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2017-09-22 20:46:50 8 举报
AI智能生成
马克思2Elena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
联系的内涵与特点
联系的内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先看到区别再看到联系)
联系的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
1、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连线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2、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连线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联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
2、任何事物之间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2、任何事物之间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联系具有多样性
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
联系具有条件性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怎么用)
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习近平: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联系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
变化则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事物所发生的改变,包括事物性质、数量、结构、形态上的改变
质变
量变
运动和变化都包括:事物量的变化,质的变化;上升前进的运动,下降倒退的运动,平向的运动;二者都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运动和变化的区别:
阐述物质的根本属性时,用运动概念(如运动与静止)
表述事物的具体运动过程、状态时,用变化概念
发展
发展的实质
发展及其实质
发展定义: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新事物一定出现在旧事物之后,但新出现的事物并不都是新事物(恐怖主义是新出现的事物,不是新生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发展始终是运动多向性中的主流
主流:矛盾的主要方面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在于两方面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
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功能,适应环境需要
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
新事物在辩证否定(批判的继承=扬弃)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有旧事物不具备的新内容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结合唯物史观):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发展与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求我们有历史观)
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过程:事物存在于过去,发展到现在,转化到将来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
事物发展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共享单车)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的意义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大范畴
原因与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含义
含义:辩证法把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现象是客观实在的)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因果联系的特点:
1、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2、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因果联系
3、还必须看是否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因果联系
3、还必须看是否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二者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来的果可能成为后来的因)
二者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二者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二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方法论意义
自觉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分析二者关系,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但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论、神学目的论是完全不同的。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趋势=大方向)
含义: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
二者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二者表现形式不同
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普遍
偶然性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个别
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性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联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
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离不开必然性
没有纯粹的必然性,没有纯粹的偶然性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重视必然性,把握总趋势。
重视偶然性,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转危为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过去、现在、将来=历史过程)
含义: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
1、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中条件具备的是可能性;没有根据的就是不可能(水中捞月、永动机都是不可能的)】
2、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的是现实的可能性;现实中有根据,但根据不太充分的是抽象的可能性(海底捞针)】
3、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2、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的是现实的可能性;现实中有根据,但根据不太充分的是抽象的可能性(海底捞针)】
3、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是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区别
二者紧密相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与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现象)和内部联系(本质)相互关系的范畴
含义: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方面,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性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
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现象是生动的、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真象是事物本质直接正面的表现:表里如一
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颠倒的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会引起错觉,但假象并非就是错觉:佛面兽心、阳奉阴违、声东击西
另一方面,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假象是客观的,错觉是主观的
真象假象都表现本质
方法论意义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进行科学研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含义: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是对立的。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内容与形式具有确定的差别,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
二者又是统一的。任何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
二者相互依存,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如:思维是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同时,又是语言形式的内容(语言是表达思维的物质外壳)
二者处在矛盾运动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方法论意义
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