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金字塔原理
2019-08-15 11:07:4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MIND-金字塔原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4-演示的逻辑
演示形式选择
信息短且针对人数少
采取书面备忘录或报告的形式,让对方自行阅读
信息短但针对很多人
采用“要点备忘录”或“视觉资料文件”的形式,以便讨论
信息长且针对很多人
采用PPT形式,用投影仪或电脑播放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长篇文章金字塔层次的呈现方式
多级标题法
1.每一层级的标题不可能只有一个
2.相同的思想应使用相同的句型
3.标题用词应提炼思想的精髓
4.标题与正文应分开考虑
5.每组标题应提前集中介绍
6.不要滥用标题
下划线法
1.须严格使用疑问/回答结构
2.须注意论点措辞,说明论点的信息越少越好
3.须把论点限制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框架内
数字编号法
频繁使用编号,容易分散读者对整体的关注
首行缩进法
重要规则:要用相同的句型表达观点
项目符号法
首行缩进法的变形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讲故事
标杆比对
行为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承上启下
两“节”之间
两“小节”之间
两“支持论点”之间
总结各部分内容
得出完整结论
说明下一步行动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设计PPT最基本规则
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
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相配合
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文字PPT的指导性原则
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①
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②
文字应尽量简短③
e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④
字号应足够大⑤
注意PPT的趣味性⑥
用逐级展开呈现,提高趣味性⑦
图表PPT要回答的问题
有哪些组成部分?
有何变化/如何变化?
数量如何比较?
与总数比较?
各项如何分布?
各项之间的相关性?
相互之间比较?
随时间变化?
故事梗概从金字塔到PPT
序言尽量写得详细,把每个你想说的词汇按照你希望的顺序写下来
用写故事梗概的形式
初步决定你准备采用的呈现方法
准备好每张幻灯片的讲稿,确保整个演示像讲故事一样流畅
完成幻灯片的设计和绘图
排练,排练,再排练!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如何做到条理清晰?
首先决定要说明的思想或要证明的论点
然后用文字表现
好文章的关键点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让读者在接受你的观点的过程中感到愉悦
方法是:主观臆想那些当初用来得出思想(观点、论点、措施)的图像
技巧
画脑图
阅读时能在大脑中画图像
读者也能“看见“所说的内容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头脑里有了清晰的图像后就能立刻把它转换成清楚的句子
读者也能理解和吸收并以图像的形式储存知识
1-表达的逻辑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
文章的结构,即句子的组织顺序
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
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
再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
纵向
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上思想的总结
疑问/问答式对话
横向
即多个思想因共同组成同一个逻辑推理过程,而被并列排在一起
演绎/归纳,MECE原则
WHY :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原理
由大脑的思维性质所决定
大脑会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归类分组思想组成金字塔
大脑将“共性”的事物组织在一起
金字塔结构满足大脑两个需求
一次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7±2)
找出逻辑关系
4个基本原则
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无论读者的智商多高,他们可以利用的思维能力都是有限的
一部分思维能力用于识别
另一部分用于找出各种思想见的关系
剩下的思维能力则用于理解所表述思想的含义
自下而上概括,总结概括
通过检查你的思想是否用金字塔结构相互关联,从而确定你是否正确的的构建了金字运结构
你要不断地对思想进行归类和概括,直到没有可与之关联的思想可以继续进行概括
这一思想应当就是你要表达的思想,而所有在其之下的思想则越往下越县体、越详细,并且都对你希望表达的主题思想起着解释和支撑的作用
Tips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金字塔原理的规则
1.纵向: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提炼、概括。
2.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3.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有四种可能的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4.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大脑可进行的4种仅有的分析活动
演绎推理
归纳总结
化整为零
发现因果关系
金字塔的内部结构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 主题和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
★ 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横向的演绎或者归纳推理)
★ 序言的叙述方式(讲故事式的序言)
纵向关系
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迫使在理清思路时,对纵向的疑问/ 回答式逻辑关系在视觉上清晰化。
所做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起读者的疑问,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以下的结构层次上横向地对读者的疑问予以回答。
横向关系
归纳性思想
其中的思想互相关联,可以用同一名词表示组中所有思想‘
演绎性思想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项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
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 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
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进行的表述;
第三个思想则说明 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
序言
背景
冲突
疑问
回答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步骤
1.提出主题思想
2.设想受众的疑问
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法
步骤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行动性思想
描述性思想
2.找出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演绎关系
因果关系
化整为零
归纳总结
3.得出结论
新手注意事项
一定先搭结构,尝试自上而下法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序言的目的只是告诉读者一些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或者由客观的第三方进行检验和证实
在序言中涉及任何读者不知道的信息,可能会导致读者提出非你所愿的“疑问”
不要在金字塔结构中涉及任何读者已经知道的信息
如果你利用读者已经知道的信息,回答金字塔结构中较低层次的,就说明你在序言中遗漏了重要信息。如果在序言中提供该信息的话,也许读者会提出不同的
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而不是演绎推理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总是向读者说明其已知的信息,其意义是:序言说明某种“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某种“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而整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答该“疑问”。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
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序言的结构
基本结构(S-C-Q-A)
背景(S)
冲突(C)
疑问(Q)
回答(A)
基本模式
1.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2.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等问句)
3.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4.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好序言的原则
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背景”、“冲突“和“答案”
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好文章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做?
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咨询公司的模式——项目建议书
背景(S)你遇到一个问题(用1.2句话描述该问题)
冲突(C)—你已决定请第三方帮助解决此问题疑问
(Q)你是我们应该聘请来解决该问题的第三方吗?
何时引入“背景”
先谈与主题相关的,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读者已经认可或将会认可的内容
能够作出关于文章主题独立的、无争议的表述的时候
表述的独立性是作出前无须用其他表述以论述其准确性含义
表述的无争议性是指预计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该表述
培养读者产生某种疑问
你可以假设你的读者在文章主题方面具有通常的背景知识,然后解释该主题的具有普遍性的疑问
所有引出“背景”的句子都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何为“冲突”
冲突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引发读者提出疑问的因素
何为“关键句要点”
回答文章主题思想的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
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用一个能够概括各要点本质的标题突出该要点的所在的位置,然后引入该点回顾读者已知的关于该主题的的知识,以及该要点将要回答的疑问,逐渐切入正题,提出关键句要点
每一个关键句要点,都应该按照与全文的序言相似但又简单的序言结构逐个引出
文章开头的序言与关键句要点的引言的区别,在于读者阅读这两种序言时其思维所处的位置
在第一个关键句要点的引言,你的目的是提示读者为什么与全文的主题相关。
你的目的是向读者说明将要讨论的主题为什么与前面已讨论的的主题相关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需要完成3个步骤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演绎推理也可以是以下3个步骤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案。
归纳推理
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两关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的思想。
步骤
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的名词
通过自下而上提问的方式来检查你的推理
2-思考的逻辑
应用逻辑顺序
大脑的归纳分组分析活动有且只有3种
1.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确定前后因果关系
2.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整体分部分,部分组整体
3.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类似事物按重要性组在一起
时间顺序
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结构顺序
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
步骤
创建逻辑结构
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叠,有排他性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
描述逻辑结构
3种划分组织活动的方式
根据活动本身
根据活动发生的地点
根据针对特定产品、市场或客户活动的集合
修改逻辑结构
程度顺序
对一组因为具有某种共同特点而被聚集在一起的事务所采用的顺序
步骤
创建适当的分组
识别、调整不适当的分组
了解一组思想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1.确定该组思想的类型(类别)。
2.将同一类型的思想归类、分组。
3.找出各类别思想之间的顺序。
将行动性思想(说明行动、活动、行为、步骤、流程)排序
明确说明每一行动产生的最终结果。
把能产生相同最终结果的思想合并、归类、分组。
确定该组思想的分组基础,并依此排序。
检查是否遗漏了任何步骤。
将描述性思想(介绍观点、论点、论据、情况、信息)排序
把说明类似事务、或具有共同点的思想归类、合并、分组。
确定该组思想的分组基础。
把所有思想转换成完整的句子,并决定其顺序。
检查是否遗漏了任何步骤。
概括各组思想
概念
确保思想属于同一组
应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用法
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检查该组思想的分组基础保证其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确定准备得出的概括性思想的语句类型
表达方式
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理顺思路、轻松表达的技巧
在将各行动(步骤、流程等)联系起来之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组合,尽量将每一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要使用明确的词汇/语句
在讲述行动、步骤、流程等时,理顺思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想象确实采取了这些行动,然后根据完成这些行动将产生的明确结果,修改各行动步骤的措辞,使之更明确、更具体。
Tips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
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直接总结行动产生的结果
该组行动、步骤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总结概括的语句,必须说明完成各行动步骤后导致的直接结果,且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先用明确的语句表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然后区分不同的抽象层次,再直接从各行动、步骤、流程等总结概括出行动的结果。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结构上的共性。
寻找这些思想间更密切的联系。
完成归纳跃进,概括出主题思想。
找出结构上的共性
针对同一类主语。
针对同一类谓语(动作或对象)。
具有同一类隐含的思想。
3-解决问题的逻辑
回答哪个问题取决于事先是否已经知道:
我们应该做什么?(如果不知道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做吗?(如果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做?你会怎么做?(如果已经知道且接受解决方案)
界定问题
问题的概念
R1:Undesired Result 现状
由某一特定背景导致的某一特定结果,称为非期望结果
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即问题
R2:Desired Result 目标
想得到其他结果,称为期望结果
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的方式:连续分析/序列分析
分支主题
1.是否有/是否可能有问题(或机会)?
2.问题在哪里?
3.为什么存在(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4.我们能做什么?
5.我们应该做什么?
界定问题的步骤
展开问题的基本部分(S→C→Q)
你的解决方案处于哪一阶段(已经提出了,还是已经被接受了)
提出适当的疑问
检查序言是否呈现了界定的问题
检查金字塔是否回答了疑问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背景:切入点/序幕
困扰/困惑现状
非期望结果R1
目标期望结果R2
开始写序言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是否应该做
我们想做的事
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
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战略
我们存在问题吗
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结构化分析问题的方法
提出各种假设
设计重要的实验,根据结果排除假设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设计诊断框架
呈现有形的结构
寻找因果关系
1.财务结构
2.任务结构
3.活动(行动、措施)结构
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建立逻辑树
序列分析法
1.是否有问题?
2.问题在哪里?
3.为什么存在?
4.我们能做什么?
5.我们应该做什么?
寻找解决方案
寻找各组思想的缺陷
是非问题分析
可以用来对如何平衡这些目标进行决策
是非问题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按先后顺序画出该政策领域的图解,标明每个阶段的主要决策变量(MVD)包括影响每项活动的环境、经济、管理和社会因素。然后,对这些主要决策变量如何影响目标的实现提出假设,并根据对目标实现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决策变量,决定应该作出哪些决策。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原则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金字塔原理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说什么(内容),怎么说(思路、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金字塔能够达到的沟通效果: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