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宏观部分
2017-10-26 15:16:16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这是《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的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极简经济学宏观部分
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讨论经济政策的架构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工具
财政政策
政府税收和支出的政策
政府预算
预算赤字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政策
利率
信用
社会上借款与放款的数量
GDP
定义
一个经济体一年所生产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C+I+G+X-M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计算指标
人均GDP
实际GDP
减去通货膨胀
不足的地方
无法买卖的不被纳入
如家务
无法商品化,却会影响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不被纳入
交通拥挤、污染
经济衰退
GDP呈现明显且持续的下滑
持续性衰退
GDP持续下滑六个月
GDP的复利效应
穷国可能追赶上富国么
穷国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全球化,而是因为与世界脱节
有争议。落后很多的话要花非常久的时间来追赶。
生产力
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提升
三大驱动因素
实物资本增加
有更多的资本设备让员工使用
更多的人力资本
员工有更多的经验或更好的教育
更好的技术
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失业
经济衰退与失业
当经济衰退且劳动需求下降,公司宁可不削减工资,而是选择停止雇佣或遣散现有员工。
失业为什么不好
个人角度
个人收入损失,危害家庭、社会稳定
社会层面
失业会缩减国家经济规模
失去了失业人口的潜在产出
失业会增加政府支出(福利及社会服务)
失业率
自然失业
换工作、退休、有些人因为各种理由暂时进入或离开劳动力市场等
自然失业不可避免
应对
公共政策
增加就业机会
提供接受职业训练或转换职业的培训
修订法律,避免企业恶意解雇员工或裁员
其他
周期性失业
经济衰退期间,企业无法完成业绩目标减少进行裁员
提高商务服务需求,鼓励支出
利用减税鼓励家庭和企业花钱
增加政府的直接支出
降低利率,鼓励贷款买房买车,促使相关厂商雇佣更多人
无法真正解决,只能缓冲
通货膨胀
衡量方式
一篮子商品
篮子里的商品不是固定不变的
要考虑替代品和新技术
太多的钱追逐太少的商品
通胀指标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购买一篮子商品来计算
GDP平减指数
恶性通胀
一个月内的通胀率达到20%,甚至40%以上
抑制社会整体需求,使追逐商品的钱变少
增税、削减政府支出、提高利率以抑制接待
2%-5%的低通胀率并非洪水猛兽
发达国家的普遍目标是把通胀率抑制在2%
贸易差额
经常账户余额
商品
服务
国际投资收入
单边转移
贸易顺差是借钱给国外,且有对外投资的流出(投资他们)
(逆差)金钱流到海外,且不以商品或服务的形式回来,表示他是以金融投资的形式流回来
无论是哪国的货币,最终的归宿,投资的地方都是该国
同理,贸易逆差是向国外借钱,来投资自己
或者说资金流入该国后由该国借走
长时间的贸易逆差不可持续
欠的钱终要还,关键是看别人想借给你多久
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金融资本的总供给量=总需求量
金融资本供给的来源
国内资金的储蓄
国外资金的流入
金融资本需求的来源
国内实物资本的投资需求
政府借款
可知,贸易逆差是额外的资金来源
流入美国后,由企业或政府借走
向国外借钱(贸易逆差)不一定是坏事
外资的流入可刺激经济,未来的偿债能力才是重点
提高经济正常与维持合理的贸易逆差的政策都应该鼓励国内储蓄
贸易保护主义
从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得到,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逆差无关,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解决贸易逆差
总供给
受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限制
潜在GDP也被称为充分就业GDP,周期性失业为零,工人和及其被充分运用
总需求
C+I+G+X-M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萨伊定律(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面临的挑战是经济衰退
凯恩斯法则
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
面临的挑战是需求有天花板
工资刚性理论
当社会总需求降低,工资不会马上下降,导致失业
延伸到价格刚性理论,价格的变动会产生成本。
价格没有快速调整的话,会产生生产过剩或生产紧缺。
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衔接萨伊定律与凯尔斯理论缺口的模式
金发女孩经济,一切刚刚好
偶尔出现
按照理论,总供给与总需求趋近,使经济维持在潜在GDP水平,通胀率和失业率维持在地位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
经济倾向于从高通胀低失业移动到低通胀高失业
分支主题
现实世界,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会彼此协调,经济增长也不是理所当然。所以宏观经济学在政策实施上极具挑战性
长期而言,存在通胀率与失业率往同一个方向移动的情况。经济会恢复到自然失业率状态下,伴随变动的通胀率
短期与长期的差异反应了两者之间的分歧
凯恩斯学派倾向于支持政府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可能对抗失业、刺激经济以及缩短衰退与萧条的时间。
能如何帮助失业者,例如协助其找工作、再培训, 或是暂时支持失业保险与健康保险等计划。
新古典经济学家偏好宏观经济政策有清楚的实施准则,事先详细说明,这么做可限制政府的裁量权, 也便于市场机制把各项规则纳入考虑。
主张弃用或重新拟定会妨碍企业增加雇用劳工、限制企业营业时间,以及其他可能阻碍厂商扩大经营 的规定。
宏观经济应兼顾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是用来概括政府的租税与支出的专业名词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私人储蓄,减少政府借贷,增加对有长期回报的事情的支出
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设计特定的、影响雇佣的税负以及帮助失业民众的支出计划,以降低自然失业率
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以提升总需求,抑制周期性失业造成的失业增加
如何降低通胀
财政政策可通过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来降低总需求
高额的政府借款和大规模贸易逆差有关,提高国民储蓄可减少外资依赖
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短期的,一个经济周期内的)
宽松与紧缩的财政政策
总需求=C+I+G+X-M,政府支出、消费和投资特别容易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能使总需求移动
扩张性/宽松的财政政策
使社会的总需求增加或购买力提高的政策
包括减税与增加支出,使更多钱流入社会
收缩性/紧缩的财政政策
降低社会总需求或购买力
增税或减少支出
实施方式
自发性政策
在不需要动用法律的情况下,当经济衰退时自动刺激总需求,经济扩张时自动抑制总需求的政策
如个人所得税,社会福利、医疗保险
一般而言,GDP减少2%,自动补偿机制将拉回1%
有自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采用平衡性政策么
平衡性政策
时机问题
时机往往太晚了,问题已很严重了,而且呈现出效果也要一段时间
副作用
产生其他问题
政治的本质
经济不景气,政治要求政府省钱,权衡性政策要求政府花钱
治标不治本
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
降息有助于刺激总需求,升息则会抑制总需求
相对于财政政策,调整利率可以立即执行。速度更快
党派立场
保守派
倾向于采取减税的扩张性政策,以及削减支出的收缩性政策
自由派
偏好采取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增税的收缩性财政政策
预算赤字是预算中政府的支出超过税收
短期的预算赤字在经济衰退期不是一件坏事
长期预算赤字偏高,以上三个效应的某些组合必定会发生
李嘉图等价定理
预算赤字偏高,人民预期会增税,因此增加储蓄
挤出效应
预算赤字偏高会挤出私人投资
挤入效应
政府大量借款会带来贸易逆差
预算赤字与政府负债的关系
当年年底总负债=政府总负债+来年累积的预算赤字
衡量国债的标准
某年的总负债除以GDP,便于逐年比较
增加私人储蓄,增加私人投资,减少过分依赖外国投资
货币
三种功能定义
交易媒介
储存价值
计账单位
M1与M2
M1是通货与支票等,市面上流通的,可以直接使用的
M2是广义货币,加上需要提款这个动作的
通货(硬币与钞票)只是货币的一部分。通货只是M1的一半,M2的1/10左右
信用卡只是付款的方法。借记卡与银行账户关联,该账户已经是M1的一部分
银行与银行体系
银行的定义
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银行接受存款且承担放款。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和手续费
银行通过放款的过程创造货币
因此银行必须持有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
中央银行
制定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
法定准备金
概念
银行不可贷放出去的存款比率。必须存入中央银行
影响
法定准备金率提高,银行可贷出的货币变少,民间可获得的贷款减少,总需求缩小,市场利率上升,借款没有吸引力
不常用
再贴现率
银行可贷出的资金已接近或超出法定准备金率,就需借钱(隔夜)来符合法定准备金率。银行间经常互相借钱,如果银行向中央银行借钱,所需的利率就是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高,银行就会少贷出钱,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就变少
银行向中央银行借钱较少,一般是先向其他银行借钱。所以再贴现率没有改变太多
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购买或销售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
央行买卖债券的对象是银行
央行销售债券给银行,减少银行的现金,社会的货币供给减少,总需求下降
常用。改变准备金和再贴现率需预测银行将如何应对,买卖债券可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看结果
央行无法直接决定利率,通过公开市场锁定利率(联邦基金利率),这个利率是银行同业间短期隔夜拆借利率
量化宽松
央行把钱贷给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这些贷款通常是短期贷款
央行购买较长期的证券
货币政策的功能
应对经济衰退
经济不景气时的标准做法是央行出面降息,即推出扩张性、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碰上负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当通胀率为负,也就是通货紧缩时,实际利率无法为零,严重时导致经济大萧条
很多央行的目标是让通胀率保持在2%
货币政策与金融泡沫
金融泡沫的定义
价格的上涨不是出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是因为投资人期望价格持续上涨时,泡沫就出现了。
泡沫有创造其自身的动能,当足够多的人认清泡沫无法维持时,价格就会暴跌
很难判断某个东西什么时候是泡沫
是否制定货币政策应对金融泡沫存在争议
经济是不可预测的
自发性货币政策
权衡性货币政策
时间滞后
过度的风险
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一定有效
收缩性货币政策可以明确提高利率并降低总需求。若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但银行仍有可能决定不放款,就不会有任何效果
政府或社会对可能对如何操作货币政策有不同的看法
也可用来促进经济增长
营造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让企业更好的发展生产力和创新
制定货币政策的方法
通胀目标化
一般都2%
保证金融体系有足够的通货流通,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银行的银行
银行间的中间角色
为银行提供存款保险
扮演最后贷款者角色
当金融体系出现灾难的危险时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好处
绝对优势
国际分工
比较优势
某国在生产某商品时,生产力优势最大
动态增益(相似产品的贸易)
使较小的国家善用规模经济
多样性
使产品的专业化程度更高
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流动
全球化下的国界壁垒
衡量
把国界内的贸易与跨国界的贸易做比较
一国的价格跟另一国非常接近么
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几种方式
进口配额
关税
贸易保护主义的漏洞
没有理由相信保护主义能增加社会的就业机会,反之亦然
保护主义无助于整个社会工资变高
进口确实会使两国的产业失调,但这种失调有助于竞争力
全球化不是收入不均的最大影响因素
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议
拉大穷国与富国差距
全球收入差距扩大,不是因为全球化伤害了贫穷国家,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全球化
可以保护新兴产业
幼稚产业通常不会因为保护主义而变大变强,反而会落后
国外生产者可能有不公平的优势,因为他们的标准低,所以成本低
因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所产生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一小部分,所以这并不会让他们获得所谓的不公平的优势
倾销问题(低于成本销售,取得垄断再提高价格)
没有案例说明国外厂商因倾销而赚取垄断利润的
国家安全,限制进口减少依赖
相反应该更多的进口
全球化的趋势必将持续
通信技术与交通的发展
国际协议降低了贸易的法律障碍
中国等出口导向经济体的崛起
汇率
购买力平价(PPP)汇率
相同数量的货币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举个例子,中国的衣服卖40元一件,你拿着40元人民币到银行换成美元,拿着美元到美国也能买一件衣服。
政府如何干预汇率
不能同时用来对抗通胀或事业
在外汇市场买卖本国货币
需要动用外汇储备,并非长期政策
政府追求稳定或缓慢变动的汇率
金融风暴
国际资金流动规模扩大,汇率变动且难以实行固定汇率,银行体系崩溃。真正的问题是政府无力偿还债务
遭遇金融危机的国家的共同点
GDP大幅萎缩
金融危机的一种常规模式
危机前大量外资净流入银行和金融体系,银行放款答复增加,随之而来大量的坏账,流入股市照成股市短时间大涨。之后,外资停手或撤出
国际资金的转向
当某国的股市上涨,资金大量涌入,以致当地经济无法妥善管理(过度调整)。很多银行的放款收不回来,股市高企。随后资金撤出,方向过程再次过度调整
资金大量涌入,货币走强。外资撤出,汇率大幅下跌。汇率的波动,照成银行无法偿还借款,政府无法偿还财务
如何解决国际资金的转向造成的经济风险
IMF有权放款给遭遇金融风暴的国家
关注让什么样的钱进来
加强监督银行与金融体系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