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出吸引人的好文章
2019-05-30 09:45:0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怎样写出吸引人的好文章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怎么设计行文结构
建设阅读心流
史蒂芬·平克: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4个方法
讲故事
开头:最好用的办法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任务。最符合人们对一个故事的预期
谁的故事:将自己的故事或者自己认识的人的故事
情节描写:情节描写不仅叙述故事发展,还加入大量的细节和对人物感受的描写
金句:金句是一种很好的行文套路
设悬念
一个普通的事情也可以写出悬念感。悬念相对论
电影的悬念感是通过剪辑制造出来的,写文章通过对材料的选取、对材料呈现顺序的调整,都可以讲出悬念感。
给代入
制造熟悉感
人天生会对自己熟悉的或者跟自己相关的事物重点关注。心理学有鸡尾酒会效应
Spenser 的套路结构
制造一个读者熟悉的问题,取得关注
晕着对方意愿,解释问题发生原因,来赢得对方信任
开始夹带自己的私货,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有反转
反转预期就是颠覆读者原有的一个预判,让他出乎预料,这样能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有趣
如果你想要反转预期的效果更加明显,更加强烈,那么你的铺垫就要越长,落差就要越大
怎么有效提升文采
文采就是文字的画面感和音律感
形象化信息比抽象化信息,天然更容易被人接受
好的作者,应该以降低读者的理解成本为目的
提升文采的3个方法
语言尽量简单化、口语化
修改过长的从句:拆成短短句
修改多层逻辑表达,比如双重否定:改为单层逻辑
修改过多连锁的形容词:去掉形容词,如果影响语意,重新安排一句话
用文字营造画面感
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
善于抓住细节
善于使用比喻,比喻是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感觉
用具体代替抽象
表达抽象的概念的时候,最后还原成具体的事物
如何进行写作日常训练
持续输入
大量输入
你要吸引你的读者,首先你自己要比你的读者对信息更敏感
善于积累
发现好的标题、金句,或者打动你的段落,记下来
好记性不如备忘录,平时多积累素材,才不会在写作时依赖灵感
打动你的,通常也能打动别人
刻意练习
日常写字都可以作为练习,比如把发微博和朋友圈都当作注意力写作练习
坚持写作
控制不住自己
专门创造写作的环境,在一个干扰最少的环境中,全神贯注的执行任务。
完美主义心理
思想上的完美主义只能让自己成为行动上的矮子。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不是没时间写,只是把写作的优先级排低了。
缺乏反馈和激励
对于像写作这种需要长期坚持的事,设计进度条是制造反馈的好办法。
注意力写作
概念
注意力写作,是一种以用户思维为中心的写作方式,根据屏阅读时代读者注意力的特点,综合写作的技巧
作用
让你的文字吸引更多读者,让你的内容传播得更广,让你的表达更加有效,让你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机会
屏阅读时代,读者随时进行的手机阅读,把自己的注意力交给了内容生产者,这个机会开放给所有人,包括你
内容生产者对注意力的争夺愈演愈烈,供给的大量增加,让读者耐心很低,兴奋点越来越高。互联网实现了个体和世界的最短路径连接,它放大了你的影响范围
用户思维是注意力写作的底层逻辑
写作要读者接受,理解用户是成功影响别人的前提
除了日记是写给自己的文字,其他都是面对读者,所以要需要理解你的读者,而不是自嗨的写作。不能“只顾自己表达、不顾读者接受”
案例
蜜芽宝贝创始人刘楠给徐小平的短信:徐老师,我是个北大的毕业生,但是我现在在开淘宝店,我的销售额已经有3000万了,但是我非常不快乐。我听说您是青年的心灵导师,而我是一个陷入心灵困惑的青年,您有时间开导一下我吗?
案例中刘楠的短信一波三折,北大毕业生——开淘宝店——3000万销售——不快乐,陷入心灵困惑的青年希望青年心灵导师的开导,成功的吸引了徐小平的注意力。这就是按读者思维进行写作的案例
用户思维两个维度:阅读动机和阅读场景
用户的阅读动机从人的基本需求考虑
满足好奇心:文字要制造好奇
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
用倾听逻辑,替读者表达,寻找人性中共同的主题,或者人们生活经历里共同的话题
创造一个让读者有代入感的形象,比如通过讲述自己亲身经历,引发读者共鸣等
理解屏阅读时代的特点,切记两个法则
表达克制,切忌冗长
措辞语句上的精炼,用精辟、贴切,最能够直击人心的词句去表达一个东西或一种情绪
结构上的紧凑,不要拖得太长,要干脆、果断、痛快
第二:尽量多给刺激点
故事刺激:故事通过情节展开,刺激出现在情节发生转折的地方。也可以在开头设置一个悬念
金句刺激:金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感,当读者把整篇内容忘了的时候,留在他脑海里的那几句话就是金桔
怎么起一个好标题
好标题的四个套路
引人共鸣
悬念式标题
争议式标题
颠覆固有认知的标题
好标题练习三个步骤
有敏锐的洞察力
看到一个标题能有共鸣,要去分析原因,找到戳中了我内心的那个点
学习、模仿,套用
及时看标题市场反馈
最直接的反馈是文章的阅读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