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怎么样,这么有启发的游戏,是不是一看就会啊?
2018-05-26 22:14:33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永澄老师】公众号文章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个人信息
made by月晓
2017.8.11
永澄:怎么样,这么有启发的游戏,是不是一看就会啊?
检视阅读刻意练习
第一步
副标题: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嘛?
类别:理念类的文章
第二步
目的
刻意区分“记住了”和“学会了”,告诫读者学习不要停留在“启发感”
目标
应用
受众:同频小伙伴
第三步
主题词
启发效应
知晓感( Feeling of Knowing,FOK)
长时工作记忆
能力错觉实验
诚意度
老妈子附身,苦口婆心
10分
第四步
对我的价值
过去我长久的满足于启发感,以为学到了很多,真正用起来的很少。真遇到问题,用的还是老套路。
老大的洞察力真的是太棒了。任何一个小点,都有可能直接链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我需要持之以恒学习的。
现在读
知识点提取式阅读
第五步
讲了什么?
以一个猜古诗前后句的小游戏为引子,通过回答小游戏现象的背后原理及原理对我们的启发,建议我们要刻意区分“记住了”与“学会了”,学习东西千万别只停留在启发感。
如何架构
EAT
我的感受
1.我们的大脑实在太狡猾,自我欺骗过于厉害,所以要想区分“记住了”与“学会了”,就必须通过刻意练习。那就需要为自己设置“学会了”的标准。
2.我“学会了”的标准:
读过书,可以讲解复述
学到的模型,要至少真实用过
总结:学到的东西,自己至少都进行了“输出”
知识点提取
原理概念
1.卡尼曼:启发效应
2.元认知
知晓感
定义:指的是记忆提取失败后,你相信某信息能够从记忆中提取但是现在又提取不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是元认知对记忆划分的一种。
与“学会”的关系
学会、能够使用某项知识或能力:本质考验的是从长时记忆中调取知识组块的能力。
3.比约克:能力错觉实验
实验的3种测试
向前联系词对
向后联系词对
无联系词对
实验结果:人们会高估向后联系词对
综合3个原理,我们获得什么结论?
1.我们大脑无法有效区分什么叫“学会了”,更无法区分“学会了”与“记住了”的关系
2.大脑有自我欺骗的捷径现象,人们总会自我觉得学会了,而事实上当真的做的时候,就不行
例子:当你还是僵固型模式的人,面对问题的时候还会调用负面方式来处理。
与我们何干?(启发)
时代最重要的特点:
让你毫不费力的情况下,就抢占你的注意力。
如何做到?
套路1:EAT
1.体验
2.激发认知
3.总结理论
套路2:ADEPT
1.类比
2.可视化
3.实例
4.大白话讲解
5.定义及描述
我联想:永澄老师的降维技能
套路3:成人学习五步法
1.激发旧知/引入新知
2.讲解新知
3.示范新知
4.应用新知
5.总结新知
套路4:文章基本套路
1.故事/段子
2.金句
3.故事/段子
4.金句
5.故事/段子
6.金句
7.谈三点
这都是“启发感”!
启发感的价值:激发情感、促进动机
来源:《剑桥学习科学手册》
警告:启发感不仅不让你使用理解力,还要努力把你需要动脑的地方全部去掉!
对我们的启发
1.判断人的能耐,从判断他干出的成果入手
如何判断?
是否符合大规模陌生人协作的指标体系
是否有可被他人识别的模式
2.多做必要难度的事情,如果没有难度,就给自己增加点难度
为什么?
长时工作记忆特点:
输入简单,调取困难
输入困难,调取简单
3.能力圈做事,要比显得自己很有能力重要太多
4.少参加单纯学习类的活动(尤其不要同时参加),要考虑参加一个可以立刻使用到工作、生活的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