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代派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2019-04-25 10:03:22 2 举报一、基于机器文化的现代艺术
塞尚,现代派艺术之父,是艺术史上第一位摈弃了对事物的外在形态的观照,而进行抽象创作的艺术家。塞尚所处的时代是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画家纷争的时代。在塞尚看来,这二者都忽略 “ 事物本源”。
追求 “ 事物本源”是对 “ 本质主义”的认同,本质主义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哲学观。所以,谈及艺术时,尽管塞尚认为绘画是调和人和自然的关系,这种调和还是要求构图,设计和结构的逻辑来支持。塞尚在艺术创作中,不迷恋实物对象的色彩和形式,只是专注于探索实物存在的稳定性和结构性状态。他在不牺牲感受的基础上,以反思代替经验。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艺术颠覆了实物的具像性。他把机械形式和法则,应用在到艺术创作中。作品很明显地表现出一种类似于数学的秩序。
1、毕加索的艺术创作更多地热衷于对世界本质的追求,追求一种更基础的艺术元素。他认为,客观世界一切形象的基本元素都是简单的几何形。在艺术创作中,他把对象分解为几何形来表现。为了表现对象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他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对象的各个部分,将它们叠加在一起,这同时也算表现了运动。这种运动感的表现手法对后来的未来主义产生了影响。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抛弃了传统的美学观和艺术观,开创了审美趣味的新时代。
2、毕加索还开拓了非常规性材料在艺术中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艺术界对工业社会的情感。1912年,毕加索破天荒地使用了剪贴的创作手法,开始了他的 “ 综合立体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在艺术创作中打破传统艺术的媒介局限。毕加索领导的立体主义对以后艺术派别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立体主义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不但不像传统艺术和机器时代那样水火不容,反而变得亲密友好。可以说毕加索是第一位将自己置身于机器文化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位发掘“机器的艺术潜能”的画家。
法国艺术家莱歇将他的目光凝聚在工业化的生活,同时将机器部件作为形式元素应用在画面上。在创作初期,莱歇画的是机器,歌颂的是机器生活。
影响:莱歇是直接讴歌机器和工业生活的艺术家。他的以机器为核心的立体主义影响了1918年出现的立体主义变体——纯粹主义。纯粹主义追求垂直-水平的结构,取消一切多余的装饰。在该派艺术家眼里,机器是 “ 纯粹”的象征,他们学习机器功能性的特征,寻求艺术作品的功能性描绘。
未来主义最初是由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一手炮制的。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热情讴歌现代科技的发展,赞美大工业产品固有的美,这种固有的美表现为速度。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热衷于表现速度和产生速度的力,宣称以“机械形象”改造艺术。其艺术风格是在画布上把由几何形体组成的物象作有节奏的反复、重叠和延续,以达到力度感和运动感。
与莱歇个人讴歌相比较:相对莱歇那样以个人立场讴歌机器而言,未来主义以艺术团体的能量赞扬机器对艺术界更具有影响力。随着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影响的扩大,机器在艺术中的地位日趋上升。当现代派发展到构成主义时,艺术和机器之间画与被画的从属关系发生了转换,机器不再是艺术表现的对象,而是艺术本身应该学习的对象了。
十月革命前后,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苏俄诞生了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至上主义创始人马列维奇提出在艺术创作中不再表现主题和客体对象,只追求“感觉至上”。他的至上主义——在创造性的艺术中,感觉是至高无上的。对于至上主义者而言,客观世界的视觉形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只是感觉”。马列维奇指出至上主义是一种新的思想形式,目的是摆脱一切的“表现”,“象征”和实际考虑而追求“绝对自由”,表现在绘画中就是“无主题”和“无客体”的纯形式。
构成主义源于至上主义,却有自己的主张。在表现形式上,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没有明显区别 。但在艺术思想上,构成主义倡导 “ 生产美术”,要求艺术和机器相结合,走艺术实用化的道路。 在构成主义眼里,机器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主导艺术和审美走向的重要因素。至此,现代派艺术真正完成了艺术和机器产品之间的革命性关系,这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1、20世纪20年代,俄国艺术界受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出现了现代艺术的繁荣局面。立体主义对俄国艺术界的影响主要应归功于俄国青年艺术家弗拉基米尔·塔特林。他受毕加索影响,沿袭毕加索的粘贴表现手法,用木片、纸板、铁丝、纺织品等等拼接艺术品。塔特林的探索为其日后创立构成主义打下了基础。
2、由于俄国艺术在走向抽象的过程中同时受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所以,一些艺术家称自己的作品是“立体未来主义”。
3、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筑设计师埃尔·李希斯基所做的抽象海报作品《红楔子攻打白军》就表达了艺术家对共产主义革命的支持。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对美术的实用性很早就注意了,革命政权开始了使机器生产艺术化的进程。1918-1921年设立了一个“艺术生产苏维埃”,负责在工厂里组织“艺术车间”1920年10月,设立了“艺术生产委员会”,负责工厂生产的美术设计。整个运动的主要批判对象是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李希斯基,使得欣欣向荣的苏联现代艺术产生了分裂。
4、1920年,加波和佩夫斯纳发表了《构成主义宣言》。构成主义一词第一次在文字中出现。
5、构成主义艺术追求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观念,对西方艺术界的影响非常大
荷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于20世纪初,是早期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派源于荷兰绘画艺术风格,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风格派被看作是现代主义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艺术家、设计家在1917 到 1928 年之间组成的松散团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此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伯格。
他们的现代艺术思想是:1.发展出一种中性的,理性的,现代的风格。2.把传统的建筑,家具,绘画和雕塑及平面设计的特征变成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3.反复运用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风格派设计所强调的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思想和结构第一的原则,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风格派设计的代表作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里特维特的《红蓝椅》等。
“风格派”的理论奠基人,著名画家、设计师、诗人和美学理论家。
设计思想:
1、剥除传统设计因素,变为基本几何结构单体。
2、将几何单体组合成简单的结构,而各单体之间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可视性。
3、对非对称性的研究与运用。
4、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中性色。
20 年代末,杜斯伯格开始主张“少风格”,日益深入到减少主义的简单几何结构、中性色彩计划中,全力研究新的国际主义。从这一点来说,他逐渐成为世界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一个精神和思想的奠基人之一。
荷兰风格派核心代表人物,设计主张: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的绘画。
把元素分化到无与伦比的水平,纯粹的水平线、垂直线以及交叉的原色构图,把风格派的艺术语言利用的淋漓尽致。
代表作:非对称性绘画《红、黄、蓝》。
“风格派”设计师,出色的将蒙德里安的原理运用到家具和建筑设计上,所有的设计都力求以最简单的手段来强调设计对象各部件之间线、量和空间的组合。
代表作品:
《红蓝椅子》以传统的折叠椅子为原型,抛弃了所有的曲线因素,构件之间完全采用搭建方式,露出交头,除了框架用黑色之外,其余全用三原色。
《施罗德住宅》
“风格派”对世界现代主义的风格形成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它简单的几何形式,中性色为主的几何色彩,以及立体主义造型和理性主义特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准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