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2020-03-09 14:02:21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怎样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简要版【学术小白必备~~】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 选题
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
研究的目标取向
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即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从选题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
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
研究的具体范围
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
选题过大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下去
选题太小,研究就会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位
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即要有争鸣性
选题一定要敢于质疑,但质疑必须要有理有据
选题实际上是积累后的第一次思想井喷
在选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题目的表达
一是题目不宜太长
二是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两个,最好一个
三是表达要精准
6. 遵守学术规范,信守学术道德
一个假设性观点绝不能代表一种学术水平
只有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符合逻辑的证明之后,如果这个想法具有创新性同时又符合学术逻辑,那么这个想法才转变为学术观点,这个观点就代表了学者的学术水平。
2. 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
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
撰写论文前
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
梳理文献的目的
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
人贵在直,(论)文贵在曲
梳理文献是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梳理文献最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
梳理文献的意义
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
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而发现问题
如何做文献梳理
错误:在引言中一口气把所有相关文献都罗列出来
正确的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
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也就是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
选择从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问题)来梳理文献
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正文撰写过程中,再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
善于使用文献
错误倾向
为文献而文献,也就是在文献上凑数
文献所引用观点属于张冠李戴
绝大多数是自引文献,完全回避其他学者的研究
正确方法
使用文献是为了体现论文的研究深度和严谨性
引用时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如果是经典著作的文献,就更加需要去阅读和查对
谨慎使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
切勿想当然地使用文献
查找文献的方法
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检索某个学者
参考综述检索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用好各类搜索引擎,尤其是各种学术检索,如百度学术
文献整理的方法
源自知乎:
源自知乎:
如何总结和整理学术文献?
Rye Chin的回答 总结: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首先,并不是每一篇文献都需要总结的。
你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边界或者标准:哪些文献是需要我去总结的。
你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边界或者标准:哪些文献是需要我去总结的。
其次,要高效的总结文献,你需要熟能生巧。
学习写Critique(评论文献)
一开始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复述形式的总结;
在有了一定积累以后(你对你的研究领域有了一定认识以后)再开始批判式的总结
具体的总结方法
一篇研究性论文通常包括七个主要部分: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介绍(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
总结一篇研究性论文可以按照以下几步:
一、明确你的焦点
明确你为什么要总结这篇文章
如果总结的目的是做笔记以便在之后提醒自己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那你需要写一个相对长的总结
如果总结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你将会在正在写的论文中引用这篇文章,那么总结的重点应该放在这篇文章如何与你的文章联系起来。
二、阅读文章
(1)充足的时间
先理解这个研究
能用自己的语言向一个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解释这个研究
(2)首先,浏览文章
不要试着从头到尾读完一篇新文章
用APA格式的相关知识去找到重点(APA格式是一个为广泛接受的研究论文撰写格式,特别针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规范学术文献的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撰写方法,以及表格、图表、注脚和附录的编排方式。其“作者和日期”的引用方式和“括号内引用法”相当著名)。
简要地看每一个章节去确定:
文章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意义(Introduction)
假设或假设检验(Introduction)
假设如何被检验(Method)
研究结果(Result,including tables and figures)
研究结果的解读(Discussion)
阅读的过程中划下关键句或者在页边空白处写下每一段的要点。
记住要聚焦在文章(与你自己的研究)最为相关的部分。
(3)深度阅读,以交互方式阅读
在你标出了重点之后,再反复阅读每一节。
在你阅读时,问自己:
研究是如何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来设计的?
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如何?有什么出乎意料的结果吗?
这项研究有助于回答最初的问题吗?
哪些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4)避免抄袭
在总结别人的工作时,为了避免抄袭的嫌疑,你需要:
用你自己的话总结。
使用简短的笔记或用你自己的话总结关键点,迫使你将这些观点改写成你自己的话。
三、写总结
需要确定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并为你的读者提炼那些信息
需要确定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并为你的读者提炼那些信息
(1)写初稿
初稿应该聚焦在内容上,而不是文章长度。
初稿应该聚焦在内容上,而不是文章长度。
首先按照文章本身的顺序来写,再根据你的论文内容和你将如何使用来调整各章节相应的长度。
首先尝试写:陈述假设;简要描述研究方法(设计,参与者,材料,程序,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描述结果——他们重要吗?
然后写陈述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和最后的讨论部分
陈述研究结果的主要影响,要注意避免夸大它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及研究结果的解读,应结合研究假设来谈。
(2)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必要时添加重要信息以保证完整性
在必要时添加重要信息以保证完整性
(3)语言风格
写一个总结给领悟力强、对研究内容感兴趣却了解甚少、稍微有一点懒惰的读者,
写一个总结给领悟力强、对研究内容感兴趣却了解甚少、稍微有一点懒惰的读者,
避免语言冗余。
例如,“结果清楚地表明,两组之间没有差别”可以精简为“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例如,“结果清楚地表明,两组之间没有差别”可以精简为“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使用精确、具体的语言。
例如,“这说明”应该表述为“这个结果说明”。
例如,“这说明”应该表述为“这个结果说明”。
使用准确的科学语言。
例如,你不能“证明”假设(尤其是只用一个研究)。你只能“支持”或“为什么不支持”这个假设。
例如,你不能“证明”假设(尤其是只用一个研究)。你只能“支持”或“为什么不支持”这个假设。
主要依靠解释,而不是直接引用。
相反,你应该解释你读过什么并且给出你引用作者的姓和论文发表的时间(例如,史密斯,1982)。
相反,你应该解释你读过什么并且给出你引用作者的姓和论文发表的时间(例如,史密斯,1982)。
重读你所写的内容
请别人读你的总结,有助于帮助你找出你遗漏的信息。
请别人读你的总结,有助于帮助你找出你遗漏的信息。
批判
有了十篇以上复述形式的总结,就有了综合地去评判一篇文献的基础
模仿式撰写
在Google Scholar或者Web of Science上以标题:Review of (你的研究议题)来检索是不是有相关的综述文章。然后模仿!模仿!模仿!
批判的角度有很多:问题与方法的对应、方法与数据的对应、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等等。
复述式总结+几句批判
逐渐搭建起自己的学术脉络
用脑图/思维导图把几篇总结的文章放在一个框架里面
用脑图/思维导图把几篇总结的文章放在一个框架里面
再次,总结的语言以发表论文或阅读论文的语言为准。
以你想要发表论文的语言来写。如果没有想好,建议用英语来写Critique
以你想要发表论文的语言来写。如果没有想好,建议用英语来写Critique
最后,用200字以内的话把你的Critique给概括一遍
保存
精简版Critique可以放在文献管理软件相对应文献的笔记栏之下
完整版的Critique则可以作为相对应的那个文献的附件
整理:实质其实是在归类这些被消化吸收了的知识,让它们能以最高效的方式被唤起。
利用好标签
3. 论证的逻辑
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
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剥到中心
好的论文,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
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论证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
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
学术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
学术论文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有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听得懂
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
切忌随意使用数据
从使用的文献中体现出研究的严谨性
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
学术论文的所有材料的目标都是指向一个核心观点,在论证过程中必须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展开
4. 论文的修改与查证
作者自己修改文章的要求
对文章总体结构进行斟酌,看是否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
对文句进行斟酌,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对文献进行查证,看是否存在文献的错误
对数据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数据的错误
对注释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差错
如何对待编辑部的修改意见
在正常情况下,编辑部提修改意见就意味着此文有可能经过修改后达到发表的水平
编辑部看问题一般视野要宽一些,看问题的视角要大一些,提出修改意见时,要尽可能满足编辑部的要求
如果编辑部的修改意见确实不妥,作者可以回信阐述自己的观点
5. 论文的结尾
论文的结尾既是整篇论文的点睛之笔,也是揭示学术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常见问题
没有结尾,虎头蛇尾
没有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而是离开前面的研究谈体会
对前面的研究泛泛而谈,没有集中到观点上
太简单,有结尾和没有结尾没有什么区别
什么样的结尾才是好结尾
一是要能够从宏观上对论文进行观点性的总结
二是要有大气磅礴之势,有行云流水之气
三是结尾除了归纳观点外,也可以对该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