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2017-11-22 16:17:34 588 举报
AI智能生成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知识总结,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关注公众号【成长不止步】查阅得到其他专栏知识总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命运
自我实现的预言
潜意识就是命运
我们的外在命运是由内在想象决定的,特别是我们潜意识层面的想象
我们做的选择都是由于选择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但一句话重复三遍后,这句话就足够的重要
自我实现的命运
自我实现语言:一但你说了一句话,因为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事情朝这句话余元的方向推动,以此来证明你是对的
自恋表现形式是我是对的和我比你强
改变,从体验开始
被触动:就意味着一个理性的知识,和你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
自我实现预言其实大部分是对体验的提炼和总结, 不管是觉知你的预言,还是改变你的预言,先从体验开始
更积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就需要寻找机会,给自己制造机会,体验那个更积极的体验
如何让别人体验到消极的预言,也是至敌的一种方式
总结:自我预言,潜意识的信念,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发现自己潜意识中的信念,积极主动的去改变他
权威期待的力量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如果你对一个人赋予强大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
在小的时候,权威的期待会对我们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我的权威期待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好像并不小),当时的【不要全听父母的,如果你们的父母那么厉害他们怎么没有考上大学呢(班里都是农村孩子)】,结果这句话一直指引着我,导致我很叛逆,只听自己的,不过对于后来的自我学习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自信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语言,或者说自我期待,其实本质上是来自父母的这个权威
怎么带给别人积极的影响
权威的期待可以强有力的影响人和动物
潜意识层面的期待:当你评论别人不好时,潜意识就是肯定他的不好,满足了自恋,我比他强
自恋的人满是负面的期待,永远活在自己的王国里,永远期待着别人不如自己,也就永远容纳不下比自己优秀的人
融会贯通:这不就是李笑来讲的发现别人的好吗
一切努力,只为遇见你
何为自恋:一些人之所以喜欢批评别人,根本问题是他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满足自己的自恋需求,太喜欢批评别人的人,是因为在权威的镜子里照见自己是不好的,所以当他作为镜子的时候,照见的别人也是不好的
不含诱惑的深情: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纳你,而且不给你设置任何的条件
不断给别人提供深深的支持以及鼓励,会给一个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结:好的期待会给自己带来正能量,坏的期待会给自己带来负的能量,同样对其他人也是产生一样的作用,好的期待从心出发,镜子了可以照见自己,通过别人同样也可以照见自己
打赢你的内在比赛
警惕你的自我成就感
自我成就感:我们往往追求的不是单纯胜利的结果,而是在追求‘我’自己的成就,我个人的胜利,这就是自我成就感
自我挫败感:也就是说,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是‘我’的失败,这样的自我挫败感,会影响我们发挥潜能
在团队中,追求自我成就感的人,会视图把他的自我挫败感转嫁到队友身上,这会影响整个队伍的发挥
要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就要放下头脑的评判,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事情上,并信任身体的自然反应
生活中,禁忌不要把自我挫败感转嫁到家庭或者自己容易伤害的人身上
放下头脑,信任人身体
自我一:是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他的语言是文字
自我二:是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他的语言是图像
思维是很好的工具,但如果我们认同了思维我,就会陷入对事物好坏的评价,为了不让自己犯错产生挫败感,我们在评判时就会感到紧张,从而影响自己的潜能发挥
潜意识发挥:就是你放下了自我一,让自我而与事物的自我得到了充分的融合,你会专注于自己的动作而少了评判,从而产生高峰的体验
竞争,是最好的合作
身心合一虽然可以给团队带来和谐,但是不能激发团队的斗志
充分的竞争无处不在,包括家庭,社会,体育竞赛,竞争会不断催人上进,不断积累能量,最后使自己变得足够强大
追求竞争是人的本分,无处不在
六招让自己说了算
不含敌意的坚决
从小事开始
尊重事实,驳回情绪
直击命门
让对方疼
在地理上保持界限
总结:自恋性竞争的力量无时不在,接受他的推动让自己变得更强,在关键性的决赛时刻,放下自恋与头脑,信任身体,床再出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读懂你的人生脚本
一切都是自传
一切都是自传:每个人在讲的故事,都是在说他自己
每个人都在童年时代形成了一个‘人生脚本’,像是一个人的人生剧本一样,会有开始,展开,,高潮,结束和尾声
导演、演员、和小说家创造出来的出彩作品,常常源于他们的自传
那些最打动人的故事,很可能是人类共同的重要‘人生脚本’,那些最打动你的故事,很可能是你的人生脚本
轮回(强迫性重复),是为了疗愈
强迫性重复的三层意义
把不受控制的创伤变成自己能部分控制的创伤
不断地体验这个创伤,可能会让我们对创伤的耐受度提高
在新的轮回里,会产生新的可能性,能去疗愈这份旧的创伤
强迫性重复的不只是创伤和痛苦,一切重要的情感都会被重复
有了对过去经验性的觉知,强迫性重复才有意义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自传
命运不是由外在的力量所决定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选择,我们这一生,就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
了解自己自传的方法
给自己设想一个墓志铭
他记忆中最早的那件事或者细节
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三件事
你记忆中最深刻的事,就是你人生脚本的隐喻,认识自传的过程中关键的是你的情绪情感,还有你因为整件事而产生的心念
完整地观察一个对你来说重要的生命事件,观察他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留意着总监所有的重要时刻,以及你的重要感受和心念
只有来自自我2层面的心念,也就是哪些图像式的痛和爱,憎恨和憧憬,才能生出真正的外在图景来
四念柱读懂生命中的隐喻
四念柱的组成:身念柱、受念柱、心念柱和法念柱
四念柱的术语:精细地觉知自己的身,念和心的变化,以中证的,不带评判的心态,只是如是、如实 地观察
读懂生命隐喻的五个要点
具体化回顾
探究感受
不带评判的去觉知
找专业的陪伴
总结:命运看似是由外在的力量决定的,其实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好多的‘都是命啊’其实是我们自己人生脚本的轮回,如何发现他,并且通过自己的人生脚本改变自己的命运。
自我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自我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自我的稳定性:分数越高,就代表一个人的自我越稳定、越结实;分数越低,代表一个人的自我就越脆弱,越容易瓦解
一个人的自我有内在,也有外在,自我稳定性就是指外在的外壳是否结实,是否能够很好的承受对外的情绪与力量
自我的灵活性:分数越高,代表一个人就越容易即使调整;分数越低,代表一个人约会固守着自己的自我
自我灵活度高的人,可以敏感地感知他人,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状态
最好的状态,是一个人既有高自我稳定性,又有高自我灵活度
自我的疆界与力量
自我的疆界:一个人会将自我延伸到多大的空间
自我疆界决定了你能向外延伸的宽度以及对外界环境的掌控能力
自我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程度,他是有汹涌磅礴的力量,还是只是涓涓细流
自我力量弱的人,很难承受重大任务,自我力量强的人,只要给他试错的机会,他一定能有所成就
自我的力量,只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中,我本来就具备的力量,而自我的疆界,讲的是一个人对外界的感知和态度
自我的组织力
自我的组织力:一个人能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自我,特别是,在高压的情况下能否及时做调整,当自我被打碎后,能否得以疗愈
自我组织力强的人,当自己的人格被巨大压力瓦解后,可以迅速的组织起来,而自我组织力弱的人,面对巨大压力瓦解后无法自我重组,而是一直迷恋在自我的自恋中
面对自我组织力差得人,多鼓励,少批评,适当的时候要懂得自保,面对自我组织力强得人,可以直言,直指问题重点
总结;认识自己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但是一切事情都可以慢慢来。
自我理论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就是本能,由各种欲望所组成
超我,相当于人格中的管制者,道德
自我就是平衡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
我,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自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体验与思维,是实体与镜像。思维因为可以形成文字,可以有逻辑,所以被人类重视,但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触碰到他的体验。
现象场指的是一个人发生重大体验与他发生时的时空的综合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两个人,如果深入了解了彼此的现象场,在四目相对四分钟,都可以爱上彼此。如果你想了解谁,可好好地去了解他的现象场,碰触他的深刻体验
让你的本能喷涌而出
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抱持性环境:当你做好时,认可你;当你受挫时,支持你。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咨询师对来访者,领导对下属,都可以去提供抱持性环境
温尼科特将人的自我视为一个能量球,能量球可以是伸展的,也可以是萎缩的,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灰白的。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能量球
总结:让真正的自我赋予能量,不要完全压抑住自我,好男人虽好,但不是真正的自我
真自我与假自我
口欲期:吃货的源起
口欲期:时间是0-1岁,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部位
婴儿用嘴感知这个世界,对一切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用嘴去尝试
固着: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阶段得到满足太少或者太多,都会导致这个人的心理固着在这一阶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发展停滞在这个阶段,这个人会持续地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
退行: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受到了挫折,就会退行到低级阶段,去寻求低级阶段的满足
肛欲期:金钱态度之源
肛欲期:1-3岁,快感中心集中在肛门部位
大便,是每个人的第一个创造物,我们如何对待这个创造物,会严重影响甚至决定,我们以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其他各种创造物
除了创造物,大便也是人的第一个可以完全自己控制的东西,学会控制会带给孩子巨大的掌控感
幼儿如何对待自己的大便,自然是父母等抚养者决定的,这时候,我建议不要太严格地训练孩子,要让孩子形成自律自制
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性器期:3-6岁,也被称作俄狄浦斯期,这种翻译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的故事
孩子在性器期,心理上会对同性父母产生攻击欲,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想占有父母中的一方,而对同性一方产生嫉妒和竞争
这一阶段的心理非常复杂,费洛伊德认为的解决方式是认同,孩子明白他们不能攻击同性父母,于是转而认同他们,因此形成过这种心理:我可以成为同性父母的样子,长大了去找和同性父母像的异性
俄狄浦斯期是在锻炼竞争性,父母不要总是赢自己的孩子,可以适当地输给他们,把竞争变成好玩的游戏,让孩子的竞争性得以良好发展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潜伏期和生殖期
潜伏期:6-12岁,进入潜伏期,而更重视和同性交往
潜伏期,一个人对异性的欲望突然消失了,反而表现的对同性更有兴趣。潜伏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和同性的关系,为未来在社会上立足做好准备
生殖期:12-20岁,也即青春期,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都趋向成熟,最终做好了生殖的准备
在抱持环境下长大的人能够很好的度过青春期,能展现自己的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别人,简单来说就是,能竞争也能合作
总结:在孩子成长中,不同时期对于孩子未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法去陪伴孩子,回忆自己小时候如果度过这五个时期,和现在的生活比较自己的成长
成为你自己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自己认识自己,遇事喜欢根据自己的主观评判行事
外部动机是根据外部评价认识自己,遇事喜欢参看别人的意见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更在乎的是内在感觉,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更在乎的是评价,认可,数据和金钱等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概念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有一个精神胚胎,就像是一粒种子。成长,就是这个精神胚胎发育的过程
植物种子的发育,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养料,而精神胚胎的发育,需要的养料是感觉
精神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所以孩子的自发选择,有深刻含义
什么是感觉
第一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就是器官在运动和静止下给你的感觉
第二类:第六感是指超出无关感知的能力,
第三类:第七感,一种是指对相互连接的世界的感知力或者是指对时间的灵敏感知,人的意识拥有基于过去的记忆,来模拟未来,分析未来的能力
精神胚胎会自动指引一个人去做事情,所以孩子们的自发行动,都有其深意。如果父母强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否定孩子的感觉,就是破坏了孩子的感觉,也破坏了孩子和事物直接建立关系的能力
真自我和假自我
真自我是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觉构建,假自我是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真假自我是从婴儿期开始构建的,后天可以慢慢养成的
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指视觉系统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大量信息,注意过程需要选择重要的信息来进行优化加工,注意其中一个信息,一直其他信息。同时来说,就是在外界很多刺激中,只是注意到某些刺激,或者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
总结:根据外部的评判的来认识自己的人是外部动机,假自我,根据自己认识自己的人是内部动机,真自我,培养真假自我是在出生就开始了,不过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慢慢在培养新的自我
关系
关系,即命运
性格,是你内在的关系模式
客体关系理论: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展现,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自体就通常成了我,自我就是意识层面的自我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
性格在关系中疗愈,也就是两个人在彼此碰撞中,彼此磨合,互相就会磨合彼此的性格,最终达到平衡
认识关系奥秘的第三只眼
当下关系模式,是内在关系模式的再现,也是一个人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他也会展现在这个人的各种关系中,是一种基本模式
当下关系模式的再现,是童年关系模式的映照
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原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开始了一定的自由
当与人交往时,要有第三只眼睛观察你们之间的关系
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
人和人谈话时,必然在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和情绪。所以要辨析对方传递的客观事实信息是什么?客观事实要尊重,而谬误要驳回,主观情绪要共情,而垃圾情绪则要驳回或化解
在关系中,我们会玩各种自恋的游戏,去追逐‘我是对的’、‘我比你强’这种自恋感。但一但有人,在不破坏我们自恋的情形下,和我们构建了基本平等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这种关系,最舒服
吃饭看关系
怎么吃饭这件事,反应了你怎么吃奶,反应了你和妈妈的关系质量,也决定你和其他女性关系的质量,不仅如此,因为妈妈几乎是婴儿的整个外部世界,所以这还影响着你和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质量
作为第一个重要客体的乳房,既 是真实的,又是象征的,是指事物以及背后那个提供事物的客体。只要能让婴儿和事物提供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来,这就是一个好的命运原型
总结:你与母亲乳房的关系,你从小与家人的关系,决定你以后会进入社会如何处理与其他人的关系,当然你可以和其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来化解你小时候的命运(学习心理学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关系的迷雾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看见就是爱,所以,婴儿最初都在寻求妈妈的看见,这一点在一些成年人身上还可以看到,他们希望有一双爱的眼睛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
当从来没有被看见时,你的一些感受就像从没存在过是的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心理咨询师要做来访者平滑的镜子
艾瑞克森催眠流派有两个‘看见’别人的技巧:和对方同频呼吸,简单回应对方的感受
你真能守住一个秘密吗?
人们渴望被看见,不只是爱渴望被看见,一切的感受都渴望被看见,就如同自恋是一样的根本需求。
由于人们渴望被看见,所以人很难会保守住秘密
一切都为关系,关系就是一切。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有时,我们会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我们必然会渴望将自己在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
心灵感应与深度同频
深度的心灵感应,意味着绝对的同频。当你和一个人全神贯注的待在一起时,心灵感应发生的概率就会高一些
在婴儿期有一种特质‘原始母爱关注’,有这种特质的母亲,会对孩子的感受非常敏感,孩子的感受在婴儿阶段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全神贯注的爱
当你全身关注的带着爱去关注别人时,你也感受到了爱,对方也感受到了爱。全身关注不但适用在孩子,适用在所有的关系上。
总结:看见就是爱,全神贯注带着爱的观察就是看见,人人都需要被看见,被爱。而看见的最高境界就是与对方共频。
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我与它:当我将你视为我达成目标的工具或对象时,你在我这儿就沦为了‘它’,这时就构建了我与它的关系
我与你:当我放下我的所有预判和期待,带着我的全部本真和你的本真相遇时,这时就构建了我与你的关系
在马丁不伯看来,我们必然是处于我与它和我与你的双重世界中。为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不断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如果只有这个,人就会迷失,所以也要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的存在
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农委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珍惜规则与权力规则
以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
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也就是我尊重你的本真
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规则,而摒弃权力规则,或在私人领域太多使用权力规则,都容易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我们可以使用权力规则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可以去构建一个事业。但同时,我们要知道,只有珍惜规则,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碰触到你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乃至世界的本真
关系怎样疗愈一个人
如果关系有很轻的我与你的特质,因为珍惜规则的作用,那么关系就会有滋养的部分
如果关系汇总,我与它成了主导,那么除非你拥有权力空间,你会在能力上变强,否则你会感觉到,关系在损耗这你
构建关系的三个原则
真诚:我所说的和我所做的是一致的,我所想的和我所体验的是一致的
共情:就是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感人所感想人所想,更通俗的解释,其实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对方的感受
无条件积极关注:我对你的好,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
机体评价过程:做选择的时候要听从你的机体,这个机体,可以理解为心和身体的总和
天才,和情商有仇
天才总是坚持在人际关系中做主体,做自己,有可能显得情商低,忽视别人,但是一直做自己,和自己的本我相关联,一直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而特别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在讨好别人时,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力也因此受损
对于异类,就需要寻求关系,而对于所谓的正常人,就需要穿越关系,去寻求哪些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能迷失在人际关系的迷雾中
总结:社会的本质就是关系,社会中讲竞争规则,家庭讲珍惜规则。在外用好社会规则,在家用好珍惜规则
世界是相反的
好我与坏我
好我与坏我,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比如,在一个人的身上,当你看到他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质后,你要知道,这意味着你同时也看到了他相反的一面
一个执着好我时,就是执着于用这种方式,显示和父母等养育者,而后和他人建立关系,是一种和别人建立关系的习惯方式。好我的对立面就是坏我
当一个人的意识,和自我的一部分特质彻底失去联系时,这个人就会受潜意识的支配,去接近一个明显具备这一特质的人,通过和这个人联系,二区碰触自己内心的这一部分
当一个人的好我达到极致,他的坏我也会达到极致,他表现出来的好我,就会通过潜意识层面获取坏我来平衡,一个人的特质最好是及格就好
你既可以A,也可以-A
房树人测试
房:投射家庭,代表安全感
树:投射自我成长,象征生命能量和支持系统,如事业和学业
人:投射自我形象,以及人际沟通模式
越好人越恐怖
中国式好人,意识是在善良忍让的同时,是被动、消极和封闭的-拒绝做中国式的好人
所谓的好人,在善良忍让的同时,是被动,消极和封闭的。这样的好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反面的自己,从理论上讲,这是没有被看见的本我
恋爱乃至人生的更大动力,是追求人性上的圆满,遇事会出现各种痛苦的选择,解决这份痛苦的方法,自然不是一个去消灭另一个,而是两者的融合。痛苦是为了融合人性的不同部分,最终趋向人性的完整。
正能量与负能量
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我们反对自大,忌讳谈性,也强调克制愤怒,我个人认为,这些极力想消灭的坏东西,是最宝贵的生命力自身。
人越是远离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三个东西,就越是死气沉沉,没有了生命力。相反,那些能直接展现着三种能量的人,虽然容易有争议,但他们身上,容易有热情,创造力,美丽等生命力的各种表现
一个具体的人,之所以将自恋,性和攻击性视为-A,那很可能是因为你最初的家庭将这些生命力视为坏的,而家庭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社会文化环境所导致的
发现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力
表面行为或有好坏,但背后的动力没有欠缺
许多行为从表面上看会有问题,但这个行为背后的动力确实没有问题的,只是我们在表达这个动力时被局限了
问题行为背后都有积极动力
看到一个问题行为
找到问题行为背后的动力
学习用好的方式去表达这份动力
被动攻击
所谓的被动攻击,就是说在关系中,你不能用主动地方式表达你的愤怒,于是用了被动的方式去表达,被动的方式,就是不配合的方式
总结:人都是两面的,如果一面及其突出,就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平衡这一面,能量无好坏,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也就是说,如果缺乏情感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回应,就是光
那些拥有丰盛饱满的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容易呈现鲜活的生命力,有热情,有感染力;而人际关系匮乏干瘪的人,生命力也容易匮乏干瘪。如果一个人处于损耗性的关系中,这个人的创造力会受损,但缺乏人际关系的滋养,哪怕这个人有天才般的创造力,他也得不到幸福
从一元关系到三元关系
一元关系:是指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他希望别人都来配合他的意志;关系中,只能是他说了算
二元关系: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人是和自己一样的独立存在,有自己的感受和意志,他能共情对方的感受,也能尊重对方的意志
三元关系:是指一个人能意识到关系的复杂之处,在复杂的关系中,他能同时看到我,你和他三个人的感受和意志,并尊重这个复杂的三元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
关系层次进化的关键
当一个人意识到别人也是有独立人格的时候,他就从一元关系走到了二元关系
当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也是好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二元关系
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和与你竞争的人都是基本好的,这就是三元关系(发现别人的好)
三角化:关系中的权利游戏
把二元关系里的问题,放到三元关系中去处理,并且逼迫第三者去评理或站队,这种现象称为三角化。三角化中,最常见的一个游戏是卡普曼戏剧三角,也就是心理游戏中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三个角色。卡普曼说,所有人机关系的互动中都藏着这个戏剧三角,大家也都会在这个三个角色中不停互换位置
卡普曼认为,从这个戏剧按较重跳出来的方法是:具备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因为三角化游戏其实只是在借助三元关系,来消化二元关系乃至一元关系处理不了的坏。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以及和你们相关的第三方都是好的,自然就从三角化游戏中脱离了出来。
总结:从简单关系走向复杂关系,从复杂关系走向简单关系。世界本部单纯,若不能从复杂中淬炼,必会从复杂中沉没
动力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疾病的分类
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最重要的问题是失去了现实的检验能力
人格障碍
不稳定,情绪非常反复无常,前一秒还在大哭,下一秒就破涕为笑,核心是缺乏稳定的自我意象,导致他们很容易变化角色,和他们相处,你会觉得他们一会变一个人
冲动易怒,容易自虐,自伤甚至自杀
极度害怕被抛弃,他们常表达‘你只要不离开我,要我怎么做都行’
神经症
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等都是神经症
自信与热情
心理健康就是自信+热情,当活力能够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当活力能够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
两种生命力
健康:所谓健康,就是好的,善意的动力或能量,能在自体和客体间流动,并且这时自体和客体都被直觉为基本好的,基本善意的。
病态:所谓病态,就是坏的,恶意的动力或能量,在自体和客体间表达,这时的自体和客体也被直觉为坏的,恶意的,当客体被直觉为彻底恶意时,就变成被迫妄想症
每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个能量球。当能量球表达一个动力时,如果被客体接住并回馈说这个能量是好的,他喜欢,那么这份中性的能量,就变成了好的能量,如热情和创造力,可以统称为生命力。也就是正能量。如果能量没有被客体接住,被拒绝或被忽视这份中性的能量,就变成黑色能量,如愤怒,恨和灭欲,可以统称破坏力,也就是负能量
谈谈的读书使
不要为了生活而放弃自己真正的追求
总结:心理健康就是自己充满活力与自信,人的一切能量都需要客体去接应,一切的接应都是建立在关系上,不要抱自己封锁起来,丰富自己的关系,让能量更好的流淌。
生命力的演化
全能自恋与自恋性暴怒
全能自恋,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神’,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
自恋性暴怒:如果外部世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转,神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外部世界,这就是自恋性暴怒
实体自恋与虚体自恋
虚体自恋:面子就是虚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感是和外在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方说美貌、金钱、社会经济地位、名气等等。当外在的条件变差时,你的自恋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实体自恋:投入地去爱,投入的去做事情。一个人有了基本的实体自恋,才能做自我观察。
全能自恋的力量
全能自恋就是白天做梦并且使他成真,他会觉得自己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但是一遇到重大挫折就会完全打破这种全能自恋,他会变得非常糟糕,-理性的思考可以解决全能自恋的狂大
最好的状况就是全能感没有从你的体能消失,你发起一个有一个伟大的愿望,但是在实施的时候有可以足够的冷静,理性。
全能自恋的表现
卓越强迫症:不优秀,不配活-接收现实,接受不完美
行动困难症:想法多,但行动困难-打破完美
诛心论:我要追查你说的话,乃至你的想法和动机-能区分想象与现实,并知道想法不等于行动,更不等于后果
在关系中受伤,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
总结:了解全能性自恋,并在生活中知道哪些是全能性自恋,当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能够觉知,发生在别人的身上懂得如何应对。
攻击性
每个人都不好惹
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很多人不敢表达愤怒,就是因为意识层面是合理的,但是潜意识层面却是可怕的
每一个人都不好惹,那些老好人只是没有表达出来攻击性而已
攻击性的意义
儿童需要获得母亲或客体可以在他发出攻击性后而得以幸存的感觉
攻击性向外,就变成了破坏性,攻击性向内,就变成了抑郁
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则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
活力,总是带着攻击性的,不管怎么惧怕攻击性,我们其实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他很容易像虚假的,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
如何转化破坏性
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攻击性,就是我和你之间的相互寻找
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这意味着,你的黑色经历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看见,转化成了白色生命力
苛刻的权威惩罚你的攻击性,宽容的权威接收你的攻击性,并且把他转化为爱还给你
生本能和死本能
任何一个动力一但升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如果它在关系中被接住,就意味着它得以生存;如果它在关系中没被接住,就意味着它被否定甚至要被杀死。这时,这股能量的死亡焦虑就会被唤起,于是产生了破坏欲望:要么想迫害乃至催化客体,要么想破坏自体
当在做转化破坏性、去毒化的工作时,就是在将死本能转化为生不能,将死亡恐惧转化成生命力。
总结:攻击性被压抑住后,无法寻找到客体就会攻击自体,会导致自己的抑郁或者无力,如果攻击性被客体很好地接受,才能更好的体验生命力在体能的流动。
锤炼生命的韧性
时空感
空间感:全能自恋的人,发出一个愿望,就希望立即被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把这个能量转换成黑色的能量,而不知道可以通过空间转换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时间感:心智不成熟的人,他们只有当下这一瞬间,如果愿望被满足就觉得很好,如果愿望没有被满足,就立即暴怒。却不懂得通过时间的延续可以慢慢满足自己的愿望
婴儿和有婴儿心态的成年人认为,必须在当下这个时空中实现愿望,否则愿望就死了,自己也要死了。成熟的人则知道,即便我在很多时空受挫,我还是相信我能在更多时空增加实现愿望的可能性,所谓韧性,就是可以拿时间与空间,做生能量与死能量的转换。成熟的人的能量有了韧劲,轻易不会再破坏,最终会行程稳定的感知:随着时间累积与空间转换,愿望得生的可能性会增加,由此生能量就变强了,死能量逐渐在变成生能量。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当婴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愿望,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当成年人在实现自我愿望中获得效能感,他就会激活生能量,但是如果失败了还可以考虑时空感。
成人锤炼自我效能感可以试着去做好一些小的挑战,然后不断升级事情的难度,现在头脑上知道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变换,只要不断累积投入,你的经验和能力都会增长,事情实现的概率就会增加。
成年人锤炼自我效能感还可以拉长时间的维度,即使现在没能实现,要告诉自己,只要不断的努力,坚持下去,胜利就会到来。
挑战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舒适区,意思是每个人的自我,都有一个习惯了的舒适区域,如果离开了这个舒适区域,就会感觉不安,所谓不安,就是闻到了死亡的能量
成长的过程,就是舒适区不断扩大的过程,可以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并且能够很好的接受他们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锤炼,就是有东西向锤子 一样击打你i,一股能量攻击了你,并唤起了你体内的一股能量,你一开始体验为死能量,担心它会伤害你甚至杀死你,但你承受住并化解了它,它转化成了生能量,你因此变得强大。我们的心灵自我,根本上是一个不断被杀死的过程,每次关键死亡能量的捶打都在自我承受范围内,你借助你的自我和别人的帮助,成功将其转化为你能掌控的生能量,你因此得以滋养和强大。一如你才所说:杀不死你的,会使你更强大
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破自恋的过程。最初你觉得自己是神,但发现只是个人;接着你希望自己是最强大无比的人,单发现太多人比你强;你还希望自己能迅速长大成为强者,可发现不行,需要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并且强大都是你投入的结果。。。。成长要循序渐进,现在幼小是行程基本的自我效能感,然后随着长大,各种调整都没有摧毁自我,而逐渐更为强大
连续与断裂
在我们的感召中,连续就像是生,断裂就像是死。这导致我们会喜欢连续二排斥断裂,当我们生能量比较足时会制造连续,死能量站统治地位时会制造断裂。比如我们惧怕关系中的分离,渴望关系中的连续,当一个关系能像是一个连续体,我们才会感觉到安全,才会在关系中投入,关注生的能量,如果关系中积攒了大量死能量,这股死能量就会去破坏,攻击我,你或者关系
绝不是说生能量就是好,死能量就是坏,连续就对,断裂就错,实际上我们常常需要使用死能量去毁坏一些该毁坏的东西,比如结束一些不想交往的关系
这一节不是很理解
总结:接受现实的挑战,打不死我的只会使我更加强大,现在无法达到的目标,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你会实现你的理想。
性的动力
警惕心灵僻径
当一个生命,感觉外部世界的死能量太多,超出了自己承受力,自己可能被杀死,这个生命就倾向于关闭自己,走向封闭;当感觉外部世界的生能量更多,生命对自身的生能量有信心,不怕被杀死,就会走向开放,因此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外部世界敌意太多,家庭就会趋向封闭,如果家庭敌意太多,则个人则会趋向封闭
你精彩的活过,你的孤独才有价值,而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孤独的,你则会与社会脱轨,无法获得幸福
心灵僻径:当外界不太友好时,婴儿不能与养育着建立基本的关系时,他们会关闭通向关系世界的通道,而进入一条孤僻小道,活在全能自恋的各种表现中。
无处不在的性
性无处不在
性是对关系的渴望
性是对关系的渴望。性很深刻,在各种情感关系中,一但有了性,这份关系的重要性通常就会超越其他
性是一个很容易给人带来兴奋。刺激乃至愉悦的能量。性于爱的完美结合,会使两人之间有无比深刻的契合和链接,会进入我与你的世界,使人情不自禁地把这种完美情感关系放在第一位;如果只看到它的部分存在,就会陷入我与它的世界,心灵容易沙漠化
攻击性是发生在我和你之间的动力,性更是关系的巨大动力。攻击性如果被化解,可以让关系亲密,如果不能化解,则会让关系疏远,而性的动力,主要是想让关系变近
文明是原始欲望的升华
全能自恋、性和攻击性,在加上生死,可以理解为:首先,全能自恋是一元世界里的动力,他的实现会成为生能量,而受阻后产生的自恋性暴怒是死能量;第二,性和攻击性是二元世界里的动力,性指向关系的亲密,而攻击性指向关系的分离,性被视为生能量,攻击性被视为死能量;第三,终极的性活动直接制造新生命,终极攻击性是杀死生命。性之所以对人有如此根本性的力量,也是因为我们都想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升华:这一概念出现在一分析性文献中时,作者通常用来表示个体能创造性地应用有价值地方式来应对问题。升华被看做是解决心理困境最健康的方式,是自我发育进入了新的高度。
全能自恋,性和攻击性,他们原始的表达,常常只能一时令人舒服,而要变成一种文明,才能持续地创造,持续地提升自己
总结:人离不开关系,性关系则是深层关系的历险,双方有价值的表达性与攻击性,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生命的初心
从渴望到绝望
反向形成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人类有能力将事物反其意而用之,传统的反向形成包括正、负性情绪的相互转换。例如,由恨转爱,崇拜变成蔑视或妒忌变成吸引
太封闭的人,都是对关系持有绝望态度的人。而生命最初人都对关系有强烈的渴望,从渴望到绝望,有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发出渴望,后来被忽视,被拒绝,于是失望;失望累积多了,就会变成绝望,觉得世界上没有爱自己;对关系绝望的同时,那些没有得到回应的动力,就变成了恨,恨累积多了,就演变成了我们的各种心魔。而这个过程也是可以逆转的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渴望后,就可以试试继续发出他们,不过要向着对的人发出。张开双臂后,有可能会再次失望,但也有了希望,当我们的渴望能不断被人接住后,我们就会逐渐从封闭中走出来。而如果一直封闭的话,那就什么都不会有。当真正从体验层面实现它并不容易,但不要忘记,这是我们的本心
碰触你的内在婴儿
体验潜意识中自己婴儿的状态,有点不敢做,也许是时间没到
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完整的展开生命的过程
你如何选择,就是你的生命根本所在
主动地,带着主体去做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事,最终塑造了你是谁
英雄之旅的 历程
在现实世界展开你的心
深入认识你自己
真正的自由,是战胜了内心恐惧,拥抱了内在黑暗后达成的一种状态
总结:生命那么长,我们要时刻拥抱未来,不论失败与否,人生路慢慢走
思维
身体、头脑与灵魂
心灵的三层结构:保护层,伤痛层,真我
情感隔离:情感隔离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讲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的个体应对焦虑和痛苦的另一种方式。更确切地说,伴随体验或观念的情感部分可以从认知整体中游离出来。
我们的心有三层,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接下来是感受层,最深处是真我。
真正的亲密是两个人的真我相遇
为什么要讲感受
讲感受,就是捧出你的心。只有当你能捧出心时,也才能碰触到对方。如果是讲道理,就很难起到这样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过程有三个:身体过程、情绪过程、和思维过程
身体过程,就是身体对事物的感知;情绪过程,可以理解为我这个存在对感知到的事物的接受或抵触;思维过程,则是用文字思考的过程。
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比起思维过程来更为根本。感受和体验是本体,而思维是镜像。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因为思维好辨识、好传播,而认为思维过程比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更根本。思维过程其实是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的一个投影。如果只有思维过程,那心灵就会是干瘪的,而必须有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的参与,一种心灵活动才是生动饱满的。
你的想法真是你的?
我们容易过于重视思维过程,容易觉得头脑里的声音,是我的想法,这是向思维认同,把思维认同为我。但你以为的我的想法,实际上常常是别人的声音,可能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所以不要轻易去认同头脑里的声音,否则容易被头脑所控制
感觉,是身体过程,是身体与其他存在在建立关系时的产物,他是你的;头脑,可以吸收各种信息,也可以被灌输各种信息,所以甚至可以说是别人的。比起头脑来,身体靠近你的灵魂,头脑可以被灌输,被蒙骗,但身体很难不忠于自己。如果没有身体的作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所以,要和头脑的思维保持距离,学会用各种方式去聆听身体
很多人不能很好地靠近自己的感觉,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一直活在别人的意志里。在东方文化中,所有主流的声音都倾向于说,你要听话,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却少有声音说,做你自己。每个生命都想成为自己,当不能用成长的方式时,就干脆使用毁灭的方式来表达这根意志。
高贵的头颅,鄙俗的身体?
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是心灵的三层结构。思维过程、情绪过程和身体过程,是心灵的三种过程。保护层主要针对着思维过程,感受层则针对着情绪过程和身体过程,而真我就是灵魂
当一个人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是打开的,他也就能反射到别人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他们可以在两个人之间连接,而思维过程虽然看似有力量、很可靠,但它不能再两个人之间建立链接
总结:用身体去感受真我,头脑是别人灌输给你的观点,而只有身体才是你的真实想法
认识你的非理性信念
控制信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行
爱比克泰德论述
要想获得幸福与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自己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
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省,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事情本省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忍让也不会。真正使我们恐惧和惊慌的,并非外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思考它的方式。使我们不安的并非事物,而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诠释
邻家的小孩打破了碗或者其他类似物品,我们会轻松地说‘这件事发生了’。当你的碗被打破时,你也要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就像别人的碗被打破了一样。要把这种认识扩展到那些更令我们牵肠挂肚、后果更为重大的世俗之事上去。
要清晰地辨别你允许什么样的思想或观念进入你的脑海
将人生视如赴宴,在其中你的举止应当优雅得体
如果一个人只在力所能及的,不受阻碍的方位内寻找他的好,他的最高利益,他将获得自由,安宁,幸福,平安,高尚与虔诚,他会为万事万物的成就而感恩于神,不会对任何事情吹毛求疵。
艾利斯的理论
你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外在诱发时决定的,而是由你的内在信念所决定
治疗模式
艾利斯的治疗重点在于和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辩论,把这些辩论重塑成理性信念,然后就有了效果,进而引出新的感觉。我们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但我们可以控制信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行这些信念。
没有产出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产出的学习就是失败的学习
情绪行为疗法
重塑非理性信念
概念:理性信念为洞察到并顺应了世界理性的信念,而非理性信念,则是个人自恋的执念
绝对化要求:非常直观的自恋
自己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周围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要求自己是全能的,在人生道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就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世界上有许多无用的,可憎的,邪恶的坏人,对他们应该歧视和排斥,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过分概括:以偏概全
当生活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困苦,人的责任和压力太重,因此要设法逃避现实
人的不愉快均由外在环境因素造成,因此人是无法克服痛苦和困扰的
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应高度警惕,时刻关注,随时准备他们的发生
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行为,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人是需要依赖他人而生活的,因此,总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人让自己依附
人应十分突入的关心他人,为他人的问题而伤心难过,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
人生汇总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个精确地答案和完美的解决办法,一但不能如此,就十分痛苦
糟糕至极: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整个世界都崩溃了
重塑的四个阶段
解说阶段:指出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并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的知识
证明阶段:向来访者证明,他的情绪困扰是因为他自身深处的非理性信念
放弃阶段:不断与来访者对峙,帮助来访者认清其非理性信念,最终达到让来访者放弃这些信念
重建阶段:帮助来访者学会理性思维,以替代非理性思维,从而使他们建立更理性的生活哲学
捕捉你的自动思维
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是实体,而思维过程是镜像,是投影。我们不能停留在思维过程,仅仅在思维过程中做工作,而是应该从容易补到的思维过程中,想办法打一口深入到体验的潜意识的深井,然后在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中去做工作,才能带来深度的改变。
捕捉自动思维联系
找到一件让你一直以来都有些不舒服的事
回想最近一次,你再次遇到这件不舒服的事的情形
问问自己遇到这件事时,脑海中第一个冒出的念头是什么
为了保险一点,你不妨在问问自己,真的是第一个冒出的念头吗?如果不是,就在向前推,知道找到第一个自动冒出的念头
让自己放松下来,闭上眼睛,从这个自动思维开始做自由联想,看看他会让你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不止是要想到更多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他会唤起你什么样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
让身体感受和情绪情感自由流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做一下总结
自动思维:就是时间发生后,我们头脑中一闪而逝的第一时间的念头。
每个地方都能挖一口深井
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情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觉。所以,诱发事件经由一个完成的身体过程、情绪过程加思维过程,导致了当下的情绪反应
也许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入手,向潜意识深处挖出一口通向心灵的深井,于无声处听惊雷
总结:改变我能改变的,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破解你的生命逻辑
怎样接住关系中的坏
投射性认同:我认定你应该怎样对我,然后我把这个认定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而你认同了,并真的以我认定的方式来对待我,于是你就变成了我期待的样子。
明逻辑:我希望你用我认为的好的方式对我
暗逻辑:我知道你肯定不会用我希望的好的方式对我,你肯定会用坏的方式对我
衡量一个关系品质的核心标准是,关系能不能处理化解坏。其中的关键是,你已经处理了自己内心的坏,你不在执着地追求我是一个好人,而是深切认识到我是一个好坏参半的真实的人,我能接受我自己的坏。那么当别人投射给你坏时,你会做‘去毒化’处理,既不认同对方的明逻辑,委屈自己。又不认同对方的暗逻辑,真还给对方愤怒、厌烦等负面情绪
我们要学会利用时间和空间,学习如何化解自己和关系中的坏。我是我,你是你,我要尊重我的合理性,和你的感受一样是合理的。
自恋幻想的ABC
投射性认同的四种类型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内在逻辑是:我总顺着你,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情欲的投射性认同,内在逻辑是:我这么性感,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投射性认同同‘自恋幻觉ABC:我做了A,你就得还以B,否则我就会使出C。C是威胁性信息,这个威胁可能是威胁攻击对方,或者威胁伤害’自己,或者威胁攻击关系
严重陷在投射性认同中的人,都会执着地使用自己那一套逻辑。这套逻辑最初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这是他们和父母等抚养者建立关系、亲近的方式。这深入骨髓,当他们想和别人靠近时,就会自动启动这一套逻辑
每个成年人原生家庭的外在笼子不见了,但内在还有一个笼子,所以我们需要去认识它,从而逐渐破解自己的生命逻辑,最终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支配者
权利游戏的逻辑:我对你好,你必须听我的,否则就是不爱我,我们不如分手。我们把玩权力游戏的人称为支配者,可以分为赤裸裸的支配者和温情的支配者
依赖者的形成,常是因为有控制欲望的父母。支配者的形成,有两个常见原因:这样的人童年时和父母的关系是颠倒的,长大后他们便渴望重复这种关系模式;他和妈妈有过严重的分离,或妈妈的照料严重欠缺,他们极其惧怕分离,会尽一切努力打压恋人的独立意志
严重的支配者,直接符合全能自恋和自恋性暴怒的标准定义。支配者是直接表达我这么有力量,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而依赖者、迎合者是绕了一个弯来表达,但他们都是在追求我希望世界能如我所料。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要知道世界既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运转,同时又是善意的,也允许我们表达所谓不好的情绪。时空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美好的。
滥好人和诱惑者
迎合者的逻辑是:我这么为你考虑,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坏人
诱惑者的逻辑是:我如此性感迷人,如此有性能力,你当然会喜欢我,否则就是性无能,我们不如分手。
四中投射的基本人性
支配者:好是我的力量,坏事无助,力量和无助是一对根本人性
迎合者:好是无私,坏是自私,无私和自私也是一对基本人性
诱惑者:好事性感,坏是没有魅力,这也是一对基本人性
示弱者:好是无助,坏是力量强大,无助和力量是一对根本人性
总结:生活中处理关系有支配者、迎合者、诱惑者和示弱者四中类型,认清生活中自己都用什么样的关系,把恰当的关系用在恰当的联系中
我思故我在
向思维认同
向思维认同:虽然我们并不能真正控制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但我们会觉得,这些事我的,而如果我们认同了什么,就意味着讲他们当做了我
向思维认同的根本还是控制欲在作祟,而根本的控制,就是全能自恋性的幻觉,我可以控制这个世界
痛苦之身
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相的某种形式
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接受我们自己身体痛苦和情绪痛苦的存在,深入到伤痛层中,好好去感受身体痛苦和情绪痛苦,让他们自由流动。当不和他们对抗时,让他们自由流动时,都会变得美妙无比
痛苦的形成就是我们对当下的想法的抗拒,认为世界应该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行,解决痛苦的办法就是去体验这个痛苦,理解世界不是按照我的意愿运行的
抚平你内心的钩子
小心自己引以为豪的品质,这些品质最初多是用来处理痛苦的。如果你太爱这些品质,那么为了滋养他,你会不自觉地重复追寻一些类似的痛苦,因此你不断陷入到人生轮回中
每个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营造的,这种营造是一个轮回。轮回是为了给自己制造机会,解决此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成年人也有了俩量和资源,就有了机会可以去觉知并改变自己
任何人之间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就像是一个人要去你内心挂衣服,你内心必须有钩子才能挂的上,而假若你根本没有钩子,他发现没地方挂,自然就会放弃,抚平你内心的钩子,就会发生变化
个人思考:那些引以为傲的品质,也许就是我们处理痛苦的方式,生活中应该学会觉知自己的行为以及重复轮回的行为,若有异常就需要找出问题的所在。
身体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身体冷暖的隐喻
躯体化:是指你的某种情绪,不能在情绪层面表达,结果就通过身体来表达。这个时候身体的表达就非常有象征性,像是一种隐喻
当一个人心中积攒了太多的死能量,这些死能量无法转化为生能量,而他人也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于是这些死能量就会转过来攻击自己,最终可能导致身体问题
当发现身体问题是躯体化时,我们要尽快觉知这个,并且把能量转化为生能量
个人思考:不要把外在的情绪内化,不要把外在的情绪影响内在的关系,不要把对别人的愤怒来伤害自己的亲人
具身认知观
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和心智锁在身体之中,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不存在。他是认知心理学的新进展,改变了心理学对身体的忽视
我们的思维,和我们的身体,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互为隐喻,互为镜像
一个人的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是互为隐喻的,也是镜像的,二人的身体,特别是外表,是很容易看到的一个镜像,所以通过观察他可以引出很多思考
个人思考:一个人的身体或许已经透露出了他的心智与认知,虽然没有得到科学的认真,不过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身体大概了解一个的过去以及基于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也要觉知自己的身体行为和思维行为
如何用身体来聆听
心灵的三种过程,我们的思维过程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去沟通,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也可以在身体层面、情绪层面去沟通。知识我们太容易活在思维、语言和文字中,认为这是唯一有效的头方式。一但你发现可以在身体和情绪层面去感应对方,你就可以不断去联系这些方式,于是会变得越来越敏感
用身体去聆听对方的反手方法是:我回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话,同时留一部分注意力在我的身体上,去留意我身体的各种感受以及各种情绪,并通过身体感受和情绪情感,一起去判断对方在想我传递什么信息。这就是有意识地在聆听对方的思维、身体和情绪这三种过程中的信息。思维可以骗人,而身体和情绪不会,所以当能聆听到身体和情绪的信息时,就可以更好地区判断
无论是向听对方的思维,还是情绪与感受,你都需要放下你的自恋,就是放下你的所有预期和目的,这事才可能发生于对方的相遇。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太着急太自恋,那么你遇到的,就知识你的东西,而不是别人的
个人思考:思维会欺骗你,身体和情绪不会欺骗你
让痛苦流动
不管多么可怕的体验,如果你能承受得住,让它流动,那么一般情况下回化身为美妙的体验。当然,前提必须是承受的住。你会发现,原来痛苦就是不被我们所接受的体验
感受的自然流动就是情绪会像水一样流动,而头脑里的想法也像是生命一样,自然发展,不需要任何使劲
如果你想尝试让痛苦流动,那要先从小的痛苦入手,循序渐进,让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逐渐体验到这个方法可以,然后在慢慢继续尝试。如果一上来就从重大痛苦开始,那可能会带来撕裂感,会超出你自我的承受力
个人思考:让痛苦在身体中自由的流淌,然后感受这份痛苦,并且消化它
为什么要放松身体
艾瑞克森:从残疾人到催眠大师
艾瑞克森深深地懂得,意识或头脑中没有答案,如果他问头脑‘我该怎么办’,是找不到答案的;单每当他问自己更深的内在的潜意识,潜意识总能告诉他答案
身体的每一份紧张都和头脑中的一个想法联系在一起,当你这能放松身体时,也就放下了头脑中的想法和意识,潜意识就有了最大呈现的空间。知识这时你要有心理空间,不被可怕的死亡力量击垮,然后才谈得上转化
相比正常人,艾瑞克森与世界沟通的许多通道都被关闭了。但是他从不抱怨命运,不和通过较劲,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反而因此打开了正常人所没有的一些通道,铸就了传奇一生。我们能从他的故事中学到很多,至少我们的身体问题很那比他严重,所以我们真没有理由陷入到悲观厌世和抱怨中。
不抱怨,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个人思考: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自己,真正打到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只要自己坚信自己不会被打到,世界上的一切困难都可以不去care。
艾瑞克森的治疗原则
艾瑞克森的治疗风格是不和通过较劲,不讲问题视为要消灭的敌人,而是接纳‘问题’,用更优雅的方式去和问题共处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核心是对潜意识和人性的信任。当我们全然信任潜意识和内在灵性时,身体会放松下来,我们就穿越了由肌肉所组成的身体,而进入了内在的空间,答案会自然从这个空间升起,我们必须对此抱有好奇就可以了
内在的身体并不受自己支配,我们面对它时重要的是信任。拿些疗愈性的画面,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内在灵性自然流动的结果。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时,就试着放松下来,对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说,请你教我。
个人思考:全然的放松是不带任何的念想去听从身体,听从内心深处最真的自己
自我催眠
自我催眠、冥想的核心逻辑是:当意识和头脑上不知道怎么办时,就可以放空头脑、放松身体,一次和深层的潜意识建立链接,潜意识会有一些声音传递出来,这常常就是答案。
梦是一条进入潜意识的通道,甚至可以睡是最便捷的通道
虽然思维是极为强大的工具,但我们得知道他的这个特点:思维是和自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为我所用,同时也隔断了我们和事物之间的根本联系。所以不要轻易被思维所困,而要学习一些方式,神曲到潜意识中,汲取更多的潜能
个人思考:当通过思维和头脑找不到答案时,要信任身体一次,通过身体与潜意识去寻找答案。
聆听身体
假自我与身心分离
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他的自我是在一起的,他的身体终于自己的自我;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别人的自我在一起,更容易受别人控制。结果他的身体和他的自我分离,而在寻求与他人的自我结合,这就是身心分离
身心分离会导致迟钝,这其中根深的逻辑是,有架子窝的人为了保护真自我,把身体与自我切割,并把真自我割裂到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空间里
当我们试着把身体与自我给割裂开时,会觉得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些生命动力是不好的,鄙俗的,甚至肮脏的,因此会压抑,否定他们,二区追求纯净
如果你追求的纯净精神不能和你的身体合一,那么很可能你活在架子窝的虚幻中。因为在这份纯净中,你的身体可能被他人所控制,沦为了别人的努力,于是越来越差
个人思考:中国式好人是不是身心分离的特征,为了讨别人的好做好做自己其实并不情愿的事情,自己的身体更多的是为别人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服务。
真自我与身心合一
假自我,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就围绕着养育者的感觉转;而真自我,是养育者在围着孩子的感觉转,于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就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转。
如果一个孩子被真正宠大,被鼓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样的养育下,他不仅有真自我,而且身心合一,也才会有像读心术一般的能力
个人思考:你眼中为啥长含泪水,因为是你收到了委屈,我觉得孙博的自我成长是由于家里有一个好的环境,看出他的奶奶与爸妈的文化素质都很高,好多农村家庭的孩子也是自我成长也没有成长成如此成功,和环境有关
尊重自己的内心,活成自己想要的的样子
尊重自己的内心,活成自己想要的的样子
躯体化
情绪不能表达,转而通过身体来表达,叫做躯体化。最简单的理解是:我不能对你直接说“不”,可我还是想表达,那干脆我就用躯体出问题来表达。
父母或者其他大人有时会攻击孩子,这很难避免,单父母要给孩子说“不”的权利和空间,并且要看到和承认自己有时候对孩子充满了敌意和攻击性,不要美化成“我对你的一切都是爱”
每个人都想我的身体我说了算,我们要鼓励孩子和自己,说的事谁说了算,谁的身体谁做主。
我们搞不定世界时,就会去搞别人,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都忘记了,不应该允许被人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当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也就不会允许自己来搞自己的身体
个人思考:自己的身体自己说了算,拒绝别人的操控。
尊重边界,伸展自己
个人思考:允许自己释放攻击性,允许别人释放攻击性,如果你不喜欢对方,可以遏制他的攻击性,是不是有点坏,对我就是我
个人思考:如果身体出了问题,一定是身体在暗示你什么,最近感觉憋闷,就是暗示我在这种负能量的环境中待的太久了,应该选择逃离了
情感
自恋与依恋
依恋的形成
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抱住妈妈
回避型: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
矛盾型:看到妈妈在门口,显然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犹豫
混乱型:就是这三种类型互相切换
个人思考:无法寻找依恋的个体,就会内化为自恋,就会把自己封住。
两种妈妈,两种孩子
好妈妈养育好孩子,我一直在寻找你,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
依恋你,排斥他
如果外部世界是敌意的,我们就会切断与外部世界的链接,会倾向于控制一切,陷入自恋。如果外部世界是善意的,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
自恋和依恋还会带来身心分离和身心合一。当我们想切断和外部世界的练习时,会切断头脑和身体的联系;而当我们愿意和外部世界保持链接时,也会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天然链接。
晕车的隐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晕车有这深刻的隐喻,和失控有关。也和自恋和依恋有关。控制都是为了对抗失控,而失控的原始体验,是情感依恋的失败。如果能说出这份失败体验,会很有帮助。在眩晕发生时,身边有能够新来的人是必不可少的。
快意恩仇与纠结
负爱、负恨与负知识
知识在关系中时为了凸显自恋,而妨碍破坏了依恋,那么这时的知识就叫做负知识。
控制着自己不去爱,就是负爱。如果爱也纠结,恨也纠结,一个人就会活得非常憋屈难受。
真实的的活着,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其他真实存在,特别是人,去碰撞、去接触、去感知、去爱恨;抽象地活着,是躲开了肉身,不去爱,不去恨,不去了解具有丰富细腻真情实感的你,是为了防止产生疼痛让自己躲在头脑的世界里。
头脑妈妈
形成依恋的人,有自己真实的妈妈,而没有形成依恋还现在自恋中的人,在相当程度上,头脑是他的妈妈。
迟钝的假自体,可以通过快意恩仇去撕破它,大胆地去爱,去恨、让肉身在真实的世界中充分接触和碰撞,当身体活过来时,灵魂也就苏醒了。
当我们过度使用头脑是,会有双重好处:意识因为可以认识和分析外界刺激,所以掌控感增加了;而是因为在相当程度上切断了和身体与情绪的链接,所以内在痛苦减轻了
当我们的自体中包含着身体,甚至是以身体感受和情绪为核心时,自体就会敏感而反应迅速;当我们的自体中主要就是头脑时,会导致迟钝以及追求所谓的纯净。
去爱、去恨、去了解
爱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多,恨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给自己的少
很多人惧怕恨,而把恨藏了起来不在关系中表达,可恨还在自己内心并没有消失,于是就会去攻击自己,或者攻击关系
太追求清白无辜,太喜欢包办事情的人,会把‘我很好’‘我很有用’这种好我留在自己身上,而把你很坏,你没用这种坏我投射到别人身上,因此不容易招人待见
了解即是拥有。了解要在真实的互动和爱恨中去完成,如果只是静态的了解,那就是负知识。
爱与恨
爱是容纳、看见与连接
子主题
爱是看见与连接
我,为什么非要你看见
爱的对立面
爱的对立面是非爱
恨的对立面是非恨
没有爱恨,也就没有了解
恨的价值
恨可以撑开一个人的空间
亲人间都有很多次想杀死彼此
不要把恨视为绝对的坏
练习:谈谈你恨的体验
觉知
意识光谱
意识的层级
潜意识的产生
觉知,即是将潜意识转为意识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技术-自有联想
精神分析的目标-由衷新人你的自发性
心理学的两条路线-科学主义与现象学
睡眠
睡眠的阶段
失眠-常是你主动追求的
卑斯麦的失眠如何治好
梦
关于梦的种种传说
梦的功能与表达手法
解梦法-角色带入与自由联想
练习:如何记录你的梦
空间
屋里空间
你必须有一个你说了算的空间
给你的房间上一把锁
如是殖民地,请赶走宗主国
心理空间
不含第一的坚决
从小事开始
让入侵者疼痛
练习:分享你独立的成功经验
界限
不能驱赶入侵者,身心会出各种问题
好人老了为什么容易耳聋眼花
为什么树立界限在国人中这么难?
创造
创造来自臣服
放下对思维的自恋,才有创造
乔布斯的决策方式
第一流艺术家们都知道的奥秘
练习:从模糊中升起灵感
挫折商
控制,延伸-挫折商的四个维度
归因,耐力-挫折商的四个维度
皈依你,还是证明我
成长
自断经脉的苹果树
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你是为了谁而玩
现实
想想世界与真实世界
想想世界、游戏世界、真实世界
现实检验能力:心理健康的基本
越单纯,越复杂
金钱
金钱恐惧症
商业逻辑,权利逻辑与重农抑商
金钱与大便有什么关系
练习:你有没有这些金钱有罪的观念
权利
中国家庭中的权利游戏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利
选择权:最基本的权利
名气
名声是自恋幻觉的钩子
芙蓉姐姐如何被疗愈
明星的价值不如科学家
自由
自主人格
自主人格,是自我实现的基础
自主人格的十四个特征-上
自主人格的十四个特征-下
英雄之旅
三阶段:孩童,骆驼,狮子
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
荣格的自性化历程
疾病的隐喻
疾病,即是disease,即不自在
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
那些神奇的身体疗愈故事
无常
一切归于流动
让情绪流动
让欲望流动
让声音流动
万物归一
确定了我存在,就能看见你的存在
我的存在被确认,而后我就可以死了
语言,思维与自我的消失
调戏死亡
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
极限运动,苏菲旋转性与性高潮都是在追逐死亡
我不能死,是最大的自恋
练习:给自己一份墓志铭
死亡,或是开始
在谈谈恐惧,爱欲与贪嗔痴
死前的最后一个心念
成为一个饱满的灵魂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