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2019-09-12 09:52:51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犯罪心理学。杨波、张卓主编。书内精华及总结、观点提炼,较全面。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辨析
犯罪
狭义:触犯刑法的行为
广义:①触犯刑法②被诊断为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精神病态等疾病③从事反社会行为未被侦破、有可能走向犯罪的危险分子、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态罪犯等
犯罪人
狭义:刑法规定的犯罪人
广义:刑法判定的犯罪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型精神病患者、具有品性障碍的青少年等
犯罪心理
狭义:犯罪前的心里,影响和支配犯罪的各种心里因素的总称
广义: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的心里,静态(人格特质、智力缺陷)和动态(犯罪动机、错误挂念等)的心里结构
犯罪心理学
狭义: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活动和规律
广义: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行为的心理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
研究外延小于司法心理学(被害人、审判人、目击证人等的心理活动)
对定义的理解
中型理论:挫折-攻击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三维结构理论
研究方法:实验研究、质性研究、社会调查
特殊心理活动:天生犯罪人观点、犯罪心理结构学说
特异性:情绪调节异常、行为抑制缺陷
神经心理与社会心理机制:卡洛尔的犯罪决策机制(获益的必然性、获益的数量、惩罚的必然性、惩罚的严厉性)、布莱尔的冲动性攻击的神经心理机制
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分析层面
社会学取向:群体和社会是如何影响犯罪的
心理学取向:个体犯罪行为和心理过程
精神病学:心理生理与社会的交互;犯罪行为的潜意识和生理决定因素
研究领域
人格特质:内向、外向
认知取向:个体感知、价值观念等
三、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之间的关系
生物学、社会学、精神病学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目标与任务
一、犯罪心理学的目标
调查与描述:陈述客观事实,呈现客观数据
分析和解释:揭示犯罪的前因后果
预测与预防:估计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初犯预测、再犯预测)
控制与治疗:采取干预措施治疗
二、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①对犯人心理临床评估②模拟犯罪现场,判别证言真伪③预测再犯风险④给警察等提供咨询建议
犯罪心理理论:构建好的理论
犯罪实证研究:收集资料分析现象检验理论
犯罪心理测评:对犯罪人进行考量和鉴定
理论原理应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困难
犯罪心理的隐蔽和掩饰:罪犯的掩饰、监狱化人格(策略:①投射测验、内隐测验揭示深层动机②编制简单问卷及测谎题)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间接性:回溯调查、难以接触研究对象
犯罪人的抵触和阻抗
难以实验性:难以在监狱中开展准试验
二、犯罪行为的研究层面和整合
宏观层面:冲突理论、紧张理论、女权主义理论、控制理论
地理位置层面:环境犯罪学、差异机会理论
群体层面:社会化和群体的影响过程、亚文化犯罪理论、差异交往理论
行为层面: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
个体层面:个体因素、四类犯罪人、生物学水平、心理学水平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方法
临床取向及方法:通过自然出现的行为对个体进行深入考察(研究犯人生活史)
相关取向及方法:计算两组变量的相关系数
实验取向及方法:操纵变量建立因果关系,开展实验
第二章 影响犯罪行为的生物学因素
第一节 犯罪的生物学理论
一、颅相学(高尔首次提出,认为颅骨外观能够反映脑和心理能力,头上凸起提示个体犯罪倾向,被批评为宿命论)
二、天生犯罪人(龙勃罗梭提出)
天生犯罪人(返祖和退化)
激情犯罪人(因激情犯罪,自杀概率高)
精神病犯罪人(精神疾病患者)
偶然犯罪人(占多数)
虚假犯罪人(普通人,虽受处罚但无危害)
倾向犯罪人(被环境引诱)
习惯犯罪人(童年暴露于有害环境下)
癫痫样犯罪人(潜在癫痫)
女性犯罪人(更残暴)
三、体型理论
克雷齐默
矮胖型(诈骗、暴力)
运动型(暴力)
瘦弱型(盗窃、诈骗)
混合型(悖于道德的暴力)
谢尔登
内胚层型(内脏强健型)
中胚层型(体力旺盛型)更易犯罪
外胚层型(大闹紧张型)
第二节 犯罪的生物学基础
一、早期的遗传学研究
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犯罪一致率更高)
寄样子研究(遗传因素影响大,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但也可减少犯罪)
XYY染色体(XYY染色体综合征,在犯罪群体中概率高于一般概率,后被纠正,不再认为与暴力犯罪相关)
二、脑结构
前额叶皮层:执行功能缺陷可能使得个体攻击性风险增加
杏仁核:杏仁核受损很难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1966年美国德州大学枪击案)
三、生物化学
激素:睾酮与获得支配性地位的动机相关,睾酮水平与暴力水平呈正相关
神经递质:低水平的5-羟色胺(血清素)与暴力行为相关
四、基因
低单胺氧化酶(MAO)与攻击行为存在相关
犯罪行为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 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 犯罪的个性倾向性
一、犯罪动机
定义:推动犯罪人犯罪的心理动力,犯罪动力是犯罪原因,犯罪目的是主观结果。
与犯罪的关系:犯罪动机与人格存在关系
二、犯罪人的信念
攻击合法化信念BLA(认为攻击是对挑衅的合法反应,攻击能够带来收益)
休斯曼的规范信念量表
与犯罪存在相关
公正世界信念BJW(“积极地幻觉”认为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
①达伯特的指向个人量表和指向他人量表②梅斯的内在公正信念量表和终极公正信念量表
多存在于青少年暴力犯
第二节 人格与犯罪
一、犯罪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的人格三维结构
外向性:外向者更易犯罪
神经质:高度情绪化者更易犯罪
精神质:高雄性激素,为人冷酷强硬
艾森克的犯罪理论
犯罪是环境作用于神经的结果
神经质或情绪化会作为一种驱动力使犯罪行为习惯化
认为罪犯将在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三个维度上得分较高
二、人格特质与犯罪的关系
共情与犯罪(两成分理论)
测量
霍根共情量表(认知共情,即理解他人,换位思考)
情感共情量表(即同情)
人际反应指标问卷(测量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
共情与犯罪的关系
共情促进亲社会行为,低共情会引起反社会行为
冷酷无情特质CU与犯罪
测量
反社会过程筛查量表
冷酷无情特质量表(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缺乏情感)
CU特质与犯罪的关系
高CU特质高犯罪风险
具有CU特质的人很少为反社会行为感到内疚
冲动性与犯罪
测量
巴勒特冲动性量表
注意、运动、自我控制、认知复杂性、毅力、认知不稳定性
认知冲动性(不关注手头的事情)、运动冲动性(一时兴起就行动)、无计划冲动性(不认真计划和思考)
艾森克冲动性量表
冲动
冒险
迪克曼冲动性人格量表
功能性(心理最佳,较少犹豫)
非功能性(心理紧张,不假思索)
冲动性与犯罪的关系
“去抑制”人格特征:应对风险环境的反社会行为
自我控制缺乏,形成长期反社会行为,犯罪频率高
反应性攻击、暴力行为
第三节 认知与犯罪
一、犯罪的认知理论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个体通过对社会的认知产生行为)
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心理加工过程的六个阶段)
线索编码(搜寻、选择、存储信息)
线索解释(主观意义的认知解析)
澄清目标
搜寻或构件新反应
评估与决定行为反应(受经验、技能等影响)
启动行动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科尔伯格理论中道德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结果与自身厉害关系来判断是非
习俗水平:以是否符合社会舆论来判断是非
后习俗水平: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良心为依据
二、认知缺陷与犯罪的关系
注意偏向(个体对刺激的注意分配)
成分:注意增强(注意易被某些信息吸引)、注意解除困难(被吸引注意后难以转移)、注意回避(回避刺激)
攻击性个体更偏向注意那些敌意性的刺激
研究实验范式主要有:情绪Stroop范式、视觉搜索范式、点-探索范式、负启动范式、注意脱靶等
犯罪思维
沃尔特斯的八种犯罪思维:自我安慰(排除自己责任)、切除斩断(使自己免于恐慌)、特权化(认为自己拥有特权)、权力倾向(渴望得到权力)、虚情假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好人)、过分乐观(认为自己可以避免后果)、认知怠惰(因懒惰而不再评估犯罪计划)、半途而废(追求立即满足)。
测量
犯罪思维方式心理量表
犯罪情感量表(对犯罪的态度)
关系
具有一定的再犯预测作用
认知决策(前额叶皮层PFC起到重要作用)
情感决策(旨在作出对他人有利的决定)
爱荷华赌博任务:暴力犯更倾向长期选择即时收益大的不利纸牌
抑制控制(前额叶皮层为其主要脑区)
皮下功能异常为精神病态罪犯的主要生理基础
道德认知水平
熟虑性犯罪(抢劫、盗窃)与道德认知水平有关
第四节 精神障碍与犯罪
一、精神分裂症与犯罪
联想松散,思维不定,妄想、幻听、不适当的情绪、举止奇怪
精神分裂症并没有与暴力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主要因妄想、幻觉、情感障碍等出现犯罪
二、抑郁与犯罪
单相抑郁(重郁症,自杀)、双相抑郁(时而抑郁时而狂躁)
女性一般会自杀,男性一般会谋杀他人,杀人后自杀
躁狂症很少杀人,以纵火、伤害为主
三、妄想与犯罪
妄想障碍(偏执障碍)因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而犯罪
被害妄想与暴力行为关系较大
第四章 犯罪行为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班杜拉)
班杜拉的实验
四个过程:注意到、记下、应用、重复
影响因素: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征、态度
期望理论(罗特)
特定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定的回报
人们必须生活在有意义的环境中,犯罪者相信犯罪行为可以带来意义
差异交往强化理论(埃克斯)
通过人际互动来习得犯罪行为
价值观的习得、越轨行为的选择、犯罪行为的持续
二、社会控制理论(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不犯罪)
赫希
社会约束
社会联系:依恋、投入、参与、信念
雷克利斯
内部遏制(自我)
外部遏制(社会)
三、挫折-攻击理论
①挫折会引发攻击②攻击可以追溯到挫折③攻击可造成宣泄
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期望与现实差距过大而产生挫折感
第二节 影响犯罪心理的情境因素
一、权威
服从权威与犯罪
下级服从上级而进行服从性犯罪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学生”与“老师”的电击实验
影响权威服从的因素
命令者的权威性、他人的支持、被试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质、情境的去人性化
二、去个性化
群体中的个体对自我控制减弱,作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
1970年津巴多的实验
匿名性和责任分散使其自我评价能力弱化
三、道德推脱(班杜拉)
因受制于权威而产生特定的认知倾向来调节内在的责任归因,以减少自己在后果中所分摊的责任
高道德推脱者不会有明显的自责和内疚
影响因素: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体特征、环境
四、其他情境诱因
人口密度
城市高人口密度区、环境恶劣区犯罪率高,人际淡薄
人口高密度区易发生一般刑事案件
人口低密度区易发生暴力犯罪行为
温度
热假说
高温会导致暴力行为的增加
高温增加敌对性思想
侵犯线索
武器效应(武器在视野中出现成为攻击的线索)
侵犯性色彩的词语也可成为侵犯线索
第三节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风险因素
一、家庭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失衡、不完整,未成年犯罪率较高
家庭功能
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子女与家庭的疏远
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监管
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父母的有效监控
二、学校和同伴团体
教师的教育方法
放任不管、体罚、推卸责任、语言暴力
学校的教育制度
学业成绩歧视引起个人反社会倾向
同伴群体
低接纳性、同伴关系不良易表现出攻击性
三、大众传媒
传播暴力案件、暴力节目,形成示范
四、社会经济地位
①选择有限,就业机会、社交范围②易产生挫折感,地位卑微、易产生挫折感③存在不安全感
种族差异
第五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已满14周岁未满25周岁的青少年的违法行为
心理学家将其框定为品行障碍CD(还有对立违抗障碍OD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青少年犯罪研究报告
未成年犯罪维持高水平,呈增长态势
青少年犯罪的趋势
低龄化、暴力化、成人化(智能化)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动机特征
情境性和情绪性、无意识性、不稳定性
个性特点
智力特点(并非全部智力低下)、气质特点(脾气暴躁,高精神质与神经质)、性格特点(外向性性格明显)
行为特征
模仿性、冲动性、戏谑性(寻找刺激感)、结伙性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的可能路径
一、莫菲特总结的两种路径(终生持续路径和青春期路径)
青春期犯罪人AL
成年后停止犯罪行为
多为女性
渴求成人特权而犯罪
终身持续犯罪人LCP
多为男性
多为长期恶性循环的结果
延续终身,多存在神经心理发育缺陷
二、ADHD与犯罪
多见于儿童期
分为注意不集中型、过动冲动型、混合型
犯罪群体ADHD检出率比普通群体高
三、CD与犯罪
持久的品行不端行为模式
低共情、缺乏道德良知、难以管教
多生长于不幸的家庭
四、ADHD、CD、精神病态与犯罪
成人精神病态的童年期患有ADHD和CD的概率较高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的预测预防和矫治
一、青少年犯罪的预测与预防
预测方法:相关因素分析法、数理统计预测法等
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心理预防
二、青少年犯罪的咨询与治疗
特点:改变其不负责任的认知方式、针对性治疗
方法:认知行为技术(提高其认知技能)、攻击替代性训练(改变其暴力的行为模式、提高亲社会能力)
第六章 暴力犯罪心理
第一节 暴力犯罪概述
一、暴力犯罪的概念
刑事司法的界定:以暴力手段侵害他人权益
心理学的见解:个体有意伤害且他人不愿接受
攻击与暴力:所有暴力行为都是攻击行为,但不是所有攻击行为都是暴力行为
二、暴力的类型
反应性攻击(缺乏控制,不计后果)与攻击性攻击(有效控制,深思熟虑)
传统(杀人、强奸等)与非传统暴力犯罪(其他领域,如食品安全等)
①校园暴力(校外对学生、学生之间、师生)、②街头暴力(伤害、杀人、青少年暴力)③职场暴力(身心影响、冷暴力)④家庭暴力
三、暴力攻击理论
液压理论(攻击性的能量需要及时宣泄,否则将会引起暴力犯罪)
反应性攻击的相关理论(挫折-攻击理论、抑制控制理论、格雷的人格模型:行为激活系统BAS和行为抑制系统BIS,激活不足或过度激活会引起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的相关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布莱尔的暴力抑制机制模型:看到悲伤或恐惧表情时激活该系统从而抑制暴力)
第二节 精神病态与暴力犯罪
一、精神病态
概念界定:原发幸精神病态(“真正的精神病态”)、继发型精神病态(内心冲突而反社会)、逆社会性型精神病态(反社会行为从家庭或帮派中习得)
测量:黑尔的精神病态量表修订版PCL-R
二、精神病态罪犯生理心理特征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
脑电图EEG研究:精神病态大多慢波异常
ERP研究(通过外加刺激引起脑区电位变化):精神病态语义及情绪加工存在缺陷
fMRI研究:研究面对不同面孔时罪犯大闹的执行情况
周围神经系统的研究
皮肤电反应:精神病态者皮肤电水平低,表明其在令人厌恶的情境中自主神经活动弱
低静息心率成为终身犯罪人的显著特征
三、精神病态与犯罪关系研究最新进展
更多表现出工具性攻击
原发型精神病态与关系暴力相关,继发型精神病态与身体暴力相关
第三节 家庭暴力
一、概况
概念:在家庭中对家庭成员造成的伤害
类型:①施暴对象性质: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②施暴主体:男性暴力犯罪、女性暴力犯罪③暴力的受害者:配偶暴力、儿童暴力、老人暴力、手足暴力
现状:全球国内老人儿童逐渐上升
测量工具:冲突策略量表CTS和进行中的暴力评估量表OVAT、混合虐待量表CAS和伤害侮辱恐吓叫嚣量表HITS和虐待评估筛查表AAS、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
二、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对儿童的影响
行为障碍,高攻击倾向
影响人格特质,促进消极个性特质的形成
对人格障碍形成具有影响
使其社会信息加工能力存在缺陷
青少年犯罪
目睹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人格障碍:分裂型(不愿与现实解除)、爆发型(易怒,情绪易爆发)、强迫型(约束自己和别人,追求尽善尽美)、反社会型(缺乏罪恶感)、焦虑型(惶恐不安)、偏执型(怀疑嫉妒,自我)
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疏离,代间暴力传递
青少年犯罪
第七章 其他类型的犯罪心理
第一节 财产犯罪
一、财产犯罪概述
概念:非法占有毁坏公私财物
理论:进化论观点(侵占对方所有物,浓厚原始色彩)、相对剥夺理论(个体财富的实际拥有值和期望拥有值存在差距而产生相对剥夺感,引起犯罪)
现状:暴力化、智能化、网络化
二、盗窃犯罪心理
概述:以不法所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
特点
作案特点:①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入室多发生于夏季白天②地点多为单位和住宅,用到居住、财富、布局、安全线索③手段多为撬窃、顺手牵羊等
心理特点:①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对他人“去人性化”无视被害人②初犯具有恐惧、兴奋情绪,惯犯则少有情绪变化③自制能力差④动机多满足物质欲望,虚荣,也有偷窃癖
三、抢劫犯罪心理
概念:强行劫取公私财物
心理特点:①崇拜暴力,对他人“去人性化”②情绪不稳定③追求金钱、快感、刺激④兴奋型、外向型,享受被害者的反抗
四、诈骗犯罪心理
概念:骗取公私财物
双方的特点
诈骗犯:①认为无本万利②人际交往能力强③表里不一,富有冒险精神
被骗者:有心理弱点,易于利用
第二节 性犯罪
一、性犯罪概述
重复犯罪率高、文化程度低、多青少年
二、强奸犯罪心理
定义:强行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行为
分类
科恩的分类
移置攻击型:对女性性攻击是对母亲的愤怒情绪的替代行为,对女性怀有敌意
补偿型:为了补偿自己的在生活中的无能感
性攻击型:暴力色彩浓厚,通过暴力获得性满足
冲动型:顺势而为,具有机遇性
MTC分类系统
机会型:与冲动型类似
广泛愤怒型:愤怒指向所有人
性满足型:为了获取性满足
报复型:有意对女性的羞辱
格罗斯的分类
愤怒型:使用暴力
权力型:为了展示身份
虐待型:通过虐待获得满足
三、性心理障碍与犯罪
恋童癖
超过6个月对13岁以下儿童产生性幻想性冲动
固着型(对儿童有长期唯一的偏好)、退化型(受到同伴对自己性能力的打压引发)、剥削型(为了发泄欲望)、攻击型(享受被害人的痛苦)
施虐淫癖
通过虐待被害人获得快感
同性恋并非性心理障碍,但卖淫、强奸等仍属于犯罪
四、性犯罪人的风险评估与治疗
量表:多项性量表MS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性犯罪人风险评估指南SORAG、性暴力的风险性20
对听到强奸描述的兴奋程度
治疗:唤起治疗、心理咨询教育、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教育
第三节 毒品犯罪
一、概述
毒品:依赖性或成瘾性、毒害性、违法性
毒品犯罪:种植、非法持有、非法提供、非法盈利
特点:“金三角”、“金新月”危害加剧
二、毒品犯罪人的心理分析
①自我意识扭曲②紧张、恐惧,道德观沦丧③意志坚定④动机:物质欲望、以贩养吸
三、毒品与犯罪
P.J.戈尔茨坦的三维概念模型
精神药物驱动的犯罪、有组织犯罪、经济驱动犯罪
第四节 网络犯罪
一、概述
以互联网信息系统为对象进行的犯罪(破坏程序)和以互联网信息系统为工具进行的犯罪(盗窃、诈骗)
形式
袭击网站和传播病毒
网络盗窃和网络诈骗
网络跟踪(频繁发布骚扰消息)
网络赌博
网络色情犯罪
二、网络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①多数认知不足,也有明知故犯②罪恶感低,道德感缺失③才智过人④内向孤僻自负⑤动机:好奇心、物欲动机、发泄挫败感
第八章 犯罪心理应用技术
第一节 侦查审讯中的心理学应用
一、证人证言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可能错误,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
感知过程
证人感知能力存在差异
武器效应会让证人注意力转移
记忆过程
不同的人记忆偏向不同
社会刻板印象会使其自动修补记忆中的不足,从而影响准确性
事后有关信息的涌入会发生记忆重构
陈述过程
陈述能力、安静的环境、询问人员的态度、询问方式、适当的反馈
证人自身特征
二、审讯中的谎言识别
线索:说谎者说谎过程与其说真话不同的地方(生理心理线索、言语线索、非言语线索)
陈述有效性评估技术SVA(虚构的情节细节少)
核心:基于标准的内容分析CBCA↓
一般特征:总体质量、逻辑等,细节越多,真实性越高
具体内容:时间地点越具体,人际交互活动描述较多,不断重复,真实性高
动机有关内容:说真话的人更容易怀疑自己记忆的真实性,自发更正先前描述
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的谎言识别技术
说谎需要消耗认知资源,而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以逆序的方法向当事人提问,保持目光接触
提问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提出超出嫌疑人计划范围内的问题
第二节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一、心理生理测谎技术
概述:多导记录仪,测试身体变化
理论基础
恐惧假设:恐惧心理引起生理指标异常
冲突假设:说谎产生心理冲突
条件反射假设:被问及经历一次后的动作时会有强烈的情感体验
应激反应假设:说谎会产生紧张等应激情绪
动机假设:对通过心理测试的动机较强的被测人,测试结果准确率较高
认知唤醒假设:细节材料会使其产生生理唤醒反应
测谎范式
对照问题测试法CQT
比较被试者在准绳问题和相关问题上的反应,作案者更注重相关问题
隐蔽信息测试法CIT
比较无关问题和相关问题,犯罪者被问及相关问题时会产生自助唤醒反应
准绳问题(询问一般反社会行为)相关问题(涉及案件)无关问题(与案件无关的问题)
心理生理额测谎技术的准确性
准确性偏低,达不到可靠标准
二、认知神经科学测谎技术
ERP测谎技术
比较不同刺激引发的脑电波的不同(以P300为指标的测谎技术,也有关联性负变化CNV和内侧额叶负波MFN);无法精准定位脑部区域
fMRI测谎技术
显示特定心理活动时大脑发生的变化,对比可判断说话的真伪;但是只显示最终结果,无法实时
第三节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一、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早期历史发展阶段
起源于19世纪初,如龙勃罗梭。“现代犯罪心理画像之父”汉斯*格罗斯。20世纪美国的詹姆斯*布鲁塞尔
最具代表性:美国联邦调查局
二、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画像的基础
表情、言语、动作、犯罪行为方式和过程、被害人
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基础
归纳式犯罪心理画像(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
演绎式犯罪心理画像(建立在现场重建基础上的分析,分析现场个别现象)
操作步骤
资料收集、犯罪分类、犯罪重建、形成心理画像
三、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争议
成功率不高、方法缺乏严谨
第九章 罪犯心理矫治
第一节 犯罪心理矫治概述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概念
对罪犯进行心理治疗使其恢复心理健康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特殊性
对象的特殊性(“监狱化”、自我保护意识强烈、罪犯的流动性)
监禁状态下罪犯的应激源(劳动改造、家庭危机、监狱内环境都可能会使其出现急性应激反应)
三、罪犯心理矫治体系的形成
评估、咨询、治疗、干预
四、犯罪心理矫治的历史沿革
起源于西方,龙勃罗梭、弗洛伊德
第二节 犯罪心理矫治体系
一、罪犯心理评估
评估阶段:入监初期、教育阶段、劳动改造阶段、出监阶段
方法:会谈法【非结构性会谈(提问随意可重复)、结构性会谈(较系统缺乏灵活)、计算机辅助的临床会谈DIS】、观察法、测验法
人为误差控制:消除其抵触情绪
特殊类别的评估:对于群体的社会测量法、参照标准法(让群体成员对所有人进行署名评价,允许他人选择部分人查看评价,被提名最多的人即为威望最高的人);精神病诈病评估
质量的评估
评估报告
二、罪犯心理咨询和罪犯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不同
罪犯心理咨询与社会心理咨询的不同
形式:面谈、电话、书信、团体
流程:①了解情况,建立关系②心理评估与诊断③制定咨询和治疗方案④具体实施改善⑤结束
三、心理危机干预
①确定对象②进行心理危机评估③恰当干预④干预自杀危机
第三节 罪犯心理矫治的方法
一、精神分析疗法
自由联想(鼓励毫无保留的谈论一切)
释梦(分析罪犯的梦境)
移情(让罪犯把矫治员当做儿童期发泄对象,转移情感情绪,从而鼓励讲出并解除负担)
多遭到否定
二、行为疗法
代币强化法(利用奖券兑换减刑而培养良好习惯,类似奖励)
厌恶疗法(自慰重温法、内隐致敏法:想象犯罪场景,并在犯罪实施前鼓楼逃离)
证据有限,不能表明能够带来长久积极地影响
三、患者中心疗法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非指导性治疗,真诚关注,减轻其焦虑
四、认知-行为疗法
推理和矫治疗法R&R(利用团体环境,通过角色扮演等学习认知技术,大大减少再犯率)
愤怒治疗-紧张移置法(与一般疗法都能减少愤怒和攻击行为,并没有特别疗效)
亲密困难的治疗(马歇尔、莫斯 鼓励其扩大交际,加强亲密能力)
共情训练(让罪犯朗读性侵犯的档案,观看被害人录像,然后让罪犯以被害人角度写回忆录,描述痛苦)
五、心理剧治疗
概念:受治疗者通过戏剧自我呈现,去持续和完成他们的行动
可以改善其抑郁水平,增强信心,治疗效果显著
六、其他疗法
内省法、意义疗法、宠物疗法
第十章 犯罪的预测与预防
第一节 犯罪的预测
一、犯罪预测概述
临床预测:专家面谈预测,主观性强成本高
统计预测:基于个体所在群体的已知参数的总体预测
回溯预测:相似情景可能做出相似行为(准确率最高)
二、犯罪心理预测的发展
第一代,危险性预测(精神科医生对罪犯的危险性预测,但是主观性强)
第二代,静态风险量表(代表:再犯统计信息SIR,测量静态因素统计得分,存在局限,静态因素不可更改)
第三代,风险-需求量表(包含静态和动态,代表:服刑等级量表修订版LSI-R【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可信度高】、历史-临床-风险管理-20 HCR-20、自我评估问卷SAQ)局限:不一定能制定实施干预计划
第四代,个案管理与风险-需求评估的整合(增加回应因素,代表:服刑等级\个案管理清单LS\CMI【较LSI-R准确率更高,但不适合重犯、少数族裔评估】、矫正评估和干预系统CAIS)
第二节 犯罪的预防
一、犯罪预防的国内外预防
西方:①加大对青少年罪犯惩罚力度②推行坎贝尔合作计划
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热”实践“温”
二、犯罪预防的基本策略
社会预防
司法预防
情景预防(增加犯罪难度)
被害预防
三、犯罪预防的具体做法
西方:惩罚和威慑、转介(青少年转送社会机构避免污名化)、咨询、社会技能训练、环境操控、认知改变、
我国: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杨紫怡完成于2019年9月3日18:43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