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种群和群落
2021-12-16 21:17:1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专题21:种群和群落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群落的概念和物种组成
生物群落
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 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非个体的集合,而是种群的集合
非部分种群集合,是所有种群集合
物种组成
意义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衡量指标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规律
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
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就越丰富
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取样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统计方法
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四种关系
互利共生
同升同降
寄生
寄生关系一般不会淘汰物种
竞争
可能会被淘汰
捕食
交替升降
群落的空间结构
两种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
表现: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 分层现象
影响因素
植物:阳光、温度等
动物:栖息空间、食物等
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群落的水平结构
表现: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镶嵌分布
影响因素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人和动物的影响
原因、意义
原因:在长期 自然选择 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意义:有利于群落整体对 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群落的演替
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的过程
两种类型的比较
初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时间
长
速度
慢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
起点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短
速度
快
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弃耕农田演替
弃耕农田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
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一定方向,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群落中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一般地,演替过程中群落稳定性越来越高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性别比例
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预测变化方向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
四个率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种群密度
种群的空间特征
含义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类型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个体数量
少
直接计数法
多
估算法
是否是植物?动物活动能力是否强?
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志!!!!
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植物
样方法
样方法
调查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调查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选取样方
五点取样法
非长条形
等距取样法
长条形
关键
随机取样
计数
计算种群密度
所有样方平均值
注意事项
随机取样
样方大小适中
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方形样方:两边+两角/圆形样方:半边+一点
对于边界
标志重捕法
调查对象
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调查程序
确定对象
捕获并标记
重捕、计数
计算
有一定的公式
注意事项
标志物不应对所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
调查期间无迁入迁出、出生死亡/能测定数目变化情况
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类型
J型
形成原因
食物和空间 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
数学模型
指数函数
曲线特点
种群数量是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的
S型
形成原因
食物、空间有限
曲线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
种群数量到达K值后,将停止增长
应用
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
改善大熊猫栖息环境
提高K值
保护大熊猫
J与S的差距阴影部分,按照自然选择学说,就是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JS曲线的差异:有无环境阻力
有环境阻力:J→S
K值
含义
在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增长速率为0
应用
K
减小环境阻力
增大K值
保护野生资源
增大环境阻力
减小K值
防治有害生物
草原最大载畜量不超过K值
合理确定载畜量
K/2
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在此处
K/2之前防止有害生物,严防达到此处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