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017-04-05 14:20:5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宽带城域与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
三网
计算机网络
电信通信网
电视传输网
融合
技术的融合
统一到IP协议,实现三网互联
业务的融合
在多终端上打电话、看电视和上网
物联网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RFID)、无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自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三网融合形成的下一代网络系统,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25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标签、电子标签)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http://zh.wikipedia.org/wiki/RFIDWireless Sensor Network
物联网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理论准备阶段
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特点与标志性成果
数据通信技术日趋成熟,为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奠定了技术基础
分组交换概念的提出为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标志性成果
ARPANET的成功运行证明了分组交换理论的正确性
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为更大规模的网络互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mail、FTP、TELNET、BBS等应用展现出网络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各计算机厂商发展了各自的计算机网络和协议标准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标准化,有利于网络互联
成果表现
OSI/RM的研究对网络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及在网络协议标准化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TCP/IP协议经受了市场和用户检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推动了Internet应用的发展,成为业界标准
第四阶段:Internet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特点
Internet在各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Internet大规模接入推动接入技术的发展,促进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
对等(P2P)网络技术的研究,使得“即时通信”等新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与共享的方式
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城域网技术日益成熟,并已进入应用阶段。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高度重视
第四阶段(续)
特点(续)
通过射频标签RFID、各种传感器与传感网,及光学视频感知与摄录设备,能方便自动地采集各种物品、环境信息,拓宽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更为广泛的信息交互,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增长,社会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强烈的社会需求推动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
1、ARPANET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组织研究称为“可生存系统”的网络系统
要求在遭遇核战争或自然灾害而导致部分设备或系统被破坏时,网络系统仍能利用剩余的网络设备与通信线路继续工作
通信网络方案的设计首先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网络拓扑结构
集中式和非集中式拓扑构型
中心节点故障将导致全网瘫痪
分布式网络拓扑构型
具有高度容错特性
数据传输方式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技术的核心
分组、路由选择与存储转发
ARPANET的主要贡献
开展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方法的研究
提出了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二级结构概念
研究了分组交换协议与实现技术
研究了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的模型与协议体系
开展了TCP/IP与网络互联技术的研究
2、TCP/IP协议研究与发展
1972年ARPANET开始研究网络互联项目
需克服异构网络在分组长度、格式、分组头与传输速率方面的差异
提出了用网关(gateway)实现网络互联•相当于现在的路由器(router)
1977年10月,ARPANET提出了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TCP)与互联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
从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TCP/IP经历不断完善发展,成为了Internet的核心技术
从ARPANET到Internet的发展
Internet的高速发展
Internet的高速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1993年9月,美国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建设计划,NII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1995年2月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成立,目的是推动与协调各国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应用
电信运营商纷纷将竞争重点和大量资金转移到高效、经济、支持大量用户接入和支持多种业务的城域网建设中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