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和注意
2018-06-26 14:52:25 35 举报
AI智能生成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的含义
一种觉知,高级心理机能,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发展最高级阶段
意识的种类
意识:能被主体觉知到的成分
前意识:指以前经历过或想过的事情在一瞬间没有被意识到,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区分)潜意识,意识到但被压抑下去了提取不出来
精神分析把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
无意识:指个体没有觉察到或无法感受到内心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大脑加工了);常见无意识现象: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 、盲视
(区分)非意识,未加工
彭老把无意识称为潜意识
意识的功能
限制注意
划分经验
客体、事件 / 时间、空间
睡眠与梦
睡眠的阶段
4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表格)
脑电波
时间
特点
一个周期90分钟,3~5个周期
睡眠是规律
一夜:REM增长,深度睡眠减少
一生:REM随年龄增大快速减少,NREM平缓减少
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
生态学理论(适应机制)
梦
精神分析:梦是压抑着的潜意识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
生理学:梦是某种刺激引起的一些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
认知:梦是持续清醒时认知过程的延续
注意概述
注意的含义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4)
基本功能:对信息的选择
整合作用
维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是种类(要求举例说明)
根据意志努力的程度
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例:突然闯进来个人
随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例:集中注意力听课
随意后注意: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例:玩LOL
根据注意的品质
选择性注意,双耳分听
持续性注意,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分配性注意,双作业操作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由刺激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身体一系列变化)又特殊的反射,最初级的生理机制
网状结构:不传递环境中的特定信息,能维持大脑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其有效加工信息,激活作用使大脑处于觉醒状态(激活才能引起注意)
边缘系统:功能系统,调节皮层紧张性,对新旧刺激进行选择
大脑皮层: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调节、控制皮下组织并主动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
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的品质
注意广度
即注意的范围,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握的对象的数量;7+/-2个单位
影响因素:刺激物的特点、活动任务、个人经验
注意稳定性
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影响因素:刺激物、意志水平、主体精神
注意分配
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
影响因素:活动的熟练程度、同时进行活动的性质
注意转移
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外的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影响因素:原活动的集中、新对象的吸引力、个人神经类型、自控力
注意的认知理论(重要)4+2
选择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的位置)
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双耳分听技术
主要观点
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
当信息通过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
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其他信息完全消失
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
主要观点
前两条观点同上(两理论共同点),和过滤器理论合称知觉选择模型
过滤器不是按照全或无工作,它允许信息从注意和没有注意到的通道经过,只是后者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不同点)例:鸡尾酒效应
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不同,例:你的名字
后期选择理论(反应选择理论)
多伊奇
主要观点: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是选择对刺激的反应;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映阶段。可解释stroop效应
多阶段选择理论
约翰斯顿
主要观点: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加工阶段都可能发生,过滤器存在于信息加工的每一个阶段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
卡尼曼
主要观点
把注意看成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对刺激的识别随刺激的复杂度占用相应的资源,输入刺激不占用
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灵活
双加工理论
谢夫林
主要观点
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
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参与,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可转为自动加工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