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学习】腾讯 8 分钟产品课
2019-08-26 17:01:04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产品学习腾讯8分钟产品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课程介绍
简介
19年来,腾讯做过数千款产品,有几千名产品经理,每一位产品经理都有自己秘而不宣的绝学,在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秘笈”背后,腾讯的产品心法究竟是什么?
19年产品经验,16个月精心打磨,九位顶级产品专家研讨提炼,凝聚腾讯产品经验的八集八分钟产品课。
课程结构
用户篇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定位篇 定位要有边界和调性
需求篇 需求源于用户但不止于用户
匠心篇 坚持匠心持续打磨产品
危机篇 危机就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合作篇 开放心态整合资源
商业篇 商业杠杠推送产品持续健康发展
课程链接
https://ke.qq.com/course/250099?_bID=167&_wv=1
笔记正文
一、用户篇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1、 定义用户
需要思考你的产品服务于谁
目标用户是怎样一群人?
他们的喜好是什么 ?
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产品?
2、 接近用户
方法
用户访谈、回复发帖、问卷调查
阅读反馈、走进场景
观察用户行为
分析用户数据
通过多种渠道接近用户,持续获取真实的用户画像。
腾讯的 10-100-1000 法则;
团队每月通过电话或面对画的方式接触访谈 10 个用户;
真正回复 100 个户在论坛或微博上的发帖;
阅读 1000 个用户在各个渠道上的反馈;
3、了解用户
理解各种用户的使场景和需求,需要变换不同身份、角度、环境、场景, 理理解各种用户的使场景和需求。
案例 腾讯手机管家
这款产品在安全应用市场上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也有过一段忽略用户研究,盲目追加功能的历程,使得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占据了优势。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把产品经理设计师都赶到下线去,去用户中去做访谈、做调研。我们到厂区、学校里面了解用户的需求,到三四线城市去做街访。
把以往的用户的数据都调出来,做数据分析,从而发现了用户的真实的方向。
为了更好的定义我们的核心功能,将用户分成了四类
蝌蚪
什么都不懂的用户
完全不懂的用户在那个时代是最多的
而解决方案是,通过点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
手机管家4.0版本最核心的一点叫做「一键式的体验设计」
考拉
最早尝试手机(安卓/iPhone)的用户,非常愿意探索手机
例如有一个问题的产生,除了想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想问为什么以及他们能不能参与其中,给出一些他们自己定制化的策略
穿山甲
大概知道这么回事,但也不关心、不关注,也无所谓
这类用户也会占到一定的比例
河马
代表着手机最巅峰的一些用户,他们完全懂得手机是怎么回事
不信任所有的安全软件,坚信自己都能搞定。
4、变成用户
马化腾:真正好的产品经理能够让自己瞬间变成一个产品外行。
放下脑袋里装下的所有,想象自己是一个很初级什么都不懂的用户来使用产品。
产品经理需要保持对用户的敬畏之心
有些产品用夸张虚假的传播手段去吸引用户眼球,用户点开发现只是一个玩笑就会失去对产品的信任;
有些产品勤奋的打扰用户,每天都跳出弹窗,对于用户来说只是徒增垃圾信息,含有的产品窃取泄露用户隐私,这些都是对用户利益的损害;
二、定位篇 定位要有边界和调性
1、三个重要的问题
产品服务于谁?
解决用户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问题?
边界在哪里?
2、好的产品往往能一句话说清产品定位
电脑管家保护你电脑安全的默默无闻的工具;
手机 QQ 浏览器提供快速简洁浏览体验的效率工具;
QQ 邮箱为亿万用户提供高效稳定便捷电子邮件建服务的工具;
3、腾讯关于定位的经验
产品初期定位要清晰且聚焦,围绕定位,持续打磨才能打开市场。
产品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品成长边界也在扩大,定位也会转型。
时刻谨记产品的核心定位,基础能力值得持续打磨。
4、案例 全民K歌
如何在初期去确立它的产品定位?
从需求的角度,在音乐这个领域有很多的需求,比如说:听、唱。听的话有 QQ 音乐。唱有很大的市场。
既然决定做唱这件事情,究竟是如何实现,把它作为一个简单的功能放到QQ音乐里,还是做一款独立的产品?
最终通过很多的用户调研,我们发现唱和听这两个用户群体有些差异的,很多老人家或者小孩也许不经常去听歌,但很愿意去唱歌、唱戏曲,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也许会获得更强的成长性,所以我们决定把K歌做成一个独立的产品。
在推出这款产品之后,究竟有哪些竞争优势可以吸引到用户?
腾讯最强的就是社交关系链,如果把社交关系链和唱歌这个能力有更好的方式耦合在一起,也许会擦出非常大的火花,所以最终我们明确了自己。
产品定位就是一个具有熟人关系链、独立的唱歌工具。
定位代表了产品方向,围绕定位的持续打磨才能让产品定位变成用户感知到产品特性。
明确定位后K歌团队接下来做了什么?
首先围绕核心定位唱歌工具提高基础体验,K 歌团队成员深入 KTV 的用户场景,疯狂体验国内外各种竞品。
跳过片头
制定片段
......
用户带着唱的需求是用全民K歌唱完发布作品通过微信QQ分享到社交圈,好友们点开后可以播放、评论、送花、合唱,甚至PK,成为新的种子用户开启下一个闭环;
通过唱歌和社交的打磨,全民K歌半年内实现了日活跃用户破100万,用户留存72%,迅速成为行业领头羊。
从K歌的案例可以看到,产品初始阶段定位要清晰且聚焦,像圆锥的头小而锋利,把核心需求做透并围绕定位持续打磨才能快速抢占地盘。产品定位是一成不变的吗?
当全民 K 歌用户量级从百万到千万时团队发现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当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在全民K歌产品上线一年之后,发现整个的产品数据有了极大提升;
但是问题也随着出现了,每天愿意去唱歌的用户永远是一个恒定的比例,无论做什么样的引导,大概每天只有40%的用户不愿意唱歌;
与此同时,每天大概有60~70%的用户愿意去看更多的好友内容,或者去处理一些跟他有关的消息,这时候就开始反思一开始的产品定位。
这样一款工具化产品是否已经不适应于它现在的发展,那是否需要做一些尝试和调整,把它从原先的工具变成一个社区?
因此在新的版本里面我们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把用户的好友动态放到了一个最主要的界面,把用户消息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模块。
这样一个大胆的调整之后,也观察了数据,看到唱歌的用户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同时原先只有60%-70%的用户愿意去看动态,现在到了90%,整个社区也变得更加的活跃用户粘性得到了极大增强。
我们认为全民K歌在这个阶段就完成了一次比较成功的转型,把它从一个简单的工具升级为了一个具备更加有想象力空间的社区产品。
随着市场切入越深,产品边界扩大,当用户群种类和属性发生变化时,定位也会转型,即使产品在不断转型,但始终要牢记自己的核心定位。
对全民K歌来说,唱歌始终是产品的核心功能,也是用户价值所在。
强化社区功能的同时,团队也在不断推出练歌音效变唱等一系列围绕唱歌功能的创新体验,持续打磨唱歌工具本身的基础实力,无论产品界面如何变化,唱歌按钮始终处在界面中心。
全民K歌产品从初始发展转型最终完成生态转变,就是不断思考定位并围绕定位持续打磨的过程。
三、需求篇 需求源于用户但不止于用户
1、什么是产品需求?
需求来源于生活。人类生活中存在各种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就产生了需求,无论是实体产品还是互联网产品,都是为了解决用户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用户的需要而存在的。
张小龙曾说,需求的本质往往可以归结为人的心理诉求。
微信这个产品在设计之初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仅仅一个通信工具,用户选择使用微信的驱动力并非仅仅为了节省通讯费,还为了获取一种心理满足。
微信得很多功能都围绕这理念而设计
摇一摇顺应了人对随机性的好奇心,人们用简单的动作就能找到跨空间的同类群体;
朋友圈满足了每个人都希望获取观众产生存在感和价值感的需求;让用户既能扎堆但又不用暴露好有很好的照顾到用户的安全舒适感,满足了私密性需求。
2、如何获取需求?
需求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用户。产品经历需要体验生活深入用户来感受和把握时代潮流,感知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兴趣喜好,从而获取需求灵感。
例如微信红包,线下发红包迁移到线上,随机红包金额很有趣。
3、如何分析需求?
我们往往会获取到大量的需求,每一个都需要满足吗?
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4、腾讯关于需求的经验
什么是产品需求?
需求来源于生活需求的本质往往可以归结为人的心理诉求。
如何获取需求?
产品经理需要体验生活,深入用户去感受和把握时代潮流,感知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兴趣喜好,从而获取需求灵感。
如何分析需求面对各种各样的需求时,我们按照可用性、更佳体验、扩展兼容、生态完善四个方面进行分层,从基础到高级依次向上满足。
5、案例 移动支付
2014 年在微信红包的带动下,支付业务迅猛发展,同时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提现无法实时到账?无法满足商户自身需求等等。
针对这这样的情况,对这些需求进行分级:
第一级是资金的安全性和可能性。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每一笔支付都能够顺利地被使用,让用户在像水一样把资金流来流去,不会出现中断,这是一个必备的前提,也是基础的保障。
第二层级是用户体验。
我们的支付业务在用户使用的过程当中能够快速清晰,并且能够在界面美观的前提下感到更舒服更愉悦。
第三层级是扩展性和兼容性。例如:
是不是能让用户的多种银行卡都能够被绑定使用?
是不是让用户线上线下的场景都可以被兼容?
第四层级是产业的生态,行业上下游。
和银行合作机构的关联更加紧密,这是有助于我们支付行业能够长期健康有序平稳的发展。
四个层次构建了评判需求优先级的一个体系,它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让我们从基础到高级,不断依序去满足去实现。
第一层级最大的痛点是用户在春节节日期间红包发不出去。
支付业务和传统的互联网业务非常不同,它的链条非常之长,从微信平台到微信支付平台到FIT基础支付平台再送到银行接口,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支付变慢。
在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银行接口在处理的并发量是一个重要的瓶颈,因为传统银行的设计无法满足互联网移动支付业务小额高频一秒钟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笔的支付请求。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重点优化了银行接头,使银行的核心处理系统,满足支付业务的小额高频的处理请求,最终在我们和银行团队共同的努力下,快捷并发的总容量扩展了30倍以上,解决了这样的一个痛点第二层级--用户体验。
最大的痛点是提现到账的速度慢。
2014 年中我们做了一个用户调研,发现理财通赎回到账的速度竟然比我们主要竞品慢六倍以上。
于是我们把从用户提现开始到送交到银行处理,整个链条进行了逐步的拆解,我们发现在腾讯内部处理的时长高达半小时以上。
这是因为在处理提现到账的时候还在每一笔都经过人工的审查,在支付业务当中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于是我们优化了我们系统处理的方式,把人工审批进行了自动的处理。
通过这样的一个提升我们大大优化了提现人工处理的市场。
经过我们在安全性的考量情况下,我们上线了新的实时付款系统,这使得我们整个从提交到送交到银行优化了半个小时以上。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把银行的批量处理的接口进行了单笔处理,这使得我们等待着时间大大的缩短;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善的动作,我们使得用户提现几乎可以做到实时到账,这大大优化了各个业务用户在提取资金的时候的核心的体验。
一般来说每个业务都可以建立从基础到高级的需求模型,从可用性用户体验扩展兼容到完善生态。
优先保障可用性,不断优化体验,这两层需要不断打磨完善,这是产品的核心能力。
之后再扩展更多用户群,放大影响力,实现业务生态布局,从基础到高级依次向上。
四、 匠心篇 坚持匠心持续打磨产品
能一路成长的产品背后必然有无数看不见的兢兢业业。
以微信为例,有人说微信的产品经理很厉害,一下就知道产品该怎么做,实际上并非如此,没有任何产品是一蹴而就的。
在讨论朋友圈的形式的时候,微信团队做的非常辛苦,为了更贴近用户,需要团队每天都在讨论各种可能模拟各种场景反复PK演练,经过一轮一轮的否定重来才逐渐演化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微信团队对每一个内部版本使用英文字母ABC进行编号,版本之多,最后26个字母不够用,还罗马字母总计有三十几个版本。
第一版产品也许都不完善,匠心打磨才能成就精品。
什么是产品的匠心?如何做到匠心?
匠心是专注,是对核心能力的持续打磨。做产品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要集中火力把资源投入到最核心的能力,核心能力=功能+性能。
匠心是耐得住寂寞,是坚持产品信念动摇。快速变化的市场总有不同的声音影响产品人的判断,但只要认准方向埋头努力,就会赢得用户的口碑。
匠心是关注细节,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案例 QQ
QQ,作为即时通讯软件,音视频通话是QQ的核心功能之一,自1999年推出以来,QQ团队围绕多种通话场景不断打磨通话体验。
比如多人通话场景下如何方便地添加参与者过程中如何做到语音视频及屏幕分享能力的自然切换。
亲子场景下小朋友喜欢拍屏幕,如何巧妙设计,既能有儿童锁功能,又能防止大人误触。
QQ还是国内第一个推出实时视频美颜功能的产品,围绕美颜功能先后推出过三个版本,做了很多细节打磨磨皮功能,自动识别人脸美颜面部的同时不影响背景的清晰度,美颜的亮度也会根据肤色自动调节,让皮肤的光更加自然真实,
传文件也是 QQ 的基础能力之一,虽然功能简单,但对性能要求极高,团队投入了大量技术力量,不断提升文件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从 PC 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文件面临更高的技术挑战,既要解决跨端传输问题,电脑 iPad 手机等多种终端如何互传,也要解决网络切换和跨网传输问题。
在wifi、运营商网络、甚至短时段网等多种网络环境下,如何保证速度和流畅性?
经过持续多年的优化,QQ传文件接触成功率从12年的90%,到99%,再到现在接近99.9%。
小数点后每一个点的提升都凝结了技术人员的无数心血,核心性能上的持续投入是传文件成为QQ最亮点的功能之一,也是国内到目前为止最快最稳定的文件传输工具。
在腾讯要做好任何一个产品必须关注细节的体验,产品经理每天都在不断优化体验。
微信朋友圈也是一款处处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产品。
拿出你的手机打开朋友圈,选择一条朋友的信息,点击右下角的评论按钮,弹出一个小框,可以选择赞和评论。
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小框出来的时候会弹到最左边再回来一点点这个很小的细节,其实在模拟自然界的反映自然界没有任何东西运动时会突然静止碰到边界。
小到用户可能注意不到的细节,却在潜意识里让用户觉得很舒服,体现了产品经理在细节中的体贴。
朋友圈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评论时不会显示用户头像、大段文字会自动折叠、小视频会自动播放等等。
五、危机篇 危机就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秒都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广受用户喜爱的产品也可能因为一个变化没跟上迅速被用户抛弃,产品经理要时刻保有危机感,避免让产品陷入被动局面。
危机来自哪里?
技术和环境的变化
危机可能来自技术的突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突破会很大程度颠覆产品形态。
具体表现
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无需下载就能在线观看视频曾经作为“装机必备”的下载工具销声匿迹;
随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彻底颠覆了众多 PC 时代的产品形态,博客、杀毒软件、浏览器等曾经的主流产品迅速失去市场。
除技术突破外,经济发展社会舆论政策调整等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产品有颠覆性的影响。
用户的变化
核心用户群可能发生改变。
具体表现
Facebook的早期用户以高校学生为主,随着产品生态的发展,逐渐涌入大量公众用户,成为一款全民产品。
国内的校园社交软件也曾经风靡一时,但由于没有很好的解决,首批校园用户毕业后带来的新老用户交替很快昙花一现。
用户需求也在不断演进。
以网络购物为例,2000年左右电商开始萌芽,用户网购的主要动力是买到价格更低的商品,淘宝这样的综合购物平台受到广泛青睐。
随着用户对电商的认知逐渐成熟,意识到物美的商品很难价廉,品牌开始成为行业的驱动力,以京东、天猫等品牌产品为主的电商平台成为主流;
随着消费升级,设计感品质感个性化成为用户新网购的新需求,小红书、网易严选等细分垂直的电商平台异军突起。
需求会随着用户对事物认知的深入而演变,原有满足后新的需求又会产生从低层级的需求到高层级的需求,从普世的需求到细分多元化的需求,如果没有及时跟上这样的演化过程就会被用户抛弃。
团队自身的能力
掌声越热烈往往也越危险,眼前的成功会让团队沉浸在既得利益中,缺乏未雨绸缪地眼光和自我革新的勇气,最终陷入困境危机就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如何应对危机?
要对技术趋势和环境变化保持敏感。
产品经理要时刻关注技术发展政策变化和社会舆论的走向,预判可能给产品带来的影响。
例如火热的人工智能领域,许多产品都在寻找可能的应用方向,腾讯的命运就是其中之一,团队尝试将AI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帮助医生解决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这一难题。
技术的准备尤其难以一蹴而就,提前预言才能在技术爆发时跟上时代的变化。
要密切关注主流用户的变化。
产品经理要跳出经验所限,从运营数据中捕捉信息,综合判断是否蕴含了用户的变迁。
以QQ为例,QQ最初从年轻人中发展起来,以7080后为主要用户群体,经过19年的发展。
QQ虽然仍是年轻人为主的产品,但绝大部分用户却是90后用户,90后的年轻人和70、80后有显着不同。
他们的成长环境伴随着智能手机的爆发和移动互联网的升级,更擅长于利用手机和外界沟通,更注重个性的彰显。
只有抓住这一代年轻用户的特点,提供更加娱乐和个性的玩法,才能受到他们的喜爱。
用户永远是产品的中心。
小马哥曾经说过,真正的危机从来不会从外部袭来,只有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
产品经理不仅要关注用户习惯和潮流趋势的变化,还要预期用户未来一段时期的需求升级,才能推动产品提前发力。
要跳出舒适区,主动变革,每个团队都有惯性,面向未来的自我变革,才能未雨绸缪。
一般来说,革命很难从内部产生,克服惯性,自我突破是很大的挑战。
QQ所在的社交网络事业群负责人汤道生说过,产品经理不要只看自己懂的东西,必须要敢于突破自己的能力,只有自我的主动革命,才能让产品不会陷入被动危机。
危机无处不在,希望我们都保持危机意识。
既有敏锐的触角关注时代技术潮流和用户的变化也有自我变革的勇气,跳出自我舒适区,让产品不断的跟上时代发展和用户的变化,当你看不见的时候就随时可能陷入危机。
六、合作篇 开放心态整合资源
对产品经理来说,做好产品吸引用户只是第一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想实现快速发展,只靠团队本身的力量很难做到,必须联合内外部各种合作伙伴才能产生1+1大于二的效果。
不同的合作方立场和诉求不同,如何实现高效合作?
产品团队中往往有产品经理、开发、设计、测试、项目经理等多个风格迥异的角色。
如何才能紧密配合?
1、首先明确目标和职责。
目标要满足smart原则,也就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有明确截止时间,并且目标之间有关联。
例如产品的DUA又要实现快速显着提升,是一个不够smart的目标。
能够smart表述可以是产品的DAU要在本年度提升20%目标,也经过充分沟通,得到每一位团队成员认可,
每位成员必须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并对产出结果负责,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清楚回溯到是哪个环节。
2、共享信息共同决策。
通过定期例会周报等方式共享信息,让所有团队成员及时了解进展,建立共同认知。
建立决策机制,让所有成员有机会参与决策,既能最大程度采纳不同建议,也能促进成员对决策成果的认同。
共享激励合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要让每个成员及时了解共享荣誉和收益。
好的合作离不开好的氛围,合作中多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同理心换位思考,加强团队内的情感交流,也能从软性角度促进合作效果。
3、合作是产品生态层面。
生态层面的合作会最大范围卷入合作伙伴,通过持续优化规则,帮助生态伙伴更好成长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成长更为繁荣的产品生态。
案例 应用宝
应用宝在打造生态方面也有很多探索,一方面在开发者侧树立标杆和搭建能力服务,从源头上吸引他们推出流量扶植创业基地资金扶植能力支持等策略;
还提供开发者生态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支持,解决他们在实现和运营产品中的痛点。
另一方面在用户侧打造品牌效应,通过线上名经节目线下品牌活动持续发酵扩大影响力,生态的打造提升了应用报的行业影响力,也拓展了产品的想象空间,互联网最大程度的扩展了合作。
小马哥曾经这样描述这个过程,互联网的美妙之处在于把更多人更大范围的卷入,合作越多人参与,网络的价值越大,用户需求越能得到满足,每一个参与合作的组织获取的收益也越大。
合作是产品团队内部的紧密配合,也是和合作方相互成就,达成共赢,更是从更高的层面构建产品生态,促进行业繁荣。
七、商业篇 商业杠杠推送产品持续健康发展
产品需要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投入,依靠资本的书写很难长久,唯有商业化才能让产品有自我造血能力,而做的比较成功的商业化还能推动产品更好发展。
以微信公众号的广告为例,广告收入可以直接回馈创作者,生产出更多原创内容,用户有了更多阅读选择,平台的活跃度自然得到提升,广告的引入促成了广告主、自媒体、用户多方利益共赢,建立的产品的良性循环。
越来越火的付费学习也是如此,付费模式的引入既帮助用户高效筛选学习内容,降低选择成本,也能激励知识分享者产生更多优质内容。
商业化不是产品终点,而是起点,作为产品经理,从产品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可能的商业模式,兼顾市场和成本,打造能持续创造用户价值的产品生态。
如何才能做好商业化?
1、商业化的前提是产品能为用户提供价值。
我们在第一级分享过腾讯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商业化也不例外。
只有为用户提供了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才有商业化的可能,否则商业模式设计的再完美也只是纸上谈兵。
2、基于场景挖掘商业模式。
互联网产品常见的商业模式
第一种直接售卖,通过直接销售产品或服务进行商业化,电商内容付费都是如此。
第二种增值服务通过免费的基础功能聚集人气,再通过为付费用户提供会员特权,游戏道具等增值服务,实现商业化。
第三种产品或服务难以直接商业化,但可以通过广告流量分发等方式进行流量变现。
3、商业化不能损害用户体验,商业化不能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
简单粗暴的手段也许能促进短期收入增长,却会对产品长期价值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如何才能在商业化设计时兼顾用户体验?
从形式上看,商业模式要与产品调性自然的融合。
小龙说让商业存在于无形之中。
朋友圈正是这样做的
从形式上看朋友圈广告无论是图片还是视频都像朋友发的朋友圈,用户也可以像好友一样互动和评论。
这种方式很好地耦合了产品形态,不影响用户阅读的连贯性,在业内也属于创新的做法。
从风格上看,朋友圈广告的品质较高和微信的产品调性非常符合,而且最初上线推出的三款广告还成为用户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商业化和用户体验存在矛盾时,要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商业化,尽量寻求两者的平衡,让用户有选择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例如有些产品的弹窗广告没有关闭选项,或者没有提示就自动为包月用户续费,这样的方式会让用户积累越来越多的负能量,轻则吐槽重则卸载。
产品更平衡的做法是给用户选择权,在明显的地方提醒用户方便没有需求的用户取消服务,平衡商业化和用户体验。
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制定更精细化的商业策略。
朋友圈广告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微信团队会对广告总量进行控制,让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只收到1-2条广告,避免过度曝光
对用户特征和兴趣点进行分析,尽可能推送用户更感兴趣的广告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根据用户在朋友圈里的行为特征决定推送广告的策略,针对那些看到广告就会掠过或点击不感兴趣的用户,广告推送避免对这些广告敏感用户带来骚扰。
如何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
回归到产品本身,基于用户场景挖掘可能的付费模式。
案例 QQ音乐
2005年QQ音乐成立,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各大网站还处在提供免费音乐吸引用户的阶段,靠会员付费听音乐的商业模式很难被用户接受,如何找到用户可能的付费场景?
QQ音乐决定走一条不一样的路,2007年,随着QQ空间的流行,团队发现QQ空间是一个可能的付费场景,QQ空间就像用户在虚拟网络世界的客厅,用户可能愿意购买音乐,招待到访的客人,提供更好的氛围或者表达情感。
通过这样的场景挖掘,20007年6月QQ音乐推出绿钻贵族购买服务的用户享有十独枕服务权限,包括QQ免费点歌,演唱会门票打折,以及将自己喜欢的歌曲设置为QQ空间的背景音乐,此后QQ音乐通过不断拓展会员使用场景和特权,逐渐培育出大量付费用户。
商业化的过程中,产品经理会面临很多决策要坚持的原则是遵循健康的商业选择,关注长期的用户价值,寻求共赢的多方价值,遵循自然的商业规律,从而打造可持续创造商业价值的产品。
课程金句
理解各种用户的使场景和需求,需要变换不同身份、角度、环境、场景, 理理解各种用户的使场景和需求。
好的产品往往能一句话说清产品定位,定位代表了产品方向,围绕定位的持续打磨才能让产品定位变成用户感知到产品特性。
产品初始阶段定位要清晰且聚焦,像圆锥的头小而锋利,把核心需求做透并围绕定位持续打磨才能快速抢占地盘。
随着市场切入越深,产品边界扩大,当用户群种类和属性发生变化时,定位也会转型,即使产品在不断转型,但始终要牢记自己的核心定位。
需求来源于生活,需求的本质往往可以归结为人的心理诉求。
优先保障可用性,不断优化体验,这两层需要不断打磨完善,这是产品的核心能力。
匠心是专注,是对核心能力的持续打磨。做产品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要集中火力把资源投入到最核心的能力,核心能力=功能+性能。
危机可能来自技术的突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突破会很大程度颠覆产品形态。
既有敏锐的触角关注时代技术潮流和用户的变化也有自我变革的勇气,跳出自我舒适区,让产品不断的跟上时代发展和用户的变化,当你看不见的时候就随时可能陷入危机。
商业化的过程中,产品经理会面临很多决策要坚持的原则是遵循健康的商业选择,关注长期的用户价值,寻求共赢的多方价值,遵循自然的商业规律,从而打造可持续创造商业价值的产品。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