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逻辑基础
2021-12-17 14:29:50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逻辑基础是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假设验证等。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即从已知的前提出发,推导出特定结论的过程。归纳推理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概括出普遍规律。假设验证是通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一个假设是否正确的过程。逻辑基础是科学研究、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重要活动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掌握逻辑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避免思维误区,提高思考和判断的准确性。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对象一致
对象不一致——“偷换概念”“转移话题”“诡辩”
内涵与外延
内涵:下定义
外延
数量词:所有、有的
全同关系
包含关系(有的。。是。。)
交叉关系(有的。。是。。)
全异关系
所有。。都不是。。
矛盾(事件的对立,A和非A)
反对(事件的互斥)
难点
集合与类别
集合:集合体特征≠构成元素的特征
类别:类的特征一定可以传递到每一个子类(演绎推理的根本依据)
平均数与个体(局部)——平均数通常反映集合的概念特征,不等同于元素特征
绝对数与相对数
命题
命题基础知识
两个逻辑特征
必须有所断定(即明确的肯定或否定)
命题的断定存在真/假——客观判断
不讲对错——价值判断
有真假≠能判定真假,eg外星人到过地球
特殊命题关系
等值命题:逻辑真假值一样且同时存在
真假值相同,可结构词不同
先决条件:对象一致
等价命题:逻辑值等值且标准结构词也相同
等价一定等值,是等值的子集
eg: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
矛盾命题:逻辑真假值相反且同时存在
双向的,可正推,可回推
先决:对象一致
命题标准化
转化为标准结构表达法
消灭代词,还原指代对象
5大类11种命题真假值推断
直言命题
S是/不是P
所有S都是P(全称肯定、包含关系,Are)——非标:没有S不是P
所有S不是P(全称否定、全异关系,Except)——非标:没有S是P
有的S是P(特称肯定,交集非空,In)——至少一个不是
有的S不是P(特称否定,一定有不存在的,Out of)——不都是=有的不是
逻辑真假值表P102(前提-结论)
全称命题真,可推其他三个真假——演绎推理、特值法应用
特称命题真,只能推矛盾,其他两个无法断定
推导关系
已知所有,推出全部
已知有的,推出矛盾
对当关系图
对角矛盾:结构词全对偶,eg所有是-有的不是
真值向下:从上到下包含,子集是充分条件
左右反对
上反对:不能同真,至少一假,可能两假(所有是、所有不是)
下反对:不能同假,至少一真,可能两真(有的是、有的不是)∵并集是全集、交集非空
命题真假值推断
两个注意
首要分清:谁是已知(前提),谁是待求(结论)
推理前提:有确定的真假值
严谨解题步骤
1.标准化命题——结构标准化(结构词)、代词还原为对象
2.找联系,利用主语和宾语的对象一致求解
1.有没有矛盾→3.确定真假值范围
2.是否有包含关系(反证法,推出矛盾)
假设子集为真(利用子集是充分条件,子集真则全集一定真)
or假设否定命题为假
3.确定真假值选项范围
对象间是否全同
3.利用对当关系推导(各命题间的关系)——直到结论:全称为真or特称为假
直言对当关系处理顺序
先矛盾(最容易、真假值确定,必然一真一假)
再包含(真值往下,假值往上,即:上真推下真,下假推上假)
最后转向上下反(上反对至少一假;下反对至少一真)
三段论
2+1结构:2个前提,推出一个新的结论
肯定正推式(证明格/审判格)【S-M,M-P → S-P】(S小项,P大项,M中项)
7个规则
1.只能出现3个概念
2.中项至少一次包含概念全部外延
3.前不周,后不周(前提中不周延,结论中仍不周延)
4.两否推不出(前提至少一个肯定命题)
5.前否则结否
6.两特推不出(前提至少一个全称命题)
7.前特则结特
助记:三言两语一张图
三言:只有3个命题,标准2+1结构
两语
3个概念各出现两次——搭桥法,缺什么补什么
2个前提中至少一个全程、肯定命题;只要前提中有了特称、否定,结论只对应得出特称、否定命题
一张图
肯定正推模式图——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利用“负概念”
省略三段论
省去一个前提或结论的三段论
单前提、单结论(认为大家都知道、或者不方便说等原因省略掉)
双前提、求结论
搭桥法补足:将只出现一次的概念进行补足
1.一查,查看省略的是前提还是结论
2.二比,将前提中只出现一次的项连接“搭桥”
3.语感,凭语感补全前提或结论——前提至少一个全程、肯定命题
4.验证,验证选项——有时利用“原命题及其逆否命题等价”辅助转换
联言命题
标准表达
p并且q(p∩q)
表示:各个支命题同时为真,类似数学中的交集
左件、右件满足交换律
非标准表达
并列句:既p又q
转折句:虽然p但q
递进句:不但p而且q
顺承句:一p就q
真假值判断
1.所有支命题(p、q)必须同时成立,p∩q才为真【一个为假,联言为假】
2.已知p∩q为真,则任意一个联言支为真
注:“p且 非p”一定为假(命题与其矛盾命题构成的联言命题一定为假)
选言命题
表示:若干可能情况中至少存在一种,类似数学中的并集
左件右件对称满足交换律
两类
相容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通用结构——“至少一个为真,可以都为真”
表达:p或者q(p∪q)
非标准结构词:可能p也可能q;也许p也许q;p和q中至少有一个
真假值
已知支命题
任意一个选言支为真(可同时为真),相容选言命题为真【一个为真,“或者”为真】
当且仅当每一个选言支为假,相容选言命题为假
注:“p或者非p”永远为真【∵两者中必有一真】
已知选言命题为真,求某一选言支真假
否定肯定式(假言律)
方法:欲留一个,排除其他全部
表达为:或者p或者q;非p所以q
不相容选言命题
两个支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为真,p和q中“二选一”
结构词:要么p,要么q
非标准结构:“不是p就是q”;“或者p,或者q,二者不可兼得”
是至少一个为真的特殊情况(子集)
类似数学中的矛盾关系,对立事件的双方
真假值
各支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必须一真一假
已知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判断支命题
否定肯定式: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否定p则q真)
肯定否定式:要么p要么q;p,所以非q(肯定p则q假)
“或者”是通用结构词,是相容、不相容,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eg今天或者报考清华MBA,或者报考北大MBA)
假言命题
条件关系
以某事件作为前置条件,去断定另一事件的存在状态
分类
充分条件
定义:如果条件p真,则可断定结果q真,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
核心:有p就有q(理解为:条件真,结论真)
注
有p,一定有q;无p,则q不确定
充分条件在数学集合上可理解为“子集”(非空子集是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通常不唯一
必要条件
定义:如果条件p假,则可断定结果q假,则称p是q的必要条件
核心:无p,一定无q;有p,则q不确定
注
必要条件在数学上可理解为母集(母集是必要条件)
eg如果李四不是四川人,则李四不是成都人(四川人是成都人的母集,是必要条件)
生活中作为“排除用法”,“免责条款”,如果没有xx条件,则xx完不成
充分必要条件
定义:如果条件p真,则可断定结果q真;同时,如果条件p假,则可断定结果q假。则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核心:条件和结论同真同假
即:有p一定有q;无p一定无q
充分必要条件的前件和后件是相互等值的
可以理解为数学上两个集合全同
条件关系的辩证统一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互为颠倒的关系(推导关系相反)
同一思维过程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辩证统一
如果告知“是充分条件”也就是同时告知“是必要条件”
表示为定理: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
“如果p那么q”等价于“如果非q那么非q”
“所有S是P”等价于“所有非P是非S”
理解:成都人是四川人的子集,则同时,四川人是成都人的母集
假言命题
断定命题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表条件的假言支为前件,表结论的假言支为后件(前后不对称,条件、结论绝对不能颠倒)
分类/结构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定义:前件为后件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标准结构:如果p那么q(如果p成立,那么q成立)
表示:p→q(读作“p则q”)【箭头永远指向必要条件】
p→q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当然,q同时是p的必要条件
非标准结构
只要p,就q——只要艰苦奋斗,面包就会有的
假如p,就q——假如当初我没有走出体制,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倘若p,则q——倘若北朝鲜真的进行了核试验,则半岛局势堪忧
假使p,那么q
当p,则q——当眼镜王蛇遇到威胁,则会竖起上半身
有p,有q——有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
倒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主义真”是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标准结构:只有p,才q(表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
意思是:如果非p,那么非q(理解为:无p则无q)
“只有p,才q”等于“如果非p,那么非q”【“如果非,那么非”是“只有,才”的定义】
非标准结构
除非p,否则q——除非请示中央,否则不能启动对达康书记的调查
除非p——要想考上,除非努力
没有p,没有q——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
无p,无q
不q,无——不学无术
必须p,才q
必p——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要q,p是不可或缺——体育锻炼对良好的体格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p是q的基础(前提)——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反腐胜利的大门才会打开一丝曙光
……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标准结构词:p当且仅当q
意思是:如果p成立,那么q成立,并且,如果p不成立,那么q不成立
表示为:p=q,或p↔︎q【读作“等价于”“等于”“当且仅当”】
非标准结构
有且只有
如果p,那么q,并且只有p,才q
真假值判断(条件推理)
假言律
定义:如果p,那么q等值于 或者非p,或者q
逻辑式:p→q=非p∪q
揭示了相容性选言命题(表绝对存在状态)和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表条件关系)的内在联系
他们仅仅是逻辑值同真同假,但属于不同类命题(结构不同)
解题:往往从联言/选言命题入手(∵表确定状态),带入条件假言命题求解
假言否定律
对条件关系的整体否定
只能是: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不一样的结果!
两种表达
1.状态否定法:p且非q(使用广,表示p这种状态不能与非q这种状态共存)
2.严格条件否定法:如果p,那么非q(表示p这一条件下无法产生非?q这一结果)
逻辑式
状态否定法:并非(如果p,那么q)=p且 非q
严格条件否定法:并非(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非q
注
“p且非q” 与 “如果p,那么非q”不等值
假言否定律揭示了联言命题和假言命题的内在联系,即:联言命题可以整体对假言命题进行否定
只有对“假言命题”的否定有两种表达,其余均只有一种
充分性假言命题真假值(充分条件推理)
已知p、q前、后件真假值,推断“p则q”复合命题的真假值
前件为假时,“p则q”恒真【p57:2.2.29】
前件为真时
若后件为真,“p则q”为真
若后件为假,“p则q”为假
已知“p则q”为真,判断前后件真假(假言三段论)
肯定前件式
肯前则肯后
推理结构:如果p,那么q。已知p。所以q
示例:如果犯罪,必将受到法律严惩。齐国伟犯罪了,所以,齐国伟要受到法律严惩
否定后件式
否后则否前
推理结构:如果p,那么q。已知非q,所以非p
示例:如果不起雾,那么飞机按时起飞。飞机没有按时起飞,所以,起雾
“肯定前件式”与“否定后件式”本质相同,即: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
必要性假言命题真假值(必要条件推理)
已知p、q前后件的真假值,推断“只有p,才q”复合命题真假值
把“只有p,才q”转化为:如果非p,那么非q
把“只有p,才q”转化为:如果q,那么p
已知“只有p,才q”为真,判断前后件真假值
否定前件式
否前则否后(前假则后假)
推理结构:只有p,才q。已知非p,所以:非q
示例:10亿资产,西山会,蔡没有10亿,所以,蔡不是
肯定后件式
肯后则肯前(后真则前真)
推理结构:只有p,才q。已知q,所以:p
示例:崇拜资本,报名湖畔,汪报名湖畔,所以,汪崇拜资本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值(等值推理)
已知p、q前后件真假,推断“p当且仅当q”复合命题真假
充要条件定义:前后件同真同假
p、q同真同假,复合命题为真
p、q不同真同假,复合命题为假
已知“p当且仅当q”复合命题真假,推断前后件真假
命题真,p真,则q真
命题真,p假,则q假
负命题
并非p(与原命题天生矛盾)
意思是:p假,或p不成立
标准结构
并非p
非p
表示为:¯p(读作:并非p,或:非p)
非标准结构:一切表示不同意某种观点或看法的词都可以表示负命题
真假值推断(矛盾推理):负命题和原命题天生是矛盾关系
p真,则非p假;反之,非p真,则p假
p假,则非p真;反之,非p假,则p真
关系命题
对称性关系
严格对称关系(a与b有关系R,且b与a有同样关系R):满足交换律。eg对立、反对、相同、相等、矛盾、夫妻关系,亲戚关系,邻居关系
非对称关系(a与b有关系R,但反之不确定)
包含,S包含于P,但P是否包含于S不确定。全同是包含的特例
以人的主管价值为依据的关系:喜爱、欣赏、信任、想念、认识等
反对称关系(a与b有关系R,但反之一定没有关系R):父子、大小、早晚、压迫等
传递性关系
严格传递关系:严格同向,先于、晚于、大于、平等
非传递关系
相交、相邻问题,视具体位置而定
认知、喜欢、尊重等,不确定传递关系
反传递关系:严格差等关系,如父子、大小、高低
模态命题(必然、可能)
前5大类命题中如果包含了“必然”和“可能”这样的模态词,表概率
准确理解
必然p:概率为1
必然非p:概率为0
可能p:概率∈(0,1]
可能非p:概率∈[0,1)
推导关系
“必然p”→“可能p”,不能反推(“必然p”是“可能p”的子集,充分条件)
“必然p”真→“必然非p”假,两者互为矛盾
“必然p”与“可能非p”相互矛盾,一真一假,∵结构词全对偶,概率相加为1,且无交集
总结
已知必然性命题(必然p,必然非p)为真,可推其他3个真假
已知可能性命题(可能p,可能非p)为真,只能推其矛盾命题(必然非p、必然p)为假,其余2个真假不定
常用表达和换算
不可能=必然不
不一定=可能不
两种解题方法
关系链法
原理:充分性与逆否可以传递
p→q,q→r,r→t,则p→q→r→t
规则
充分在前、必要在后
不能反向(已知q,则p真假不定)
非p,不能推非q(∵非p与p条件不一致)
只能逆否:非q→非p
搭桥法
5个最重要逻辑值推断定律(公式)
双重否定律:否定的否定是肯定
假言律:“如果p那么q”=“或者非p,或者q”(等值,真假值完全一样)
假言否定律:并非“如果p,那么q”
=“p且非q”(状态法)【“并且”可用来否定“如果那么”】
=“如果p,那么非q”(条件法)
德摩根律
并集的补集=补集的交集【非(p或q)=非p且非q】
交集的补集=补集的并集【非(p且q)=非p或非q】
解题方法
条件关系深入研究
综合推理
自由量
所有条件中未涉及的量
自由量与各条件不矛盾,会导致多种可能性
问题类型
求可能性,即与条件不矛盾即可,用“排除法”(正推可能性太多,可能推导出来没选项)
选项为“或者”选言命题,可能性太多,用“反证法”,或“归谬推理”,其反面推出矛盾,则选项正确【p62:2.2.48】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