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危机
2020-02-26 15:12:1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十次危机读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952-1960 第二次
再依附:外资依赖型工业化的代价
中国经验:农村三要素持续净流出,则农业衰败
中国经验:要注意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中国经验:靠外资工业化,产生外资依赖和上层建筑苏化,去依附代价高昂
背景
1950年朝鲜战争,苏联援助重工业,中国付出高价格给苏联专家、技术人员
1953年,自然灾害,农民惜售,为统购统销,发展初级合作社
1956年,重工业产品(拖拉机)要下乡提取农村剩余价值来发展工业,发展高级合作社
1957年苏联撤资,中国需要偿还苏联债务,政府赤字;58年地方政府搞工业化,产生大跃进,不产生效益
中国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本极为稀缺下引入了苏联外资
苏联撤资后,中央财政赤字,投资不足,城市大量人口失业
1958年爆发危机
原因
农业要素流出就会造成农业问题
52年苏联投资,大量人力进入工业,农村人力流失
58年地方工业化使用大量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
58年,大跃进,农村人力,土地流出
农产品统购统销,价格不变,但工业产品却一直进入农村提取剩余价值,导致农业亏损
过多提取农村剩余价值,粮食供给下降,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很多人
严重财政赤字
58年地方工业化无效益,且发生大跃进
50年代政府支付高薪给苏联专家
57年苏联撤资后政府高负债
58年中央财政赤字,无力投资,城市就业困难
国家应对
城市,上山下乡,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60年,乡为单位的高度集体化退到自然村小队,允许农民三地一包,农民退出集体;放弃农业现代化,全面恢复小农经济
传统小农经济,用大量的农业人口产出来养活城市人口
结果
61年经济萧条,62年开始复苏
中国工业、军队、医疗、教育全盘苏化
靠外部资本发展工业化
依附
苏联投资,全盘苏化,国家主权危机
去依附
改出全盘苏化,苏联取消投资,中苏交恶,美苏两国封锁中国,中国承担去依附的巨大代价,导致危机
改出苏化,跟本国上层社会矛盾
贫富差距2 8开
西方上层建筑成本高,越接受西方制度,贫困率越高
经济结构高度化,则贫富差距越大
1962-1970 第三次
去依附的代价:地缘环境紧张与 三线建设
中国经验:劳动力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市场的外部性依然存在,但不能影响国家政治
中国经验:去依附的倍加成本,一次外资两次危机
背景
国际局势紧张
美苏两国封锁中国,中国一直处于战争威胁下,放弃工业结构调整,开展三线建设,保住苏式重工业
二战后,大国人口激增,再工业化完成,生产过剩,开始产业转移。
二战后,各国内发生内部运动,大国挑起局部战争,缓解各自国内压力
60年以后,台湾国民党渗透东南沿海
中国去依附成功,毛泽东主义输出,第三国家追捧,导致西方世界敌视中国
苏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如何回嵌中国本土
上层建筑全盘苏化,苏式政府,苏式军队,苏式教育
维护苏联留下的重工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军事工业如果不民用化,则只能靠打仗)
脱离苏联,形成债务,并且资本稀缺(没有苏联投资了)
1960年完全独立,提高工农地位,让工农参加管理中,提高工农积极性,用劳动力来代替稀缺的资本
1968年爆发危机
原因
64年三线建设,投资巨大,无收益,2年后财政赤字
60年代政府负债,资本稀缺(苏联不继续投资了)
66年还完外债,政府无投资能力
国家应对
改出苏式上层建筑
先改军队:从形式改起,服装,必须下部队当兵。
知识分子大规模下乡劳动,全盘革命化。
66年文化大革命
鞍钢三结合,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68年动员城市下乡,红卫兵也下乡了。
全民皆兵,发明核武器
劳动力替代资本,替国家维持了国家资本
结果
经济危机转化为了政治斗争,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冲突
全面去苏化,形成本土化工业
中印边境战
弱国为避免大国发动战争,虽胜却也不能越境,更甚回退到冲突地
1969-1975 第四次
中苏美大三角调整与“第二次外资”的代价
中国经验:外资引入,想要维持本国的权利和经济体系,需要双方制度互动,产生矛盾,需要改革和调整
中国经验:一次外资引入--1、转换成外债 2、外资要求适应外资的变更 -- 两次危机
中国经验:靠外资形成本国工业--外资控制--符合外资管理的国家管理体制。
背景
中美苏“战略调整”
69年中苏边境战争-珍宝岛
美苏交恶后,71年美国及其盟友对中解除部分封锁
70年代,热战冲突频繁
西方产业转移
60年代美国完成战后再工业化,生产过剩,经济不景气,挑起的局部战争在美国出现反战势力,开始爆发国内冲突
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再工业化西欧,苏联再工业化东欧,完成后欧洲生产过剩,开始转移产业
美国率先产业升级,形成金融业,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和黄金脱钩,与石油和粮食挂钩
日本完成再工业化,70年代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岸线狭长,运输方便且距离近的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形成四小龙
香港、台湾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对大陆沿海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60年代,形成了一批核武器国家,美苏中英法。 当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核恐怖平衡
中国需要引进外资对偏军偏重的苏式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因为维持偏军偏重工业的成本大且效益低
世界都认为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台湾也是,每次大型地缘冲突都认为是反攻大陆的机会
1974年爆发危机
原因
1971年,尼克松访华,72年开始引进外资,到74年财政赤字,经济0增长,投资能力大幅下降,城市就业困难
军重工业,形成需要成本,维持需要成本,调整也需要成本
70年代引进西方资本,为维护国家主权,不让西方资本直接进入,只是引入西方技术,国家财政预算全部进行支付,超额变为赤字。
国家应对
城市人口下乡
1974年请邓小平回来主持经济工作
结果
城市危机软着陆农村,没有爆发街头政治
邓小平在无法引入外资和大量发国债的限制下,做紧缩性调节,做空,引起内部利益集团冲突,且无法缓解经济危机
调整后,工业结构64%是民生
坚决维护主权的引资方式,70年代开始无法适用,要做工业调整必须引入西方管理体制等
资本主义一般内生性矛盾
大生产--大商品--少数人占有资本,社会一般购买能力低--越是大生产--商品积压--生产过剩--爆发危机
四小龙
当时都具有集中资源的能力
被转移因素:与日本意识形态相似、距离近、有狭长海岸线或港口便于出口运输、土地劳动力没有被要素化
转移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低、无根投资、追求没有被要素化的低廉的人力和土地,追求的是制度租
凡是有自主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的,都维持住了工业化,如:新加坡、韩国
香港殖民地,台湾在蒋氏父子之后没有产业升级,都无法维持工业化,衰败了
1978-1980 第五次
外债与赤字引发的经济改革
危机是硬着陆在城市了,但最后还是靠农村来化解
子主题
背景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不能输出革命,与大多数国家建交,不再支持第三世界武装斗争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6年华国锋接班,政治资历太浅,无法服众
华国锋、陈云、李先念按照毛周路线引资,8年82亿美元引进,结果第一年就干了一半,78年财政赤字,78年更加失控,远超之前的计划
本次危机的财政赤字和1960年苏联撤资和大跃进投资造成的严重赤字不相伯仲
中国主要以农产品和衍生品换汇(85%以上),外汇非常少,根本不够支付外资引进,所以每次外资引入都要赤字、负债。
权利交接,79--89 post mao时代,后毛时代,主要是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领导人的集体决策
爆发危机
原因
华国锋、陈云、李先念按照毛周路线引资,没有控制好,导致洋跃进,造成极大的财政赤字,和1960年类似
越南战争:1978年爆发了中越战争,79-80年打的,没有预算,造成了财政赤字(当时中国的财政本来就是捉襟见肘)
后毛时期的政治控制能力弱化,无法将城市剩余劳动力送往农村了,且无法阻止知青返乡,危机无法转移到农村,在城市硬着陆,造成四千万失业,人民不满,发生天安门事件,西单民主墙运动
国家应对
改革开放
政府首次做多:两手扩张信用,国债和货币发行
增发货币产生通货膨胀
大量发行国债,导致远期偿付能力下降
增发的货币被崛起的农村吸纳
国有企业打开大门办三产
解决一部分城市就业问题
五个人的饭十个人吃,危机政策导致国企无效率
后来又因国企无效率而要推进私有化改制,逻辑不通
政府资源部门,子女将资源市场化,成为腐败的开始
待业人数多,治安混乱,被两个严打入狱的人很多
鼓励个体户,解决这些有坐牢经历的人就业问题
个体户只能跟机关企业子女做交易,形成双轨制,需求大,其制度成本越大,腐败越严重
二次土改:农村家庭承包
承担了城市的危机代价
乡镇企业和城镇化解决了农村内部的非农现金增加的难题,农民购买了大幅增加
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化救活并发展了城市的工业
农村购买力提升了,农村对城市的消费品到工业品的需求,全面缓解了城市的危机
减少了政府赤字
政府大幅消减对农村投资,从财政的15%-3%以下,直接减小了财政赤字
撤社建乡,撤队建村
人民公社全面解体:人民公社有五小工业,全部解体,五小工业相关的县级企业破产,县级财政大幅度减少
增设了大量乡级政府,成本陡然增加。但是乡没有直接财政来源,于是和县一级一起向农民要
还有集体经济的农村,县乡一级的财政很大程度靠集体经济,但在没有集体经济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只能靠从土地加重负担
建立以村为单位的行政体系。后又规定让县乡将村里党村干部养起来。加重了农民负担
结果
80年危机还是靠农村缓解(二次土改),跟50年一样。
撤社建乡、撤队建村这样一个没有深思熟虑的方案,制度成本高,导致今天的三农问题格外突出
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了分配,没有分配的就发展成农村工业化了
分的干干净净的就发展成后期那些落后的有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地方
公共、社会开支都压在了农民身上,10年之后农民负担极大,农村群体治安事件,就不稳定了
后来城乡企业衰败,农村内无法就业,大量流动打工,农业生产人减少,老人孩子留在农村了
80年开始,国债、增发货币两手上,后来台阶式增发,现在中国也变成了靠增发国家信用来维持财政的情况
80年开始允许外资进入,舍弃主要引入设备和技术的维护主权路线。开展经济特区,后来90年代全面开放,20年唯GDP为准。
80年开始,不按照国内缺乏来引资,大量无根投资进入特区,主要是吃租,短期内形成效益,鼓励短期效益,对国家危害很大
税赋不公平,如采油和石化的,导致今天的不公平
国有企业利改税,导致今天的混合所有制和私有制
改革当时缓解了危机,但形成了后续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子主题
毛票,也就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货币,因为没有实物做依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