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读书笔记
2019-08-13 10:23:0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精进》读书摘抄及总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序
“母亲的挂钟效应”:归家的温馨感和母亲的关爱导致主观时间感变慢
人生的七个侧面
时间
时间是我们的坐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个坐标。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成长和改变的前提
选择
选择往往发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它令我们迷茫、无助和焦虑,而选择也就是学会认清自己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行动
行动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归依,我们需要行动的勇气和智慧
学习
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志,对很多人来说更是融贯一生的修行
思维
思考发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但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却显得稀少和珍贵
才能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才能是立身之本,但如何获得不凡的才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解开这个谜团需要打破一些流播甚广的迷障
成功
成功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字眼,无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变成了他们原本讨厌的人,而我更相信,只有坚持做一个你所喜欢的自己,你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壹、时间之尺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时间视角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提出
按不同的时间视角分的五种人
积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享乐主义视角:具有此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时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建议: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并且,在采纳前三种视角时还要“随需而变”,即根据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
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9⃣️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两种未来视角
近期未来(near future)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得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
远期未来(distant future)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
解决两种视角的冲突
1⃣️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合理利用时间
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
1⃣️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
2⃣️ 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事件分类
1⃣️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2⃣️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3⃣️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4⃣️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就像一次次把沙子抓起来,并且一次次任由沙子从指缝流下
⭐️做长半衰期的事情,每次效益微笑,但是可以累加
现代社会使人们陷入两个“无能”
选择无能:很难判断两件事哪件更重要
执行无能:明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
“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快”与“慢”自由切换
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日子”
可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日子”。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
做家务等体力活
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
完成执行性任务
购物
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
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
欣赏艺术作品
自我反思
思考重大决策
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也就是说,人们实际拥有的时间越多,主观感受拥有的时间却越少
“心流”:它是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
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保持一项爱好,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
总结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
把握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贰、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度量且数量力求最大化的目标,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这个目标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价值意识”:能权衡好本末轻重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思维框架
1⃣️目标悬停
分支主题
2⃣️能力嫁接
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作和爱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因而没法把它们统合在一起。
3⃣️特性改造
改造工作
❶挑战你的时间分配
❷优化你的工具
❸改善你与同事间的关系
❹影响上级的想法和思路
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不同的维度权重不同,计算每个选择所有维度得分总和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总结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叁、即刻行动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最小化可行产品
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
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最小化可行产品”
它是一个结果,不是过程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对待
对产品不断修正
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分支主题
“多线程”
某段时间内同时做几个工作
几个工作之间进行切换
“转换损耗”
由于任务切换导致绩效比原来差
原因
1⃣️前一个任务留下的认知惯性
2⃣️切换到新任务需要进行认知重构
选择合适的中断点
可以降低损耗
区分“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
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
分支主题
⭐️拿到任务后,先找到核心思考区间,然后去做这部分
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认知类型是指我们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
不同认知类型的任务切换损坏比较大
类比于PS的图层
⭐️集中处理同性质的工作
分支主题
好处:减少任务切换的损耗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
如何反思
分支主题
信息
预期
结果
进度
工具
情绪
阻碍
优势
缺憾
意义
及时反思
1⃣️保证及时性
做完一件事几分钟内进行反思,哪怕半分钟
2⃣️梳理“反应链”
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3⃣️关注意外现象
打开认知局限
总结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行动后要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肆、怎样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主动构建知识
直接传递模式
1⃣️定立计划
2⃣️实施学习
3⃣️回顾和整理
⭐️构建式模式
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四个思考
❶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❷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❸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❹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在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筛选、评判和整合新旧知识,并把它们融汇成一个自洽的整体
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它所希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解,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有益的资料,而不受既定的观点的束缚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
提问的关键,是提出现实场景下的、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性的、封闭性的问题
围绕核心的概念或者“大观点”构筑和拓展自己的领域
在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看来,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无限地探究下去
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
解码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解码的基本规律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
⭐️对信息材料的解码,需要用新知识来解构旧知识,是新旧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
专长分类
“常规型专长”(routing expertise)
“适应型专长”(adaptive expertise)
“理解的推进有两种,一种是把细节集合于既定的模式之内,一种是发现强调新细节的新模式”
分支主题
深度学习:不止了解,还要知晓
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让人不闭塞,深度让人不只是学之皮毛
⭐️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knowledge about)和知晓(knowledge of)两个层次
三读:读书、读人、读物,“连空白一起读”
“你只是看,你并没有在观察”
寻找解码的入口
1⃣️不只要去寻找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即我们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不同才有知识,才有新意,才有新的发现
“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法国教育学家安德烈·焦尔当(André Giordan)提出了“变构学习模型”(allosteric learning model):“构成学习者思维独特性的并非是他所录入的观点序列,而是他有能力启动和调用的关联。”
“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从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腾出宝贵的空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
分支主题
把知识当作一项技能操练
⭐️求知三层次
❶信息
❷知识
❸技能
⭐️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1⃣️写作式操练
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进行信息输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我们无法自如地将它们组织起来
找一位水平略高的伙伴
把经典作品当老师
2⃣️游戏式操练
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
3⃣️设计式操练
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学习螺旋(learning spiral)模型: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
1⃣️迁移
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
2⃣️印证
帮助人探索规律
3⃣️互补
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总结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实践
伍、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大脑需要断舍离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简化思维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
⭐️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过载不是因为信息太多,而是我们的“过滤器”失效了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培养简洁的表达力
表达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方式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洁表达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道法门
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思维先发散再收敛
分支主题
发散和收敛是两个不同阶段
晨间日记
意外、混乱,还有随机性会为我们带来灵感,当然这种杂乱的效果应该是可控的,它应该与有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式
图解思考
图示作为一种直观化的表达,比语言文字这种线性结构有更大的优势,它可以让复杂的关系更好地显现
用图示来表示信息,分担了人脑中工作记忆的负荷,使得工作记忆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参与更深更广的思考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乔哈里窗格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清单
降低了思考和行动的门槛
使用矩阵的步骤
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解问题的维度
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
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总结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助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陆、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
两种心智
成长型心智: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
僵固型心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
一个僵固型心智的人怎样才能转变为成长型心智呢?
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
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可以是惊人的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努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
意识到专注发展个人才能的重要性
把自己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乃至勇气)聚拢起来,投注到做一件事情上
分支主题
浅尝辄止的人很可能将一无所获,而专注投入走到最后的人将获得超额收益。
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
对事情进行取舍,对重要的事情追求完美,而非差不多
人们在不断地犯错和反思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最为强大
人是需要一些挫折、失败或者高难度的挑战来刺激的
能满足于这些标准训练,而是要主动突破,去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
构建个人的挑战阶梯
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改变痛苦的坚持局面
1⃣️ 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
2⃣️ 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
3⃣️ 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自我决定论
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自主的需要(autonomy)
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
归属的需要(relatedness)
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其中自主性非常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
阻碍我们自主探索的一个障碍是,我们把一些过来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当作教条
如果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先不去问有没有兴趣,而是先做起来,而且很投入、很专注地做,并懂得如何把一件单向的事变得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得主动,那么你就可能越做越有味道,一点也不痛苦地坚持做下去
⭐️总结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
努力不是一味地用力,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
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
柒、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
改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探索者”的角色
自己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
在新思想或新技术刚刚开始兴起无人问津之时就投入进去,成为某一个新知识领域的先驱,实现知识能力的“低买高卖”
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为目标
磨砺出“从对现实的悉心观察中挖掘问题,又对问题进行独立和系统的分析甚至构建出新的理论,以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如何求解现实问题
1⃣️正确认识问题
2⃣️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
3⃣️继续独立、有针对性的思考
4⃣️ 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
5⃣️修正自己提出的理论并尝试使用它去解决问题,也可以扩展情境
6⃣️关注各种细节性的问题,结合现实情况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来完善解决方案
7⃣️如果上述方案不够巧妙,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找到巧妙的方案
求解现实问题,就是求解复杂性,求解各种未知和不确定,以及求解永恒不停的变化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
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的优势
1⃣️ 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 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 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 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 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 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 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不要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做事
如何变得独特?
1⃣️ 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 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 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 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 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提炼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
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地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识。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
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
拓展阅读
《科学可以合乎道德吗?》
琳达·达林-哈蒙德:“基于探究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
“提出深入的探索性的问题”(ask deep explanatory questions)
《人是如何学习的》
专长分类
“常规型专长”(routing expertise)
“适应型专长”(adaptive expertise)
怀特海《思维方式》
金克木先生
唐君毅《说读书之难与易》
徐皓峰《观察的途径》
彭加勒《科学与方法》
法国教育学家安德烈·焦尔当(André Giordan)提出了“变构学习模型”(allosteric learning model)
心理学家丹尼尔·威林厄姆(Daniel Willingham)《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米奇·莱斯尼克(Mitch Resnick)教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螺旋(learning spiral)模型
戴维·玻姆《论对话》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查理•芒格 “铁锤人”
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
《风格的要素》
《写作的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
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创意的生成》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理论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出的“杠铃策略”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自我管理》,提到“反馈分析法”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