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棘球绦虫基因组学(小猪)
2017-06-23 23:28:39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石渠棘球绦虫是05年在中国四川发现的新物种,因同属寄生虫危害重大而备受关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石渠棘球绦虫基因组学研究
研究进展
棘球蚴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基因功能
主要意义:测定基因所编码蛋白的作用及演变,鉴定和克隆,用于疫苗、诊断或药物的开发靶基因。
2013年4月份在Nature上发表细粒棘球绦虫E.g、多房棘球绦虫E.m、猪带绦虫、微口膜壳绦虫四种重要绦虫基因组的测序
2013年在Nature Genetic上发表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分析工作
基因组下载
Http://www.sanger.ac.uk/reasources/downloads/helminths/
基因组的整体特征:(大小、组成、同源框基因的丧失、基因家族的扩充、特异性基因、与其他直系同源关系)
石渠棘球绦虫研究进展
病原学
石渠棘球绦虫发现(05年肖宁等发现)
成虫
石渠棘球绦虫只有两个节片,孕节直接与未成熟节片相连是其独特的特征。
相比其他棘球绦虫:小钩更小,节片更少,孕节中虫卵更少,成熟节片中生殖孔位置。
幼虫
(及棘球蚴)囊壁+原头蚴+生发层+子囊+囊液
包囊形态:单房型囊,通常缺少子囊和孙囊,囊腔充满囊液,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
虫卵
卵圆形,内含六钩蚴
石渠棘球绦虫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测序
石渠棘球绦虫基因组测序重要是cox基因、nad基因、和trna基因的部分基因测序。连接:https://www.ncbi.nlm.nih.gov/gene/?term=Echinococcus%20shiquicus
全基因组测序还未完成
分子标记:
cox1基因
长度:1608bp (肖宁等报道)
GenBank登录号为AB159136(NC_009460)
nad1基因
长度:897bp(Nakao等报道)
GenBank登录号为AB208064
ITS序列(缺乏报道)
流行病学
流行地区:青藏高原(05年首次发现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石渠县,后发现青海治多县和达日县等地区都有分布)
生活史:森林型;
宿主:
与E.g中绦期的区别在于石渠棘球绦虫的中绦期的可育囊内无子囊存在
主要在蔵狐(终末宿主;小肠)和高原鼠兔(中间宿主;肺)之间传播循环,尚未发现人可以感染
终末宿主2:犬(偶见)
06年在青海治多县通过动物解剖发现高原鼠兔有15.1%(14/39)被石渠棘球绦虫感染
诊断预防
特异性检测引物(大小471bp)
上游引物:5'-GCTTTAAGTGCGTGACTTTTAATCCC-3'
下游引物:5'-CATCAAAACCAGCACTAATACTCA-3'
nad1基因特性性引物(大小442bp)
上游EsF:5'-TAATTCTCAGTCTCGTAAGGGTCCG-3'
下游EsR:5'-CAATAACCAACTACATCAATAATT-3'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