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
2017-03-23 16:11:1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国学智慧,源自于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它涵盖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众多学派的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顺、礼仪等美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国学智慧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对个人品行、家庭和睦、国家治理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大潮中立足的根本。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7 《周易》与人生境界
7.1 《周易》的基本概况
7.1.1 《周易》是《五经》里成书较早的,保存较完整的原道之书,其所经历的远比中华文明史长,《诗经》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尚书》从《尧典》开始。《周易》从伏羲开始,是对宇宙、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其无所不包,形成的历史最长,为六经之首、群经之首,由《易经》(卦)、《十翼》(传)组成,是本占卜之书;周:周全、万全 易:简易、变易、不易(如基本规律,万变不离其宗)
7.1.2 周易的三种基层面:天地人 周易中事情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规律:阴阳 由阴阳生出的两种属性:刚柔 周易将宇宙运行的机理总结为八个基本的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两两相叠生成64卦,每卦6爻,外加上九和上六两卦,共384爻,象征宇宙万物的384中模式组成《周易》的象征、概括、逻辑系统
7.2 《周易》的内容蕴含
7.2.1 对《周易》的解读:原道之书(道德)、休养之书、占卜之书(作为占卜来用是不提倡的,只能说明处于困境中失去判断能力)
7.3 《周易》值得借鉴之处
7.3.1 1、培养含蓄万物、兼容并包的胸怀(天是广泛的概念,地是指地域,但多有蕴含) 2、要有对立统一、阴阳平衡的视角(阴阳是有无变化而来的、阴阳相生、阴阳平衡、阴阳相推) 3、变而化之,时而用之(变有质变和量变,化指量变至完美,但完美却又是达不到的,道(至德)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层面,臻于化境:在变化过程中达到完美的状态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总括万物 时:随时随地 不变之变:不变也是一种变化,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不变,但其中又蕴含着变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应变之变:以变化对变化又蕴含不变 解卦是对卦的理解) 4、体会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的精神(《周易》讲的德行是一种对人的勉励)5、培养厚德载物、宽容大气的格局 6、协理三才,天人合一的视野
7.4 《周易》与人生修养
7.4.1 《周易》里的秩序精神。《周易》里只有两卦讲天与地(乾卦与坤卦)其他的六十二卦讲的是人
8 《大学》与自我发展
8.1 《大学》的基本概况
8.1.1 《大学》是四书中的第一篇,古代的大学(大艺和小艺,小艺是六艺,大艺是指大道)它概括了儒家学说的宗旨,《中庸》可知儒家学说的本根 大学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说要张明有日月(阴阳、刚柔)一样的德行
自由主题
8.2《大学》的核心内容
8.2.1 “新民”改变自己并能够坚持 英雄相惜是指贤良的人相惜 完美的境地是无法达到的但是一种目标 小人在一起只是为了寻求快乐而非互相切磋长进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2.2 “知而后能定(目标),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定、心安理得),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8.3 《大学》的核心思想
8.3.1 现在处在什么阶段就做好这个阶段的事情 把对物的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做人要取长补短,做事要扬长避短
8.4 《大学》的具体要求
8.4.1 人生八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 国学与领导力
9.1 领导力的内在要求
9.1.1 国学:中华五千年的理论体系、学说 领导干部应具有的三个素养:知识、能力(创新、组织能力、修养 《新君主论》(建议看的书,讲的是各国的危机公关)
9.2 识人之术与自我提升
9.2.1 用人:古代的用人策略有用人之长和用人之短,儒家在用人方面“化性说(教化),法家在用人方面”因性说“(顺着的意识,法家的用人更为高明) 境界:看问题要看得远些 立意:思考问题的定位 格局:如一个处长站在局长的角度看一个项目 气度:是管理的问题 中国的学问基本上是官场的学问
9.3 儒学与领导力
9.3.1 《孝经》把人分为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
9.4 儒学的具体要求
9.4.1 读书的层次:说的是什么,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还能怎么写(听领导讲话也是这样)
9.4.2 广博易良,广博是全面思考,易良是能够把道理讲清楚(听的对象也很重要) 政府系统是折中、妥协、平衡的产物 “洁净精微”出自《周易》(如做策略时要把一步一步分析好 恭俭庄敬(敬人、敬事) 儒家学说(人往高处走)道家学说(人往低处走) 道家学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说的是放权,无不为说的是要抓住要害
9.5 儒家、佛学与领导力
9.5.1 道家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忌来回翻动,所以改革应循序渐进要试点 道家“谦退是保身之法,安详是处事之法”(所以官员不着急) 道教的五门学问“山卜命相医” 儒家:治国 道教:养身 佛学:养心 名利财色是人的四大痴(要舍得) "做行政的就怕树敌太多”其实不管做什么都别树敌 涵容是指包容别人 “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9.6 法家、兵家与领导力
9.6.1 儒家:做好个人 法家:遵守规则 《蒋苑》诸葛亮
10 三礼与礼治之道
10.1 礼的含义
10.1.1 唐之前《仪礼》 唐之后《礼记》 三礼:《周礼》(较早成熟的)、《仪礼》(最早形成的,是孔子讲的礼)、《礼记》(最晚成熟的) 礼在中国起到宪章的作用,有教化的功能,礼义对礼进行概括,是礼的精神 礼是综合天道人情形成的
10.2 礼的来源
10.2.1 礼的来源:1、风俗 2、对先祖的怀念(飨祖。丧礼是礼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君子最主要的特证是修身养性) 3、礼起源于禁乱
10.3 礼的构建
10.3.1 礼的作用:1、礼的禁乱作用,礼要你合适地表达感情但要约束在一定范围内 2"礼别异,乐合同”说的是礼的政治功能,还有一说是先”乐合同“后”礼别异“,”礼别异“是人与人可以产生距离,允许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如等级的不同)”乐合同“说的是距离不能太远,又要相融合。
10.3.2 礼的构建:循时而为,顺势而修,礼要损益(损是减,益是增)
10.4 礼的精神
10.4.1 《周礼》周朝的官制之书;官员的编制也是一种礼的秩序,秦汉有三公九卿制,唐有三省六部制,唐的三省六部制借鉴于《周礼》 礼的基本组成:礼义(礼的精神,是最重要的。不改变的,礼仪、礼治围绕其调整)礼仪(礼的程序)礼治(礼的规范)礼度(礼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调整的参照) 权:权衡变通
11 《老子》与进退之道
11.1 老子学说的特点
11.1.1 “动(一举一动)莫若敬(庄敬、庄重)” 儒家经典是集体的共识 (诸子百家)子学是一类人或个人的共识 诸子学说的形成:1、王官之学 2、读书人增加
11.2 “道”的内涵
11.2.1 《老子》又叫道德经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得意忘言”是可意会无法用言语说明白 老子的道是指宇宙的根本规律(宇宙尚未爆炸前的一种状态)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说不清的 “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名与实的问题,有的只知名不知实
11.3 “道”与“德”
11.3.1 “五德始终”指的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道经与德经属性不同。 道生一(无,亦是种可能性),一生二(阴阳),二生三(天地人),三生万物。道家与道教的不同之处,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世界
11.4 退守是大智慧
12 《庄子》与逍遥之道
12.1 从老子到庄子
12.1.1 老子认为天性和人性是有冲突的 儒家将人分为圣人、贤人、小人(现实世界) 庄子将人分为神人、智人、真人(理想世界,人无外在的束缚) 庄子的自由是指精神的自由 庄子提出心性逍遥的前提是:坐忘(忘了理、法,人的自由取决于心境)、心斋(回归人的本性)
12.2 《庄子》的内涵
12.2.1 “同于大通”是对社会彻底明了
12.3 庄子的心性逍遥
12.3.1 庄子认为治理天下要先顺应天下(顺应民心、顺应传统) 庄子的齐物论,是一种平等意识,它来源于:1、中国自古认为的万物有灵 2、理论推导(道生万物) 3、思想的总结:人类社会的各种争论放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渺小的毫无意义,一切都是道德体现,物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人来到世上都是有价值的
13 《墨子》与兼爱之慧
13.1 墨家主张与儒家的争辩
13.1.1 诸子百家中儒墨道法是显学 墨家的思想:尚贤、非命、明鬼、尚同、节用、节葬、兼爱、非攻(不打仗)、苦行、严律 墨家的追随者:侠客、工匠(大量) 墨家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家组织只能在社会松散未统一时使用 对墨子的评价:《史记》:善守御、为节用 庄子:好学而博 黄老之说指的是黄帝和老子
13.2 墨子与《墨子》
13.2.1 墨家后有三派在流传,所以《墨家》各篇分为上中下,三篇大同小异 “亲士”是指亲君子远小人,亲近有才干能干大事业的人(士) 尚同:上下同心同德 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儒家吸收 悲剧是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3.3 《墨子》的内容
13.3.1 《墨子·七患》讲的是国家灭亡的七个原因 墨家的“义政” 儒墨学说的起点相同,但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从贵族的角度,后者是从平民的角度 墨辩逻辑来源于墨家,其逻辑思想和体系主要反映在《墨经》一书中 佛家是因明逻辑
13.4 《墨子》的思想
13.4.1 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佛商(捐献精神) “天志”、“明鬼”是墨家相对应的思想(天命与鬼神)说的是帝王、贵族的监督权来自天 “天志”说的是上天是有意志的,墨家尊天信命(天命),儒家尊天不信命(子不语怪力乱神)。墨家非命的思想说墨家不信命(命运),而儒家信命,儒家认为人是由命运决定的 墨家的非乐思想与儒家的相悖(儒家的乐合同思想) 墨家被禁绝的原因。其一是其陈义过高(交相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兼相爱:我爱人人,人人爱我是不现实的)其二,墨家的组织太严密,在统一的国家中不允许其存在。
1《论语》与君子修为
1.1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
1.1.1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1.1.2 为什么尊孔子为圣人?孔子公元551-479,我们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孔子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处在一个【总结的时代】,也就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总结的时代,总结从文明史到孔子的两千五百多年的主要以口头传播形式的历史。【孔子的三大作用】1、整理周朝最重要的典籍 (周朝的礼乐制度、经典文献在东迁的时候散佚。多残留于鲁国,孔子通过对这些典籍的整理修改传播,影响着世人)(孔子整理典籍中做的四件事让后人望尘莫及,得到世人的尊崇a第一次用【道德】(一个人能承担起社会的多少责任和义务,能够多大程度上去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人之为人的规定性-孔子是个思想家)区分君子与小人b打破学在官府(使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已经在实践,但如今的我们依旧把其作为一个理想,现今的教育有人交不起学费,有人因一分之差落榜,因为教育的差别,有人在精英阶层有人在大众阶层)-孔子是个教育家 c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丰衣足食、注重仁爱、文质彬彬、井然有序、和睦相处)d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子不语怪力乱神)2、
1.1.3《春秋》是根据鲁国历史改编的,儒家学说、诸子学说反映的是以前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形态及知识体系
1.2《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1.2.1 为什么说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儒家先解决温饱问题再社会文明和谐再让国家强大,构建了一个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设会具有相似之处】,社会主义的很多思想契合了中国文化
1.2.2 儒家学说把注意力放在人本身,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大关系:a天(自然)与人的关系,道家学说 b人人关系,儒家学说 c神人关系,道教 d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佛教
1.2.3 圣人可以改变民族的历史,伟人可以改变一段历史
1.2.4 君子和小人是孔子区分人的基本的着眼点和尺度 君子和小人的区分:a用财产和地位区分(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b用德行(道德)的好坏,孔子以此区分君子与小人 d用格局的大小,君子是有大我格局、胸怀天下,有担当感、有使命感的人,小人是小我气度,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及个人名利(用格局的大小,气象的有无,眼界的高低,胸怀的宽狭来区分君子与小人是孔子最提倡的) 所以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是今人的理想人格,是我们的追求
1.3 君子的内涵
1.3.1 怎样成为君子? 从思想上讲要修己、利他、乐他,一是修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仁是道德的底线)二是利他、乐他(修养就是让人觉得很舒服) 从利心上讲,君子要务本,即做人做事要抓住根本。务本一要孝顺,在儒家学说里边孝是所有道德的来源。孝是对长辈,顺是对身边的人。顺是顺祥其意,顺着他的思路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非顺从。孝在《论语》里边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孝,在古代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子女在外父母不担心其品性只担心不要得病,就是让父母放心。二要自信,坚信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确的,而非盲目自信。
1.4 君子之道
1.4.1 怎样成为君子?从气度上讲,要【仁】爱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 从心态上讲,要态度积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从做人上讲,要操守严明(孔子说所有人都认为是好人的人不是好人,而是道德的贼。只有好人说是好人,坏人说不是好人的人才是好人) 从修养上讲,要清正刚毅(在最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二不是在衣食无忧的时候)
2 《春秋》与历史秩序
2.1 广义《春秋》与狭义《春秋》
2.1.1 什么是春秋?《春秋》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古代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春秋》,《春秋》实为史书广义的名称 史官是卜官、巫官、祝官(祭祀,在周朝时地位较前二者高)等的统称 史的作用:究天人(天象等)之际,通古今之变 老子曾为管理文献的史官 史官有代天地立言的意味,是对先王的治国经验,天象等的忠实地记录,史书具有经(不变恒久的至道)的性质(体现在读史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治国的基本经验、历史的发展趋势)
2.1.2 现在流传的《春秋》:鲁国的《春秋》,鲁国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 。现在《春秋》的字数已由以前的一千八千多字变成现在的一千六百多字,且西周的内容已经散佚,只剩东周的部分史。是记录从鲁隐公开始到鲁哀公的12个国君的242年的史,历史的大纲、大事纪。
2.1.3 春秋笔法:以是否符合道为依据,一字表褒贬如:攻、伐、侵是有褒贬意思的 孔子编订修订了《春秋》,孔子讲《春秋》时可能是a叙述一个故事-《左传》b讲为什么这样?-《公羊传》、《谷梁传》
2.2 春秋三传之别
2.2.1 在汉代还存在春秋五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邹氏传》、《夹氏传》,后两传在汉代后散佚
2.2.2 《左传》左丘明 第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中有很重要的“行人辞令”,行人是外交官的意思,即外交辞令。 《左传》:明事理知得失
2.2.3 《公羊传》和《谷梁传》:《公羊传》(齐)公羊高,《谷梁传》(鲁)谷梁子。两传采用对答的形式,有义例,写春秋的笔法、义法及为什么这么写,所以随着时代的迁移后人会加以附意。两传在汉代非常重要,特别是《公羊传》,当时的《谷梁传》多在民间流传。因为在两传中有明显的尊(君)卑(臣),《公羊传》是汉代尊君的来源(董仲舒 大一统是指尊卑秩序完善和礼乐制度鲜明)是武帝帝制的理论来源,也是汉代灾异学说的来源
2.3 如何读《春秋》
2.3.1《公羊传》强化帝制,属于齐学,有窥其博弈的特证,虽有玄虚的成分但是博大。《谷梁传》属于鲁学,有纯谨细微的特点,在西汉得到较大的发展,但相对《公羊传》,其视角更加平民化,在民间流传
2.3.2 春秋三传的差异:郑玄的《六艺论》中说左师善于礼,记录了很多的赋告(如朝娉等)之事;公羊善于谶(预言、预兆),有把经学引向虚妄的特点,衍生了汉代的谶纬学说;谷梁善于经,拘谨,就事论事地对春秋进行解释
2.3.3 范宁在《谷梁传集解序》:左传文风: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有的用小说家的笔法来叙述史,不知真假;谷梁婉而清,其失也短(就经谈经,拘谨);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话多了,流俗)
2.3.4 胡文定:事莫备于《左氏》;例莫明于《公羊》(义例,记事的体例,手法,阐释春秋的怎么写);义莫精于《谷梁》(文字的褒贬,阐释问什么这么写)。左传失之在巫,公羊失之在乱
2.3.5 《左传》传事不传义,祥于史,事未必实;《公羊》《谷梁》传义不传事,祥于经而义未必备
2.3.6 读《春秋》从史学或文学的角度来讲,从《左传》入手;从思想史或经学史的角度来讲,要去的《公羊传》和《谷梁传》,其中,重《公羊传》
3 《尚书》与治国理念
3. 1 《尚书》中的“古文经”与“今文经”
3.1.1 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是五经中最难读的 尚:上古之书 对宇宙、人类社会的解释,形成了《周易》;关于人文、艺术、审美,形成了《诗经》 治国经验、管理经验、政治实践经验的记录形成《尚书》 《周易》从伏羲就开始流传 《诗经》西周的早期持续到春秋 《尚书》从尧舜禹就开始积累了,加上后世的总结和整理。在秦朝之前文字用的是小篆,甚至是战国时期的文字,到了汉代晁错依伏生的叙述记录时用隶书。共29篇,伏生(秦的博士)后来把他传给了欧阳高、夏侯胜和夏侯建三家。后来传播中用隶书写出来的叫今文尚书,用古文来写的叫古文经。今文经随着后世的流传会有很多的增译,而古文经更多地保存了原始经的面貌。古文经在研究方法上和今文经不一样。所以说古文经探求本意,今文经更多的是阐发和引申。古文经、《汉学》训诂,《宋学》对经进行阐释
3.2 《尚书》的流传
3.2.1 《尚书》的流传:汉代的《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今文尚书》有29篇,孔安国的一篇序。所以《古文尚书》共有46篇 但现今流传2000多年的《古文尚书》是东晋人伪造的,不是汉代的《古文尚书》。 现今流传的《古文尚书》的句子是存在的但句子关系与汉代的《古文尚书》不同。先秦典籍里有引用汉代古文尚书的迹象,但由于现在的《古文尚书》中的句子在先秦问献中都能找到,故认为是东晋王肃依先秦里的句子伪造的
3.2.2 《尚书》的形成: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文体包括:典(最正统的)、谟(谋)、训(上对下的训词)、诰(颁布命令)、誓(战文、檄文)、命(任命、治国的劝告) 孔安国后面又加上了征、贡、歌、范
3.3 《尚书》的中心思想
3.3.1 《尚书》与《国语》相比,在所记的内容更正式、更重要。《尚书》围绕“人心惟危(天下百姓想什么),道心惟微(如何治理国家,探求治理国家的根本正道);惟精惟一,允执厥(jue)中."十二字来写的,是整个《尚书》的礼仪,《尚书》的内容围绕怎么当好国君、大臣,怎么认识老百姓,探求如何治国安民。其中的”执中“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来源。国君的职责: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周王室,周朝的盟友),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指的是百官,如史官的司马姓,司马家族来担任),百姓既和,协和万邦。也就是,宗盟管理好(亲宗盟),百官管理好(睦百官),就能得到天下(和天下);国君如何做:克勤于邦,克俭(规定,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荣耀)于家(周朝的家天下),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3.4 《尚书》的治国之道
3.4.1 现在流传的《尚书》是经过儒家整理的
4 《诗经》与文学之源
4.1 诗到《诗经》
4.1.1 诗与歌:歌是有音乐伴奏、有曲调的,其中,徒歌是无伴奏有节奏的清唱;诗是把音乐剥离,艺术地表达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成诗的条件,”在心为志“是指诗要符合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有最真挚的感情。”发言为诗“是指诗表达精粹,用最美的表达
4.1.2 国风:表现普通,符合音律,经不断完善。富有较高文化音乐素养的,如乐师、太师所做的为(大、小)雅。国风、雅的结合为頌
4.1.3 夏朝的”五子之歌“,歌是普遍的,歌当时只能传唱,没有谱子,用交换乐工来交换歌曲。音乐丢了,但词可以记录而流传,后来成为诗。歌诗:可以歌的诗
4.1.4 现在的《诗经》305篇是儒家选择有代表性的,并没有全部收录。诗经是选本。之所以称之为经,经是经学、经验,不轻易改变的至道(道路)
4.2 《诗经》的编订
4.2.1 孔子的”述而不作“是指将知识教给你,但你去做什么孔子不加以干涉”,儒家对经典古籍做了很好的解释,对诗经著序言。儒家对早期的《周易》中的六十四卦的解释即《十翼》
4.2.2 四大流派讲诗:齐(讲阴阳)、鲁(谨言)、韩(故事)、毛(现在的《诗经》多为毛诗,强调诗的政治功能
4.2.3 《诗经》的编订:三个学说:采诗说(周朝有人于民间采集民歌给太师等(周朝的音乐机构、诸侯国的乐工)) 献诗说(列士献诗,列是很多的意思,诗与曲是不同的。献诗的要求,1、士,广义的士,即读书人与知识分子2、诸侯之风,诸侯的乐工整理好献给周天子。总之,可以以诸侯国的名义、以职务的名义、以个人的名义献诗) 删诗说,从季札观乐来看孔子改编《诗经》不是在“类”上改,而是在“篇”上改(可能当时诗的版本不同,且歌本与诗本不同,孔子可能去其重。歌本可以有重复的但诗本要将重复的去掉,也就完成了《诗经》从音乐到文学的转变
4.3 风、雅、颂
4.3.1 《诗经》的三题材:十五国风、大雅、小雅、三颂。1、从功能上解释:《毛诗序》中说,风是用来劝谏的,雅是用来纠正的,颂是用来美盛德、祭祀。2、从性质上解释:郑樵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研究《诗经》分两派,一派从诗的角度,另一派从经的角度来研究。从诗的角度来研究的有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汉儒多是从经的角度来研究的
4.4 赋、比、兴
4.4.1 赋、比、兴:赋:铺陈(描写、描述、叙述),有记事转向文学,有汉赋、对偶、排比。比:比喻、类比。比德、咏物,如用玉的温润比喻君子(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兴:起兴,从音乐的角度,类似于领唱;从文学的角度,感兴,作品的切入直观可感的,话语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5 《孟子》与内圣之道
5.1 孟子生平与孟子理论
5.1.1 仁义礼智信 《国语》、《战国策》与谋有关 《孟子》14篇,语录体散文向论述体散文过渡 南宋朱熹将《孟子》归入四书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仁义礼智
5.1.2 孟子学说:性善论 关于“性”,告子:生性——客观的肉体 庄子:天性——理想的精神 荀子:本性——自然属性(动物、食色应加以约束) 孟子:人性——社会属性(作为公共的、社会的人类)
5.2 孟子对儒学思想的发展
5.2.1 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义(责任,知道该干啥而不仅仅是想干啥) 放在公共的坐标上想事——善 放在私人的坐标上过分了为恶 孔子的礼恢复周礼,孟子的礼是维持现有的秩序
5.3 从内圣到外王
5.3.1 孟子的居仁由义:仁是人的感情体验,做事有义“仁,人心也;路,人路也”仁处理亲情关系,义处理社会关系。孟子由仁发展到仁政,由仁发展到义。孟子各司其职的思想
5.3.2 荀子讲礼,尊卑关系,重新建构新的礼制。法家,敌我关系
5.3.3 孟子学说:从内圣到外王,内圣1、存心(修心,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信,儒家文化讲的是心性的修养,法家的文化是你心里可以想但只要不做就好,是外在的约束2、寡欲(无欲则刚,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3、养气(养浩然之气,儒家之道是指正道,所谓的民心者得天下,而道家的道是天地大道,故道家无失道一说) 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4 《孟子》的内在要求
5.4.1 贵族共和又称封建社会又称奴隶社会,不同时期名称不同
5.4.2 孟子从民本到民主的学说1、人人平等与君臣对等(认为君臣是合作的关系,这一点使朱元璋生气,与孔子不同,孔子不认同“陪臣执国命”)2、民贵君轻3、仁政王道(按照仁的原则,依义做事)
5.4.3 孟子的境界:1、民富方能国安(恒产按现在的理解是有工作)2、推恩才能服众3、人和才能安定4、尽性方能安心5、利他才能利己
6 《中庸》与心性修养
6.1 天命与人性
6.1.1 《大学》讲的是修身的目标 性分三品:圣、贤、俗人 墨子尊天但不认为有命 古时对天的看法有: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德之天
6.2 《中庸》里的儒家思想
6.2.1 对道德理解儒家是正道(道德)但道家是天道(无正邪之分) 做人首先应想自己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 儒家说“慎独”,因为人在独处时更容易表现出自己恶的一面(饮食男女,食欲、性欲),所以要约束自我
6.3 《中庸》的内在含义
6.3.1 自信(以道德感感为标准) 对“中”的解释:《周易》中的位中、时中(说的是要适当) 道家的中和(调和万物) 法家的“中规中矩 儒家的中是不偏不倚(不盈不亏)、内在、动词中的中是指契合事理 中的含义是指中间、有一定的尺度、动态平衡 对庸的解释:长、用
6.4 《中庸》的修炼之道
6.4.1 修身之道:安命之道、慎独自省(有戒备、警惕之心。约束自己的言行)、明心见性(明诚:说教,诚明:诚心诚意地去追求明了,讲的是修养)、勤学笃行
6.4.2 ”五十而知天命“ (是指极力而为,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6.4.3 人做事的三层面:安而行之(既来之,则安之,并且要做到好)、利而行之(应警戒的是有时候看似没用的东西,却是长远的)、勉而行之(是需要有人来督促的) 知的三个境界:生而知之(少有)、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6.4.4 《中庸》:博学、审问(想明白、问明白)、慎行(思)、明辨、笃行
14 《韩非子》与法治之慧
14.1 法家治道之思
14.1.1 先秦时期中国的治道,商鞅治国三套理念:帝道、王道、霸道 商鞅为秦孝公讲治道,先讲帝道和王道,但秦孝公说商鞅是妄言之人。当商鞅讲霸道的时候秦孝公听得很认真。 帝道和王道都需经历几百年才能是国家强大而霸道只要几十年。帝道是仁政与刑政相结合,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王道是以德治国。霸道是使用行政、兵政,以法制国。 汉的帝道是以武力统一天下后以德治国。 礼别贵贱,法等贵贱。
14.2 法家法制之思
14.2.1 中国最早的县是甘谷县,县者悬也,县就是不断的占领和扩展土地。 春秋战国变法成功的秦国:其一,秦国的贵族世家力量薄弱,王室变法的阻力减少了。其二,位置好,土地易扩展,有土地。 法制与法治:法家是依法制国,国家与贵族制定制度约束百姓;立法权在多数人手里的,没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叫依法治国。
14.3 法家法制之道
14.3.1 商鞅变法重农重赏,鼓励告密,严刑峻法;管仲重商。商鞅变法的内容分为正名(国家官员循名责实,即官员要做好本分的事情)、职分、定一。商鞅在“以一决于法”中提出三个原则:明法于国,司法于官,任法于贤(贤良的人当官) 法:禁已然;礼:禁将然 法律的三个基本问题:立法、执法、普法。 李悝(kui)变法立法,他颁布刑法《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成文法。皋陶中国的司法鼻祖,与尧舜禹合为上古四圣。
14.4 《韩非子》的精神内核
14.4.1 商鞅建立法规时提出“弃古法新”的原则,法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制、因事而制。法律是假定人性本恶的,教育是假定人性本善的,法律不能制定得太细,否则百姓没有喘息的机会。汉初先改秦朝的苛(细的小木条)政。 慎到的“势”认为立法权在国君手上;申不害的“术”:国君应任贤考核,立法权、处置权在国君手上。韩非子的变法主张:重变革反法古,不包括论道德而舍刑赏,他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