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况
2018-08-03 13:57:16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况总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2单2多1分析)
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实践)
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流派划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思维=意识=观念=精神 存在=物质
第一性→根源 同一性→物质与意识有没有联系、可不可以共存、一定条件下可不可以转化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哪些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主观唯心:头脑内的精神“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客观唯心:想象出的神秘精神
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从哲学上划分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有哪些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全面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片面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完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哪些派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列宁对物质的科学定义是什么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提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变化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什么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否认事物间的区别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是什么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具体内容
空间: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
时间:持续性、顺序性;一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时间空间必须借助物质运动而存在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怎样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产生后,不断地改变自然界
尊重自然规律:既推动自然界发展,又可满足人类的发展需要
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失衡,全球危机;全球危机问题——全球范围普遍存在、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的变换
怎样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含羞草),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狗的嗅觉),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反映物质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差别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目的性和计划性
创造性(突出表现)
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如何实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规律=必然性=本质联系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从实际出发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哪里(实践!)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实践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法(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学说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4个原理(矛盾观)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
辩证关系
统一属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对立属性--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性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方法论
求同存异,和谐共处
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矛盾动力作用)
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同一性:利用、吸收、转化
斗争性:量变、质变
矛盾双方:相互利用借鉴、彼此转化→互利共赢
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方法论
普遍性=共性=一般(前提) 特殊性=个性=个别(关键)
辩证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不同事物的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只能通过特殊性而存在
任何特殊性都是普遍性,都包含着普遍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发展不平衡原理 方法论
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处理多个矛盾之间的关系)
主要矛盾: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相互转化
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处理一个矛盾两个方面的关系)
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决定事物的性质
非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影响作用
相互转化
方法论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发展的2个原理(发展观)
事物的永恒发展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特殊的运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质、量、度,把握度的意义
质=物质本身=特殊性=静止
量: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保持是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关节点和临界点
适度的原则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实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辩证关系
量变与质变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与质变相互贯通
方法论
要把远大的革命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循序渐进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辩证关系
肯定: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
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不仅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
互相依赖
没有离开否定的肯定
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
互相渗透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方法论
辩证否定 “扬弃” 既批判又继承 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事物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 更高阶段 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联系的5个原理(联系观)
联系的特点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具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通过“中介”来实现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具有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原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看问题的方法(5个联系)
原因与结果
引起与被引起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方法:追根溯源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
偶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必然性与偶然性相连结而存在(相互依存),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相互渗透),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方法:把握机遇
现实性与可能性
现实性: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千载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永远不能实现)
现实的可能性(很快可以实现)与抽象的可能性(很久才会实现)
(好或坏)可能性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立足现实,分析可能,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
现象与本质
现象: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
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
内容与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有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方法: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主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是内容,主观辩证法是形式
辩证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做总结与举例子
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
分析与综合
分解→再组合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与具体
感性具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抽象→理性具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逻辑与历史
适用范围有限制,用来分析社会历史现象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
所以逻辑的东西反映的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
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特征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中介:工具手段,运用、操作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客体: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中介:工具手段,运用、操作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目的性)和社会历史性(随历史发展而发展)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具体上说是反映关系、审美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经历哪些环节
确立实践的目的和实践方案
实际的作用于实践客体
反馈和调节
实践的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政治实践
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科学文化实践
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虚拟实践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取得认识的重要途径,但所有认识的来源仍然是直接经验(亲身实践)
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取得认识的重要途径,但所有认识的来源仍然是直接经验(亲身实践)
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
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本质
唯心主义认识论(先验论)的错误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主义唯心: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客观主义唯心: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两者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实践是第二性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实践是第二性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否认了认识主体的能动创造
直观
不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直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特点:
反映具有摹写性
反映具有创造性
反映具有摹写性
反映具有创造性
认识运动过程:两次飞跃,无限发展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定义
感性认识:
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对现象的认识)
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对事物各个属性的综合反映)
表象(对知觉的事后回忆)
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对现象的认识)
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对事物各个属性的综合反映)
表象(对知觉的事后回忆)
理性认识:
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对本质规律的认识)
概念
判断
推理
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对本质规律的认识)
概念
判断
推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取得正确认识的条件
(认识结果的分析)
取得正确认识的条件
(认识结果的分析)
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互相交织、互相渗透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辩证统一
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教条主义:夸大理论指导,否认理性经验
经验主义:夸大经验指导,否认理性思考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教条主义:夸大理论指导,否认理性经验
经验主义:夸大经验指导,否认理性思考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的作用
指导作用
解释作用
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动力作用
诱导作用
激发作用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飞跃
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目的)
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检验发展)
认识进行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必须从实际出发
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工作方法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的分析)
(认识过程的分析)
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反复性: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无限性: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充满曲折但又永无止境的
真理观
真理的客观性与具体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实用主义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实用主义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从内容上讲,是多方面规定的综合
从形式上讲,理论体系
全面的、历史的(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有条件的(相对性)
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
从内容上讲,是多方面规定的综合
从形式上讲,理论体系
全面的、历史的(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有条件的(相对性)
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分析对待真理的态度)
(分析对待真理的态度)
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
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是正确的)
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人能够获得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
→坚持探索
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是正确的)
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人能够获得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
→坚持探索
相对性: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范围上是有限的,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
→丰富发展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范围上是有限的,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
→丰富发展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辩证转化: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
辩证转化: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对待真理的科学态度)
(对待真理的科学态度)
真理与谬误
成功与失败
(分析如何对待错误与失败)
成功与失败
(分析如何对待错误与失败)
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相互联系
相比较而存在(共存)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
谬误中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渗透)
谬误中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渗透)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转化)
真理超出范围,失去特定的条件,变成谬误
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修正谬误,掌握真理,变失败为成功
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是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是成功之母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
重要的补充作用
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是什么
绝对性;唯一性
不确定性是什么
相对性;条件性
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
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
价值观
哲学上的价值
满足人的需要(客随主需)
价值评价的特点
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关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的功能(必要性)
精神驱动
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行为制约)
引导着实践活动(方向引导)
价值评价的正确标准(价值观)是什么
人的社会价值(奉献)和个人价值(索取)
本质上是统一的
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
社会价值放在首位
社会价值放在首位
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先为他人、社会多做贡献,同时社会满足个人正当利益的需要
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先为他人、社会多做贡献,同时社会满足个人正当利益的需要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
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
侧重客体性
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
侧重客体性
价值原则:
按照自己的需要
侧重主体性
按照自己的需要
侧重主体性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唯物主义历史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对立
唯心史观有什么缺陷
主要缺陷: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缺陷的具体表现: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尼采:超人创造历史
梁启超: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梁启超: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马尔萨斯——人口决定论
马尔萨斯——人口决定论
分析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与人口决定论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它们对社会发展都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3.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它们对社会发展都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3.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决定论:
1.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
反应一定阶级利益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对社会发展起影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进步
落后的社会意识形态阻碍社会进步
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进步
落后的社会意识形态阻碍社会进步
关系及现实指导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思维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可以演奏第一提琴)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可以演奏第一提琴)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发展先进文化 方针)
(发展先进文化 方针)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发展先进文化必要性)
(发展先进文化必要性)
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人改造自然的能力)
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矛盾运动规律
(分析生产关系的调整)
(分析生产关系的调整)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阻碍生产力发展
它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
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变化——宪法修改)
(上层建筑的变化——宪法修改)
经济基础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
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积极/消极
积极/消极
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
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就要求变革。
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就要求变革。
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什么是社会形态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骨骼)与上层建筑(血肉系统)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五种意识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多样性:
跨越式发展
交叉渗透式发展
迂回曲折式发展--长期陷于停止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
各具特色式发展--显现不同特点
跨越式发展
交叉渗透式发展
迂回曲折式发展--长期陷于停止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
各具特色式发展--显现不同特点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辩证关系说明了什么?
(分析某个国家或民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所做的历史选择)
(分析某个国家或民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所做的历史选择)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
受制于:民族利益、交往状况、对本民族的特点与历史必然性的掌握程度
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直接动力:阶级矛盾
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表现:
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质变)
完成统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量变)
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质变)
完成统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量变)
特定动力:革命与改革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运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在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进行改革
在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进行改革
杠杆力量:科学技术
科技革命如何推进历史前进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消极后果产生的根源在人自身
表现:
1.由于人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的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2.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表现:
1.由于人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的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2.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人)观念
(人)能力
制度→(人)变革
(人)能力
制度→(人)变革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史观: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即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唯物史观: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
2.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3.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在阶级社会,人的本质有阶级性)
4.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1.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
2.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3.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在阶级社会,人的本质有阶级性)
4.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起推动作用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是什么
经济条件
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
政治条件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
精神文化条件
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
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曲折或跳跃
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单2多)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形成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商品经济
交换为目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交换依据)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交换依据)
商品
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1.有用 2.经过劳动 3.有偿交换
1.有用 2.经过劳动 3.有偿交换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对立性: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
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前提)
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前提)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地位:枢纽)
(地位:枢纽)
具体劳动: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结合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用以研究财富的形成。
具体劳动+自然物质——使用价值(财富)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结合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用以研究财富的形成。
具体劳动+自然物质——使用价值(财富)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
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用以研究商品交换
抽象劳动——价值
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用以研究商品交换
抽象劳动——价值
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种劳动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交换关系)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该行业大多数生产者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该行业大多数生产者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影响因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影响因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价值形式与货币
货币是怎样形成的(交换媒介)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羊=2把斧子)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确定交换比例)
一般价值形式(有了一般等价物)
货币形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本质:一般等价物
职能:
价值尺度(商品价格X元)
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完成该经济行为)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作为财富代表贮藏)
支付手段(钱货交易不同时进行)
世界货币(金银、美元欧元)
价值尺度(商品价格X元)
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完成该经济行为)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作为财富代表贮藏)
支付手段(钱货交易不同时进行)
世界货币(金银、美元欧元)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交换规则)
内在表现形式:等价交换
外在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断波动,但这种波动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便是价值。
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断波动,但这种波动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便是价值。
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作用:
市场手段: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计划手段: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一起走
市场手段: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计划手段: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一起走
资源配置
技术革新
收入分配
技术革新
收入分配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劳动:可以交换的出去,能够实现价值的劳动
社会劳动:可以交换的出去,能够实现价值的劳动
根源
全过程
地位和命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劳动 创造 价值
服务性劳动
科研管理劳动 既取决于价值创造也取决于所有制
信息知识利用
服务性劳动
科研管理劳动 既取决于价值创造也取决于所有制
信息知识利用
剩余价值理论
基本概念
c:生产资料价值 不变资本
v:劳动力价值(工资) 可变资本
m:剩余价值(v的创造) 利润(看成成本c+v增加额)
成本=c+v=工人具体劳动转移价值c抽象劳动创造v+m
v:劳动力价值(工资) 可变资本
m:剩余价值(v的创造) 利润(看成成本c+v增加额)
成本=c+v=工人具体劳动转移价值c抽象劳动创造v+m
剩余价值:
所谓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所谓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
可变资本: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人才能做可变资本,其余都是不变资本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
可变资本: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人才能做可变资本,其余都是不变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力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力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率(剥削率):
m'=m/v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m'=m/v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工资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养活自己)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养活家人)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学习技术)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养活自己)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养活家人)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学习技术)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
劳动二重性原理
具体劳动+自然物质=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抽象劳动v+m)
这是不同于普通商品生产的
两个特点(形成m的条件):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劳动二重性原理
具体劳动+自然物质=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抽象劳动v+m)
这是不同于普通商品生产的
两个特点(形成m的条件):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生产过程
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劳动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限制:劳动者生理承受程度;社会道德界限
相对剩余价值: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区别:
作用对象不同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的作用也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劳动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劳动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限制:劳动者生理承受程度;社会道德界限
相对剩余价值: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区别:
作用对象不同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的作用也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劳动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
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是因,相对是果;超额在前,相对在后
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是因,相对是果;超额在前,相对在后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1.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2.“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这种劳动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资本家全体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在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2.“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这种劳动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资本家全体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在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本积累:
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资本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资本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c:v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1.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是他们成为“过剩”或“多余”的人了
2.导致资本主义财富占有两极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c:v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1.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是他们成为“过剩”或“多余”的人了
2.导致资本主义财富占有两极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三种职能):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商品资本
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基本条件:
空间上共存
时间上继起
为什么资本家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
1.可以节省成本
2.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年利润量)
3.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利润率)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商品资本
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基本条件:
空间上共存
时间上继起
为什么资本家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
1.可以节省成本
2.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年利润量)
3.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利润率)
扩大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其划分:
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
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社会生产划分:
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分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
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社会生产划分:
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分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分配价值
资本主义工资
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关系:采用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形式,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分配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爆发的根源、特点与实质是什么:
1.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具体表现: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爆发的根源、特点与实质是什么:
1.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和本质
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作用:
1.曾推动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2.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
1.曾推动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2.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
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
为什么:
可能性
必然性
必要性
可能性
必然性
必要性
垄断为什么不可能消除: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垄断条件下竞争有什么新特点:
1.在竞争目的上
2.在竞争手段上
3.在竞争范围上
1.在竞争目的上
2.在竞争手段上
3.在竞争范围上
金融资本:
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社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社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
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洛克菲勒财团——借钱→大通银行(银行垄断)→标准石油—美孚石油(工业垄断)
金融寡头怎样控制资本主义国家:
1.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2.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3.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洛克菲勒财团——借钱→大通银行(银行垄断)→标准石油—美孚石油(工业垄断)
金融寡头怎样控制资本主义国家:
1.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2.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3.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
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
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内部,企业外部,国家外部,国家政权
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
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内部,企业外部,国家外部,国家政权
为什么垄断价格的出现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平均利润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原因:
垄断价格受商品价值量、竞争、消费能力限制不能随意制定
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做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平均利润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原因:
垄断价格受商品价值量、竞争、消费能力限制不能随意制定
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做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国家政权+私人垄断资本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技进步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1.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国家政权+私人垄断资本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技进步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1.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直营—美国通用汽车)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公私合营)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资本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国家扶持企业经营—美国杜邦)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微观规制—法律手段)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直营—美国通用汽车)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公私合营)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资本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国家扶持企业经营—美国杜邦)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微观规制—法律手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作用:
积极: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3.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4.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实质都是资本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本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积极: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3.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4.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实质都是资本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本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新增考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1.经济发展“失调”,具体表现为:(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2)福利风险增加(3)债务负担沉重
2.政治体制“失灵”,具体表现为:(1)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2)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3)“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4)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3.社会融合机制“失效”,具体表现为:(1)社会极端思潮抬头(2)社会流动个性退化(3)社会矛盾激化
1.经济发展“失调”,具体表现为:(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2)福利风险增加(3)债务负担沉重
2.政治体制“失灵”,具体表现为:(1)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2)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3)“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4)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3.社会融合机制“失效”,具体表现为:(1)社会极端思潮抬头(2)社会流动个性退化(3)社会矛盾激化
科学社会主义(1多)
社会主义理论
1848年(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多选《哲学的贫困》
多选《哲学的贫困》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公有制
2.按劳分配原则
3.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4.无产阶级革命
5.无产阶级政党
6.共产主义社会
1.公有制
2.按劳分配原则
3.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4.无产阶级革命
5.无产阶级政党
6.共产主义社会
怎样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勾勒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普遍性),但是他们并没有规定未来社会的各种具体制度和实施方案(特殊性)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式地对待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1.勾勒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普遍性),但是他们并没有规定未来社会的各种具体制度和实施方案(特殊性)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式地对待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会首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是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相反是这一规律的体现(普遍性—规律 特殊性—现象)
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
1.是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相反是这一规律的体现(普遍性—规律 特殊性—现象)
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
共产主义学说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其能,按需分配”,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按劳分配—贡献)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其能,按需分配”,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按劳分配—贡献)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
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
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预测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
(1)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
(2)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
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
(3)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
(4)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1)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
(2)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
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
(3)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
(4)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总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或出1选)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阶级属性: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哲学家的任务不仅仅是用来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革命性表现在哪里
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阶级性)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科学性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革命性也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性与革命性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关键: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共产主义社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是什么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行动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什么
学习理论,武装头脑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