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2-09-13 18:49:25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研政治 史纲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反侵略战争
后果
1.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权力和领土完整
2.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3.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
4.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近代及现代
概要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早期唯心派】
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采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孙中山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1.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2.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的地位,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1.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
2.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政治】1.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政治】2.中国的封建社会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统治支柱
【经济】3.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经济】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社会】5.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使极不平衡的
【社会】6.广大人民有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传统阶级】1.地主阶级
【传统阶级】2.农民阶级
【新阶级】3.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革命阶级
【新阶级】4.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结构也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封建]买办[帝国]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近代中国的主义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反帝反封建】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提督海龄(满族)
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等,都以身殉国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运动
局限性
1.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反帝】
2.由于不认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段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3.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作用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历次反侵略战争都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2.经济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1.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2.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各阶层的探索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发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救亡图存]
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进步性:《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局限性:1.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2.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3.并未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
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进步性:《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局限性:未能辅助实施
结局
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局限性表现在:1.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4.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没有提出反帝】
教训
农民有着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农民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事业兴办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原因
1.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
2.同时也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势力
纲领【指导思想】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将这个思想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事业
1.兴办近代企业
官督民办
军用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金陵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湖北枪炮厂
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天津电报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2.建立新式海陆军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翻译学堂
工艺学堂
军事学堂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3.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失败及原因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主要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根本原因】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地主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原因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形成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维新派宣传维新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公车上书”
2.著书立说
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谭嗣同《仁学》
严复翻译《天演论》
3.介绍国外变法的经验教训
4.办学会
强学会
南学会
保国会
5.设学堂
广州万木草堂
长沙时务学堂
6.办报纸
上海《时务报》
天津《国闻报》
湖南《湘报》
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意义
这场论战使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它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百日维新
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
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进步性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结果
1.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2.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以及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表现为:
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客观】
2.维新派的局限性【主观】
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三是惧怕人民群众【精英革命,没有发动群众】
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清末“新政”的破产正式废除科举考试;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精英革命,没有发动群众】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武装起义
2.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3.华兴会、科学补习班、光复会、岳王会
4.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将其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民族主义
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缺陷:一是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二是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结果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导致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反扑【不反帝,反封不彻底】
2.民权主义
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缺陷:民权主义归根到底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很难的到真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
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只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缺陷:“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涉及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
1.要不要以改革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意义: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覆灭
1.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同盟会在广州发动了两次著名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黄花岗起义
3.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从政权的组成人员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2.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政策看,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力《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2.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转折点】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
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软弱性和妥协性
革命性
挽救共和的努力
1.宋教仁被暗杀<--二次革命(孙中山发起)
2.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孙中山发起)
3.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护法运动(孙中山发起)
评价
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但是,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
根本原因:阶级局限性【主观】
客观原因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主观原因
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思潮【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五四运动)】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后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新文化运动开端
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开始的
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
《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初期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2.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的和文化的条件
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进行改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2.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精英主义】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辩证法】,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形而上学】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十月革命给中国人的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与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群众路线】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五四运动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只是李大钊这样的个别人物【马克思主义尚未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发生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国,北洋政府当政外交失败】
发展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
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至此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胜利,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后】
五四运动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队伍
队伍组成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外就是陈独秀
2.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周恩来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等
特点
1.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革命派与改良派】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
转折【五四运动】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党小组织】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党组织在上海建立
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义进行一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2.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3.建立社会主义共青团
4.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以来,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中国的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求有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有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2.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定的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崭新的奋斗目标和纲领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
制定革命纲领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发动工农运动
香港海员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农民运动】
国公第一次合作形成
背景
1.“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2. 孙中山和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党内合作】
形成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新的解释
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新三民主义的纲领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共同纲领】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大革命的兴起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大革命战争开始)【北伐战争胜利,大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大革命时期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大革命开始
1925-1927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成为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大革命的意义
1.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2.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
3.大革命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方面
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主观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2.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根本原因】
3.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1.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
4.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建统一全国】
2.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后,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3.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仍是一个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也依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仍然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
1.准备南昌起义
2.准备秋收起义
3.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
1.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联合资产阶级但不过分依赖】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3.毛泽东:党“以后要非常主义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八七会议召开并制定出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土地革命
发展历程
1.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耕者有其田】
2.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3.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建立了政权】
2.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问价,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1.“左”倾盲动错误
2.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3.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1.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2.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3.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4.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际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护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5.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土地革命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原因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3.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根本原因】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政治问题:瓦窑堡会议;思想问题:延安整风运动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红军长征的胜利
长征精神
总结历史经验,应对全国性抗日战争
《论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军事问题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矛盾论》《实践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了批评党内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1--1937局部战争1937--1945全面抗战
国民党抗战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占东北
图华北
全面抗战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局部抗战解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共产党开始同国民党中的爱国官兵合作抗日
一二·九运动
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作地位的谈话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统一战线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特点
1.广泛的抗日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国共双方有政权和军队的合作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共同纲领,临时协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卢沟桥事变到广州、武汉失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大捷,其他全部都失败
客观原因: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
主观原因: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相持阶段: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第五届中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立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变化1942年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决心相互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
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路线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
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论持久战》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阶段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防御阶段,游击战是辅助
相持阶段,游击战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政治: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经济: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应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
文化: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全面族抗战开始后,各界人士要求国民党实行抗战民主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科学概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式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学风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1.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2.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任务】
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脱离实际】
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颠倒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
中共七大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的抗日战争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1.以爱国主义的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1.促成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3.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3.全民族抗战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沉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3.对世界各个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4.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人民革命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重庆谈判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老政协会议: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全面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五四指示》基本内容是要坚决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绝不侵犯中农,一般不变动富农(或征收多余土地),不反对资产阶级
《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度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些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
土地制度改革,使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仅在解放区】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线
1.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
2.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3.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
4.恶性通货膨胀一起的物价飞涨
5.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
6.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运动
一二·一运动
一二·三0运动
五二0运动
下关惨案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对时局的意见》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接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在政治上,必须实现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首先,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资产阶级两面性:革命性和软弱性其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再次,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北方】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对统治的覆灭【南方】
七届二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3种
2.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的城市
3.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4.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新政协】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1.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2.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党的建设
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反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 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安居乐业的生活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政治方面: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
经济方面: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主要的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个体经济既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走向资本主义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代表工人阶级
合作社经济:过渡经济
个体经济:代表小资、农民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代表民族资产积极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经济
文化方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应对方式
1.在新的解放区进行土改,改土地地主所有为农民私有,改征收富农多余土地为保存富民土地政策
2.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
3.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三反五反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相互合作的道路
过渡时期【1946-1956】前三年
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2.恢复国民经济
过渡时期【1945-1956】后三年
1.工业化【富强】
2.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社会主义道路】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
由建国之初:先化先改后来:边化边改
1.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三大改造【反资】
农业改造
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成
1.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志,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手工业改造
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由手工业合作小组【社会主义萌芽】、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手工业的合作化基本完成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中央确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萌芽】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半社会主义性质)->全行业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点
1.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2.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与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3.不剥削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给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且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1976初步探索阶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当时中国主要面临两大问题:1.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2.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毛泽东提出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1976-1978准备阶段
1978-至今改革开发阶段
1978-2012改革开发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另一个宣言书--南方谈话】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3.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4.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5.强调加强党的建设6.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发前和改革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2-至今改革开发新时代
重要关联点
甲午战争后
1.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潮的到来
2.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3.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辛亥革命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只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但是“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耕者有其田,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抗日战争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无耕者有其田,削弱地主剥削】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应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
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绝不侵犯中农,一般不变动富农(或征收多余土地),不反对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
改土地地主所有为农民私有,改征收富农多余土地为保存富民土地政策
近代中国宪法
1.清末《钦定宪法大纲》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进步性:《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局限性:1.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2.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3.《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主要会议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上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中共二大】1.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用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八七会议】1.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联合资产阶级但不过分依赖】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3.毛泽东: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错误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提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抗战中的三种势力】
【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
【中共七大】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的城市,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中共八大后,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称为“新经济政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毛泽东文章
土地革命时期
井冈山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观调价,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星星之火,可也燎原》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展开游击战,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反对本本主义》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论”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
《改造我们的学习》-党的高级干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整顿党的作风》-全党党员-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发对党八股》-全党党员-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北平?
《论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论十大关系》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第二次结合的开始】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民主)】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一种政治局面【“六又”政治局面】的思想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