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纲
2019-09-09 10:38:4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普通心理学考研逻辑图(彭聃龄)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参考书单
简快机构公布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心理学的含义:是研究人得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得科学,兼有自然和科学的性质,是中间或边缘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三观
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验法
调查法
个案法
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
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
方法:内省法
评价:是心理学摆脱思辨,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研究脱离实际
机能主义
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方法:更注重客观的观察和实验,认为一切有益于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评价:反对将心理学看作纯科学,更注重实际应用,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
行为主义
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评价:主张极端,否定意识研究,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但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由积极意义
格式塔学派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方法:实验法
评价: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基本观点正确;关于知觉、学习、思维的研究基本正确
精神分析
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方法:自由联想法、个案法、释梦
评价:重视研究动机和潜意识,但过分强调潜意识(无意识);早期有泛性论特点;新精神分析更强调社会因素
人本主义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方法:反对以方法为中心,只要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使用,但强调现象学方法
评价:
认知心理学
人物:奈瑟尔、西蒙
方法:实验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
新兴流派
积极心理学、(研究幸福、乐观等);进化心理学(强调自然选择);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
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基础
神经元
定义:既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结构:胞体、树突、轴突
基本作用:接收和传递信息,具体为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按功能分类
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
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有大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功能为
为神经元生长提供支架
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活动得以快速传递
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之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突触
含义:神经元与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
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中突触前成分包含许多突触小泡,是神经递质的储存场所
接触方式:突触有轴突与胞体、轴突与轴突、轴突与树突三种接触方式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在突触间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完成,是人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反射弧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脑
脑干
延脑:是生命中枢
桥脑:是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信息传递的必经之地,对睡眠具有调控作用
中脑:存在视觉和听觉反射中枢
网状结构:分为上行和下行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控制机体觉醒或意识状态,与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下行网状结构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作用,控制肌肉活动状态
间脑
丘脑:除嗅觉外,所有信息都经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丘脑也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
下丘脑: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控制体温等,并于各种生理性动机、情绪有密切关系
小脑:与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节身体姿势与平衡
边缘系统:由下丘脑、海马、杏仁核、扣带回等组成,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在长时记忆的编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损坏海马不会妨碍内隐记忆,边缘系统中还存在“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大脑
周围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应付紧急情况,使各器官兴奋
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各器官过度兴奋,恢复平衡
躯体神经系统
脊神经
发自脊髓:31对
脑神经
由脑部出发:12对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感觉区
位置:视觉区位于枕叶;听觉区位于颞叶;集体感觉区位于顶叶中央后回
特点:各感觉区投射面积取决于其重要程度;颈部一下以下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正置;感觉联合区是指临近感觉区的广大脑区,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
运动区
位置: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部
功能: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特点:与感觉区相似。运动联合区:运动区前方,又称前运动区,负责精细运动和活动得协调。前额联合区:与高级认知功能、行为控制和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
言语区
位置:大多数人的言语区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功能:言语运动区:布洛卡区,位于额叶,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位于颞叶,受损产生听觉性失语症:言语视觉中枢,角回,位于顶枕叶交界处,受损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
电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通常情况下大脑是由两半球协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相互传递
斯佩里割裂脑研究及其他研究发现,左右半球功能不平衡。1、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2、右半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艺术、舞蹈、雕塑等。3、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完成复杂活动。
脑机能学说
定位说
加尔得颅相说,认为大脑得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得心理机能。
潘菲尔德发现,微弱的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童年时的一些事情,这说明记忆可能定位于颞叶,此外还有研究发现,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
整体说
整体说认为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
佛罗伦萨采用局部损毁法研究鸡和鸽子,发现脑功能丧失和皮层切除大小有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拉什利采用脑毁损技术对白鼠进行了走迷宫实验,根据结果提出两条原理:1、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2、总体活动原理。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
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脑有三个机能系统。1、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基本作用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其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2、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系统: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包括枕叶、颞叶、顶叶及相应皮下组织;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就,对他们进行加工,并保存下来。3、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作用是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
机能模块说
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的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不同模块由不同的功能,模块的结合保证认知功能的完整。
神经网络说
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这些脑区剋经由不同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感觉
感觉概述
感觉的含义: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作用: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知活动得基础。
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近刺激与远刺激
感觉的测量
人的感觉器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便是感觉阈限,相应的感觉能力就是感受性。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感觉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也成反比关系。韦伯发现差别阈限和原刺激之比是一个常数K=▲I/I,既韦伯定律,不过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3、费希纳对数定律。费希纳假定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由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决定。在韦伯定律基础上,他得出:P=KlgI,不过,其也只适用与中等强度刺激。
4、斯蒂文斯定律:也叫幂定律,乘方定律。斯蒂文斯认为,心理量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即:P=KI(n)。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感觉相互作用;感觉补偿;联觉(也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视觉
视觉含义: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380~780nm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现象
色觉三种属性。色调:取决与广波的波长。明度:取决于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饱和度:颜色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色觉现象:1、普肯耶现象;夜晚看蓝花觉得比红花亮。2、颜色混合:色光混合,颜料混合。3、视觉对比。4、马赫带。5、视觉适应。6、视敏度。7、后像。8、闪光融合:刚能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9、视觉掩蔽。10、色觉缺陷。
视觉的生理基础
折光机制:眼球
换能机制:视网膜,棒夜感明暗短,锥昼视细颜长。网膜中央凹只有锥体细胞,是对光最敏感的部位。
视觉传导通路:视网膜双极细胞;视神经节细胞;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枕叶(中枢机制)
视觉理论
三色说:托马斯杨假定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赫尔姆霍茨认为感受器对各种波长的光都有反应,但不同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但此理论难解释红绿色盲。
拮抗说(对立过程理论):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他们在光刺激下表现喂拮抗过程。(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研究发现:视网膜水平上,色觉按三色原理产生;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颜色信息加工表现为拮抗过程。
听觉
听觉的含义:人耳对声波的感觉;人耳能接受的声波频率为16~20000Hz,最敏感的声波频率范围是1000~4000Hz。
听觉现象
听觉三种属性。1、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2、音响: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音响也与频率有关。3、音色:波形的一种主观属性。
听觉现象。1、声音的掩蔽。2、听觉疲劳。3、听觉适应。
听觉的生理基础
人耳。外耳:收集声波。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正圆窗组成。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
耳蜗:换能作用。基底膜上的科蒂氏器包含的毛细胞是听觉感受器。
传导和中枢机制:听神经-脑干的髓质-耳蜗神经核-下丘-内侧膝状体-颞叶(中枢机制)
听觉理论
频率理论:罗费尔得、拉瑟福德,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
共鸣理论(位置理论):赫尔姆霍次,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解释1000hz以上的声音
行波理论(新位置理论):冯贝克西,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得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步向蜗顶推进,振动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震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并消失。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可解释500hz以上的声音
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和声音频率是相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做出反应,而是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可解释500-5000hz的声音。
其他感觉
嗅觉:是唯一不通过丘脑而直接传入大脑的感觉,其影响因素有:不同性质的刺激物、环境和机体状况、时间因素等。
味觉:适宜刺激时溶于水的化合物,感受器时味蕾,味觉有甜(舌尖)、咸(舌中)、酸(舌头两侧)、苦(舌根)。人对味觉的敏感程度依次为:苦、酸、咸、甜。
触觉
动觉:感受器存在于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关节中。动觉时随意运动的基础。人只对10-1500hz的振动产生振动觉。
内脏感觉:机体觉,由内脏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产生的,引起饥饿、便意、饱胀、恶心、疼痛等。由于内脏感觉的不确定性,因此又称“黑暗”感觉。
温度觉: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时温度觉的适宜刺激。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高于它引起温觉,低于它引起冷觉。
知觉
知觉概述: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包括觉察、分辨、确认三种作用
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性、共同命运、封闭性、线条朝向、简单性、良好图形、同域原则
知觉的特性
理解性
定义:以过去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做出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
影响因素:1、个体知识经验 2、言语指导 3、动机与期望、兴趣与情绪及定式等
作用: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选择性
定义: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知觉背景
影响因素:1、客观刺激(知觉的组织原则)2、主观因素例如知觉者的动机需要、兴趣与爱好、目的与任务、已有知识经验及刺激物对其意义等
整体性
定义:把个别属性和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主管轮廓)
影响因素:1、刺激物的结构,如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等 2、个体的知识经验
作用:大大提高了人知觉事物的能力;整体知觉会抑制个别成分的知觉
恒常性
定义: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
种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方向恒常性
影响因素:知识经验、视觉线索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是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应,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特征觉察
轮廓:物体的轮廓不仅受空间上邻近物理轮廓的影响,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物体的轮廓影响
图形识别: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
大小知觉
关于物体大小的知觉
影响因素:距离;物体的熟悉性;临近物体的大小对比;体态变化
深度知觉
关于物体远近或深度的知觉
线索:生理线索:调节、辐合。单眼线索: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运动透视.。双眼线索:主要是双眼视差
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有机体自身所在的空间位置的知觉。
方位知觉
听觉定向线索:主要来自两耳的差异,即时间差、强度差、位相差
时间知觉
客观事物和事件连续性与顺序性的知觉;有分辨、确认、估计、预测四种形式
依据:自然界周期现象;有机体节律性活动、计时工具
影响因素:感觉通道的性质、一定时间内时间数量和性质、兴趣和情绪
运动知觉
视网膜上相邻的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格列高里提出了网像运动系统。
真动
似动:在一定时空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似动主要有:动景运动(phi运动、最佳运动)、自主运动、诱发运动、运动后效
知觉的信息加工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又叫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加工:又叫概念驱动加工
模式识别理论
模板说
原型说
特征说
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错觉
含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有某种固定倾向的、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的、歪曲的知觉
种类
大小错觉:缪勒莱耶错觉、潘佐错觉、垂直水平错觉、加斯特罗错觉、多尔波也夫错觉、月亮错觉
形状和方向错觉:佐尔拉错觉、冯特错觉、爱因斯坦错觉、波根多夫错觉、奥尔比逊错觉、格里德火花错觉
原因理论
眼动理论:把刺激归结为刺激取样的误差
神经作用抑制理论:把错觉归结为知觉系统的神经生理学原因
深度加工和长性误用理论:认知加工观点。知觉三维世界的特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产生了错觉。错觉时知觉恒常性地一种例外,是错误利用知觉恒常性地结果
移情说:观察者把自己认同为图形中的某部分,并由感情投射,因而引起视觉变形
完形倾向说:知觉系统的某种完形倾向夸大了似乎能分开的事物各特征间的距离
透视说:由于图形通过透视暗示着深度,因而导致图形大小知觉的变化
注意
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维持、调节、监督
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生理机制
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
网状系统
边缘系统
大脑皮层
外部表现
无关运动的停止
适应性运动
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稳定性
与之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的起伏(动摇)由心理节律引起
注意的认知理论
注意的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布罗德本特
衰减理论:特瑞斯曼
后期选择理论:多伊奇
注意的分配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卡尼曼
双加工理论:谢夫林
意识
以感知觉、记忆、思维等为基础,对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的觉知喝认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意识是一种觉知、一种心理状态、一种高级心理功能
意识的种类
无意识:既潜意识
前意识
意识的功能:觉知功能;计划功能;选择功能;监控功能
睡眠
第一阶段:轻度睡眠,多为频率低,波幅大的α波,约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睡眠锭,较难唤醒,约20分钟
第三阶段:出现δ波,肌肉更加放松,脑电更慢,标志开始进入深度睡眠阶段,约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多为δ波,各项指标变慢,会出现梦呓、梦游、尿床,更难别唤醒
快速眼动睡眠: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身体如清醒时的反应,肌肉松软、呼吸急促、血压和心率不规则,眼球快速上下移动,通常伴有梦境出现,随着时间的增加,rem睡眠所占比率越来越大;随年龄增长,rem睡眠越来越少
睡眠功能:功能回复、生态学(减少身体能量消耗,避免伤害)、某个成分影响身心健康、睡眠体现了大脑节律性自我抑制调节
睡眠特性:普遍性、必须性
梦
梦境具有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不确定性。梦境转换多为类别内转换,没有非生物和人物相互转换的现象
生理学观点
认知观点
记忆
人脑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其测量方法里有回忆法、再认法、节省重构法
记忆的过程:编码、存储、提取
记忆的种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逻辑记忆
神经生理机制
脑学说
整合论:拉什利
spi理论:图尔文假定存在5种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情景记忆系统。SPI理论假设这些系统编码串行、存储并行、提取独立
相关脑区:颞叶中部、皮层下结构(海马、杏仁核)、前额叶
脑细胞机制
反响回路
突触结构
长时程增强作用
生物化学作用:核糖核酸、激素
感觉记忆
也叫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在极端时间内被保存下来
信息加工
图像记忆:为主要编码形式,斯柏林用部分报告法发现其容量有9个
声像记忆:莫里模仿报告法证明其容量有5个
特征: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保持时间极短、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转化通过注意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
听觉编码为主,也有视觉和语义编码
编码的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水平、加工深度
信息存储和提取
存储:组块化和复述是主要方式
提取:斯滕伯格用加法反应时发现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过程
遗忘:沃和诺尔曼证明干扰是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
特征:信息保持时间短,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容量一般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通过复述
工作记忆
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加工的同·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成分:巴德利和希奇认为包括四个成分
语音环路
视觉空间模板
中央执行系统
情景缓冲器
长时记忆
超过1分钟以上的信息,也有通过一次性获得的,例如闪光灯效应
信息编码:把新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整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
编码形式:主要是靠语义类别、以语言特点为中介、主管组织、表象
编码的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信息存储与提取
消退、概括化、完整化具体化
存储的条件与方法:组织有效复习、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用脑健康和卫生
信息提取方式:再认和回忆
信息提取原则:可遵循编码特异性原则
特征:容量无线、保持时间长、内容会重构
遗忘
记忆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包括完全遗忘、不完全遗忘、临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采用节省法对记忆进行研究
遗忘理论
衰退说
干扰说
压抑说
提取失败
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意义;学习程度;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
内隐记忆
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无意识影响
内隐记忆的测量:词干补笔;知觉辨认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加工深度
保持时间
记忆负荷量
呈现方式
干扰因素
思维
思维概述
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种类:直观动作、形象与逻辑思维;经验与理论思维;直觉与分析思维;辐合与发散思维;常规与创造思维
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化;具体化与系统化
概念
含义: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包括内涵与外延
种类:具体与抽象概念;合取、析取和 关系概念:自然与人工概念;科学与前科学概念
概念的形成
含义:个体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从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和获得共同特征的过程
理论
假设检验说:布鲁纳
内隐学习说:里伯
样例学习说:如什
社会实践说:奥苏贝尔
共同要素说:赫尔
形成策略:布鲁纳发现有四种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
形成阶段:抽象、类化、辨别
概念结构理论
层次网络模型:柯林斯
激活扩散模型:柯林斯
特征表理论:波纳
原型模型:如什
推理
含义:从具体事物归纳出新结论(归纳推理),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
条件推理
线性推理
归纳推理
问题解决
含义:由一定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目标,运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具有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行和操作认知性
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分析(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认知心理学用问题空间来说明问题。
种类:界定清晰和界定含糊的问题;对抗性和非对抗性问题;语义丰富和语义贫乏问题
策略
算法式
启发法
手段目的分析
爬山法
逆向搜索
选择性搜索
类比迁移策略
影响因素:知识(数量、表征方式、组织方式)、定式、功能固着、情绪、动机、原型启发、人际关系、个性特征
决策
含义:在几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
决策的理性观
古典决策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决策者有完全理性能力
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决策是对行动目标与手段探索、判断、评价,直至最后选择的过程
决策过程研究
期望效用理论
前景理论:卡尼曼。多数人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好”。人们决策时采用代表性启发、易得性启发、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创造性思维
含义: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认知活动过程
特征
新颖性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
灵感状态
基本过程:定向、准备、酝酿、豁朗、验证阶段
影响因素:迁移、启发、定式、表征、酝酿、社会因素
表象
含义: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
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作用: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感性基础;促进问题解决
种类:记忆和现象表象;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表象;个别和一般表象;遗觉象
双重编码理论:佩威奥认为人脑中存在对表象和言语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存储系统
表象存在论和计算模型
想象
含义: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特点:形象性、新颖性
过程: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无意想象:也叫不随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
有意想象:也叫随意想象,有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和图示
创造想象
幻想
功能:预见作用、补充知识经验、代替作用、调节作用、有助于创造性活动
语言
言语概述
含义: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言语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交流思想的行为。其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与个体性。
功能:符号功能、概括功能、交际功能
结构
句子:言语表达的基本形式。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词: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音位: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对话言语:最基本的语言形式,特点:情境性、直接性、交际性、简略性、反应性
独白言语: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较长而连贯的言语特点:独立性、计划性、开展性
书面言语:借助书面表达,比口语出现的要晚。特点:计划性、开展性、随意性
内部言语: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需要言语器官的参与。特点:隐蔽性、简略性
言语的中枢机制
运动中枢:布洛卡区,位于左半球额叶。病变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这类病人发音器官完整,但发音困难,理解力也收到破坏,但阅读和书写能力正常
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位于左半球颞叶上回,其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病变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病人说话时语音和语法正常,但说出的话无意义。切断病人的弓形束也会产生此类现象
视觉中枢:位于顶枕裂附近的角回处,负责书面语和口语间的相互转化。病人不能理解词义,能说话,但不能理解书面语
言语感知和理解
言语感知
个体在接收他人言语刺激时,对语音语调进行识别,辨认并将其转变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过程,可以分为听觉阶段、语音解读按和音位阶段
口头言语感知
书面言语感知
言语理解
又名言语领会,指听懂别人说话,看懂文字材料,是一种欧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
种类: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语篇理解
句子理解
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句子各成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意义的过程
语篇理解
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话语意义,又称文本理解
影响因素:推理、语境、图式和策略、文章标记
言语产生
也叫言语表达,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用言语把想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的心理过程,包括言语产生、书写产生和手势语三种形式
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语误分析、基于反应时间的实验室实验
言语产生的阶段:词汇选择、语音形式编码、发音阶段
书写产生;海耶斯和弗拉沃认为,书写产生包括计划阶段、转换阶段、回顾阶段
手势语产生
情感和情绪
概述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行为反应,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包括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情绪情感的关系: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情感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持久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
情绪的种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为先天的情绪:普拉切克提出8种基本情绪:恐惧、悲伤、厌恶、愤怒、惊讶、期待、快乐、信任
根据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及外部表现情绪可分为三种状态。
心境:比较平静、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
激情: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冲动性,会出现“意识狭窄的现象”
应激:对某种意外环境刺激而做出的适应性发反应,具有超压性、超负荷性;汉斯·赛里认为应激分为警觉、阻抗、衰竭三阶段
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行为时产生的主观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认知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在评价自然特征和社会行为特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
情绪维度:情绪所具有的某些特征
情绪特征变化具有两极性,即存在对立状态,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强度有强弱;紧张度有紧张和松弛
情绪维度理论
冯特: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普拉切克: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施洛伯格: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
伊扎得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出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
罗素采用情绪词评价和归类法提出愉快度和强度
表情
含义:情绪和情感发生变化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和姿态也会发生变化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语调表情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下丘脑:情绪及动机性行为 产生的重要脑结构,实验证明下丘脑存在“快乐中枢”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唤醒功能
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对识别和产生消极情感有重要作用
前额皮层:左侧前额叶与趋近系统和积极系统有关,右侧前额叶与退缩系统和消极情感 有关
海马和前部扣带回;海马在情绪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扣带回前下部主要与情绪加工有关,扣带回后上部与认知功能有关
大脑皮层:两半球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存在差别,积极情绪引起左半球较多的脑电活动,消极情绪则导致右半球较多的脑电活动
情绪理论
早期的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外周理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情绪是对生理变化的觉知,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情绪的认知理论
坎农-巴德学说:坎农提出三点质疑首先情绪变化快,而机体变化速度慢;其次各种情绪状态下,机体差异不大;最后药物也能引起机体变化但不能引起情绪变化。他认为情绪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都是同事发生的,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该学说强调认知在情绪变化中的作用,刺激情景不直接导致情绪的变化,从刺激情景到情绪的变化中间还需要评价的作用,情绪的产生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价-情绪。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时情绪行为的重要条件
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他俩认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三个重要的条件,分别是情景刺激、生理唤醒、认知性唤醒,三者共同作用,且认知在情绪变化中起决定性作用
拉扎勒斯认知平价理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体知觉到环境是否有益或有害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体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评价具体有三个层次,即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得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额相互作用
情绪是分化的存在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情绪具有动机功能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情绪的分化是进化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且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
动机、需要、意志
动机
含义: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起、激法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和诱因分别是动机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动机的产生必定需要一个外部对象。
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整功能
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生理动机
社会动机
动机和行为效率的关系
体现为耶基斯-多得森定律
动机与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动机理论
本能论: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本能的指引。麦独孤,洛伦茨,弗洛伊德
驱力理论:赫尔,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供给个体能量和力量,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分为原始驱力和获得性驱力
唤醒理论:柏林和赫布认为,唤醒是外部刺激引起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一般人们喜欢中等强度的刺激。三个原理: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简化原理;个人经验对偏好有影响
诱因理论:斯彭斯认为诱因也是激法人行为的重要因素,P=D*H*K-I
认知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托尔曼认为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强化,而是因为个体对目标的期待,即行为的动机是期待得到某些东西或企图躲避某些讨厌的事物
归因理论:海德认为欸行为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原因;罗特提出“控制点”理论;韦纳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有归因倾向,人们倾向于将这些活动成败归因于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等因素,这些因素又可分别纳入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不可控制归因等三个维度中。
自我功效理论:班杜拉认为,期待是决定的先行甚至决定性因素。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对行为结果的预期,效果期待是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
成就目标理论:德威克等人提出,以内隐能力为基础,有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不同的内隐能力观导致了不同的成就目标观
自我决定理论:德西认为,自我再动机过程中起能动作用,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他组成内在的动机。人们的行为因素不是因为强化、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而是自我决定
逆转理论:阿普特尔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时对立的,有四对相反的动机状态:目标-超越目标、顺从-逆反、控制-同情、自我中心-他人取向,每对动机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在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只能激活其中一个
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状态;需要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的重要源泉。需要时动机产生的基础
种类:自然和社会需求;物质和精神需求;基本和次级需求
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个体需要有层级性,由低到高有5层,且人的需要时与生俱来的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尊 )、自我实现需要
前四种为低级需要,又叫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须的需要,也叫成长性需要。需要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只有再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需要才会产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往往有多种需要,但只一种需要占优势。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作用就会减少,另一种需要就上升为优势需要,成为行为的动力。新的需要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演进的波浪式前进过程
后期,马斯洛在成长性需要中又提出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
意志
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客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地心理过程
特征:目的性;坚韧性;随意性
意志地行动过程
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意志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
采取阶段
执行阶段
意志行动中地动机冲突
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下hi i按,因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意志的品质
构成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
独立性(自觉性),与之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果断性:与之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坚定性(顽强性):与之相对应的是动摇性和顽固性
自制力:与之相反的品质是怯弱和任性
能力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才能、天才:能力结合起来叫才能,能力的高度发展称为天才
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
区别:分属范畴不同,概括水平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步:知识获得快,技能需要联系过程,能力的形成比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要晚
联系:能力是获得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其结果;能力是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的高低影响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情绪理解、控制、和利用的能力
梅耶尔和萨洛维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得能力。包括四个维度: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运用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有效地运用情绪知识;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治理发展
巴昂:提出了情绪商数,代表一个人地情绪智力
智力理论
智力因素说
独立因素说: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地成分或因素构成的
二因素说:斯皮尔曼使用因素分析法研究后提出,能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
群因素说:瑟斯顿认为,智力由词语理解、词的流畅性、计算、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其中基本能力或原始能力构成
智力结构理论
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分为内容(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操作(智力活动的过程)、产物(智力操作所得的结果),人有150种智力
层次结构模型:阜农认为,智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智力三元理论:斯滕伯格认为,智力由三方面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
智力的pass模型:纳格利尔里和戴斯基于鲁利亚的三个技能系统学说提出,其包含注意系统、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计划系统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由8种独立成分构成,言语、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运动、人际、自知和自然智力
成功智力理论
人格
人格概述
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括四个成分: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
稳定性
统合性
功能性
人格理论
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法,个别特质、共同特质,表面特质、根源特质,体制特质、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
艾森克: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三因素模型,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稳定外倾-多血质,稳定内倾-黏液质,不稳定外倾-胆汁质,不稳定内倾-抑郁质
大五人格理论:塔佩斯等人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根源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开放性、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七因素模型:特里根,正情绪性、负情绪性、正效价、负效价、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张建新,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人际关系型;王登峰、崔红,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
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弗兰克·法利,T型人格是一种爱好冒险的人格特征,根据冒险行为分为T+和T-型两种,T+型又可以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
A-B型人格:弗里德曼和罗斯曼,A型人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B型人格性情温和、不温不火、举止稳当。研究 表明A型人格易患冠心病
内外向人格:荣格,人的兴趣和关注指向内还是外,决定一个人得心理倾向
多元类型理论:斯普兰格,把人划分为经济、理论、审美、权力、社会、宗教型,是《价值关研究量表》得依据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人格得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得发展就是心理、性欲得发展
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过度补偿、升华、幽默、认同等
荣格
人格结构论:完整的人格是由若干不同但彼此相互联系得系统组成,即由意识、个体潜意识(情绪)、集体潜意识(原型)构成
人格动理论:构成人格结构得心理要素不能静止不动地支配人格,他们要在一定地心理能量作用下建构人格。人格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相对闭合性地动力系统
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地发展就是个性化地过程,分为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期
心里类型理论:人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态度倾向,结合思维、情感、感觉、知觉四种心理功能,人格类型分为八种: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型、内倾感觉型
马斯洛:个体之所以存在,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人格理论的核心)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自我存在、自由、自主选择,其理论中最核心的人格结构是自我概念,他又提出了“理想自我”在人格动力系统方面,其基本假设是: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与生俱来的
气质
含义: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相比性格和能力,气质更具有稳定性;气质无好坏之分,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道德社会评价的意义
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认为构成人的体液有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根据某种优势可以把人分为多血、黏液、胆汁和抑郁质。盖伦进一步确认了气质类型,人身上会具有两种以上的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普洛夫根据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度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基本的神经活动类型,强度时大脑皮层细胞工作的耐力和能力的标志;平衡性时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大体是平衡的;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不同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对应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强、不平衡对应冲动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对应活泼型、胆汁质;强、平衡、不灵活对应安静型、粘液质;弱特性对应抑制型、抑郁质
阴阳五行说: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
体型说:克雷奇默:瘦长、矮胖、瘦骨。谢尔顿: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血型说:古川竹二
激素说
性格
含义: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人品行道德和行为风格,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特征:性格态度特征、性格意志特征、性格情绪特征、性格理智特征
类型
根据心理机能优势的分类:培因,李波特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根据心理活动倾向的分类:荣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根据个体独立程度分类:威特金分为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根据人的社会活动方式及价值观的分裂:斯普兰格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根据人际关系的分类:矢田部达郎分为,A、B、C、D、E
根据性格、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分类:霍兰德分为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先天 因素影响大,变化难、慢;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具有社会性,变化较易、较快;气质与行为内容无关,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关系,有好坏之分。儿童个性结构中气质起重要作用,但成人的性格特征起逐渐起重要作用
联系:气质影响性格动态,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要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不同性格特征的人
认知风格
个人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冲动-沉思型
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家庭环境
早期童年经验
学校教育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自我调控因素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儿童发展> 刘国雄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心理与教育测量> 郑日昌
<实验心理学> 邓铸
<人格心理学> 黄希庭
<人格研究> 郭永玉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