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22-09-13 18:47:21 7 举报
AI智能生成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问题
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创立者--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克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内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目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立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作用--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主体】
科学社会主义【归属】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无产阶级,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
人民群众,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共产党,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
实践基础
无产阶级发对资产阶级斗争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马哲】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政经】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科社】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独有】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对以往理论都批判】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独有】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为人民服务】是以阶级性【无产阶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无产阶级利益与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
发展性【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当今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今中国发展的行为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
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先后问题】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先有物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
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原子等粒子【形而上学包含机械】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历史为物质,创建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前两派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先有意识】
主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人的意识
客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道生万物,道客观存在】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意识认识物质】
可知论:有同一性(意识可以认识物质)【唯物|唯心】【唯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唯心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即意识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二元论:物质与意识独立存在,物质与意识都是世界本原】【二元论-不彻底的唯心论】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形而上学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辩证法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世界是什么】
物质观
物质范畴
概念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抽象出来的【物质从物抽象出来】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定义方式
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
根本属性
运动
存在方式
运动
物质和运动
概念【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关系
不可分割【我是你的我,你是我的你】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静止: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意识:唯心主义】
批判两种错误观点
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和静止
概念【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的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关系
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相互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相互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批判两种错误观念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
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
物质运动与时空
概念【时空】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扩展性,特点是三维性
关系
不可分割【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物质运动是时空中的物质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特点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绝对性【时空绝对存在】
相对性【物质运动速度突破极限,时空会变化】
有限性【指具体事物时具有有限性】
无限性【面对所有事物时具有无限性】
实践【马哲独有观点】【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意识观
概念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起源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本质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作用【能动作用】
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
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物质不能替代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相互联系
物质可以转化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
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认识和把握物质【规律】与意识【能动】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领域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社会历史(人类社会)领域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规律】趋向与主体选择【能动】的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二元论认为本原有两个: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意识性,基础是意识】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旧唯物认为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结论/意义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含历史)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但仍是物质的活动【实践是物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物质】
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法【世界是怎样的】【辩证法研究万事万物背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确定的趋势】
两大总特征
普遍联系
概念【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
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都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抑制的作用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永恒发展
内涵【概念】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运动=变化 > 发展(仅指前进的运动、好的变化)】
实质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有点,增添了新内容
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受到群众拥护
五对范畴【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
原因和结果
概念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前后相继未必是因果】
关系【对立和统一】
相互区别【因果】
相互联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结果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同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通过、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方法论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必然性和偶然性
概念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关系【对立和统一】
相互区别
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相互联系
必然性属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
概念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关系【对立和统一】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
概念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相互关系的范畴
关系【对立和统一】
相互区别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现象是生动的、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的、单纯的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现象是客观存在,错觉是感觉是主观的】
相互联系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现象都表露于事物的外部】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夜市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内容和形式
概念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事物联系的内容及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的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对立的实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
相互依存【A的存在因为B的存在,反之亦然】
相互贯通【A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B,反之亦然】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
对抗性【激烈,不可调节,非A即B】
非对抗性【不激烈,可调节,可共存】
关系【对立和统一】
相互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同一性即可比性,没有可比性,则没有斗争性】
相互区别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存在差别就存在斗争性】【有相同才有同一性,即可比性】
方法论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的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
由于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方向【彼此转化,更上层楼】
斗争性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竟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方法论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同一与斗争都可以促成事物的发展】
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维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概念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原理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总结)
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反向思考,逆向思维【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祸相依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中庸、和谐不走极端的思考方法和态度【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求同存异;差异中谋求共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抓关键;看主流【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质量互变【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概念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量变是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质变是量变过程中的特殊点】
方法论
理论上的方法论
夸大质变导致:激变论
夸大量变导致:庸俗进化论
实践中的方法论
适度原则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改革、发展和稳定
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肯定/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
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
促进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A->B->A,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
方法论
理论上的方法论
只看到回归,没有看到发展:循环论
只看到发展,看不到回归:直线论
实践中的方法论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崎岖的
客观/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通过人的思维活动观察客观辩证法得到的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历史和逻辑
认识论【如何认知世界】
认识的来源【认识来源于实践】
错误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实践主要指道德行为【不道德的行为也是实践】
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不道德的活动也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
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
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的活动联系起来,把他所理解的实践又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实践高于本能活动,受意识驱使】
正确的实践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感性指受意识能动驱动,体现主观目的
对象性指实现必须包含客体,改造客体
物质活动指实践是客观行为、物质性行为
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的主体是人】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将"脑中的"变成"现实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实践的内涵不同】
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实践主体
概念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实践主体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能力
自然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因素【知识性因素是首要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
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主体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
人类主体
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指的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不是所有客观存在存在的物都是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的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实践中介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
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主体客体化【主体改变客体】
客体主体化【客体变为主体一部分】
实践的形式
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使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
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传统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经济)】
社会政治实践【人与人的关系(政治)】
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探索(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物质决定意识】
实践是认识的本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式提供了可能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根本)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感觉到物】
认识不是对事物的反应,而是先于事物而存在【批判】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思想】
先有客观事物,才有我们的认识。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认为反映是一个机械直观的过程,称之为机械反映论【批判】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论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称之为能动反映论【坚持】
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 ,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
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
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认识的过程【两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概念
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
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对象】
感觉、知觉和表象【形式】
直接性和具体性【特点】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
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对象】
概念、判断、推理【形式】
间接性和抽象性【特点】
关系【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生活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经验主义错误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用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理性因素
概念: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遇见作用等
非理性(感性)因素
概念: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感情和意志
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认识的规律
反复性
概念: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从主观上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无限性
概念: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否定之否定】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
实践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认识的结果
真理
错误的真理观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租着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正确的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特点
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绝对性
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性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性与相对性关系
对立统一
二者相互依存
二者相互包含【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辩证统一【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
方法论
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
只看到相对真理:诡辩论(怀疑主义)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本质特点决定的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本质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唯一标准
不可推翻
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检验不是一次完成
已被检验的仍需要接受再检验
谬误
关系
相互区别
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它们是对立的
相互联系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关键看范围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概念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特点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体性【主体不同价值不同】【价值不具有主观性】
多维性【维度不同价值不同】
社会历史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价值的形式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价值评价
概念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
因而也被称作为价值判断
因而也被称作为价值判断
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个人喜恶】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态和主体需要的认识【知识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用于创新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
自由和必然
概念
自由的概念: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想要怎么样】【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
【想要怎么样】【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
必然的概念:必然性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该怎么样】【体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该怎么样】【体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实现自由】
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实现自由】
自由的条件
认识条件
认识越多,越自由
实践条件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规律】
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唯物史观【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唯心史观缺陷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影响因素,非决定性力量)
人口因素(影响因素,非决定性力量)
生产方式(决定性力量)
生产力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
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的内容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
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当中与经济、阶级、利益有关的内容):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非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当中与经济、阶级、利益无关的内容):语言学、心理学及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等)等
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人与自然】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深灰需要的物质力量
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
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石器、蒸汽等时代】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石器、蒸汽等时代】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即使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不属于生产力,不是独立的要素】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不属于生产力,不是独立的要素】
生产关系【人与人】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包括
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封建社会生产资料归地主所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人民所有】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断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断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关系虽然是任何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是物质】
生产关系虽然是任何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是物质】
产品分配关系
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二者的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二者的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双向)【促进与阻碍】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社会形态更替与历史创造者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包括
社会的经济形态
社会的政治形态
社会的意识形态
特点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式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式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
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必然性【规律】和人们历史选择性【能动】
前进性与曲折性【螺旋上升】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面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原因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直接动力/重要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重要手段/重要动力】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
社会改革【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原因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历史创造者问题
唯心史观
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
原则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着问题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
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从人与人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
原因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根本制约】、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根本制约】、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方法论
群众观点【理论看法上】
坚持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坚持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坚持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工作中】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与人民一起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的才是历史,非人民群众创造的不是历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产生途径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原始积累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形成
经过资本主义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简单商品经济
价值是什么【抽象劳动】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价值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社会属性】【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性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人同时只能获得价值或使用价值之一】【同时获得两种价值,商品就不再是商品,也失去了价值】
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缺一不可【商品一定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关系【对立统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价值如何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相同时间生产商品数量增多
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增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相同时间生产产品的数量增多
商品价值总量增多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价值如何表现
商品价值形成的发展经历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初级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终极形式】
货币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观念上的货币【以现实货币的价值通过想象来描述物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可以不足值【只代表价值】【纸币=0价值】【纸币无价值尺度职能】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往往伴随现货交易,支付手段往往没有现货交易
世界货币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各自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价值有何规律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作用
利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弊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
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总结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的基本矛盾
任何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
从私有制角度看个人劳动是私人劳动;从社会分工角度看个人劳动是社会劳动
从私有制角度看个人劳动是私人劳动;从社会分工角度看个人劳动是社会劳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发达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阶段
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劳动者出卖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包括
包括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价值不同】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货币的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增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购买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购买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所有制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中的概念
不变资本c:用于购买生产资料
可变资本v:用于购买劳动力
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到的价值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工人为自己劳动时间【创造工资的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时间【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
价值增值(积累)【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
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
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不存在绝对的"无人"
自动化转移了剥削【转移到机器的生产者】
剩余价值的积累
(资本的积累)
(资本的积累)
概念: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有机构成
技术构成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价值构成
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有机构成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剩余人口过剩(失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灭亡】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剩余人口过剩(失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灭亡】
剩余价值的流转
剩余价值的循环
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两个基本条件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采购、生产、销售同时进行】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资金从采购、生产、销售依次流转循环】
资本的周转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
资本周转时间【周期越短赚的越快】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多次流转转化】和流动资本【一次流转转化】的构成【流动资本占比越大赚的越快】
资本的划分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价值补偿:所有资本家生产的商品能卖出,资金能够流转回来
实物补偿:为未来继续生产,原材料需要能够购买到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现实问题的途径
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实际上】
工资表现【看上去】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相关概念
成本价格【c+v】
利润r【m】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行业间竞争形成】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波动】
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行业内企业间竞争形成】
分配
在利润平均规律作用下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获得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
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哲学史:创立唯物史观、形成辩证唯物主义
理论上:创立唯物史观、创立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
基本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
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本质】、萧条、复苏和高涨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
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
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制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法制: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
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国家政权: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
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垄断的形式(手段)
生产集中
资本集中
概念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
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形成原因
获得高额利润
避免两败俱伤
形成竞争限制
存在竞争的原因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私有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决定垄断
垄断阶段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
具有一些新特点:
具有一些新特点:
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
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形成的主要途径
金融联系【银行贷款】
资本参与【出卖股份】
人事参与【他人参与】
金融寡头
指操作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经济上:"参与制"来实现
政治上:"个人联合"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
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2.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使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主义的收入
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主义的收入
实现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
指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垄断高价【针对商品消费者】
垄断低价【针对原料供应商】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价格围绕垄断价格波动】
【价格围绕垄断价格波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指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形成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根本原因】
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根本原因】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干预】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通过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通过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宏观调控
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问题
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规制
目标
规范市场秩序
限制垄断
保护竞争
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类型
反托拉斯法(垄断)
公共事业规制
社会经济规制
评价
利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金融垄断资本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体现在
体现在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下降,面对激烈竞争,
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评价
国际垄断同盟
扩展的经济动因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资本输出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办厂】
商品资本输出
输出资本来源
私人资本输出
国家资本输出
经济社会后果
对资本输出国来说是有利的【也有害】
对资本输入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国际性协调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评价
利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弊
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经济全球化
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
贸易的全球化
金融的全球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全球化因素(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跨国公司的发展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全球化后果(结果)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
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
1.个体资本所有制
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3.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
4.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变化
职工参与决策
终身雇佣
职工持股
社会阶层变化
政治制度变化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实体生产比重低,金融化比例高】
经济过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财政严重债务话,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 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主要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评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1.经济发展"失调"
2.政治体制"失灵"
3.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2.政治体制"失灵"
3.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经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性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也经历了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也经历了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思想来源: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局限性表现
1.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工人】
3.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性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性社会的现实道路【无产阶级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
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1,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的探索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1.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并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并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3.十月革命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4.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列宁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模式基本特征
经济方面,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式和条件所决定的
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式和条件所决定的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
科学立场和方法
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4.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