实施图书商品转移的业务。其基本要求是:票签保证质量、配发准确无误、包装合格牢固、单据实物一致、严格交换手续、发货流转迅速。
方式
①一单一书发货:一份调拨单只开一种图书,并据以实施发货作业的发或方式。 特点:简便、灵活、快速,有利于加快图书快速流转,缩短发货周期。但在图书品种多、订数小、发运起点低的情况下,邮包会增多、费用会加大。
②一单多书发货:一份调拨单开列多种图书,同时配发合并包装的发货方式。特点:具有集零为整、零担发运起点低的效果,有利于缩短发运周期,但配发、并包作业较复杂,零书并包的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防止差错。
③上下箱发货:对于数量少、不够大包的零星图书,上箱待并包(一般采用定期或定量下箱并包)发运的发货方式。特点:适应图书品种多、发货数量少的矛盾,在一定期限内集零为整,提高发运起点。
原则
①重点书(政治学习用书)、实效性强的书,优先配发
②坚持“凭据发货”:对仓储业务实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③配合运输,服务销售。(例如:对于边远地区的应考虑优先发货)
仓库发货的定义:是使商品得以转移而有可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价值的一个重要的作业环节。其要求是:加快发货速度,缩短发货周期;发货准确无误;降低发货费用,减少图书损耗。
业务流程
制票——制签——配发——包装——理包
①制票:根据业务部门的发货凭证,开制调拨单或图书商品转移单或批发单发票。制票是要填写齐全、清楚,计算准确,汇总平衡。
②制签:根据调拨单所列发货数量、图书出厂包装的每包(捆)内数量和重量,计算折合成运输件数及其重量,汇总平衡后,按收货店分别印制运输包装外标签,需要中转的开制中转单。
③配发:根据调拨单所列收货店名、发货数量,将待发图书逐店进行配书、分书、和复核的作业过程。一般是先对单,后配总,再分复。
④包装:根据《新华书店图书运输包装规格标准》的各项规定,对调拨配发的图书应其图书种类和发运方式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包装形式。
⑤理包:根据调拨单(存根联)收货店名、调拨单号及件数等项目,核对包件运输标签上的相关项目,完全符合后将包件堆码到固定货位上待运。
图书在库管理
1、合理利用仓容
通过分类分区和储位管理两种措施,提高单位仓容储存量。
①分类分区:分类是对图书进行分类,实行分类集中管理,它要适应具体仓库的状况;分区是根据仓库建筑的条件将库区划分为若干保管图书的区域,它要适应图书进出的需要。两者要相互联系,相互条件。其作用:合理利用仓容;方便吞吐,提高作业效率;有利于掌握图书进出库的规律。
A.图书分类: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分类法》(“人大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和图书发行实践中的统计分类法。具体要视各经营单位的经营规模和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分类法。
B.货区划分:(1)实际中,通常按一般图书与课本两大类分库,一般图书又可以按社会科学图书、文艺图书、科技图书、少儿图书、图片仓库等。(2)按书库的职能可大体将库区分为:流通暂存仓库、包件待运仓库和商品储存仓库;(3)按版别分区。(4)按图书停留时间长短和流向分库。(5)按批量大小分区。
②储位管理:储位的编号、及时调整和归垛,提高储位利用率。
2、图书存储管理
存书的流转监督管理
①不同部门对仓库图书的收、发、存的数量动态加以记载、核实、监督、考察,以反映库存状况、促进进销业务、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财务部门——“库存图书”会计总帐、分户帐、“在途图书”和“应付货款”帐
业务部门——逐笔记录每种书的进、发和存的数量
仓库部门——“库存帐”记载仓库图书流转的数量和码价。
②在管理中,要严格图书进、出库的手续;各部门要定期就图书的进、发和存的数量与码价一一核对,实行监督管理。
库存图书保养与管理
①建立存书管理制度,防止各种人为的因素给造成存书损失。
②图书入库,质量把关。
③不同装帧和价位的图书区别储存。
④合理堆码
⑤注意仓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防治虫鼠,搞好卫生。
图书盘存
含义:对一定时期内的库存图书实物与其对应的“帐”之间在品种、数量和价值量等方面的核对。有定期盘存和应急的临时盘存。
注意:1)定期截止实物流与票据流;
2)整理相关“帐”,特别是“在途商品”和“应付货款”帐;
3)归类和整理图书实物。
分年核价
含义:按书出版年度分年提取提成差价。当年不提外,前一年至前五年依次提10%—50%。而目前常做到前三年。
功能:存货计值。
作用:促进滞销图书销售(对销售企业而言:有进销差价和提成差价所形成的价值空间);了解存书结构信息,反馈信息,促进经营管理。
3、图书处理的含义和类型
图书处理的含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对图书停售封存、报废、变更发行范围、技术处理、残次处理、滞销处理的统称。
图书处理类型
(1)停售处理——图书内容严重错误,不宜继续发行
(2)技术处理——印装质量、变更发行范围
(3)降价或报废处理——库存图书或使用价值受损的书
4、图书的退货
退货的含义:是随着新的购销方式(经销、寄销等)出现而出现的逆向物流。在退货中,接受退货方为收退方,退货方为付退方。
退货原因:1)发货差错;
2)图书印装有问题或图书在途破损;
3)未售出的图书,根据合同允许退货或换货的
5、图书仓储管理的经济指标(定量管理)
日平均储存量——一定时期内储存的平均量(吨数、件数或金额)。
商品吞吐量——计算期内商品进仓累计量与出仓累计量(件数或金额)之和。
这两个指标反映了业务量的规模大小。
单位面积存储量——仓库单位实际面积日平均储存量,它反映出仓容利用效率。
帐货相符率——盘存时有关仓库库存帐与存货实物相符的交易笔数(金额或品种)占储存商品总笔数(金额或品种)的百分比。反映库存帐与库存实物管理水平。
收发货差错率——盘存时差错累计数占收发货总笔数的比例。该指标可以检查收发货业务的准确程度。
保管损失率——指存书因保养不善造成的图书残损与短少所发生的占保管图书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图书保管质量的指标。
保管费用率——指单位价值储存量所支付的储存费用(工资、折旧、摊派和修理等),它是衡量储存费用水平的指标。
保管费用率 = 保管费用 / 平均储存量
平均收发货周期——指仓库收发每一批次图书所用的平均时间。它是反映仓库发货效率仓库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平均收发货周期= 计算期内收发各批次图书所用天数之和
计算期内收发总批次数
6、库存管理
目的:是为了满足一定时期的商品生产或销售需要,同时又要将库存量(核心是库存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ABC分析法:又称重点管理法
(1)把库存商品中各品种按销售额从大到小排,然后顺序将各品种数累计相加,分别计算出品种数的累计占总品种的比例,
(2)再将销售额依次顺序累计,分别计算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
(3)最后,从销售额多的品种开始排列,分为ABC三个区域。
(4)对ABC三类不同商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A类记录要求严格、安全库存量详细、库存检查较低;B类记录要求一般、库存量一般、库存检查较大;C类记录要求稍微、安全库存量简单、库存检查大量。
7、仓库设备的配置
图书运输业务与管理
图书运输的基本方式与特点
①公路: 机动灵活方便,适于“门对门”的运输;衔接其他铁路等交通运输;装运量少,燃耗大,长途运输不经济。但是,由于目前高速公路网的发展和市场时效性增强,此方式为目前图书运输首选。
②铁路:货运量大,速度快;运输计划性强,需要到铁路部门报托;受气候等影响较小。图书长途运输一般选用此方式。
③此外,还有水路(运量大 ,燃耗少,成本低;速度慢,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和航空(速度快,装运量小,成本高)两种运输方式可用,但因速度和成本不适宜,图书运输基本不用。
图书托运的方式
图书托运的方式:是指组织图书运输时,考虑时间、成本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所采用的具体方法选择。
方式
(1)铁路托运: 分为货运与客运“快件”;货运又分为整车、零担和集装箱。
①零担:需要运送的货不足一车,承运部门将不同货主的货物按同一到站凑整一车后再发运的服务形式。零担运输需要等待凑整车,因而速度慢,为克服这一缺点,已发展出定路线、定时间的零担班车。
办理零担货物运输的条件:零担货物一件体积不得小于0.02立方米。零担货物每批件数不得超过300件。
②集装箱是一种能反复使用的便于快速装卸的标准化货柜。
(2)公路托运
①企业自备车运输和营业性运输;后者的分类同铁路的分类。
②公路网的发展,运输的机动灵活,使用方便,促使公路运输在运输业中跃至主导地位。
③发达国家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货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周转量的90%左右。
④目前,图书运输广泛利用汽车运输的灵活性,发展“门对门”的上门服务的零担送货运输。
此外,现在的鲜牛奶订购配送、网上书店配送等大量使用的个性化的送货服务发展非常迅速。
⑤公路运费费率分为整车和零担两种,后者一般比前者高30-50% 。
⑥此外,水路托运(一般只分运费等级,不分整车和零担)和航空托运,图书托运基本不用。
(3)邮寄托运:书店系统运用邮局发送邮件主要有4种情况,即印刷品、信函、纸质品包裹和商品包裹。
印刷品——有统一书号、证号(出版发行机关批准的)的书籍、报纸、期刊和 教材,作为印刷品交寄。其包件最重不能超过5公斤。
信 函——书面通信和各种公文如稿件、提货单、征订单、合同和票据等按信函交寄。
纸质品包裹——凡在印刷品准寄范围之外的纸质品,例如年画、年历、挂历、 宣传画、单张地图和人物画等,可作为纸质品包裹交寄。单包件最重不超过5公斤。
商品包裹——凡属营业性的合适邮寄的物品及整件包裹封装的重量、尺寸超过“民用包裹”规格标准的,应作“商包”交寄。最大重量不超过15公斤。如:小批量、需交邮局发运的音像制品、幻灯片等应以商包形式交寄。
(4)联运
①含义:指铁路、水路和公路运输部门,本着协作的原则,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工具联合起来实现多环节、多区段相互衔接运输商品的一种综合运输方式。例如,水陆联运、陆陆联运和水水联运等。
②特点: 综合而充分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效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其托运手续简便,一次托运,一票到底,又可以节约费用开支;但联运涉及面广,不利于协调管理,易出现脱节。
(5)新华书店系统内的中转
①这里是指图书流转的中间环节,是中途变更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而有不能或不宜办理联运的情况下采取的转运方式。它主要是由于交通条件所限,发运店不能将图书直接运达收货店,而由新化书店系统内部的中转店在途中改换运输工具,组织办理转运。
②原因:从发运地到收货地不能一次直接到达;可以直达,但不经济。
③与联运的异同点:都不能将图书一次运达收货店。
联运——中途由书店系统外部门负责转运,
中转——中途由书店系统内部门负责转运。
图书发行企业的运输计划的制定
图书运输计划的一般内容
(1)运输工具的种类与数量;
(2)运输工具的容量与限制;
(3)运输路线;
(4)运输时间;
(5)运输地点;
(6)顾客物流作业形态;
(7)顾客的特殊需求;
(8)最佳选择方案。
不合理运输及其表现形式
不合理运输是运输计划不到位、运输方案不够优化导致的运输工作量、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延长或运输服务水平下降等不良运输。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1)倒流运输: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2)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3)迂回运输:商品运输本来可以走直线或经最短的运输路线,但却绕道而行的不合理运输现象。
(4)重复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在未达目的地之处,或目的地之外的其它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其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和货损。
(5)运量亏吨:实际运量低于运输工具的额定载重量。
不合理运输产生的原因
1、印刷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2、运输网络中转运网点设置不当
3、图书调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运输方案不合理(运输路线、工具等不合理,运力运量未衔接好等)
图书运输方案的优化
整合运输:追求运输的规模经济效益
(1)库存合并,即形成库存以服务需求。
(2)运输车辆合并。发送的商品达不到大批量,可以安排一辆车到多个点取货或送货。这需要对行车路线和时间表进行计划。
(3)仓库合并。惊喜仓储的根本原因在于可以远距离运送大批量货物,近距离运送小批量货物。如用于拆装作业的仓库。
(4)时间合并。将一定时间内积累的订单,一次发送。这里也要注意订单的时效性。
出版物流配送管理
配送(Delivery)
配送:包含了物流中诸多功能要素的一种综合性的物流活动,是第三利润源的重要突破点。即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可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与送货的区别
①配送是专业化的流通中的物流企业从事的经常性的业务;在物流据点利用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配送量达到一定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其能实现客户“要什么就送什么”的服务。
②送货往往是非流通领域的企业围绕着销售需要进行随机性的促销活动,只是送企业自己的产品,不能实现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其往往因为规模小,物流效益低。
书业配送
如何理解书业配送
书业配送的含义:根据出版企业用户的要求在物流据点对图书产品进行拣选、包装、组配等业务操作,并按时将图书商品送达用户的物流活动。
理解书业配送应该注意的几点
——书业配送的对象是特殊商品即有内容的图书商品;
——书业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不仅仅是“送货”;
——书业配送是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
——书业配送是要考虑经济的合理性;
——书业配送是基于信息化(含内容与技术两方面)的物流活动。
类型
(1)按组织者分:出版社,发货店,销售店,专业配送中心
(2)按配送时间与数量分:定时/定量/及时配送
(3)按配送商品的种类与数量分:少品种与大批量/多品种与小批量
(4)按配送的组织结构模式分:
①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又称销售配
企业实施销售策略的行为模式,是一种能全面发挥专业流通企业功能的物流形式。但企业资源分散,受销售制约,在物流方面不一定能取得优势。
②商流与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不购销商品,是纯粹的“交货代理物流服务业”。业务专一,资金占用少,风险小,易扩大服务范围,但因不掌握货物,在调度和协调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③独立配送与共同配送模式
A.独立配送:利用自己建立的经营网络开展业务。其可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用户和开展业务。但它是一分散性的物流活动,容造成过度竞争,资源分散。
B.共同配送:多家配送企业开展协作和联合,在核心企业统筹安排下,各配送企业共同对一地区或某些用户进行配送,或建立共同仓库。它使得少量水平集中配送成为可能,还可以利用距离用户最近的配送企业开展配送业务,发挥整体优势和缓解交通压力。但组织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需要建立强大的信息中心。
书业配送合理化
——总体配送能力与顾客要求的匹配
——货物配装的合理化
——配送路线的合理化
——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应用(例如:RF射频识别技术可以用于货物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书业配送中心设计及其网络布局
——选址问题:市场定位,客户群,集货渠道分布,交通情况,费用,时间和效益等。
——装备配置问题:自动分拣机,立体仓库,旋转货架,自动导向车,条码分类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
——配送中心内部规划:货区划分(进货区,存货区,理货区,分拣区和发货区),流程设计。
——(政府)宏观管理与布局
——人才问题:现代物流中心离不开经营,管理,研发,储存,配送,信息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人才。
分拣方式
1) 按订单的组合,可以分为按单拣选和批量拣选;
2)按人员组合,可以分为单独拣选方式(1人1件式)和接力拣选式(分区按单拣选);
3)按运动方式,可以分为人至货前拣选和货至人前拣选。
4)按照拣选信息传送方式分,有:
①订单拣选(最原始的);
②拣选单拣选;
③电子标签辅助拣选:每一个货位安装数字显示器,利用电脑的控制将订单信息传输到数字显示器,拣货人员根据数字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拣货,拣完货之后按确认钮即完成拣货工作。
④RF辅助拣选: 拣选作业的人(拣选员)机(电脑)介面,让电脑负责繁杂的拣选顺序规划与记忆,以减少"寻找货品"的时间。RF通过无线式终端机,显示所有拣选信息。 RF拣货方式可以用于按单拣选和批量拣选方式中,成本低且作业弹性大,常被应用于多品种少量订单的拣选上。
注意:按电子标签在拣货系统上的应用,作业性质可分为
摘取式
含义:货架上安装的标签所对应的是商品,拣货人员或设备依标签指示从货架上将商品取下。商品储位固定,以顾客订单为单位进行作业,人或拣货设备相对运动。
摘取式的优点:系统在订单量增长方面的基本没有限制;其拣货区和商品存放区可同时共享,系统不必象播种式需要另开辟一作业区进行事后的二次作业;其系统作业前置时间较短。
摘取式的缺点:一次的拣取是以单张订单的商品进行的,整体上其行走距离较长;商品必须在拣货前全数定位到齐才不至于拣货过程中发生缺货情况。
播种式
含义:货架上安装的标签所对应的是客户,拣货人员将批次汇总后的商品,依据标签的指示,放到对应客户的货架上。
播种式的优点:一次拣出商品总量,可使总行走距离缩短,亦使单位时间之拣货量增加;由于是以商品为作业角度,故不需等欲作业品种全数到齐即可以进行二次分类作业,也即批次拣货作业和二次分类作业可同时进行,以缩短批次的总作业时间。
播种式的缺点:
——对于客户订单必须累计到一定数量后才可以进行批次汇总拣货,如此才能达到作业的经济效益,但相对造成等待时间上的浪费,使得作业前置时间加长;
——二次拣货才能完成商品的分类;
——需要将存货区与作业区分开;
——订单增加会使得拣货设备产能趋于饱和,需要再多另一批次作业,促使总作业时间的增加。
出版物流信息管理
概述
概念
①从狭义范围来看,出版物流信息是指伴随着各种出版物流活动发生的信息,包括商品流转信息、物流作业层次信息和物流管理层次信息。
②从广义范围来看,出版物流信息不仅包括与物流活动密切有关的信息,而且包含在物流系统以外发生的但对物流活动有影响的信息,例如供需方信息、订货合同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等。
出版物流信息的主要特点
①信息量大。物流系统中的每一个职能子系统都产生大量的信息,而且随着企业间物流协作的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
②动态性强,更新快 。因为物流信息涉及的每一环节在实际运行中时刻都处在变化之中,例如书店图书动销信息。
③来源多样化。物流信息涉及的方面和环节多,特别是当企业间进行物流协作化时。
出版物流信息的分类(依据作用的不同划分)
(1)计划信息。指尚未实现的但已当作目标确认的信息。如企业发展、计划物流量计划、仓储进出量计划、相关国民经济计划等,它们对物流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作业信息。是物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动态信息,如库存量、在运量、运费等,用以控制和调整后续物流活动,实现对过程的控制和对业务的微调。
(3)统计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总结的资料性信息,如上一年度仓储量、运输方式等。具有参考价值。
(4)支持信息。对物流战略发展具有价值的信息,如物流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等。
出版物流信息技术
1.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以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技术是一个总称,包括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三部分。
物流信息化管理,数据库技术是主要的支持技术。
2. 条形码技术(Barcode):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表达一定信息的标记,能够用特定阅读器识别,转换为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信息,进而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
一般地,每一种商品的条码是唯一的。
应用领域:POS系统、库存系统和分拣系统。
3.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
EOS是指出版企业间利用通讯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
EOS按应用范围可分为出版企业内的EOS(如连锁店经营中各个连锁分店与总部间建立的EOS系统),零售商与批发商间的EOS系统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商之间的EOS系统。
4. 销售时点信息(Point of Sale,即 POS)系统
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图书商品销售信息,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出版企业有关部门(采购和物流等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效率的系统。
5.出版物流运输作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货物信息跟踪系统;
——MCA无线技术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
——应用通讯卫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和GIS(Geographical lnformation System)技术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
MCA(Multi Channel Access)无线系统由无线信号发射接受控制部门、运输企业的计划调度室和运输车辆组成。无线信号管理部门通过科学地划分无线频率来实现无线频率的有效利用。
由于MCA系统无线发射功率的限制,它只适用于小范围的通讯联络。城市内的车辆计划调度管理,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型出租运输企业都采用MCA系统。
出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效用
①缩短从接受订单到发货的时间
②提高订单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
③提高拣货和配送的速度和准确度
④库存合理化
⑤提高运输效率
⑥提高退货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⑦调整供给和需求
⑧回馈有关问题和市场信息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数据的收集与录入。
②信息的存储。
③信息的传递。
④信息的处理。
⑤信息的输出。
书业企业经营与物流服务竞争
出版物流服务概述
1. 出版物流服务的含义
就是指在出版物流系统通过有关物流活动为顾客提供获取某种物品的服务保证,满足顾客的需求。出版物流服务在本质上是一种顾客服务。
2.出版物流服务的内容
1)出版物的备货保证(品种与数量保证率,进货频率)
2)出版物的输送保证(覆盖面,准时性,准确率,费率)
3)出版物的质量保证(仓储与输送中的完好率)
3. 出版物流服务的类型
——按照出版物流活动本身的性质分类;
——按照出版物流服务的对象分类,具体分为:为出版社提供的出版物流服务、为图书分销机构(包括批发和零售)提供的出版物流服务、为团体或个人读者提供的出版物流服务。
——按照提供出版物流服务的主体来分类,具体分为:由出版企业提供的出版物流服务、由专业第三方物流提供的出版物流服务。
4.出版物流服务的特点
——出版物流服务的增值性
——出版物流服务的差异性
——出版物流服务的协同性
——出版物流服务的多层次性
5.物流服务的层次
基础性出版物流服务和增值性出版物流服务。
①基础性出版物流服务就是指以传统出版物流活动为内容的服务,如出版物的仓储、运输、包装和流通加工等,这都是一些基本的物流操作。
②增值性出版物流服务是以增值性出版物流活动为内容的服务,是现代出版物流服务在基础性功能上的拓展,是现代物流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它可以是向上扩展至图书市场调查与预测 、出版物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出版物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出版物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物流教育培训等。
我国出版物流服务现状与发展
我国出版物流服务市场的基本状况
1. 宏观上,现代物流服务业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态势。
①市场环境: 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时效性
市场竞争:服务竞争、差异性优势、品牌竞争
②政策环境: 政府的产业政策向物流业倾斜。
③技术环境: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2. 出版物流服务市场潜力大
3. 出版物流服务水平受多种因素限制仍然比较落后
① 出版企业物流效益不佳,物流系统投入产出转换效率低;
② 出版物流网络不健全,地域分割仍然难以消除,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图书中盘迟迟建立不起 来,出版社自办发行成为主导地位的发行方式,大家各自为政,普遍小而分散;
③ 出版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普遍比较粗放,浪费严重;
④ 出版企业内部外部的物流环境不理想。在内部环境上,出版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 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中常常只强调物流部门对销售部门的被动服务;在外部环境上,受社会物流能力不足和收费不合理等问题的影响很大。
出版企业经营与物流服务的内在联系
1. 图书市场营销对物流的影响
(1)图书营销品种的增加:
——在流通领域,营销品种不仅有图书,还有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有的还有文化用品与印刷品,进行的是一体化经营:物流规模扩大;
——在销售领域,卖场品种竞争导致其无库存经营取向,要求物流系统真正成为具有品种优势和服务效率的“中盘”。
(2)图书销售中进货方式为“少进勤添”:物流工作量加大,工作频率增加,单位成本提高。
(3)图书营销方式由征订包销改为寄销、新书试销、经销包退:物流系统要增加退货系统的设计
(4)图书营销中的顾客服务水平承诺:对物流业务安排和成本有直接影响。
(5)图书营销中的促销策略的应用:物流系统要应对高销售带来的非计划的应急安排和过剩产品的处理。
(6)图书营销中的市场预测:其准确与否关系到物流系统活动的合理性和成本。
(7)图书营销渠道的拓展:物流系统布局的调整。
2. 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1)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直接反映在企业经营成本的节约上
(2)高效的物流服务是市场营销中服务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
(3)有效的物流网络是市场营销战略调整的重要保障与支持
出版物流服务的市场经营
1.出版物流服务的市场经营的三个基本原则
①规模原则。物流业产生效益取决于它的规模。很多连锁书店由于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配送规模上不去,平均的物流成本降不下来,这时就必须考虑有效地增加配送规模,具体的措施有寻找共同配送、外包第三方物流等。
②合作原则。现代物流作为社会的结果,进一步要求分工的细化和合作的加强,要求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供出版物流服务的企业本身并不一定必须要具备完成某种物流服务的所有功能、拥有所有资源。每个企业只要做好自己的核心物流业务就可以了,其他的服务可以由相应的企业来完成,才能取得更大的物流效益。
③个性化原则 。每个出版企业战略、制度、管理、读者对象以及资金、设备等都不一样,他们的具体需求都千差万别。
例如,一家书店可能一天一送,一家书店可能三到五天一送;一家书店可能要求提供拆包服务,而另一家不需要;一家书店可能要求门对门的运输,而另一家又不需要。
所以在进行出版物流服务的营销时,一定要注意尽量根据客户的情况为其定制物流服务,那种规模化、标准化的物流服务只适合社会公共物流服务商,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2. 出版物流中心的物流服务拓展
1)为满足对定制服务需求的增加,保持快速市场反应能力,在出版物流中心对出版物商品进行定制加工。如可以对某些图书加贴防污损的塑封,可以按书店的特定要求为其促销类出版物加贴外包装或一些标签,为图书馆的书贴分类标签等。
2) 货物跟踪。出版社和书店收货方有时在发货后想知道货物的即时位置,目的是确认货物的发送准确性,特别是对一些时间性很强的急件。
3)提供销售统计信息。出版物流中心既是商品实体集散地,也是相关信息集散地,可以为采购销售部门的业务提供信息支持。
4)代为结算货款。出版物流中心可以代为出版企业与其下游客户结算及付款。
5)提供出版物流系统设计方案。
6)提供出版物流业务咨询、出版物流教育和培训。
出版电子商务物流集成管理与服务模式
概况
1、1960s物流合理化日益重视:整体化、系统性
2、从市场营销看:物流管理包括配送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客户服务五个过程
3、从流通服务看:物流管理包括需求预测、订货、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的物质实体流转全程
4、完整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应该是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集成
出版电子商务物流集成模式
1、自理集成模式
2、第三方物流集成模式
关于第三方物流的不同认识
第一,提供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的集成物流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向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的合同物流
第三,不负责具体的基础物流作业操作而重在整合物流信息以及进行科学化物流管理的物流。
它突出了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功能和整合作用。强调第三方物流主要是在整合第一方、第二方物流资源的基础上,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之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功能和整合作用
①以第一方、第二方物流资源为基础
②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提供的是管理型的服务
超越了基础性物流业务操作,也跨越了单环节物流操作
以战略性的外包合作为形式,而不是偶然的、随机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相关概念
第三方物流的含义:是指企业外部的提供全部或部分企业物流功能的服务提供者,是在交易双方之外的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
第一二三方物流的区别:
第一方物流,是指销售方的物流
第二方物流,是指采购方的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针对第一和第二方物流而言,一般对货物没有所有权。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具有多层次性,有基础的、深层的和延伸的差别,物流模式的衍生和细化是朝着更强调管理和整合的方向发展,这也符合物流专业分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出版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
(1)积极的效用
①使出版企业专注于主业,强化核心竞争力
②降低物流成本
③提高企业的顾客服务水平
④均衡调剂出版企业的物流业务
⑤帮助出版企业提高灵活性,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2)利用第三方物流可能存在的风险
①出版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控制权分散
②商业机密可能泄露
③存在转换成本
④出版企业客户关系管理面临风险
⑤出版企业经营战略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⑥存在意外费用或额外负担
3、第四方物流集成模式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关系
第四方物流概念是安德森咨询公司提出并注册的,它是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第四方物流提供的方案必须依靠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来实现,而第三方物流从第四方物流获得流程与方案的指导。
第四方物流的含义与本质
含义: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货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力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本质:就是集成,依靠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咨询公司和技术公司的组织和协调,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
第四方物流公司的两种主要运作方式
(1)超能力组合(1+1>2)协同运作模型
—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共同开发市场
—第四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的专业能力。
—第四方物流往往会在第三方物流公司内部工作,其思想和策略通过第三方物流这样一个具体实施者来实现,以达到为客户服务的目的。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一般会采用商业合同的方式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合作。
(2)方案集成商模型
—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对本身和第三方物流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借助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方案。
—第三方物流通过第四方物流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枢纽,可以集成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
出版业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
①系统观念:不再孤立地看待各个企业及部门,而是考虑所有相关的内外部联系体——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并把整个供应链视作有机联系的整体。
②共同目标:产品与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服务等的要求应成为供应链中所有参与者共同的绩效目标,这样才会使利润最大化。
③主动积极的管理。不再把存货看做供应链中供应与需求不平衡时的首选方案,而是对供应链中增加价值以及与成本有关的所有联系体进行积极主动的管理。
④采取新型的企业与企业关系。企业仔细地选择业务伙伴,减少供应商数目,变过去企业间的敌对关系为紧密合作的业务伙伴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主要体现在共同解决问题与信息共享等方面。前者比如供应商和顾客参与产品设计和质量改进,后者意味着有关库存水平、长期计划、进度计划、设计调整等的关键数据在供应链中保持透明。
⑤开发核心竞争力。供应链业务伙伴关系的形成不能以丧失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代价,而应借助其他企业形成、维持甚至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出版业供应链的发展环境
1. 出版企业要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必须了解新世纪的市场竞争的新的环境与特点:
图书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图书品种数与库存并行膨胀
图书发货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
2、基于物流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
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其特征
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出版业供应链结构模式
以出版社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
以发行企业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
以书店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
供应链的特征
复杂性
动态性
面向用户需求
交叉性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
供应链的设计
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
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管理
企业间资金流管理
基于互联网/内联网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
合作机制
决策机制
激励机制
自律机制
供应链管理的效益
出版企业供应链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信息传递机制的有效性
①供应链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支持就是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即时、准确和完整地传递。
②但一方面,由于供应链各成员企业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加盟供应链的目的具有多重性,单靠一纸契约可能无法解决利益差异而引起的冲突,从而容易造成供应链中信息传递的延误和扭曲;
③另一方面由于在信息传递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发送方占有着接受方无法掌握的真实信息。这些都使得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信息发送者发送有利于自身效用的行为或信息,信息接收者从这些信息中捕捉背后隐藏的真实信息,即进行信息博弈的行为。
各成员企业知识和文化的一致性
①供应链战略联盟的成功除了信息充分共享外,还依赖于战略伙伴之间战略资源和知识的交换,从而共同增强竞争力,减少“短板”现象出现。
②资源和知识的获取特别依赖伙伴的战略意图和企业间知识的相容性。在选择战略伙伴上,如果二者在知识水平差异较大,接收者无法准确理解和吸收知识,造成双方交流存在障碍,动态联盟失去效率。
③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建立战略联盟的供应链时,企业文化的兼容性同样对联盟的成败具有深刻的影响。文化和战略的一致性越高,战略联盟的效率也就越高。
各成员企业行政结构的兼容性
由于中国现在行的出版发行网络体系是基于行政区域划分形成的,长期以来出版发行集团垂直一体化供应链的运作已逐步形成固定的利益团体群,如何打破内部系统的利益结构,耦合包括行政差在内的各种现实差异,真正实现跨地区、跨企业的基于业务本身效率和效益的供应链系统,是我国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运行和动态重组时必须要慎重考虑的。
出版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管理
电子支付概述
电子支付的特征:用户信息(ID身份及其行为信息)获取方便高效
电子支付的分类:信用卡、电子钱包、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
信用卡、电子钱包、网上银行的支付管理
第三方支付管理(支付宝)
发展现状
工作流程
安全体系
电子资金转账系统与国际金融服务组织
电子资金转账系统ETS:
post机、终端控制器、调制解调器和电话专线、银行计算机系统
国际金融服务组织
SWIFT
CHIPS
当前电子支付对于电子商务的影响
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中的重要环节
从技术上看,它涉及到用户与银行等金融部门的交互和接口;
从交易上看,它连接着支付方、收款方、银行以及电子支付服务商等众多电子商务主体。
中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及其问题
中国金融现代化发展及其举措
出版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分类
电子商务的概念
定义: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的商品、服务、和信息的买卖与交换,在互联网上实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
理解
利用各类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
利用各类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的广告、设计、开发、推销、采购、结算等一系列贸易活动总称
可概括为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与整体性系统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比较
1、高效率
时空上,拓展市场、增加客户数量,
顾客分析:大数据应用的优势
2、低成本: 节省中间环节
3、便 捷 :足不出户、检索功能
4、集成度高:将企业内外、系统前后台连接在一起
电子商务的类别及其特点
①按主体分,可分为B2B、B2C和C2C。
(1)B2B的特点
a. 其交易额占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绝大部分;
b. 其业务的广泛性使其有更多的渠道降低成本(单一品种大批量购货节省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低生产成本、有效的库存管理降低经营成本、面向全球的批量销售降低营销成本);
c. 少批次、大批量的物流配送可以节省大量的配送成本,更适合现代物流管理;
d. 少批次、大批量的经营方式使得其有考察鉴别贸易伙伴信用问题的机会,同时由于批次少,客户稳定,可以采用银行网络的专线支付方式,更加安全快捷。这些使得其在经营过程中的信用和资金安全问题更有保障。
(2)B2C的特点
a. 从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卖方企业-卖方个人的电子商务和买方企业-卖方个人的电子商务。前者是企业出售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商品信息,足不出户可以货比多家,买到能够满足需要、价格低廉的商品,节省购物时间,这种模式需要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物流体系的配合,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后者是企业在网上向个人求购商品或服务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在企业与个人之间建立起联系,如人才招聘网。
b. 从交易商品和服务的形态来看,可以分为无形商品和服务的电商模式以及有形商品和服务的电商模式。前者指包括软件、电影、音乐、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可以数字化的商品和服务,由于完全可以在网上实现,又称完全电子商务。主要有网上订阅模式(在线出版、在线服务、在线娱乐)、广告支持模式和网上赠与模式三种;后者由于三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不能完全在网上传输,又称非完全电子商务。企业实现在线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在网上开设独立的虚拟商店和参与并成为网络购物中心的一部分。企业开展在线销售一方面扩大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市场机会,一方面不需要像一般的实物商店一样保持很多的库存,大大节省了库存成本。
(3)C2C的特点
a. 是一种消费者对消费者的交易模式,其特点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农贸市场或者跳蚤市场。
b. 构成要素除了包括买卖双方外,还包括电子交易平台提供商,后者在C2C电子商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将买卖双方聚集在一起;其二,进行监督和管理;其三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其四,为买卖双方提供保险、借贷等金融类服务。
c. 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必须保证电子交易平台提供商能够实现盈利,其利润来源主要有广告、佣金、会员费、服务费以及金融服务的利润。
d. 其最能够体现互联网精神和优势,不受时空限制,节约了大量的市场沟通成本。
②按按交易平台不同划分
(1)企业自建和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
(2)微博电子商务
(3)微信电子商务
(4)社区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1 基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实际上在网络出现以前就已存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企业层面的电子商务是通过EDI进行的。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将业务文件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电子化数据传输方法。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软件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和EDI标准。
我国是1990年正式引入EDI概念的,我国的EDI应用主要是以行业试点应用为基本。随着EDI技术的发展,EDI逐渐深入到包括运输、制造、电子、化工、金融、保险、贸易、零售等各个领域,给这些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但由于先期投入代价高,且信息批量传输不利于实时生产、采购和定价,EDI未在全球范围大规模普及和风行,其在商业领域的应用进展比人们预料的慢得多。
2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与基于电子数据交换的电子商务相比,具有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功能更全面、使用更灵话,能实现信息共享等优势,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至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A. 新兴期,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
整体状况描述
这一阶段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互联网络扩容提速,加速商业电子化与金融电子化
大量资本涌入电子商务领域,大批电子商务网站注册成立,大量公司着手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呈爆炸式增长
我国电商发展情况
我国第一批电子商务网站的创办时期始于1997年起步的三年。当时互联网全新的引入概念鼓舞了第一批新经济的创业者,他们认为传统的贸易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传播,商机无限。于是,从1997年到1999年,美商网、中国化工网、8848、阿里巴巴、易趣网、当当网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先后涌现。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电商发展阶段特征
1、这一新兴时期,电子商务意味着网上卖零售商品,受带宽限制,市场局限于简单的静态显示广告以及并不强大的搜索引擎。许多大公司即使有网络营销策略,也就是有一个基本的静态网页来展示自己的品牌。
2、但对企业家、商业公司及其投资者而言,电子交易活动意味着能够接触到全世界数以万计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消费者。
3、互联网允许销售商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价格敏感度将市场分成不同的群体,为每个群体确定品牌及推广信息,进行产品定位和产品定价。
4、首先进入该领域并快速转向提高市场份额的公司将获得巨额利润,先行者可快速建立巨大的消费者数据库,较早地建立品牌知名度,创建一个新的完整的分销渠道,然后通过其网站专用接口设计来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阻止竞争者的加入。
5、早期的电子商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新技术能盈利的前景驱动,强调在极短的时间内极大地提高市场知名度。
6、资金的来源是风险投资基金。
7、这一时期的理念是强调网络无政府,政府和法院都不能限制或管制网络。
8、相较于传统公司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局限于做生意的老套路,新兴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驱动力更受风险投资者青睐,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9、这时的电子商务强调整个行业的数字化革命,欲打破传统销售渠道甚至脱离原有渠道,运用纯网络公司实现先行者优势。
B. 巩固期:2000-2006年
整体状况描述
2000年初,在投资者的疯狂追捧下,电子商务的发展高速膨胀。
从2000年中期开始,股市泡沫破灭,许多依赖资金投入的网站陷入困境,尤其是部分严重依靠外来投资“输血”,而自身尚未找到盈利模式、不具备“造血”功能的企业,经历了冰与火的严峻考验。
2001年电子商务进入“调整年”,人们开始对网络安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商业信用、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化、网络支付、企业管理层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IT技术和电子商务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思考和基础建设,为以后的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打下基础。
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由阴转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交易额持续增长,电子商务在调整和沉淀后蓄势待发,昭示着新阶段的到来。
电商发展阶段特征
1、2000-2006年是人们对电商重新审视和评定的时期,尽管夹杂着诸多质疑之声,但电商仍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2、这一期间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转向了商业而非技术。
3、大型传统企业学会利用网络强化其市场地位,并且明白品牌拓展比创造新品牌更为重要。但资本市场不再投资初创公司,传统企业的融资则倚仗其所获利润。
4、此时的电子商务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零售商品,也会提供高端服务比如旅游服务和金融服务。这得益于家庭和企业的宽带的广泛使用,以及PC机功能的提升和价格的降低。
5、网络营销主要是利用搜索引擎做广告,还出现了富媒体广告和视频广告,并且网络销售渠道展示的营销信息更为全面详细。大小公司的网络营销策略发展为更加全面的“网络展示”,不仅有网页,还通过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广告进行网络推广。
C. 复兴期:2007年至今
整体状况描述
从2007年iPhone投放市场到现在,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社交网络的快速增长,电子商务本土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实现了又一次转变。
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势头:
-与政府管理和采购相结合的电子政务服务
-机通信相结合的移动商务模式
-与娱乐和消遣相结合的网上游戏经营
电商发展阶段特征
总特征:这一时期的特征可以被定义为“社交的、本地的、移动的(Soical、Local、Mobile,简称SOLOMO)”。
1、移动设备成了娱乐中心以及商品服务购物中心。
2、社交网络广泛使用、口碑、病毒式营销,以及更加有力的数据库存储和分析工具改变了营销方式,实现了真正个性化的营销。
3、许多公司的网络营销策略调整为依据线上消费者的社交网络、对搜索引擎和网络浏览器的使用、个人电子邮件信息、手机平台及当地商家,多方综合提取营销信息。
4、这段时间新的SOLOMO公司很少能从客户身上赚到钱,但最终他们一定会。
3 e概念电子商务阶段。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商务应用的结合。
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现状
电商发展趋势
总趋势:电子商务增速迅猛 VS 传统商务逐年萎缩
宏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降低耗能大的第一、二产业
中观:行业间跨界、融合
-------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微观:企业流程再造与战略转型
------传统企业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转型
我国电子商务大发展的战略机遇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扶持发展乡镇“电子商务村”
市场化
国际化
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给电子商务发展提出新需求。
• 社会结构和消费观念变革,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新空间。
• 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新条件。
• 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给电子商务发展提出新挑战。
电子商务产生的主要条件
①国际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②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使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商务能够安全地进行。
④电子商务有关法律的制定保证了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秩序。
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①技术问题
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目前,网络安全技术远远落后于网络应用技术发展水平。
商务交易安全问题: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互联网的协议和源代码的开放与共享对于要借助它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支付问题:支付方式繁杂、支付形式不统一;银行本身信息化程度不高;相关法规的不完善;网上支付的安全性都是制约网上支付的关键因素。
网络问题:包括网络可靠性、数据传送速度等技术障碍。
标准问题:标准化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EDI应用产生的一系列行业标准,促进了电商的发展。基于XML的电子商务标准框架的相继推出,如OBI等,向传统标准发起了有力的挑战。协作、交流和合作成为促进全球电子商务标准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法律制度
网络立法与执法:盗版、知识产权纠纷、网络诈骗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还要制定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规约,规范贸易的顺利进行;还要制定相关的进出口关税制度。
隐私权问题:经营者不合理地收集消费者个人资料
③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电子商务所要求的是相对均衡的运行环境。而非一两个企业信息水平提高了就可以实现电子商务。中国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显然还达不到世界标准,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④物流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
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及运作经验,中国物流市场一直没有形成闭环式的网络链条
小型配送公司的实力小,运作不规范,多是各自为政,又受到区域极大的限制,很难提供完整的服务请求。
国内的物流状况与电子商务交易所需的配送服务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⑤人才短缺的制约:电子商务涉及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各个工作流程,加大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先决因素。
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①移动电商走向成熟
②大数据打开新的空间
③O2O 模式步入正轨
④互联网金融体系化
⑤智能化物流升级
⑥“互联网+”时代,“+”所代表的创新性突破,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1、互联网+传统经济,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
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信息透明化、资源效率化和营销社会化
①互联网连接的无限性,将世界各地各类产品与服务相关信息的不对称模式打破,展示给世人一个透明的信息池;传统的市场主体不再因批零差价的“黑盒子”获利,消费者可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查询最新价格和销售渠道。
②社会经济领域内的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等,不再受传统的时空限制,互联网跨时空的特性,有利于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服务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实现无缝对接,充分提高其利用的效率性。
③销售作为传统经济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也实现了颠覆,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店铺式销售平台,和以微信、大V店等为代表的社交性销售平台,打破了传统的线下实体经销点以及厂家自办销售部门的模式,形成一种社会性的去中心化营销。
将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成果融入传统经济的范畴,会形成新的经济竞争态势,实现两者全方位的融合态势。
①在广度上: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首先渗透至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包括在线教育、智慧城市交通、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等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服务业务,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互联网还在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扩展,“小米+美的”模式的成功案例,以及农业互联网等,显示出互联网正在向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转移。
②在深度上:“互联网+传统经济”存在于其生产链的各个环节,贯穿上中下游的相关企业和机构。传统经济对互联网的应用不再仅限于信息传输以及数据集成,生产、制造、运营和制造等环节,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传统经济中的规模性生产模式,将会被基于互联网的开放融合式产业链所影响,继而逐渐转变为敏捷性,即个性化的生产模式,长尾需求理论中的少数人需求将会受到重视。
2、互联网+技术,开发电商应用新领域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借助数据挖掘、LBS等信息技术,可促进社会经济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信息管理技术,是从大量不确定信息中,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技术处理,以获得企业所需的关键数据。其宗旨是从大量的、未加工的材料中发现少量金块。从互联网用户的诸多网络动态行为中,发现用户的消费爱好、习惯等,引导相关企业进行广告和产品的精准投放。
LBS则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一种技术手段,用这种技术手段可定位特定地域范围并主动发出服务请求的客户,以此地理位置为基点随时随地向客户提供其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技术同时也会对企业互联网空间的相关信息构成攻击威胁,特别是商业机密以及客户隐私。如何规范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应用行为,使其不对社会经济正常秩序造成攻击和危害,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技术的运用,会开发电子商务领域新应用的新领域。数据挖掘和LBS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医疗以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应用。
3、互联网+人,获取智力资本新红利
移动商务
①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使“人”成为具有互联网行为指纹的虚拟存在。
②由此产生的随时随地持续在线行为,成为消费者购物方式、购物需求以及整个购买流程发生革命性转变的驱动力。
③同时,这些移动营销渠道,是各行业企业产品和服务营销结构中最重要的资源。
④在企业具体的运营战略中,需充分将“互联网+人”的理念深入其中,除了在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界面注重信息展示、产品选择以及交易方式等的小屏思维、便捷思维,还应在手机钱包、现场扫描、产品信息和回馈反应服务等动态营销环节上,进行深层次的操作。
智力资本的利用
互联网就是智力资本的代表,“互联网+”就是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角度,在传统产业中加入“酶”,使其产生化学反应,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以人为核心的智力资本,是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的综合。
①互联网将越来越多的人连接起来,并通过这一信息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和反馈,实现分享经济和We众经济的模式,发挥群体智能的优势,通过熟人分享、社群交互等各种实现群体智能的可能行为,形成社群文化、粉丝文化和部落文化。
②企业、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若想在互联网时代借助这一渠道实现创新性发展,就需要将智力资本置于其应有的高度,在结构设计、机制调适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实现改革创新,真正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人”的良性竞争生态
③由此,整个社会经济将会在这种软实力促进下,获取智力资本的红利,步入可持续的稳健发展。
4、互联网+金融,提升金融功能新引擎
互联网+金融,抓住了“长尾理论”中的“金融长尾”,即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将其作为目标市场及目标客户。
支付功能作为金融业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主要以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发展。
随着交易服务对象的不断细分,第三方支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以银联为代表的网关型综合支付,一种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担保型帐户支付,另一种则是以易宝支付为代表的行业支付。
随着网络消费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零售支付领域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金融结构,成为零售业金融创新的主要模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滞后,第三方支付在进一步发展中,仍然面临着政策风险和制度风险。互联网+金融若要成长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金融生态链,在制度、规范和信息透明化等方面,需进行诸多努力。
5、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新高度
“∞”这一符号代表着无穷大、无穷多;“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连接一切的优势。
在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趋势下,跨界融合出现了新高度。如微信的“购物”“我的钱包”从社交转型电商等。在这种融合和跨界之中,行业重构已然开始,互联网成为这场变革的催化剂。互联网的普及所引起的:逐渐降低的跨界门槛、日益成熟的运营团队、越发易得的技术,以及越来越容易获取的产品和金融,为行业实现跨界融合提供了条件。
出版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
出版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①传统的出版电子商务——上世纪80年代初~~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社、发行商、书店之间主要是通过电话、传真进行业务信息对接。有条件的单位开始进行人工单机操作,整理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
②基于专用网的出版电子商务——上世纪90年代初~~上世纪90年代末。省级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实行连锁经营,在各行政区划方位内的销售网点与连锁总部之间,通过内部的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下单、订单响应。实行了统一采购、统一仓储与配送,有效实现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
③基于互联网的出版电子商务——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其阶段特征为:
A. 实现出版企业内部的ERP管理(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
B. 利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出版物的销售。例如:淘宝书店、当当网、京东商城等开设书店等。
C. 自己搭建基于互联网的销售平台。比如:浙江店新华发行集团的博文书库。
D. 移动互联端的网络销售兴起。微信公众号、微店、微博、网络社区(论坛)等。
当前我国出版社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全国近600家出版社大部分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官网),也有在第三方平台(淘宝、天猫、京东、当当、苏宁等)上开店,还开发有自己的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
(2)一般地,其“官网”销售不太理想。
当前出版社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数据标准不一致,“一体化”管理难以实施
出版社主要通过电话或邮件联系作者、销售商,如果没有及时记录,可能导致销售部、发行部、编辑部之间信息不共享,网站信息更新慢。
即使各部门有信息记录和数据库建设,但没有有效连接,彼此是独立的“信息岛”,由于各部门建立数据库出发点不同,彼此间的对应关系难以建立,给数据分析带来障碍。
(2)基础信息资源库建立不完善
没有建立出版社基础信息库、社领导用于管理需要的专用查询库、公共查询系统。
员工不能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影响工作绩效。
(3)出版社内部网与外部网不关联:出版社建有本社局域网和相应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对外的网站也能宣传本社的图书。但是没有实现内外网的有机统一,“各自为政”,难以满足社店信息共享的要求。
出版电子商务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构成
简介:电子商务系统,是指企业、消费者、金融机构、政府(主体)等在互联网和其他网络的基础上(技术基础),以实现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为目标(目标),满足企业生产、销售、服务等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支持企业的对外业务协作,从运作、管理和决策等层次全面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为企业提高商业智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作用)
基本构成
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构成有: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①电子商务基础平台,是为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提供运行环境和管理工具的,是保证电子商务系统具有高扩展性、集中控制和高可靠性的基础,其面向系统效率,目标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②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基本作用是为了电子商务提供公共的服务,为企业的商务活动提供支撑,增强系统的服务功能,通过集成去简化企业应用软件的开发。
③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是电子商务系统的核心,是对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提供具体的支持。基本功能有两方面:一是作为与用户的接口,接受用户的各种请求,并传递给应用系统;二是将应用系统的处理结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并提供给发出请求的用户信息终端。
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环境
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环境
①社会环境
②网络环境
③硬件环境。电子商务的硬件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最底层的基本设施。
④软件与开发环境
⑤电子商务服务环境
⑥电子商务应用环境
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撑环境
①电子商务的技术环境
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电子商务的硬件基础设施。
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出版基础设施。利用HTML进行信息发布。
报文和信息传播基础设施。提供了非格式化的数据交流(fax&email)和格式化数据交流(EDI)两种方式
商业服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商品目录/价目表建立、电子支付、商业信息的安全传送、买卖双方的合法性认证等。
公共政策、法律及隐私
技术标准。它是信息发布和传递的基础,是网络上信息一致性的保证。
②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
电子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保护。必要要用法律保护电子合同。
银行电子化的法律问题
③电子商务的信用环境
在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悄然袭来,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市场运作、立法指导性和政府推动、直接监管型两种征信规范模式。
我国电子商务主要有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四种信用模式
需要完善的地方有:须构建网上信用销售评估模型;须加强网上客户档案管理;须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
④电子商务的金融环境(支付环境)
电子商务时代的金融服务
网上金融服务内容包括网络银行、家庭银行、网络购物与消费、金融支付、企业在线理财、银证快车六方面。
⑤电子商务的物流环境
电子商务系统发展对出版企业经营的影响
电子商务思维方式的特点:
a) 创造性
b) 整体性
电子商务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a) 信息传播方式
b) 生活服务方式
c) 工作方式
d) 消费方式
e) 教育方式
电子商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 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本身,业务流程与内容需要重构。
(2)电子商务对经营思想的影响
• 时间、空间观念的转变
• 注意力:品牌、知名度、用户。
• 企业规模大、历史悠久不再是绝对优势。
“小而美”的经营,往往1-2年 就可拨地而起。
• 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机组织”。
• 企业是“学习型组织”。
因为学习型组织能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造,以适应调整、变化和环境。
(3)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影响
产销者合一的新兴市场
电子商务对出版企业营销战略的创新
①营销观念的创新。从4P到4C,再从4R到4S。
②营销策略组合的创新
产品策略。网上售卖的产品以提供信息为主,利用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其他多媒体功能将产品的特性、品质为消费者真实地显示出来。根据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制定不同的产品策略。
价格策略。主要是动态定价策略。包括竞争定价策略、个性化定价策略、自动调价和议价策略、特有产品特殊定价策略、捆绑销售策略、企业声誉定价策略、品牌定价策略、撇脂定价和渗透定价、产品生命周期定价等。
促销策略。在互联网环境下,不请自来的信息是不受欢迎的。网络营销具有软营销的特征,在促销方面要强化和消费者的情感与文化交流。一味靠低价格促销虽然奏效,但不长久。还可以采取精心设计企业形象、网络广告推送、进行合理的网络公关等策略。
渠道策略。网络营销渠道主要有订货、结算、物流配送三大功能,根据这三大功能有三大相对应的系统。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营销渠道的结构,直销获得很大发展,网络简介营销渠道方面,由融合了互联网技术的中间商提供。不同网络营销模式营销渠道建设不同,B2B模式的关键是建设好订货系统,方便购买企业进行选择;B2C模式的关键是结算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在建设具体的网络营销渠道时,要注意从消费者角度设计渠道;涉及订货系统时,要简单明了,符合用户习惯,以购物车模式模拟超市,提供商品搜索和分类查找功能和商品的详细信息;应提供多种结算方式,同时考虑网上结算的安全性;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
服务策略。消费者需了解产品和服务信息;需要在线帮助;希望能和企业人员直接接触;希望能积极参与到产品设计、制造、配送、服务的整个过程中。
③交易方式的创新
④品牌培育方式的创新
⑤客户需求分析的创新
⑥售后服务的创新
⑦产品防伪方法的创新
出版电子商务系统及其发展
出版电子商务系统的定义:出版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属于上述的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系统层面,是在外部电子商务环境下、面向出版企业电子商务活动具体需要开发的应用系统,由电子商务系统的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两大部分构成。
我国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现状
(1)集团出版社基本业务流程的电子化
(2)出版社信息管理的电子化
A. 内部信息管理
编辑信息管理:选题、书号、发稿、图书进度、排版校对、质量、印前成本等方面的信息管理。
出版信息管理:图书征订、印数、印制进度、印刷成本、成品书库存等方面信息的管理。
发行信息管理:库房、订购、发货、退货、货款回收、客户管理等方面信息的管理。
B. 外部信息管理
国内外图书市场上版权贸易信息管理
图书版权编目信息管理
分销商(批发商、书店)的销售与库存信息
用户及其购买阅读行为信息管理
竞争对手信息管理
(3)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构成
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构成的三大功能模块包括:
A.企业资源计划ERP模块。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流程化、数据化、集成化平台。
B.供应链管理SCM模块。面向图书生产销售链、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信息,是出版社与供应链上企业信息共享的平台,也是采购平台。
C.客户关系管理CRM模块。体现为出版社的网上书店。对每次销售数据的收集分析,分析客户需求,为出版决策提供支持。
(4)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的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建设
我国发行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现状
主要是搭建销售服务平台
主要采用的策略有
(1)与供应商取得深度合作,共同参与选品和备货,以保证商品充足供应。
(2)采用微博、微信、论坛、短信等多种方式推广,增大网站活动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3)提前做好物流安排,为其销售成绩提供保障。如四川文轩网的双十一策略
(4)在官网上发布销售排行以及分类排行榜,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并通过微博、微信、EDM、DM、精准推广投放等进行全方位推广。如博库网的双十一策略
(5)充分发挥榜单作用,推出的“超低价+权威书单”活动,让多种类型读者从中找到了自己需要购买的图书,同样营造了浓浓的购书和阅读气氛。如天猫品台上的新阅网。
出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电子商务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及其构成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讯路线和设备(硬件),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相互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利用(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集合。
电子商务网络基础构成
(1)计算机系统
(2)数据通信系统
(3)网络协议(TCP/IP协议)
(4)网络软件(系统的,应用的)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
(2)城域网
(3)广域网(互联网,是一种广域网)
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设计原则
①明确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目标与要求
②网站主题鲜明
③注重整体服务功能
④注重网页设计制作
⑤注意应用新技术
确定电子商务网站的类型
(1)信息发布型
(2)产品销售型
(3)综合型
确定电子商务网站的形象
①设计网站的标志(LOGO)
②设计网站的主题色彩
③设计网站的字体
确定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模块
①后台管理系统
②会员管理系统
③信息发布系统
④产品目录系统
⑤产品订购系统
⑥订单管理系统
⑦在线客户系统
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技术
1) 开发语言
2) 服务器类型选择:独立服务器与虚拟服务器
3) 操作系统平台:windows类的平台、UNIX类的平台、Linux操作系统
4) 数据库
出版电子商务营销管理
网络商务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网络商务信息的特点与分级
网络商务信息的收集渠道与方法
①网络调查表
②网络跟踪器文件
③电子邮件
④在线市场调研
⑤网站日志分析软件
⑥商业智能
网络商务信息的发布渠道与方法
①通过自建网站发布信息
②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③通过豆瓣等社区发布信息
④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信息,如淘宝天猫当当网亚马逊等
⑤通过搜索引擎发布信息
⑥通过购买网络广告来发布信息
⑦通过电子邮件发布信息
⑧通过博客发布信息
网络广告
1、常见网络广告的形式
旗帜广告、按钮广告、弹出广告、漂浮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分类广告、搜索引擎广告
2、网络广告的计价
千人印象成本(CPM):广告网页被1000次浏览
每千次点击成本(CPC)
每行动成本(CPA)
每购买成本(CPP)
按业绩收费(PFP)
其他收费模式
3、网络广告的设计
网络促销
1、网络促销的主要方法
促销策略包括
网上抽奖促销、网上积分促销、网上赠品促销、网上联合促销、网上竞赛、问题征答、畅销产品排行榜、事件促销等。
网络促销形式
网络广告
站点推广(改进网站内容和服务;网络广告宣传站点)
销售促进(价格折扣、有奖销售、拍卖销售等方式)
关系营销(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吸引用户与企业保持密切关系,培养顾客忠诚度)
2、促销活动的实施管理
移动电子商务
1、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是指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从事的商务活动。
特点:
①移动接入,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②自由、个性化、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特点使得其更加方便
③潜在用户规模大
④其可连通性和可定位性使其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
⑤移动支付
⑥手机号码唯一性与实名制能较好地确认用户身份
⑦信息安全
⑧更易于推广使用
⑨更易于技术创新
2、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
(1)基于位置的服务
(2)移动交易服务
(3)移动信息服务
(4)多媒体信息服务
电子商务营销方法
①产品策略
非连续性创新产品策略
新产品线策略
产品线延伸策略
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或调整
重新定位产品
低价格的相同产品
②定价策略
低价定价策略。包括直接低价定价策略和折扣策略
定制生产定价策略
使用次数定价策略
拍卖定价策略
免费价格定价策略。包括产品或服务完全免费(人民日报电子版在网上完全免费使用)、产品和服务实行限制免费(如SPSS限次数使用)、产品或服务实行部分免费(免费增值)、对产品或服务实行捆绑式免费。
③分销策略
④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包括:网上抽奖促销、网上积分促销、网上赠品促销、网上联合促销、网上竞赛、问题征答、畅销产品排行榜、事件促销等。
网络促销形式:网络广告、站点推广(改进网站内容和服务;网络广告宣传站点)、销售促进(价格折扣、有奖销售、拍卖销售等方式)和关系营销(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吸引用户与企业保持密切关系,培养顾客忠诚度)
我国出版传媒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历程
(1)传统的出版电子商务——上世纪80年代初~~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社、发行商、书店之间主要是通过电话、传真进行业务信息对接。有条件的单位开始进行人工单机操作,整理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
(2)基于专用网的出版电子商务——上世纪90年代初~~上世纪90年代末。省级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实行连锁经营,在各行政区划方位内的销售网点与连锁总部之间,通过内部的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下单、订单响应。实行了统一采购、统一仓储与配送,有效实现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
(3)基于互联网的出版电子商务——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阶段特征为:
A. 实现出版企业内部的ERP管理(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
B. 利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出版物的销售。例如:淘宝书店、当当网、京东商城等开设书店等。
C. 自己搭建基于互联网的销售平台。比如:浙江店新华发行集团的博文书库。
D. 移动互联端的网络销售兴起。微信公众号、微店、微博、网络社区(论坛)等。
现状
(1)全国近600家出版社大部分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官网),也有在第三方平台(淘宝、天猫、京东、当当、苏宁等)上开店,还开发有自己的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
(2)一般地,其“官网”销售不太理想。
(3)存在问题
A. 数据标准不一致,“一体化”管理难以实施
出版社主要通过电话或邮件联系作者、销售商,如果没有及时记录,可能导致销售部、发行部、编辑部之间信息不共享,网站信息更新慢。
即使各部门有信息记录和数据库建设,但没有有效连接,彼此是独立的“信息岛”,由于各部门建立数据库出发点不同,彼此间的对应关系难以建立,给数据分析带来障碍。
B. 基础信息资源库建立不完善
没有建立出版社基础信息库、社领导用于管理需要的专用查询库、公共查询系统。
员工不能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影响工作绩效。
C. 出版社内部网与外部网不关联
出版社建有本社局域网和相应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对外的网站也能宣传本社的图书。但是没有实现内外网的有机统一,“各自为政”,难以满足社店信息共享的要求。
主要特征
我国报业集团电子商务特点
①我国传统报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拥有先天的优势,比如原有的品牌公信力、读者用户以及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统,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宣传推广平台等等。
②各大报业集团的电商平台在产品类别上存在相似,大多是以家庭食品类(尤其是新鲜蔬果海鲜等)电商平台为主。
③由于报业集团具有地域性,因此其建设的电子商务平台往往是立足于本土,产品销售从内销逐步扩展至外销,比如本地特产。
④各大报业集团主创办的电商平台大都与报纸发行的传统主业相分离,大部分报业集团的电子商务平台并没有提供报纸的订阅功能,偏向于综合服务类电商业务。
⑤电商平台的建设不完善,如品种不齐全,特色不明显,缺少维护等等。
我国出版企业电子商务特点
①与其他行业相比,出版企业电商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②现在大多数传统出版社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现状基本处于狭义电子商务即电子交易阶段,且电子交易平台仍不完善,网站仅有基本的网络营销功能。
③目前,我国只有少部分出版社拥有自己的网上书店,且出版社对图书商务软件的应用还不到位,所以很多出版社选择将出版社网站和网上书店外包出去。
④绝大多数开展电商业务的出版社主要利用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来进行图书的网络销售。
我国发行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①以当当网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以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平台,采用传统书业完全陌生的技术和技巧,一举攻下图书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
②传统新华发行渠道必须有所行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跟上时代步伐,让国有资产重新焕发生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就全国而言,四川文轩和浙江博库是新华改革走在先列的龙头老大,安徽皖新和江西新阅也紧跟其后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