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脉络图
2018-11-09 11:16:30 0 举报
中国楼市的前世今生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我们总说,2008年之前的房地产是一个阶段,2008年之后的房地产又是另外一个阶段,之前是改善大家居住环境,是一个良性的涨价阶段。尽管价格也上涨过快,但主要是由于需求释放所导致的。而2008年之后,由于错误的政策,让房地产一点一点的被妖魔化,过度金融化。房子不再是用来住的,而是变成了有钱人发财的工具,制造的贫富差距的门槛。更是变成了穷人的梦魇。
泡沫破灭
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爆发,面对美国经济下滑,中国出口减退,且国际资本大幅撤离的背景下。我们又想到了房地产的刺激作用。于是果断推出了,日后被喷最多的四万亿政策,宏观经济第一次使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2年:随着央行两次降准和降息,房地产销售开始回暖。2012年:下半年,一线楼市小幅回升。房地产再涨一波,但也许事情又该终结了,因为这次上涨很明显房地产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涨多久。楼市就传出了非常不好的消息,温州跌了,炒房团被套。杭州也要跌。
其核心点就是:完全放开银行的信贷限制,之前考核的是坏账。现在考核放贷数量,你别管3721,赶紧把贷款放出去就好,然后就是盖房子,什么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还有廉租房,全都盖起来。
增长
泡沫
发展
但这次显然事与愿违,我们本想去库存,但结果却造成了一二线城市房价飙涨的后果。
2009年:保障性住房的投资由计划的2800亿,扩大到了4000亿。本来被打翻在地的房地产,快速的被扶起来并又被请回到了国家支柱产业的宝座上。配套政策就是下调首付比例,然后降低税费,刚决定要收的那些营业税,也全都不要了。
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经济下滑严重。加上我们主动的国企改革,造成了一波下岗潮。为了扩大内需,为了拉动经济,我们开始了轰轰烈了的一次房改。在全国范围激活房地产市场,用住房来带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98年房改,99年房贷,2001年税费改革,2002年土地招拍挂制度,一系列的政策先后出台,终于把地方政府推上了卖地的不归路。
2015年:330新政,给这把火上,继续浇油。二手房营业税免征期由5年改为2年,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到4成,公积金首套房首付降低到2成。然后同时,2015年连续4次降息,中长期贷款利率下调到了如今的4.9%,在2015年底,我们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化解房地产库存。
房价突破:7500元
2014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发布930新政,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从认房又认贷,改为认贷不认房。你只要手上贷款还完了就可以继续贷款。不管你有几套房。
1993年:政府出台《国16条》【严控信贷、提高利率、限期收回违规资金】 大幅提高融资炒房成本,造成每人买房,无人接盘。盖好的楼卖不出,房企大幅倒闭。 四大行损失300亿,海南发展银行遭挤兑,被央行关闭。
人均工资不到1000元
海南经验告诉我们:用加大库存的思路来降房价,和用提高房价的思路来去库存,这两个招都不怎么样
(海南岛不到200万人,出现有2万家房地产公司,平均100人/家)
深圳已出现【弃房断供】房子已经沦为了负资产,买来的房子,短期内的价格已经跌破30%,要还给银行的钱,比现在房子的价值还大。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忍痛割爱,首付爷不要了,房子你拿走吧。当时很多开发商也在打折卖楼,但是很多老业主跑来维权,阻止开发商降价,甚至不惜的打砸售楼处。闹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在两会之后,北京再出重拳,挑起了新一轮的调控军备竞赛。重启了认房认贷的武器,并直接把商住房纳入了限购政策,一下让商住房的炒作者血本无归。随后各地仍然继续跟进,厦门直接宣布买房,自房本下来之日起,2年不允许上市交易。随后广州和青岛也复制了这个政策,希望进一步锁定楼市炒作的流动性。
2005年:为了控制房价提出了【90/70政策】——也就是90平米住房,必须达到总面积的70%,增加营业税,买完房5年不到就往外卖的交全额营业税。
2016年:年出现了新的房地产局面,那就是一二线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的局面。很多人都看到了一线暴涨,于是纷纷卖掉老家的房子,抢着到一线城市去付首付。这就在亟待去库存的三四线,却变成了补库存。
《中国楼市的前世今生》重点脉络
此文本由旅游地产观察整理
2017年10月份:一二线城市,加大限购力度之后。成交量大幅下降,这才将资金从一二线城市赶出,驱赶着货币奔向三四线城市,才起到了一定的去库存效果。但随后,麻烦又来了,那就是很多三线城市瞬间被炒高,本来是一线城市的买房恐慌,这下传递到了全国范围。
2002年:央行下调贷款利率,公积金贷款5年以上下调到了4.05%,商贷从5.58%下调到了5.04%,用最大力度的信贷政策,支持房地产起飞。所以我们看到了从2003年开始,楼市终于迎来了春天。这一涨便不可收拾。
2007年:随着股市暴跌,债市暴跌。楼市也跟着下跌。但大家也都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了全球的次贷危机,所以你说是政策导致的也行,说因为金融危机似乎也可以。
2014年的5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跌,此时宏观经济面临巨大的困难。于是如坐针毡,比国家更困难的是地方,终于在一个月后坐不住了。2014年6月,呼和浩特打响了松绑限购的第一枪,人无头不行,有了挑头的,大家纷纷效仿。2014年底,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城市基本放开了限购令。
限购的效果带来的就是一地库存,为了解决这一地的库存,我们又只能返回头去刺激房价
2002年-2004年:我们一边释放房地产的红利,一边假装调控。当时的政策基本就3点,不供应高端土地,提高首付比例,以及加息。但房价却没下来,反而涨幅更快了。2004年房价上涨18%,远超居民收入涨幅。
2017年10月份:继北京重新严格调控房价之后,全国20几个城市快速跟进调控。限购限贷,提高首付已经成为了标配。宏观上我们也提出了因城施策的主张,于是各地纷纷开始了调控竞赛,往往一个城市刚想出了新点子,很快就被全国推广。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更是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给房地产发展定调。
房地产确实拉动消费,对GDP年均贡献1.5%房地产投资增30%,房价每年涨幅17%
限购的政策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房地产销售面积从2009年的增长76.9%,以下跌到了负增长30%瞬间市场被冰封。但是别忘了,2008年我们放出了那么多的货币,这些货币可是不安分的,到处乱窜。特别是房地产调控,但碍于经济增长,不敢大幅度的收缩货币,所以仍然是宽松的局面
GDP依然维持了9%以上的增长,大量资金流进房地产全国房价平均增长23%,上海达到了56.7%,大幅超过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
2010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我们又一次调转了枪口。觉得这么炒不是回事,弄不好会造成恶性的影响。结果又开始调控,2010年4月开始连续出台国4条,国10条,进行所谓的史上最严调控,这次重新提高了首付比例,上海和重庆推出了房产税的试点,但最大的杀手锏还是限购。用行政化的手段,对楼市进行控制。
1992年:由于海南临海位置较好,海口优势爆发,全省房地产投资达到87亿,GDP增长83%,全省的财政收入40%都来自于房地产。银行趁着经济特区的东风,大胆放贷款,拿着图纸就能去银行贷款,所以基本很多人都是空手套白狼。
1991年: 南巡讲话后,中国南方开始有港商介入,这些港商都是炒楼的高手,把以往的经验直接复制到大陆。当时大陆低价很低,有大片土地等待开发。
宏观经济回到了一个正确的轨道
压制了大家炒房的热情
2013、2014年:都陷入了比较萧条的局面。大量的开发商手上的楼盘全都出现资金问题,很多其实已经是烂尾了。有的资不抵债只能去借高利贷,或者通过民间金融来融资。兴起的P2P,很多都支持了房地产领域,成为了最后的续命稻草。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