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读本-导论
2022-01-21 13:17:51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许威汉 训诂学读本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小引
中国
中国语文学和传统语言学主要内容是重合的
汉字的形音义是混合制的
拼音文字民族
语言中的词与记录该语言的文字中的『字』一般是一一对应的
比如I(我)、book(书)等
在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中没有『字』这个名称,不能拿汉语的『字』和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中的字母相类称,出现论析的混乱
形音义是线性的:形---音---义
二、训诂和训诂学
本意:
训诂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
训诂之称古已有之,训诂学之称始于近代
《辞海》定义: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的研究词义的学科,偏重在古代的词义,特别是以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为主,也综合分析古书中的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三、训诂学不可或离说
1、关于『齐天太圣』的注释
鲁迅书信中用到『齐天太圣』并非笔误,而是笔意更甚大字
2、关于《西伯戡黎》的旧注
西伯是周文王,黎是商王纣的属国
3、关于『吹牛』、『拍马』的本义
吹牛、拍马的来源和今义的差别
第一是新注错了,影响了对文艺论述的正确理解
第二是旧注错了,影响了对古代历史事实、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正确了解
第三是常用语的本义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觉地驾驭语言
4、关于外来词的认知
上古汉语中就有外来词,比如『剑』
葡萄在古代就已从外族语言中翻译过来
毛织品俗称哔叽,从法语的beige音译而来
汉代华佗真名为华旉,因医术高明,民间取梵语『阿加佗』(药神)的佗音来比附为药神,真名反而不为人所知
外来词,相对地说,知其然容易,亦无深究必要;知其所以然较难,常得明其来龙去脉,且非一般训释所能解惑
四、训诂学的学研指要
训诂学发端于先秦,奠基于两汉,继发于魏晋隋唐,中衰于宋元明,复兴于清代,革新于近代
1、注视文字形体结构
汉语的一个特点是语素的单音节性,作为语素的音节都有严格确定的音韵模式
(古字多随文改义,故许多词无固定某一特义)
2、注视字词声音相涉
(以方言为词,应该很普遍)
3、注视形音义综合关系
同源字、通假字
同源和通借最大的不同是同源的字意义想通,通借的字意义不相关,这是二者区别的枢要,必须牢牢掌握
4、注视忌讳说法对词义索解的影响
王力《新训诂学》:关于语义的演变,依西洋旧说,共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方式
除上述三式之外,就是忌讳法
忌讳由来已久
避讳帝王等
避讳亲属长辈
避讳朋友,以字相称,以示尊敬(前人多少规矩,后人都要知之,不是要疯了……)
浑名、浑号也和忌讳有关
对所厌恶事的忌讳
忌讳产生的本原:
忌讳是从很远的时代遗留下来的原始禁忌的一种
原始禁忌是原始人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产生的原因,是原始人对物与主,名与物、象征与实在常分辨不清,对生物与无生物区别不清的缘故
5、注视委婉词语的内核含义
6、注视词义的历史发展性
譬如《国语·周语上》『王尤不堪,况尔小丑乎!』中的丑为类的意思,不是后代说的丑角,小丑即小类,即指没有地位的小辈
7、注视词义认知与语言其他要素认知相照应
词义认知与语音、语法认知要相照应,与文字、修辞乃至校勘等认知也要相照应。
比如汉代状语比先秦发达
8、注视语词理据和使用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也就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形式』
习惯有的是有理据的,有的是理据不明的,有的甚至是无理可寻的
9、注视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
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10、注视同感在语言运用上的反映
钱钟书《通感》一文
语言模糊性有多种表现,通感便是其中之一《从语言模糊性展望模糊语言学》
11、注视词汇学新成就促进词诂学发展
1、概念意义
语言学对待概念和哲学对待概念不同,我们平常是用概念进行思考,而哲学是对概念本身进行思考
2、联想意义
现代词汇学的一个贡献在于区别了词的联想意义与概念意义的不同
概念意义以逻辑为基础,不因文化不同而有差异,义项基本固定,属于封闭系统
联想意义以经验为依据,因不同文化而有差异,义项较多变化,属于开放系统
3、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的提出,最能体现词汇学的现代性,表明了现代词汇学与前期词汇学最明显的不同
12、注视训释中偷换概念之弊
历来偷换概念不乏其例
13、注视语言发展的规律性及工具书的使用
语言发展有其规律性,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助以工具书的使用,俾有利于对规律性的正确了解和掌握,不致产生失误
14、注视语言因素紧和文学因素相结合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训释语义,语言、文学因素应结合
15、注视句读、省说、构词及形象化说法等
句读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俗称‘断句’,拼音为jù dòu,也称为句逗。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绝不仅仅是现行白话文中的句号与逗号的统称。
五、古书训释例论
1、俞樾对《古书疑义举例》的训释
2、俞樾《主子平议补录》的训释
六、结语
1、要看到学术的不断发展性
2、要感悟借鉴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3、有效地总结前人研究资料更上一层楼
4、重视科学方法论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