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
2022-08-15 15:07:00 23 举报按学习的复杂水平
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
某种结果。这类学习属于桑代克的学习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所研究的内容
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离不开连锁学习
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命题的习
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目的
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
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2、在识记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效果律)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
4、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
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相同点:把学习看成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不同点:前者认为刺激反应是同时出现的,后者认为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奖励进行的
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
原则。
念之中。过去学过“爱国行动”,现在要学习“保护能源”、“清洁环境”等新观念。】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学习之后原有观念是否发生本质属性的改变
而是“助产士”与“催化剂”
2、个人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展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
3、成功难以追求,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
4、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级而变化。
2、成就与年龄特点
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5、学生的焦虑程度
2、教师的榜样作用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方法包括: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
4.培养学生形成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
内容的理解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发挥和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
内化性原则: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
1、生成性原则:学生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重新进行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
2、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要适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3、有效监控原则: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上
4、个人效能感原则: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和预测
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
1、课程式教学模式,即所谓的学习策略教学的课程化。
2、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即将学习策略的训练与特定学科的学习内容相结合。
3、交叉学习式教学模式,先简短独立地教学习策略,然后再与具体学科内容结合来
学习策略的教学
1注重元认知监控和调节训练
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
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知识类型
根据反映事物的不同深度: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感性知识: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知识: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根据知识的抽象程度: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具体知识:指具体的、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如:有关日期、地点、物品等方面的知识。
抽象知识:指从许多具体示例中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或原理。如:有关道德、人性等的知识
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生命在于运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如:怎样操作一台机器;怎样解答数学题或物理题等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例如汉语的字词教学和英语单词的教学。
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如
“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这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命题首先要了解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的意义。如: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一命题是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
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派生类属学习
新的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摄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原有命题中
直接派生出来的
相关类属学习
当新内容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命题,并使其精确化时,表现出来的就是相关类
属学习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
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
例:学习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后再学习三角形的概念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例:学习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
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知识的表征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3、大的知识单元的表征: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中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知识直观
直观定义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
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知识直观类型
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
直观方式
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 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
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强度律——要有强度
差异律——对比要大
活动律——教学对象要尽量活动
组合律——讲课要有间隔和停顿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知识概括
概括定义
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即从思想中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属性的事物中
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知识概括的类型
感性概括
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理性概括
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如何进行知识概括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例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运用正例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把握具体的关键特征。
反例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运用反例的目的:让学生对正反例证进行对照,突出概念的关键特征,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形成精确的概括。
正确运用变式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
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例如: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科学地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注意: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技能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不同于知识、习惯
心智技能
含义
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操作技能的分类
含义
定义: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操作技能的分类
连续的和不连续的动作技能
封闭的与开放性的动作技能
细微型与粗放型动作技能
徒手型与器械性动作技能
操作的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操作的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操作的整合
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
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操作的熟练
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含义
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减缩性
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态度含义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对偶故事举例: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 岁以下儿童。
自律阶段。1—)) 岁儿童。自律阶段的儿童能基于自主个体间的平等合作与相互认同的关系。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两难故事举例:海因茨偷药
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启示
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阶段将制约新的态度和品德的学习。我国在品德教育中流行一句名言是“晓之以理”,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我们对儿童和青少年讲“理”,不能脱离儿童和青少年的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