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小传
2018-07-26 11:39:13 18 举报
AI智能生成
翻转电台笔记: 悉达多小传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前言
概述
列维施特劳斯
人类历史上所有思想家的沉思加在一起, 可能等于佛陀的沉思
佛陀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人, 但是它的思想却非常的新
线索
佛陀关注的话题
从个人角度出发解决
什么是苦
如何脱离苦
佛陀的转变和发展
佛陀的思想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但是其中有一个主轴: 实践性
知识只有被实践才能被理解
佛教行而上学的部分如果不能被感觉感知, 是不能为人所信的
引用来源
佛教不同于犹太诸都有传承一致的经典, 佛教有很多经典, 而且其写作时间跨度非常大
但是由于佛教口传和背诵的传统其真实性还是非常高的
本文主要引用的经典是南传佛教(上座部)的经典, 其特点是重原典, 少诠释
讨论的方法
宗教有两种讨论的方法
神学的方法
加入神启和神圣性来讨论
宗教学的方法
去掉神启和神圣性来讨论
本文采用宗教学的方法讨论
佛陀生活的时代
讨论时代的重要性
我们习惯于用现代视角去看过去的事务, 这会产生误解
回到过去人的视角
社会环境
城市兴起
类似于希腊城邦时期, 出现了大量的城市, 而没有出现统一的中央集权
根据斯宾格勒对于农业人民和城市人民的描述
农业人民因其生产方式, 经验是共有的
城市人民因其分工, 没有共有经验, 因此没有不可质疑的价值观
城市的兴起对于当时的印度的婆罗门价值观产生了质疑和冲击
部落共和国政体
当时印度没有采取王权制, 因此佛陀可能是不王子出身: 当时印度没有王子这个职位
但佛陀至少是婆罗门望族出身
种姓制度
首先种性是一种对于行业和职业的划分, 是一种什么人干什么事的划分
其次, 种姓也是一种道德的划分: 婆罗门天生就是智慧的, 刹帝利天生就是勇敢的
这是一种道德偏见, 但道德偏见是一种普遍的群己区分的现象: 如地域歧视
城市兴起后对于原来种姓划分的四种职业产生了挑战
新产生了很多职业不在原来种姓制度的框架里
文化环境
当时应对挑战有两个方向
婆罗门的方法
增加法典和规定, 将新的职业规定进旧有的种姓制度中
沙门主义的方法
提现一系列的追问
如果一个人有婆罗门的智慧与美德, 他是不是婆罗门
如果一个婆罗门血统的人没有相应的智慧与美德, 他是不是婆罗门
提出观点: 是不是婆罗门的标准是是否具有美德和智慧
沙门主义有两个特征
离开种姓制度, 自成一套体系
采用一种离世的生活方式
与基督教打破犹太教只有犹太人可以得救的传统一样, 沙门主义有强烈的世界公民色采和平等观念
沙门主义提供了两种价值
反叛传统种姓制度的价值
苦修的价值
世俗生活对于追求智慧是不够的
离世是追求智慧的先决条件
佛陀进入沙门主义进行修行
当时印度的三个思潮
胜论派
古印度哲学最早, 最主流的一派
胜论派主张多元唯实论
认为有一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实体, 但是我们只能认知这个实体的一小部分
所以我们没有改变实体世界的能力, 我们只能通过与神沟通才能让神来改变世界, 所以我们认不认识世界不重要, 我们能不能与神沟通很重要
祭礼人是一种与神沟通的方式, 有一整套规范和技术, 是一个专业的流程化过程
胜论派主张对于祭祀方法的掌握, 胜论经主要是祭祀方法的手册
胜论派相信客观世界, 但是有不可知论的色彩
佛陀对胜论派采取批判的态度
瑜伽派
瑜伽派的主要经典是瑜伽经
瑜伽派主张唯识论
认为有一个神我, 这个神我越超于我自身, 是无所不能的, 神我可以由我引导出来
瑜伽是一个发现神我的过程
神我的观念很有现象学的特点: 世界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对于世界的感知
瑜伽派对佛陀的影响有两点
立足于 《奥义书》 的修行方法的发展
类似于神我, 提出了立足于内心发现和内心理解的无我
耆那教
耆那教是现代印度的第二大宗教, 创始人叫大雄
提出正知, 正见, 正行
正行包括
非暴力
诚实
不偷窃
纯洁
不执着
耆那教对于佛陀的影响
不害论
轮回观念
早期: 瑜伽派的修行
在佛陀早期云游僧时期, 跟随两位老师学习瑜伽
和第一位老师学习的时候达到了无所有处
之后老师邀情他一起讲学, 但是他认为到这个境界不能解决苦的问题
和第二位老师学习的时候达到了非想非非想处
认为在这个境界依然不能达到脱离苦
瑜伽禅修的神经科学基础
瑜伽的禅修是通过冥想达到不同等级的境界, 这些等级包括四禅四空处
四禅
初禅
达到对周围的事务没有知觉的状态
脑神经机制
封闭大脑的边缘系统--扣带回
在初禅状态下, 非常容易走神
这是自我的一种重要功能, 自动的产生出想法. 这种功能叫做内隐性刺激或内隐性循环
二/三禅
停止自我自发产生想法的过程, 停止内隐性刺激
脑神经机制
抑制前额叶系统, 使其不活跃
在二/三禅的状态下, 可以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
四禅
超越苦乐的情绪
脑神经机制
自我一直处于持续的判断是否快乐的过程中, 因为人体是一个不断平衡的系统
人的基础情绪来源于边缘系统
包括
海马体
处理记忆
杏仁核
处理恐惧和逃离
下丘脑
处理性刺激和激素刺激
扣带回
进行判断和整合
当人处于四禅状态时, 负责基础性绪的边缘系统和负责理性的前额叶同时失活
类似于梦, 在梦中大脑的前额叶部分是休息的, 但边缘系统非常活跃
四禅的状态大概类似于没有情绪的梦
四禅状态是一个不活跃的自我状态, 没有情绪打扰的自我状态
四空处
四空处于四禅的区别
四禅状态下还是建立在对于苦乐, 有情绪/无情绪的分别上的. 这种分别叫差别想
差别想是自我的一个重要特征
四空处完全放弃了差别心
在四禅状态还可以对应到脑区, 但是在四空处, 就完全不知道应该对应到什么脑区了: 因为四空处对应的脑功能太底层了
空无边处
空无边处是对空间和时间的意识的丧失
空间感的丧失是边界感的丧失
时间感的丧失是连续性的丧失
识无边处
识无边处是有意识, 但没有意识的边界
通常情况下, 自我是依附在外在刺激和内隐性刺激上的. 在识无边处境界, 将自我所依附的所有东西拿掉, 剩下的纯粹的自我
从现代脑神经科学上讲, 不存在一个纯粹的自我, 因此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识无边处的境界: 如果意识没有边界了的话, 就不存在意识了
无所有处
连纯粹意识也没有了
非想非非想处
无法描述的一个状态
瑜伽派对于佛陀的影响
佛陀通过瑜伽派的修行, 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了一种异常的意识状态
实质是通过身体控制技术达到了更高级的大脑状态
进而改变大脑的连接方式
修习瑜伽的意义:
通过技术手段, 而不是外部的, 迷信的, 偶像崇拜的方式达到意识的异常状态
佛陀对瑜伽派不足的认识
禅定状态是无常的
禅定的境界只有禅定的时候可以达到, 离开禅定状态, 境界就没有了
禅定是不能跨越轮回的
所以禅定的境界是无常的, 是不能真正的脱离苦的
对于神我的批判
神我论虽然是提畅一种觉者与所觉不二的状态, 但是神我的逻辑基础是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存在, 而后才有自我的意识
佛陀认为, 必需先有意识的过程才有意识的主体, 因些反对神我的不动性
从现代脑神经科学的角度上讲, 自我只是建立意识连续性上的幻觉, 所以佛陀的的观点更接近真实
佛陀用无我代替神我
说明无我的时候, 提出了因缘所生法
因缘
自我意识是受到很大外界影响的, 这些影响称之为因缘
因缘还包括我们自身状态的影响, 如内隐性刺激
自我是由因缘所生的
佛陀对瑜伽派的修正
正念
保持对某个状态(通常是自我)的充分认知
正知
在正念之后, 用自我去充实到这个心灵状态中
止观
完全的内隐性过程
佛陀认识到瑜伽派的不足后就停止了苦修
开悟
佛陀在开悟的过程中有两个信念
深信轮回的真实性
深信业报对于轮回的影响
对于现实亲证的观注
不要相信抽象系统, 要相信自我的感受
苦是可以被清晰感知的, 所以什么方法有效是可以通过感觉来验证的
四圣谛
苦谛
产生苦的原因
有情所不, 是苦所在
有情: 存在感/相异的状态
苦来源于人想要将自己变得和现在不一样的需求
人是一个平衡系统: 人一真处于一个打破平衡, 达到新平衡的过程
这种不断打破平衡的过程是心意变化的物质基础
无明
心像猕猴在树林中攀爬跳跃而不自知原因
人有心意冲动的习性, 处在不断变化的欲求中, 但这种欲求不是来自于真实的渴望, 而只是因为不达到平衡的过程
苦来源于我们把这种心意的冲动当成真实的需求进行满足
而这种状况来源于我们对于自我的无知, 这种无知叫做无明
贪, 嗔, 痴三种苦的来源, 最要本的是痴, 痴就是无明
人自招苦, 使他人苦, 使自他苦
使自他苦
人可以使自己当成一个客体, 并使他苦
集谛
苦集合起来造成的连续的无常的状态
灭谛
苦是可以灭的
道谛
灭苦的方法
八正道
八正道是要靠去做的, 而不是靠知
这个观点与法国哲学的 "身体回归" 的主张相似
要改变心灵必需通过其身体
灭苦的方法是不可说的
意识状态是不可以传达的
开悟是第一步, 开悟不等于解脱
必需要达到这种意识状态才可以解脱
对轮回的解释
轮回来源于业报, 业报是种因想罪的过程
在佛陀看来, 冲动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佛陀给出一种消极的解决方案
不要做出任何选择
弘法与解脱
梵天降下的故事
说明佛教的一个主张: 慈悲
这个主张关系到世俗中的在家众可不可以开悟和解脱
大家众的开悟和解脱之道
善巧
做自己擅长的事
可以消业
慈悲心
伽蓝经
对伽蓝部落弘法的内容
将世俗的习俗作佛理的解释
但是佛陀也说, 这些习俗是非常个例的
另一个慈悲心的方法是同理心冥想
圆寂
长阿含经的诠释
食物中毒而死
佛陀的遗言
对于阿难开悟和解脱的关怀
翻转电台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