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方差分析
2019-04-03 17:42:43 0 举报
本图描述方差分析基本原理、单因子方差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及假定检验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2. 方差齐性检验:(1)图示法:箱线图、残差图等(样本量较大)(2)检验法 (方差分析对方差齐性要求不严格)
处理误差
3. 数据误差: 总误差=处理误差+随机误差 SST=SSA+SSE处理误差(也叫组间误差):由不同的处理(类别自变量的不同取值)造成的误差随机误差(也叫组内误差):由随机因素造成的误差,主要发生在每种处理内部
单 因 子 方 差 分 析
4. 偏效应量:衡量因子影响大小 SSA/(SSA+SSE) 、SSB/(SSB+SSE)、SSAB/(SSAB+SSE)
参数方差分析
1. 正态性检验:(1)绘制Q-Q图(样本量较大)、正态概率图(样本量较小) (2)使用检验方法检验(K-S、Shapiro-Wilk),但因方差分析对正态性要求不高,而检验方法一般比较严格,因此实际中需谨慎使用
3. 数学模型:
自变量:小麦品种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2. 数学模型:
基本假定:1. 正态性:每个总体(即因子的每一个水平)服从正态分布;2. 方差齐性:每个总体的方差相等;每个样本数据是来自因子的独立样本
6. 多重比较:(1)研究内容:研究哪些均值之间有显著差异 (2)多重比较方法:LSD(最小显著差异)(适用场景:事先已经计划好要对某对/几对均值进行比 较)、HSD(真实显著差异) (适用场景:事先并未计划进行多重比较)
实例:
3. 提出假设:H0: H1: α 不全相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
检验方法:例:Kruskal-Wallis检验:(用于单因子方差分析)
常量:总均值
基 本 原 理
多 因 子 方 差 分 析
4. 分析步骤:(1)提出假设 (2)检验方差分析的前提 (3)构造检验统计量F (4)作出决策 (若P<α(0.05),拒绝H0,有显著影响;反之,无显著影响)
不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时
1. 定义:研究多个因子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1. 定义:只考虑一个因子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5. 效应量:因子影响的大小 ; 表示:因子平方和/总平方和(SST/SSA),越大,影响越显著
参数依次含义:因子A的第i个处理与因子B的第j个处理组合的第k个观察值、不考虑因子影响时的观察值的总均值(常数项)、因子A的处理效应 、 因子B的处理效应、因子A、B的交互效应、 因子A的第i个处理和因子B的第j个处理组合中的第k个观察值的随机误差
第i个处理的第j个观察值
非参数方差分析
假 定 检 验
随机误差:假定服从方差为0,期望为特定值的正态分布
1. 研究问题:类别自变量对数值因变量的影响
2. 分类: (1)无重复双因子分析(主效应分析)只考虑两个因子对因变量的单独影响 (2)可重复双因子分析(交互效应分析)还考虑两个因子搭配对因变量的影响
4. 提出假设:H0:u1=u2=u3(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H1:u1,u2,u3 不全相等(自变量对因变量 的影响显著)
3. 独立性检验:每个样本数据来自不同处理的独立样本 (研究者获取实验数据时保证独立)(方差分析对独立性要求严格)
5.模型比较: 该检验的假设是2个模型无显著差异(R函数:anova),若假设成立,则证明交互效应影响不显著,才推荐使用主效应分析或单因子方差分析模型
因变量:产量
2. 基本原理:分析数值误差(产量误差),判断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