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综合素质)
2017-01-16 16:26:00 79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
教资(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
子主题
教师基本能力
职业理念
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
素质教育观
定义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外延
素质教育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
为了纠正应试教育
发展
中学素质教育
1.一般性质
2.特殊性质
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目标
身体的发育
心理发育
生存能力与法律意识
自我学习的习惯
科学精神
要求
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动活泼,主动
终身学习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深化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优化结构提高教师质量
教育理念更新
师德素养提高
强化进修制度,提高待遇,优化管理
落实教育目的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运用
1.区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
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进步的人才
应试:考试成功
2.实施障碍
误解
课业负担
学生观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人的体力,智力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本内容:
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
旧式分工造就了人的片面发展
大工业生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和生产劳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以人为本
教育内涵
科学内涵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人指的是广大人民
延展
以学生为本
全体学生
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学生有教育的需求,教育者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的成长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学生观的内涵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主体: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个体具有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是发展的人
发展的动力: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水平的矛盾
规律性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互补性
个体差异性
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
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基本要求
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应用
教师观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