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软件测试基础引导
2021-12-12 18:09:52 21 举报
AI智能生成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了web端测试相关的基础知识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异常测试
中断测试:来电、短信、闹钟、日历提醒、蓝牙提醒、插拔数据线、插拔耳机、锁屏、弹窗、低电量提醒等
应用交互:资源抢夺(音频资源、摄像资源内存占用等)、应用切换、后台放置、前后台切换
手势/操作测试:快速连续点击(是否有防重复点击)、多触屏点点击、滑动手势、横竖屏切换等
硬件异常:存储空间不足等
修改本地参数:修改时间、时区、语言、键盘等
修改系统权限:打开/关闭定位、摄像、图册、通讯录等的授权
不同字体、ppi 下的元素加载
业务逻辑功能
1、人工测试
关系点:登录、翻页、刷新、返回、前进、业务逻辑(典型案例分析、缺陷分析、离线缓存、登录测试点等)
2、自动化
工具:Telerik、Appium、selenium、Qqdriver等
3、HTTP API层监控
工具:可以自己编写监控http接口的工具
性能
加载速度
工具:Google Pagespeed,Yslow
网络:WIFI,4G,3G,2G
网络质量:信号良、弱网络环境、无网络
启动:首字,首屏
缓存:有缓存,无缓存
缩短相应时间:CDN部署,合理分配域名
HTTP请求数:资源合并
HTTP状态:失败资源处理
单个请求优化:缓存机制,压缩内容
资源合理组织:预加载,分页加载,css放顶部,js放底部
流量
测试覆盖维度同上(加载速度)
服务端
服务端压测:httpload,beetles
基准测试
达标测试
软件测试通过标准
子主题
体验
提示:弱网络场景提示,接口数据异常提示等
打开页面性能:打开或刷新页面是否抖动,应用回退后后体验等
资源占用
CPU、内存、电量等
使用时间
长时间使用、长时间放置后台
兼容性
浏览器兼容性
PC端:Chrome,Firefox,IE
手机端:QQ浏览器,UC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系统浏览器,Chrome浏览器
机型
Android:Android自带浏览器
IOS:IOS自带浏览器(Safari)
系统兼容
Android:4.x,5.x,6.x,7.x,8.x,9.x
IOS:10.x,11x,12x
屏幕分辨率
手机
小屏、中屏、大屏
平板
小屏、大屏
第三方应用兼容:输入法、第三方相机等
统计上报
埋点的准确性
埋点的合理性
安全
投放渠道限制
直接URL是否能打开
防止恶意攻击
是否需要验证码
用户反馈
反馈数据分析总结
漏测分析
用例补齐
H5性能测试监察点
加载速度和流量
服务端压力
体验
兼容性检查点
浏览器兼容性
机型兼容
系统版本兼容
相机兼容
屏幕
每个测试其实都有一个最佳的测试时间。例如在版本开发测试阶段,测试人员应将重点集中在基础测试上,快速发现问题并推动修复,保证主体功能得到快速实现,而非在初始就纠结性能、压力、兼容性,避免研发人员在改动大量代码之后,还需要再重新执行一遍性能、压力、兼容相关测试,降低测试效率。所以,在设定测试计划时,就要明确不同测试阶段需要进行的工作。一般可按照以下阶段进行:
基础测试、异常测试——版本开发测试阶段;
兼容测试——回归测试阶段;
性能测试——回归测试阶段,待功能稳定后进行;
稳定性测试——建议在整个测试阶段,每晚进行;
基础测试、异常测试——版本开发测试阶段;
兼容测试——回归测试阶段;
性能测试——回归测试阶段,待功能稳定后进行;
稳定性测试——建议在整个测试阶段,每晚进行;
用例
bug
缺陷报告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