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mm
2019-03-26 09:21:38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近代史,非常详细,活在中国不知道历史怎能行呢?快点进来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
目的
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0年8月14日
俄德法美日奥意英八个国家在英国西摩尔的带领下占领北京
义和团运动
口号
“扶清灭洋”
“灭洋”
鲜明的表达出对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但是具有盲目排外性
“扶清”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对它抱有幻想
主要活动
1.义和团在廊坊一地阻击敌人
2.在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3.在天津与侵略军争夺老龙头火车站,清军聂士成牺牲
4.炮轰紫竹林租界
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
失败
性质
反帝爱国运动
积极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辛丑条约》
1901年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
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军事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戊戌变法
时间
1898年
公车上书
时间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后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内容
拒和
迁都
变法
影响
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宣传思想
方式
康有为组织北京的强学会
梁启超的上海的《时务报》
严复的天津的《国闻报》
影响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百日维新
背景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光绪帝决心变法
领导人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
光绪帝
开始
1898年(旧历戊戌年)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
军事
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
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抓后遭杀害
戊戌变法失败
失败原因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光绪帝没有实权
脱离了群众
影响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根本
日本明治维新后
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直接
朝鲜东学党起义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战争开始的标志)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逃跑)
黄海海战(致远舰沉没,邓世昌牺牲)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牺牲,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牺牲,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
马关条约
1895年
代表:李鸿章
内容
割地
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钓鱼岛)
澎湖列岛
赔款2亿两白银
开放通商口岸
苏州
杭州
沙市
重庆
侵略范围深入内地
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
危害最严重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瓜分中国狂潮
契机
三国干涉还辽
沙俄、德国、法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赎辽费”
表现
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该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洋务运动
兴起
人物
中央
奕䜣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目的
利用西方技术(师夷长技)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主要内容
军事工业
口号:”自强“
19世纪60年代
代表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口号:”求富“
19世纪70年代
代表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文化
兴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
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军事
19世纪60年代组建新式洋枪队
新疆
左宗棠通过“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打败阿古柏,收复被俄国侵占的伊犁等新疆地区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海防
19世纪80年代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
在台湾设立行省
评价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的开端)
积极作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战败
根本原因
洋务派只学习西方技术
而不改变封建制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
法国:马神甫事件
英国:亚罗号事件
事件
条约
天津条约
1858年签订
内容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北京条约
1860年签订
内容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割九龙司给英国
增加赔款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火烧圆明园
1860年
英法联军
沙俄侵占土地
150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东北)
《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东北)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北)
《改订条约》:西北地区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通商口岸更多
主权破坏更大
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尖锐
经过
1
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
永安建制
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3
1853年,定都南京,改名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它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
北伐西征标志着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逼近天津,全军覆没
西征:取得巨大胜利
5
1856年天京事变
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提出学习西方、改革内政,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实行
7
1864年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失败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直接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中: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
外: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
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鸦片战争
背景
中国在与英正当贸易中,明显处于出超地位
中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鸦片危害
1、白银大量外流
2、摧残体质
3、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林则徐
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
1839年
在虎门海滩挖了两个大池子
灌上水,将鸦片投入
将生石灰抛入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原因
根本
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
直接
林则徐虎门销烟
表现
1840年6月开始
1841年强占台湾
关天培、陈化成战死
《南京条约》
不平等
1842年签订
内容
割地:香港岛(1841年被占领)
赔款:2100万银元
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议税
《虎门条约》
1843年中英签订
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影响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②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战败原因
清政府腐败
封建制度落后
孙中山
评价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早年革命运动
1上书改革
1894年
上书李鸿章
提出变法自强等改革建议
遭到拒绝
2成立兴中会
1894年11月
檀(tan)香山
性质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
3广州起义
1895年10月
起义消息泄露
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
起义失败
同盟会
1905年
日本东京
总理:孙中山
报纸:《民报》
成立基础
思想传播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革命团体
华兴会
光复会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起义
萍浏醴起义
时间:1906
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人物:刘道一、蔡绍南
概况
起义失败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皖浙起义
时间:1907
地点:安庆
人物:徐锡麟、秋瑾
概况:秋瑾等人遇害
镇南关起义
时间:1907
地点:广西镇南关
人物:孙中山、黄兴
失败
黄花岗起义
时间:1911
地点:广州黄花岗
人物:孙中山、黄兴、赵声等
概况
失败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精神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为武昌起义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
又叫武昌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文学社、共进会)
1911年10月10日爆发
结果
10月11日
武汉三镇光复
湖北军政府成立
都督为黎元洪
评价
成功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最大功绩是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又叫封建帝制)
2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辛亥革命的性质)
3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失败
1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抗日战争
战役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借口:柳条湖事件
抵抗
国民党蒋介石不抵抗,导致东三省沦陷
共产党杨靖宇组织游击队抗日
东北老百姓组织义勇军抗日
结果
1932年
日本扶植清代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意义
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一二·九运动
原因
华北危机
1935年
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口号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过程
1935年12月9日
北平学生向国民党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并举行游行示威,遭到镇压
意义
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打击了国民党对日妥协的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根本原因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主要矛盾
目的
逼蒋抗日
经过
国民党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
实行"兵谏"
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主张和平解决
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
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拉开了国共内战到抗日的序幕
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经过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
向卢沟桥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
佟麟阁、赵登禹为国捐躯
平津沦陷
影响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1月
经过
1937年八一三事变
日军进攻上海
姚子清、谢晋元牺牲
1937月11月上海失陷
淞沪会战结束
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八路军
山西
领导人
林彪
影响
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南京大屠杀
1937月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日军在攻陷中国南京(首都迁往重庆)后的六周内屠杀
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30万人以上
国民政府所在地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
1广州
2武汉
3南京
4重庆
台儿庄战役
属于徐州会战
1938年3月
国民党李宗仁
影响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武汉会战
1938年
著名战役
万家岭大捷
影响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
1940年
八路军
华北
领导人:彭德怀
目的
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
目标
破坏日军交通线
影响
打击了日军
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皖南事变
1941年1月6日
国民党对新四军发动突袭
新四军损失700多人
叶挺被捕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1944年
失去了河南、湖南
失败原因
抗战后期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评价正面战场
积极
抗战前期
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
有力的支援了反法西斯盟军
消极
抗战后期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造成了大片国土的丧失
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
枣宜会战
张自忠牺牲
八路军
对日“反扫荡”
左权牺牲
武汉会战后
中日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本在1940年扶植汪精卫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1941年,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公开反共
1944年,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豫湘桂战役失利
中共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敌后战场
抗日根据地
延安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
政策
政治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发展生产
敌后游击战
地道战
地雷战
夜袭战
“麻雀战”
胜利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
延安
内容
政治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
壮大人民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组织
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
毛泽东当选中共中央主席
思想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并写入党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
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原因
根本原因
国共合作
全民族抗战
外部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和配合
其他原因
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外国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投降书
14年抗战胜利,被日本自《马关条约》统治的台湾回归
节日
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启示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勿忘国耻
国民党&共产党
共产党
诞生&发展
条件
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阶级
工人阶级的壮大
组织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第一个
中共一大
1921.7
地点
前期:上海
后期:浙江嘉庆南湖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内容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中央局
书记
陈独秀
原因
新文化运动发起人
五四运动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诞生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革命焕然一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放手发动工农群众
中共二大
1922.7
地点:上海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
推翻帝国主义
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工人运动高涨
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工人运动
表现
1922年初到1923年春
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其顶峰是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影响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长征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经过
1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
1934年10月
长征开始
2冲破四道封锁线
3湘西改道贵州
4渡过乌江
5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内容
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6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7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
8强渡大渡河
9飞夺泸定桥
10爬雪山过草地
11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
12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长征结束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
艰苦奋斗
勇往直前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一次国共合作
实现
中共三大
1923年
内容
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
1924年
广州
内容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意义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表现
黄埔军校
1924
广州黄埔
名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简称黄埔军校
人物
创建人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主任
周恩来
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战争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统一全国
领导者
1926年
蒋介石的广东国民政府
北伐主战场
湖南
湖北
铁军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勇克汀泗桥、贺胜桥
攻占武昌城
北伐结果
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胜利原因
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
国共合作、方针正确
工农支持、将士奋勇
工农运动发展
上海三次工人起义
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书写了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破裂
国民党右派叛变
1927年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4月
蒋介石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
问题
1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答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2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答
1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共合作破裂
2
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
缺乏斗争经验
没有独立的领导权
没有独立领导的武装军队
教训
共产党应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有自己的武装军队
第一次国共内战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八一建军节
江西南昌
领导人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意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汉口
内容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在秋收起义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毛泽东领导
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举行秋收起义,失败后向农村进军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
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三湾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指导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
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建立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
朱德
党代表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内涵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时间
1929年
古田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930年
面积最大的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定都瑞金
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总结
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是指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
井冈山道路的启示
革命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按照国情办事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9月-1946年6月
破裂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表现
抗日战争
开始标志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破裂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抗日时期共产党军队的名称
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新四军(叶挺任军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
重庆
蒋介石目的
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毛泽东的目的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双十协定”(会谈纪要)
主要内容
避免内战
和平建国
国民党发动内战
内战开始的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进攻达到高峰的标志
国民党占领张家口
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地点
陕北解放区
山东解放区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战略战术
自卫战争
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结果
1
1947年3月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2
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撤出延安
转战陕北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3
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孟良崮战役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政策
抗战胜利后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文件
1947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
没收地主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
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挺进大别山
1947年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解放东北全境
人员
林彪
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进攻重点
锦州
策略
关门打狗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人员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中原、华东野战军
进攻重点
徐州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解放华北全境
人员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华北解放军
进攻重点
北平
过程
傅作义接受北平和平改编
意义
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
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22年统治
国民党退往台湾
胜利原因
中共的正确领导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五四运动
爆发
原因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中国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废除“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
遭到拒绝
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转让日本
过程
1919年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发表宣言、游行示威
第二天进行总罢课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能看出反帝反封建
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yu)
章宗祥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1919年6月3日
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上海
形式
工人进行罢工
商人进行罢市
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评价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精神
爱国
进步
科学
民主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15年
开始标志
创办《青年杂志》
上海
陈独秀
1915年
口号
民主(德先生)
科学(赛先生)
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代表人物
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
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李大钊(zhao)
胡适
《文学改良刍(chu)议》
主张推广白话文
鲁迅
写成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树立了新文学典范
蔡元培
任北京大学校长
营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范围
评价
积极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消极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北洋政府
二次革命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杀
背景
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
用武力镇压国民党
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反袁
发动“二次革命”
很快被镇压下去
失败原因
力量涣散
北洋军队力量大
没有人民力量
是一次反对专制制度保护民主共和制的起义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内
强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
解除国民党
1914年解散国会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指定继承人
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对外
“二十一条”
承认日本在山东的特权
扩大日本在南蛮和蒙古的权益
规定港湾岛屿不得租界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护国战争
原因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时间
1915年底
人物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
地点
云南
经过
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南上讨袁
不少省份独立
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袁世凯去世
军阀割据
根源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
皖系
段祺瑞
掌握着北京政府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
奉系
张作霖
东北地区
滇系
唐继尧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中华民国
建立
时间:1912年
国度:南京
总统:孙中山
副总统:黎元洪
国旗:五色旗
纪念:中华民国纪念
评价:中国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清朝灭亡
1912年2月12日
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袁世凯
窃取革命成果
限制袁世凯
孙中山
措施
1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2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结果:1912年2月15日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原因
因为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内容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平等自由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许多自由和权利
三权分立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
法院掌控司法权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