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拆违拆危治乱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2019-08-18 15:52:16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乡村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着力拆违拆危治乱,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
为什么要拆违拆危治乱?
一是维护法律权威的迫切需要。坚决拆除违法用地、非法建设的“两违”建筑是维护国家法律权威,防止出现“破窗效应”的必然之举。党和国家铁腕治理违建别墅、私人园林、活人墓、“大棚房”等突出问题,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律抓生态文明。
二是执行土地政策的基本要求。针对部分群众“迁新不拆旧”“建新住旧”问题,按照“一户一宅、占新腾旧”的土地增减平衡规定,建立宅基地复垦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搬迁农户积极拆除危旧房。
三是确保群众安全的关键举措。危旧房屋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比穷比惨、分户拆户、不赡养老人等丑恶现象。
四是盘活土地资源的有限路径。长期闲置使新房变旧房、旧房变危房,占用国家土地和建设用地指标,通过拆旧复垦、清产核资,唤醒“沉睡土地”、盘活土地资源,结合“三变”改革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有效增加群众和村集体收入。
工作重点与措施办法
(做什么、怎么做)
(做什么、怎么做)
重点:拆违拆危的重点是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建筑以及长期闲置的危旧房屋、草房圈舍、残垣断壁等。
治乱的重点是乱堆、乱占、乱排、乱倒、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摆、乱养、乱接、乱施工等各种乱象。
治乱的重点是乱堆、乱占、乱排、乱倒、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摆、乱养、乱接、乱施工等各种乱象。
措施办法:
(堵疏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堵疏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一是坚决遏制偷建、抢建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及时拆除违建并进行覆土、补植等生态修复。
二是坚持思想先行,行动随后,深入细致做通工作,防止产生新的矛盾。
三是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风貌革命”,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通过移风易俗改变人畜混居、烟熏火燎的生态习惯,通过拆围植绿以开放胸怀共享绿色发展。
通过移风易俗改变人畜混居、烟熏火燎的生态习惯,通过拆围植绿以开放胸怀共享绿色发展。
四是把拆违拆危治乱与脱贫攻坚固强补弱、基层党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带动农村各项工作,
有效提升党的组织力,政府执行力和群众内生动力。
有效提升党的组织力,政府执行力和群众内生动力。
正确把握几种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群众是主体,他们最了解乡村的历史与现实,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选准带头人,发挥“头雁效应”,“先进的”带动“中间的”和“落后的”。干部是主导者、推动者,需要动真碰硬,做大量的群众工作。
拆除与保护的关系: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在应拆尽拆的同时,对特色民居和古建筑修缮加固、应保尽保,防止“一刀切”。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及风貌管控体系,推进全面规划和全过程管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升田园风光品质。
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按照“山上平房+镇上楼房”模式,保留生产生活用房,方便群众。
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完善创新农村公益性事业共管共享机制,组建乡村“保洁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清扫街头巷尾、清理生活垃圾,感染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生产生活习惯,让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入人心,更可持续,乡村长效机制。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