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2017-10-31 17:05:26 29 举报
AI智能生成
病理生理学中发热的要点内容 喜欢的可以点赞~\(≧▽≦)/~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学习要点
掌握
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源、发热过热、热限的概念
发热的基本机制
熟悉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热限的机制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了解
发热的一般表现
发热的临床防治措施&病理生理学基础
概述
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相关部位
延髓、脊髓等对体温信息的整合作用
大脑皮层参与对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温度敏感神经元
冷敏神经元
冲动频率↑
调定点↑
热敏神经元
冲动频率↑
调定点↓
体温升高
生理性
剧烈运动、女子月经期、应激、环境温度升高等
病理性
发热
调节性(主动)体温升高,调定点上移
<42℃
过热
非调节性(被动)体温升高,调定点不变
>42℃
体温调节障碍&产热散热失控
发热的基本病因&机制
基本环节
1. 发热激活物→激活产生内源性致热源(EP)的细胞→产生&释放EP
2. EP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 中枢发热介质→体温调定点上移
4. 体温调节中枢传出信号→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发热激活物
*指能激活体内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进而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源,从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外源性致热源
病毒
细菌
革兰阴性菌
内毒素:LPS
革兰阳性菌
全菌体被细胞吞噬
诱导体内细胞产生EP
外毒素
如:肠毒素、致热外毒素A、B、C、白喉毒素
分支杆菌
致热作用:全菌体;细胞壁中肽聚糖、多糖、蛋白质
others
包括:真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疟原虫等
体内产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激活EP细胞
非感染性致炎物
如硅酸盐、尿酸结晶等:抗生素效果不大
致热性类固醇
如:本胆烷醇酮、石胆酸等
内生致热源(EP: endogenous pyrogen)
种类&来源
IL-1
来源:单核/巨噬细胞、角质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某些肿瘤细胞
证据
脑内分布IL-1受体,靠近体温调节中枢密度最高
给动物静脉注射IL-1引起发热
脂多糖引起发热的循环血中可检测到IL-1β
IL-1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热敏神经元发热频率下降
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TNF
来源: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IFN
来源: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活化的T细胞
IL-6
来源: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T细胞
others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IL-2、IL-8、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内皮素(endothelin)等
产生&释放
*发热激活物(+血中某些物质)→EP细胞上受体→复杂信号转导→多种核转录因子活化→启动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表达&蛋白质合成
经典途径
Toll样受体(TLR)介导
eg:LPS→TLR途径→核转录因子(NF)-kB→IL-1、IL-1、TNF等
T细胞受体(TCR)介导
eg:革兰阳性菌外毒素+MHC-II类分子→超抗原→TCR活化多种转录因子(AP-1、NF-kB等)→T细胞活化增殖→IL-1、IFN、TNF等
作用途径
*EP(血液循环、外周组织)▏血脑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1. EP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VLT入脑
毛细血管结构(有孔毛细血管)、紧邻POAH
2. EP通过血脑屏障直接入脑
饱和转运机制:正常情况微量EP;病理情况血脑屏障通透性↑→发热
3. 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致热信号
外周致热信号→迷走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POAH→PGE2等→发热
体温调定点上移机制
*EP
→中枢致热介质→POAH→正向调节
→中枢解热介质→中杏仁核、腹中隔区、弓状核→负向调节
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E2(PGE2)
PGE2阻断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钠离子/钙离子 比值(间接)
可能途径:EP→下丘脑钠离子/钙离子 比值↑→cAMP→调定点上移
cAMP
NO
负调节介质
*热限 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自我保护机制)
精氨酸加压素(AVP)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
解热作用强大
脂皮质蛋白-1(lipocortin-1)
又称膜联蛋白A1
发热基本环节&体温变化时相
基本环节
1. EP产生
发热激活物→EP细胞→EP
2. 致热信息传递
外周致热信息→OVLT/血脑屏障/迷走神经→体温调节中枢
3. 调定点上移
中枢正负调节介质协同作用
4. 效应器反应
产热增加
运动神经→骨骼肌紧张度增加/寒战
散热减少
交感神经系统→皮肤血管收缩
温度变化时相
体温上升期
*调定点上移后体温升至调定点水平的时期
热代谢特点
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临床表现
畏寒、皮肤苍白,重者寒战有鸡皮疙瘩
机制
调定点↑→正常体温成为冷刺激→冷敏神经元发放冲动频率↑,热敏神经元↓→体温中枢→升温指令→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高温持续期
*高峰期/稽留期:中心体温达到新调定点,体温不再上升,在于新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小范围波动→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
热代谢特点
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平衡
临床表现
自觉酷热,皮肤颜色发红干燥
机制
中心体温与调定点相适宜→寒战停止,出现散热反应;皮肤血管:收缩→舒张,血流增多→皮肤发红,散热增多,皮肤温度↑产生酷热感;高热→皮肤增加水分↑→干燥
体温下降期
*退热期 发热激活物在体内被控制/消失,EP及增多的中枢介质被清除,调定点回归正常水平,机体出现明显散热反应,进入体温下降期
热代谢特点
散热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
临床表现
皮肤潮红,出汗、大汗,严重者出现脱水/休克
机制
体温高于调定点→POAH热敏神经元受刺激→降温指令→汗腺分泌↑;POAH冷敏神经元受抑制→产热↓
体温高于调定点→POAH热敏神经元受刺激→降温指令→汗腺分泌↑;POAH冷敏神经元受抑制→产热↓
发热对机体影响
总体表现
物质代谢加快,分解代谢加强
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幻觉、谵妄等;持续发热,兴奋转抑制,淡漠、嗜睡、昏睡、昏迷
呼吸系统:呼吸运动加强;持续发热,呼吸浅慢/不规则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厌食、恶性、腹胀等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自身保护性反应
急性期反应
持久/过高发热将损伤机体
发热是疾病的重要信号,对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有意义
发热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原发热
消除病因
一般性发热
体温不过高(<39℃),不伴其他严重疾病:勿急于解热,补充营养物质、水维生素等
及时解热情况
体温>40℃
心脏病患者
妊娠期妇女
合理选择解热措施
药物解热
干扰/阻断EP的合成/释放
类固醇类药:糖皮质激素
阻碍/对抗EP对体温中枢的作用
阻断中枢发热介质合成
水杨酸盐阻断PEG2合成
物理降温
高热/危急
“捂被子”?
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注意高热现象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