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2018-08-15 09:28:39 19 举报
AI智能生成
翻转电台: 尼采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前言
我们的主要脉落是从现代性到政治哲学到法律, 建立一套基础的框架
其中现代性是居于核心地位的
在关于尼采的分享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什么是现代性
我们在关于尼采的分享中可以看到建构主义 (尼采) 与现实主义 (哈贝马斯) 的区别
关于尼采
即使没有读过哲学的人, 也多多少少听过有一个叫尼采的疯子, 说过 "上帝死了"
尼采因其写作风格, 产生大量的金言名句, 这也使得很多人对尼采产生误解
因为其箴言警句的写作风格, 所以显得没有体系性
而人们读到其金言名句时, 往往从这一点出发, 觉得尼采就是说的这一点
尼采也在其书中强调 "要对自己诚实"
而关于尼采的知识尤其要对自己诚实
需要放下自己的以前的成见, 真诚的反思自己看到了什么
本次分享的脉落
本次分享以尼采主要作品为脉落
尼采是个中等产量的作家
尼采的作品中脉落相对清晰
《尼采尼采》
尼采是个德国哲学家
德国哲学家有两个特点
对于本源问题和本质问题的敏感
体系性非常的强
尼采是个对于本源问题, 本质问题非常敏感的哲学家
但尼采不是一个体系性非常强的哲学家
这一点是他有意为之的
在后面的分享中, 我们可以看到他之所以这样的原因
尼采是个疯了的哲学家
哲学家通常其思辩性而不太容易疯掉, 但尼采确实疯了, 在尼采的最后 10 年, 尼采没有一点理智
尼采疯了
在意大利的一个广场上看到一匹被鞭打的老马, 尼采冲上去抱住老马大哭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 而后昏死过去, 自此尼采就疯了
奇怪之处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 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同情, 而尼采哲学中又强烈的拒斥同情
在此之前尼采给朋友写信, 自比耶稣被新约中的坏接比带上脚镣, 而尼采是反对基督教的
在下面的分享中我们要带着对尼采疯了疑问, 试图寻找答案
尼采的使命
尼采在与朋友的书信中说过, 自己将成为欧州的佛陀
尼采也说过 "上帝死了"
并不是因为尼采狂妄自大, 而是尼采预见到, 在未来, 宗教将不可逆的衰落
而尼采坚信自己可以为同时代的人, 在 "上帝死了" 之后找到另一条道路
而尼采确实开启了现代哲学, 几乎所有重要的现代哲学家都声称自己从尼采获益
尼采是个容易让人误解的哲学家
尼采采用箴言警句的写作风格, 并且也主张看他的书不用系统的读, 可以随便翻着读
这使得人们很容易对尼采产生误解
抱持任何主张的人都可以声称自己是尼采的信徒
《悲剧的诞生》
写作背影
这是尼采人生的第一本书
尼采 26 岁成为大家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教授
这本书是尼采 26 岁写的处女作
启发本书写作的两个人
瓦格那
尼采先期对于瓦格那非常崇拜, 认为他是文化英雄
但是尼采晚期与瓦格那交恶
尼采最后的四本蓍作
一本是骂耶稣的
一本是夸自己的
两本是骂瓦格那的
叔本华
叔本华在当今中国非常的火
可能是因为他箴言警句的写作方式
可能是因为他的悲观主义色彩
我们有一种主认为乐观主义是肤潜的, 悲观主义是深刻的的倾向
尼采当时也为步本华的悲观主义吸引
但是在尼采晚期, 对悲观主义进行了批判
瓦格那的影响
音乐剧革命
欧洲有很长的歌剧传统, 在传统歌剧中, 剧是通过歌词的演唱来推进的
瓦格那将诗歌, 音乐, 表演作为推动剧的无素
齐格福里德
每个人物都会有相应的主题管弦乐作为动机
在剧中,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自己的动机下推动的
对尼采的影响
剧中人物的命运是在自己的动下推动的, 与尼采的唯意志论相契合
其音乐剧中的悲剧论调也与尼采契合
体现出酒神文化
饱受打击
被认为是一部写的不好的古希腊史
主要内容
两个核心内容
悲剧为什么短暂
悲剧在古希腊有崇高的地位
但是在三圣哲出现后, 悲剧很快就消失了
尼采试图提出一个假设回答这个问题
悲剧己经在瓦格那的音乐剧中复活了
尼采关心的主题是什么
看似在写悲剧的主题, 但其实是在写其它的事性
文化
什么文化才能永久, 什么能阻止文化的永久
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 只有文化的永久, 才能使人永久
当尼采说 "上帝死了" 的时候, 他说的是一种文化的覆灭, 而什么文化不会向上一种文化那样覆灭
流动性
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流动性, 传统社会像固体一样, 是坚固的; 现代社会像液体一样, 是流动的
尼采的学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尼采提出过很多概念
有的前后矛盾
有的只出现一次就被别的概念所替代
理解尼采的流动性, 要对我们坚固性的教育进行挑战
对于艺术的特殊关照
尼采可能从瓦格那开始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一直到最后, 他者认为艺术是人类致高无尚的活动
关于艺术的德国问题
艺术是人类的崇高使命和形而上的活动, 我们就应该怎么实践艺术
可能出现的两个误解
这里的艺术不是通俗艺术
这里说艺术重要不是指其浪漫主义色彩, 尼采对于浪漫主义是有批判的
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
来源于两个古希腊的神: 阿波罗和狄厄尼索斯
日神与酒神对应理性和感性, 这是一个误解
尼采批判理性, 但他说的理性和我们日常所说理性是不同的, 因此这些词我们会重新阐释
阿波罗指的是一种艺术风格清晰, 轮廓鲜明, 个体化明显. 如英雄传记都有阿波罗风格
清晰
说的明明白白
看起来是理性的
把所有东西都说明白了
叔本华对于日神艺术的批判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论
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想考是站在个体的角度进行的, 因此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建立在个体经验和个体角度之上的
世界的真相是每个人感受到的, 由每个人推动的, 人的意志有巨大的作用
意识新控中提到了自我感, 并指出自我感是建立在一系列缪误之上的
视觉的
感受的
连续性的
叔本华认识到了这些缪误
日神艺术看起来更理性, 更清晰, 偏向个人, 但其实不是, 其实是个假象
狄俄尼索斯酒神艺术是模糊的, 狂放的, 忘却自我的艺术
日神艺术是自我深陷其中的艺术, 酒神艺术是自我融化的艺术
这种状态与人喝了酒的状态一样
这种艺术在今天的表现形式
摇滚乐
迷幻音乐
没有主题, 没有轮廓, 自我的判断和意志不重要, 偏向感受
尼采推崇酒神艺术, 并且推崇审美的优先性
自己的审美感受是优先, 由此产生的形而上的感受是靠后的
反对把艺术拉到某个哲学框架中去进行分析和检验
尼采说他从瓦格那的音乐中找到了酒神艺术, 像是地震的声音, 从震动的声音中听到了枷锁的解放
强烈的个人经验的表达
尼采对于日神的批判
日神形象没有问题, 但是我们认为这是真的是有问题的
站在日神的解度对世界进行阐释, 认为世界处在清晰的框架, 因果中, 这没有问题. 但认为这是真的, 就有问题了
任何英雄史观, 革命叙事, 用一种清晰的逻辑去阐释历史, 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但相信它是真的则是有问题的
但这利日神艺术的叙事, 在我们生活中所有的叙事中
尼采对于酒神艺术的评论
酒神艺术不是什么特别高级的东西, 而是类似于酒后闹事一样
当代酒神文化的代表, 球迷文化
意义模糊的
自我消融的
酒神文化虽然并不高级, 但好过苏格拉底
对苏格拉底的批判
三个箴言
知识即美德
恶源于无知
有德者即是幸福者
表达了三个观念
知识是可知的
无知是可以消融的
幸福是可以追求的
这三个观念导致了悲剧的消失
悲剧体现了人即使强大, 命运也在你之上, 悲剧的命运是人不能避免的
苏格拉底的兴起带来了悲剧的死亡
对苏格拉底带来的这种理智, 理性和德性论的批判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的继承
在悲剧中, 悲观主义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生活是悲剧的, 悲剧不可改变的, 但是我们要拥抱悲剧, 与命运融为一体
在这里对什么样的文化是永久的进行了这样的回答
每个人拥抱自己悲剧的命运, 并有勇气与它共存, 这种勇气是高尚的
而乐观主义对世界的认识是不诚实的, 不清醒的, 无论其内容如何, 但它至少没有站在一个好的立场去思考
悲剧为什么对叔本华及尼采重要
意志就是永桓奋斗却永无所成
唯意志这个主题很好的被悲剧这个主题表达出来
对于尼采来说, 他所关心是我们如何能够使文化永久, 这个永无所成但永桓奋斗的强力意志的意义
艺术家形而上学特征
苏格拉底这样的哲学家者不能触及到生活的本质
我们只能从艺术中习得对本质的理解
所以尼采有一种艺术家形而上学的气质
三战后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是从尼采, 叔本华继承了永桓奋斗却永无所成的强力意志
《人性的, 太人性的》
从这本书开始, 尼采开启了尼采式的写作
细碎的章节
话题间快速替换
想到那里写到那里
从这本书开始, 尼采开始批判瓦格那
批判悲剧的伪叙事
悲剧虽然触到尼采所说的本质, 但是悲剧也是有清晰的叙事的
在这种角度上, 悲剧有某种日神艺术的特点
尼采反对这种伪叙事
这是一种后现代性和特征
对于元叙述地批判
我们认为故事需要沿续的讲是由于人的意识的连续性
尼采认识到叙述不是真实, 世界不是真实的
连续性和经验有直接的关系
以前发生未来还会发生, 所以经验是重要的, 因此事性是连续的
尼采意识到不是这样的, 过去发生的将来不会发生
经验不应该束缚, 经验不是应该是连续的
故事 (经验) 不应该成为某种叙述方式, 它应该零散
尼采打破经验的连续性和束缚, 打破我们的自满的情绪
这时尼采的英雄已经从瓦格那变成了伏尔泰
这样书写于伏尔泰诞生 150 周年
伏尔泰主要是一个政治家
主张
反对神学
打破君权神授
共和政体
这些是尼采觉得最伟大, 最英雄主义的地方
对于浪漫主义的批判表示尼采不再崇拜瓦格那
认为浪漫主义是不清楚的, 不清醒的
这个时期的尼采认为每件事物都要在日光下表现的明明白白, 说的清清楚楚才行
这也是尼采流动性的表现
他认为日神艺术和酒神艺术者是浪漫的
他不再认为感觉的真实性
外界的冲突和自我的推翻是伴随尼采的一生的
尼采开始进入一种对痛苦渴望的神情
尼采认为世界是悲观的, 那我们在世界上一定是痛苦的
但是痛苦是持久的, 快乐是平淡的, 所以我们更愿意接受永久的痛苦, 而不愿意接受平谈的快乐
在今天这个观点可能不会被广泛接受, 在消费主义的今天, 快乐的价值远大于痛苦的价值
写作这本书是尼采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尼采走向悲惨人生的开端
远离朋友
想结婚而不得
尼采的慢性疾病开始显现出来
严重的近视
偏头疼
胃病
两场大病与一场车祸
尼采的痛苦带来了他深刻的想法和大胆的创新
痛苦生活成为他重要的养份
尼采用系谱学的方法替代传统形而上学
《快乐的科学》
不是讲快乐的, 是讲道德的
尼采的主题一直是,
为什么以前的那套 (基督教) 玩不下去了
如果以前那套玩不下去了, 我现在给大家来套如同佛陀和耶稣一样的新东西
一套永续性的人类文化
尼采从浪漫主义中走出来, 进入了更加生活化的领域: 道德
为什么以前的道德玩不转了
什么是新道德
痛苦与永续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是尼采要回答的问题
痛苦是前提假设: 因此世界是悲观的, 所以在世界上一定是痛苦的
因此尼采在这里批判传统道德的善
在传统道德中, 我们要对痛苦进行消除
平等
自由
功利主义
都是在说怎么可以消除痛苦
尼采认为一个伟大文化应该研究如何运用痛苦, 而不是如何消除痛苦
在痛苦之上建立起来的文化才具有永续性
在传统的神学中, 道德是独立于人的自然法
神创造世界
神创造的世界是有规则的, 这套规则就是道德
因此我们天生就知道什么善, 什么是恶, 并以此驱动我们的行为
比如别人对我自私, 我就不爽, 这种不爽就来自于人的道德本能, 而道德本能来源自然法
尼采的批判
尼采认为道德是或巧妙或粗鄙的自我欺骗
这里表现出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不同
建构主义从个人角度出发, 认为宗教是自我欺骗
现实主义从外部出发, 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
这就使道德从神的律法变成了一些说法, 失去了其真理的本质
神学语境下, 我们之所以要尊守道德是因为道德是神颁布的
在现代语境下, 我们之所以要尊半道德是因为道德是好的, 是正义的
但是尼采认为, 我们尊守道德不是因为道德的原因, 而是因为其它原因
它的动机不是面的那一个
尼采批判道德有一个非常积级的一点
他说自己是非道德主义者的时候, 是说他思考的是生命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道德在很多问题是失灵的, 如安乐死的问题
生存权重要还是自主决策权重要
两种从道德都可以
尼采认为一定有一个终级的答案, 道德的价值就松动了
在这种两难问题中, 我们只有离开道德才能触及到生命的本真的意义
尼采一针见血的指出道德的最大问题功利主义
促使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是功利主义
说明道德没有触及根本问题
如果道德触及了根本问题, 它是不需要诉诸 "大多数" 的
我们捍卫我们道德的天然性, 尤其是与我们利益相关和道德
哈贝马斯认为事性道德商谈可以产生秩序, 解决道德两难的问题
但这样会带来虚无主义
它是在利益计算上得出的结论
尼采预见到虚无主义, 但他不象很多现代学者一样拥抱虚无主义, 尼采担心虚无主义的到来
根据奇点降临, 会让尼采问题以电子化生存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人可以将以意识电子化的形式得到永生
那时功利主义道德将面临巨大挑战:
功利主义道德建立在稀缺性之上的
一旦永生这些就没有价值了
我们被推到一个终级问题上
就是如果你有无限时间可以活, 那么为什么, 有什么可活
如果我们是相信虚无主义的, 那个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唯一的答案就是死亡
尼采第一次提出 "上帝死了"
预言后基督教的道德并为之作规划
越是没有宗教作为道德平等的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的时候, 越是有人要跳出来标榜自己是的道德优越感
宗教退却了, 宗教的道德会更狂热
这是一种特别不清醒, 特别对自己不诚实的行为
因为道德起源不确定, 任何道德上表示应该如何的东西都应该弃之不用
袪魅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是, 我们不需要知道一个东西的原理是什么, 但我们可以相信它
虽然我不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 但是我相信如果我想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 我可以知道
的宗教时代是不一样的, 神的意志就是不可知的
在道德法律的问题是一样的
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法律, 但是我们相信我们要是想知道, 我们能知道
这使我们会盲目的接受道德
如尼采所批判的, 我们认为自己本能的能知道善恶
他说, 如果我们能够本能的知道, 那么我们真是非同凡响的, 但是我们不是
这一点上他于康德是完全相反的
尼采说出 "上帝死了" 的时候, 完全没有自满和自夸
他看到 "上帝死了" 之后会带来什么长久的影响, 人们会有什么举动
尼采对这些可能的举动深感恐慌
在上帝中无法获得伟大的人也无法从其它地方获得伟大, 他只能放弃伟大或创造伟大, 如果我们所有人要创造伟大的话, 我们会在创造伟大的过程中崩塌
这似乎是预见到他自己的未来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新的, 最好的人如何面对没有神的后基督教的世界呢
在一个非道德主义的立场上, 面对悲剧的必然痛苦的世界,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好的人
尼采说, 只说 "是" 的人
尼采自己决不是一个只说是的人
尼采提出一种新道德
一个能够支配自我的强者
包括支配自己人性的弱点
和自己人生中的痛苦
也就是 "我不会对这些东西说不"
对所有的境况, 所有的痛苦都说是
只说是的人会为自己的个性赋于一种风格
只要和别人不一样, 就是好, 那怕是个恶棍都行
是好是坏不要紧, 只要是一种真的品味就行
现在我们自以为的风格, 是消费主义塑造的, 不是自己的, 不是真的
哈贝马期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批量生产欲望, 而让人逃离自己的欲望
哈贝马斯认为可以通过公共商谈过程还给个人自由
所以尼采提出一个观点: 要审慎的考查自己
所谓审慎的考查自己, 就是要想清楚, 你自己要的这个风格, 这个与众不同真的是自己要的还是别人想认让人要的
说是的人一定有一个强烈的风格和天性
这里已经露出了尼采说的超人的雏形
风格就是能够应付自如, 将一切分歧, 尴尬, 痛苦结合到一起, 纳入一个更庞大的系统, 这个系统就是你的风格
这个更大的系统主就是尼采说的是
现在我们说时间可以让我们忘却过去的痛苦, 忘却就是说不
尼采看来, 后神学时代的人要对这种事说是
将这种事合并到一起, 纳入到你的风格中
我们会把这种事浪漫化
尼采批判那种憎恶风格的束缚, 无法控制自己软弱的人
我们赋于痛苦浪漫主义表述, 让我们浮于这种浪漫主义表述之上, 如 "没有打死我们的会让我们更强大", 但是屁用没有, 当我们正的遇到痛苦时, 根本做不到
所谓超人哲学就是不要受浪漫主义影响, 对痛苦说是的人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 尼采开始批判同情心
风格的形成内化痛苦有很大的关系
尼采说, 通往超人的道路独孤, 不会有感激和温暧, 我的道德造诉我, 隐居起来吧, 只有这样你才能为你自己而活
当我们用同情心求拯救他的时候, 我们忽略了他人自己的利益
这种利益是指, 他人可以通过整顿这种痛苦来获得更好的生活, 而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通过同情心, 掩盖了这痛苦
例如, 如果我们了解现在上访人员的境况, 我们就知道其实全国人民的同情在异化他们
现在网络上的一些同情心, 反而成为我们压榨另一些人的理由
谁是查拉图斯特拉
另一个翻译就是琐罗亚德斯, 波斯沃教 (拜火教) 的创始人
尼采借了一个比耶稣和佛陀更早的人来写这本书, 表达了他的野心和对本真问题的追求
可能只有超出佛陀和耶稣, 才能触及到这个时代的本真
整本书洋溢着非常悲观的基调
这本书都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认为自己获得了智慧, 要去和大家分享, 告诉大家无神的生活应该怎样去过, 被大家嘲弄, 反叛和自己很伤心的故事
在书中, 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的口说: 离开我吧, 而且要提防查拉图斯特拉, 最好是为他感到差耻, 也许他已经欺骗了你, 人若只是当学生, 那是对老师最糟糕的报答
我们要做的是参透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之幻象, 看看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支配了我们的想象, 要谨记这样的教育是不道德的
尼采在写这本书的时候, 认识到别人决不可能理解的, 如果别人理解, 这是一个坏的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尼采是一个多清醒的人
尼采是对现代生活反思最清楚的人, 对于现实没有一丝一毫的幻觉, 一丝一毫妄想在里边, 他能把每个问题推到最清醒, 最理智的情况下去解决
尼采在这种悲观论调上提出了忠于尘世的观点
尼采借着查拉图斯特拉说, 我的兄弟们继续忠于尘世吧, 不要相信那些奢谈超脱尘世的人
超人就是一个提升了的查拉图斯特拉
对一切说是, 完全不管结果的人, 拥有这种强力意志, 就是超人
超人是可妥协的, 可战胜的, 这并不是说超人要妥协, 要战胜
精神三变: 骆驼遇到大天龙变成狮子, 狮子变成婴儿
骆驼是隐忍主义, 大天龙是道德, 狮子是欲望
隐忍主义无法面对道德考问, 但欲望大于道德
欲望可以产生新的价值, 但它不能产生价值本身
我们的自我意识, 把我们的精神压抑住了
当我们进入无我的状态时, 我们就成为了婴儿, 当我们成为婴儿时, 就成为了超人
只有孩子可以接受永桓轮回的
只有孩子可以遗忘, 才可以接受永桓轮回
只有最没有智慧的人才最有智慧
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没有分别心
分别心就是说不是, 不是这样, 不是那样
没有分别心就是对所有东西都说是, 接纳一切, 只有这样才能接受永桓轮回
强力意志
在每个民族头上都有一块刻着善的扁, 记录他们克服的困难, 就是他们追求强力意志的声音
对于每个民族来说, 困难的是善的
在生活中做决定时, 一定要选择难的那个, 因为难的那个一定是对的, 简单的一定是错的
罕见的, 困难的, 不容易达到的, 敬重这种东西就是强力意志
强力意志促使人选择难的东西, 去选择痛苦
敬畏这些难的东西就是创造, 敬畏对于这些东西就是无价之宝
这是一种唯意志论, 但是尼采驳斥叔本华的求生意志, 他认为人没有求生的意志, 只有求真的意志, 并把这种真的意志称为强力意志
《善恶的彼岸》
写作目的
在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 正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时间
他向他所爱的人求婚, 失败了
他的生活和健康状态也每况愈下
他开始自己实践, 什么叫作向一切说是
他该如何接纳他在生活中出的这些事
是这样的打击, 崔生了 《查拉》
但 《查拉》 的悲观论调并没有影响到他, 他继续推进他的思想, 写出了这本《善恶的彼岸》
《善恶的彼岸》不是说善恶是两端, 而是说, 如果善恶是一端, 那它的彼岸是什么
他继续回到道德问题, 去深挖这个点
他不愿如查拉图斯特拉一样变成一个预言家, 他要把事情说的明明白白
他在 《查拉》 最后说, 权力意志不是求生的意志, 而是求真的意志, 因此他说清楚什么是求真的意志
求真的意志
因此他开始好好的将一切价值进行重估
跳出善与恶之外, 另一端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二元对立真的存在么?
是不是存在两个视角, 一个叫善, 一个叫恶
道德到底是自我欺骗还是自神而来亘古不变的东西
这种视解是一种暂时性的视角, 这种更高, 更根本的价值, 源于欺骗, 自私和贪欲
好的与坏的在不断转换
我们认为的道德价值来源于更本能的价值
在这里他提出了拥抱非真理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 智慧可以运行在知识之上或者也可以运行在无知之上
如果智慧可以运行在无知之上, 就可以拥抱非真理
这点真的可以否定我们价值判断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没有进行价值判断, 而是走向了功利主义的判断
尼采认为我们不用判断一个事是善还是恶, 我们要看一个事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生命, 沿续生命, 维护生命, 培育物种
对这种非真理的生活加以承认
这个说法反叛我们关于价值判断的本能
我们要时时判断这个事情是不是对的, 以此来建设自己的正当性
但尼采希望大家反叛这样的东西
我们不去判断有什么价值, 我们判断他有什么用
尼采做了一个人类学家的比喻
我们要像人类学家一样, 越脱于其所研究的部族, 在他们之上来看待这件事
人类学的非价值介入原则
比如一个部落食人, 人类学家不判断食人好不好, 只判断食人对这个部落有没有用
我们要像所有人的人类学家一样, 不云进行价值介入, 而是去看它的真象是什么
生命力
尼采提出, 我们其实不可能知道真象是什么
我们不可能超出本能, 超出理论, 超出语言去认识这个世界
所有事情都是我们的阐述, 没有一个真相
因此在这本书里边, 尼采用生命力替代了权力意志
尼采又回到了对于艺术评价的标准, 它有没有充沛的活力和创造力
尼采在这里批判瓦格那开始追求道德, 没有生命力了
尼采认为只要有生命力就是好的
例: 萨德主义
追求极端体验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 它培养一种风格
如何面对日常
即要包括生活全面的丰饶, 也要分析生活全面的贫瘠
他可能是说, 并不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的事, 但是要有一种态度, 在生活中发现一切
如果发现渺小的, 败坏的, 要承认这是不可抗拒的
需要一种意识上的干预来提升这个世界的格调
《论道德的谱系》
谱系学影响了福柯
谱系学与起源相关, 尼采在这里提出了主奴道德说
尼采先定义了一批人, 叫做贵族
贵族先定义自身, 认为自身的东西叫做善
将缺乏这种品质叫做恶
如果我们考查早期社会部落, 确实如此
例
孔子
贵族生活方式就是礼
胜论派
按此方法祭祀就是好, 不按此法祭祠就是恶
奴隶的道德
把主人看作是恶, 只要和他不一样就叫做善
所奢侈是恶, 勒俭是善
我们仇富的道德就是这样一种奴隶的道德
尼采认为主人的道德要好过奴隶的道德
因为前者是定义, 后者是否定
但是因为贵族没有什么痛苦的经历, 所以没有什么批判的态度
而尼采又强调这种审慎的批判态度
更深刻的批判
批判与对比的必然性
传统的道德让人放弃批判和对比
但尼采认为有生命的人如果放弃批判和对比自己要遭难的
行为经济学里有一个比邻幸福, 就是人要是比周围的人好一点就能感到幸福
犹太教和基督教道德之恶
奴隶们发现, 只要思想比主人更精巧, 就是发明比主人更精妙的道德
西方主流的道德观只是奴隶对主人道德的批判
当基督教反叛主人建立了道德, 他自己也不得不尊首这个道德
这个时候这个道德就走向它的对立面, 但是因为他已经是道德了, 它不可更改, 它只有毁灭
所以当求真意志要求真时, 道德必然瓦解
尼采到底想说什么
基督教神学和道德体系必然无法沿续的事实
尼采想在这种基础上建立一种意义
要么建立一种意义
要么建立一种勇于担当无意义的文化
因此尼采不是虚无主义的, 他要建在一个在无神基础上的永续文化
因此尼采开启了现代性
尼采是站在 "上帝死了" 的节点上, 要建立一切的人
对于欲望的批判, 尼采提出了新的路径
逃离欲求: 禁欲
理解欲求, 理解和接纳欲望的傲慢和愚蠢
象超一样, 对于切欲望说是
翻转电台
我个人的公众号
张启震
张启震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