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9-12-23 10:04:27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育知识与能力,含简答辨析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含义
”教育”一词由来:《孟子·尽心上》
最早把“教”与“育”连起来
教育的概念
广义
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狭义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主体)
教育影响(中介系统)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区别于其他现象的根本特征
社会属性
永恒性
人在教育在,为后一代传递经验
历史性
时代性
受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阶级性
教育的阶级性随阶级生而生,灭而灭
相对独立性
概念
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经济政治文化有能动作用
表现
1、对社会的能动性
被改变、规定和制约,又改变、教化和引导
2、历史继承性
认识利用规律,传承和接续
继承和超越
3、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落后
超越
教育先行,超前于经济建设,由教育本身规律决定的
生产性
民族性
教育的功能
作用的对象划分
个体功能(本体)
社会功能(派生)
社会变迁功能
社会流动功能
性质
正向
负向
呈现形式
显性
隐性非预期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书
正式提出起源说理论
否认教育的社会性
利托尔诺、沛西能、桑代克
心理起源说
无意识的模仿
否认社会属性和目的性、意识性
孟禄
劳动起源说
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的需要和认定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交往起源说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
1、无阶级性、公平性
2、教育方法单一、内容简单
3、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古代社会
东西方发展
东方
夏(奴隶早期)、商西周
夏:庠、序、校
西周:国学、乡学、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教育内容——六艺
春秋战国
春秋:私学兴起(里程碑)
战国:稷下学宫
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
科举制兴起
宋元
四书五经
科举制(兴起)
四书
孟子
中庸
论语
大学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院
白鹿洞、石gu
明
国子监
清
废科举(1905)
西方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希腊
教会学校
骑士学校
总体特征
1、学校产生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出现
4、适应文化发展,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现代社会教育
特点
1、国家加强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1763德国)
3、教育世俗化
与宗教相脱离
4、教育法制化
现代教育
特点
终身化
全民化
民主化
技术现代化
多元化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概念
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现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萌芽阶段
东方
“一本书”
“一个人”
西方
创立阶段
发展阶段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直接和最终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发挥那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对生产力的促进(教育的经济功能)
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决定教育体制
教育对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培养政治所需人才
促进民主化
影响制度的舆论力量
教育不能成为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育与文化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文化功能)
传递、保存文化
传播、交流文化
选择、提升文化
更新、创造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影响价值取向
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目的的确立
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质量、规模和教育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人口功能)
控制人口增长,呈负相关
改善人口结构
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概念
生理是心理的基础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
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阶段性
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
不平衡性
把我关键期,适时而教
互补性
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个体差异性
因材施教
整体性
把学生看成复杂整体
个体身心发展
内发论
来自人的内部需要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登
外铄论
依靠外在力量
荀子、洛克、华生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遗传
生理前提,可能性
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例如:要六个月婴儿学走路
遗传的差异性
灵敏的人教起来容易
可塑性
长期训练或生活条件的不同,可能提前或延后遗传素质的发展
环境
现实条件
制约发展状态
生产力、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形态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被动和主动
学校教育
主导作用
原因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
影响比较全面和深刻
表现:严(延时)规范,塑(加速发展)个性
主观能动性
决定性、内在动力
作用
主体意识和能力,个性差异独特性,创造性及自我价值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述
广义
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规定学校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等
地位: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
实体教育,教育形态趋稳定
制度化教育
正规教育
学制的出现,开启了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最早在欧洲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
非制度化教育
不限于学校的围墙
终身学习
西方学制类型
双轨制
欧洲
单轨制
子主题
分支制
苏联和中国
现代发达国家学制的改革和发展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制建构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壬寅学制
1902首颁,没实行
癸卯
“中学西用”,首次实施
壬子癸卯学制
男女同校,资本主义
壬戌学制(六三三)
1922美国为蓝本
长期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结构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义务教育
概念
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给予保障的国民教育,实质:有年限强迫性
与基础教育的区别
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基础教育包含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
特点
普及性
强制性(最本质)
免费性
义务教育有关的法律和政策
义务教育法立法宗旨
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
发展任务
终身教育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地位
整个教育的工作方向
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概念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的概念
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方向
联系
教育目的强调最终结果,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教育的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为谁培养人”,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
教育方针包含更多,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途径
教育目的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
对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明确
学术角度表达教育理想
教育方针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
突出“办什么教育”,“怎么办教育”
政策角度规定教育目的及其实现要求
教育目的三层次
国家教育目的
学校培养目标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
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目标可测量,目的不可测量
教师教学目标
微观教育目的,具体化培养目标,最具操作价值
教育目的作用
导向
激励
评价
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
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含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社会本位论
社会发展需要所决定
人物
荀子、柏拉图、涂尔干、……
个人本位论
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和个性
人物
孟子、卢梭、康德、罗杰斯……
生活本位论
1、教育准备生活说
斯宾塞:为完美生活做好准备
2、适应生活说
杜威: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不是未来的预备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民主主义教育》
没有抽象目的
只有具体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
基本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全面发展
1、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3、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4、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经济政治身心、教育思想、马克思学说
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1、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2、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
1、不是平均、均衡发展,机械认识
2、不是忽略人的个性发展,要辩证统一
3、坚持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只为眼前需求
全面发展教育观的构成
德育
灵魂统帅及方向
智
前提和支持
体
物质基础
美
协调动力
意义
1、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促进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行为美、心理美、行为美的提倡和普及可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促进智力发展,扩大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3、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4、促进体育的发展,健身怡情
5、促进劳动教育,体验劳动的喜悦
劳
实践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最基本)
2、调查法
3、历史法
4、实验法
5、行动研究法
一线教师边教学便研究
中学课程
课程概述
课程的概念
西方
“课程”这专门研究术语词最早来源于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广义
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
狭义
某一门学科
课程类型
内容属性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特点
需求和兴趣出发设计课程
以学生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
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代表人物
杜威
组织方式
分科(最早的课程、独立性、整体性)和综合(打破学科界限)
实施要求
必修和选修
设计开发主体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课程任务
基础性、拓展性、研究型
呈现方式
显性和隐性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
人物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理念
以学科为中心,教师传授各门知识,学生掌握。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掌握知识和规律
活动中心
人物
杜威
理念
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联系生活经验,兴趣需要,设计课程的内容和安排
社会中心
人物
布拉梅尔德,弗莱雷
理念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致力于社会改造
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特点:更多参与,以广泛社会问题为课程中心
课堂组织
课程目标
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依据·
学生、社会和学科的研究
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内容
构成
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
包含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学习书本知识而需要的感性知识,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间接经验
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
组织形式
1、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
课程内容反复出现
螺旋式
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规律
2、纵向与横向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
概念
课程设置和编排的总体规划,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的指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作用
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内容
科目(核心和首要)、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标准
概念
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作用
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编写中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教材
主体
教科书和讲义
编排方式
直线式和螺旋式
作用
学生学习的材料
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
科学性:基础教育阶段体现为对确定知识的正确表达
2、内容的基础性
3、教材的适用性
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
4、教材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5、有利于学生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6、兼顾同一年级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课程设计与开发评价
课程设计
概念:以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中的过程
课程开发
制约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
课程开发的模式
目标模式
理论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人物
泰勒
过程模式
理论
关注的是过程
人物
斯腾豪斯
情境模式
课程评价
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理论
以目标为中心,关注计划和预期结果
人物
泰勒“现代课程评价之父”
目标游离模式
理论
关注实际,非预期。
人物
斯里克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改革
核心是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理念
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传授知识变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学科本位,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学时比例,设综合课程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择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国家、地区、学校
课程结构的改革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综合
初中综合与分科
高中分科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过程
分科与综合课程优缺点
分科:条例清晰逻辑严密,但科目多而杂
综合:教材编写有难度,无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
新课程职业理念
学生观
1、发展的人(容忍错误)
身心有规律,潜力和处于发展过程
2、独特的人(因材施教)
完整的人、独特个性、与成人存在差异。
3、独立意义的人
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是学习的主体,独立思想
责权的主体
教师观
角色
教师与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与研究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与课程
课程建设/开发者
学校与社区
社区型开放教师
行为
师生关系
尊重、赞赏
教学关系
帮助、引导
自我
反思
其他教育者
强调合作
教学观
1、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课程
2、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重过程非结论
4、关注人而非学科
教会学生学习
学习方式的改革
自主、合作和探究
课程评价的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中学教学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德育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