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三部曲
2017-05-15 00:52:4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管理的本质就是认知的管理。【脑图匠心计划】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原文链接
http://learning.sohu.com/20170421/n489832650.shtml
行动一旦缺失,认知容易陷入误区
认知升级的三剂解药
坚信大趋势
想法要立刻转为行动。
不要简单的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业领头人。
不理解,就执行,在执行中理解。
对外求教,不做井底之蛙
以自我为中心,不向外看。面对新事物,很多人甚至连尝试和对外沟通的欲望都没有。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什么。
认知理解与聪明度无关
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活在当下,恐惧时,想想错了又如何?多错才有机会对。
当你面对一些事情,想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想完你会发现,最坏结果与你内心的恐惧,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纠结时,想想五年后会怎样?会不会被淘汰掉?
如果五年后,你跟这个时代已形同陌路,这才是最可怕的。行业变化之快,超出我们想象。
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史玉柱
他在整个营销上的认知水平,领先了一个时代。
即便失去所有财富,甚至所有队伍,就凭他对营销的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望其项背的。
绝境当中,他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资源,而是认知。
腾讯
3Q大战前
花瓣策略
我的花朵上长出很多花瓣,每个花瓣都能干掉你。
这种态势,使得腾讯在每个领域都不得不与当时各个领域最先进的认知打
3Q大战后
生态链
马化腾通过投资形成的生态系,帮助他建立了足够的行业认知。
腾讯用这样一种开放的生态策略,本质拿到的不是投资挣来的钱,而是投资挣来的认知。
认知的本质就是做决定
认知差别
完全不一样的决定
一个人卓越,造就不了一家卓越的公司;
一群人卓越,才能造就一家卓越的公司。
卓越的核心是一家公司和一群人的认知升级,否则不可能真的上新台阶。
只会陷入死循环:认知不统一,事情推不动。
宏观层面,领导者要构建对行业的认知体系;
微观层面,执行操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更聪明的工作?怎样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我从信息、时间、人三个维度剖析管理方法。
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战略三部曲是预测-破局点-All in
预测
预测背后就是格局观
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格局脑图
哪里已经是过度竞争,
哪里刚兴起却没人察觉,
三四线城市网民的不同在哪,
互联网与哪个行业、以哪种形式的结合会有机会等等
破局点
All in
战略认知=格局思考
“现象即规律”
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所有单点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
think different的前提,就是要有行业格局认知,看清大趋势,在大趋势下做判断。
所谓战略,就是在这样的格局认知下,找到破局点,制定路线图,投入资源。
战略认知的两个误区
见招拆招,啥热做啥,啥熟悉做啥
这是懒惰思考,不愿意认知升级的表现
整个互联网的竞争加剧比我们想象中来得快。
如果每个单点,不是在一个大格局下的累加,以致每个单点都会遇到对手强大的竞争,很难长大。
做产品的方法论依然停留在5年前,认为抓一个简单功能热点就颠覆格局
必须结合趋势,结合整个战略思考,把所有东西累加进去
要花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构建自己的行业格局认知
如何构建这样一种格局思考的能力?
紫牛基金
只投非纯粹互联网的早期创业项目,想知道年轻创业者在干什么,互联网跨界到底怎么发生的。
发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深度学习
这个行业认知建立以后,执行也就变得简单了
回到根本:怎样做战略?
脑海要有大格局
大格局就是对这个行业深入的、清晰的认知
在这个行业里,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什么才是下一个趋势?
我们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行业,去思考对手,去观察现象。在获取大量信息后,不断在脑海里做思维推演,去判断。
一些看上去很热门的趋势,选择相信,再去分析背后的规律
养成格局和破局结合的思维习惯
破局就是找到与众不同的那个点
今天,做一个互联网产品就像做一辆汽车
功能
资金,工厂,产业链,上下游,品牌定位,对手策略,消费者习惯迁移
关键点
不断加深自己的认知,找到已经存在但不为人知的那个秘密
这个秘密所能孕育的机会,要足够大;离现有领先者的区域,要足够远
核心
能否具备超出对手的、对行业的、与众不同的认知。基于这个格局认知,为自己撕开一道突破口。
回到战略,它的本质是什么?
战略就是一个杠杆
让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放大几倍,几十倍。
战略,就是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逼迫自我的思考。
真正的超越机会,不是来自于在工作时间上把对手逼死,而是在认知深度上先把自己逼疯。
经过充分思考和认真研究后,制定清晰目标以及持续推进的路线图,这应该就是战略的全貌。
战略是在这个路线图下的势能的累加,不能累加势能的,再有效果的执行,本质都是增加成本。
对目标没有持续、有效累加的事情,都没有意义
猎豹的新Slogan——Make The World Smarter,目标就是要围绕AI方向做累加
猎豹的路线非常清楚,那就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累加,以6亿月度活跃用户数据为基础,用技术和产品的突进,完成我们整个目标
版权说明
整理人
壹凡
电子名片
分支主题
版权所有,随便使用
发起“脑图匠心计划”的构思
2017.02.17 壹凡于上海
主导思想
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缘起
98年与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结缘
上学时利用手绘脑图记笔记,学习能力大增
2000年创业,一直用思维导图规划工作、学习
思维导图正在改变我的人生
愿与思维导图爱好者结缘,碰撞绚烂思维火花,享受充盈的法喜
组织
寻找7位联合发起人
64位核心伙伴
参与形式
使用工具
Mindjet MindManager
上传模板
http://www.mindmanager.cc/muban/
不少于8幅原创整理
模板积分设置
0积分
1积分
沟通
微信群线上交流
随缘线下聚会交流
分支主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