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2020-09-01 11:01:03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提到的书籍
[德]奥本海末尔《国家论》
罗梦册《中国论》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
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潘光旦《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人文史观》
庄泽宣《民族性与教育》
日本人作《支那人心理之研究》
费孝通《社会变迁》
米勒利尔《社会进化史》
[法]古朗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
严几道译甄克斯著《社会通诠》
胡石青《人类主义初草》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奥本海末尔《国家论》
梁任公《中国文化史》
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
梁任公《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
张东荪《知识与文化》
罗梦册《中国论》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
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潘光旦《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人文史观》
庄泽宣《民族性与教育》
日本人作《支那人心理之研究》
费孝通《社会变迁》
米勒利尔《社会进化史》
[法]古朗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
严几道译甄克斯著《社会通诠》
胡石青《人类主义初草》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奥本海末尔《国家论》
梁任公《中国文化史》
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
梁任公《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
张东荪《知识与文化》
中国(1949)
发展
绵延数千年的“理性”之力
“理性早启”
起源
家庭
12主特征
“理性”之力(利)
关注“内心”,再发散至身外万物
向内用力
多义务少权利
喜爱和平
动手即失礼
不喜官司
尊敬对方,谦卑自处
大至皇帝,也设有各种“自省”方式
Trait14:特产“隐士”
重品行
礼俗代法律
Trait4:让中国可数千年相对稳定
Trait1:广土众民
Trait2: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Trait3: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Trait7:家为组织单位
Trait6:几乎没有宗教(周孔以来道德代替宗教)
Trait10:道德气氛浓厚
传入的宗教和“家”违背,修改宗教内容
尊天、敬祖、崇德报功
相信人类自己
难以动摇
Trait9:缺乏集团
Trait9:民主、自由、平等相对较少
“未尝没有民主”
Trait11 :不像国家
Trait12:“无兵文化”
缺乏对抗性
总是说着“天下”
孝悌于家庭,天下自然得其治理
出现以“救天下”为目的的士人
计君恩之轻重而报之以忠义
可以择木而栖,却少诟病
期望唤醒更多人的理性
“天下”范围太宽泛
崇尚“无为而治”
对内对外皆求消极相安,而最忌多事
亲子关系为家族生活核心
Trait13:“孝文化”
伦理本位的社会
比起法治,更重私情
大部分拥有土地
生产工具和生产作业难以分离
难以出现明显阶级
政治机会相对开放
文化早熟(弊)
体现
多伦理而少科学
Trait8:不向着科学继续前进
产业革命之不见
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工农商不入学问中
多宗族而少个人
多职业而少团体
后果
Trait5:文化停滞不前(无外部干涉的情况下)
出现“吃人礼教”
某些推崇的行为,变成了必须的行为
含义
小儿一开始大脑便发育过人,却因营养供给原因,后期大脑难以继续正常发育
西洋
起源
宗教(集团生活)
发展
宗教管理
传播教义
发展出法律
传播科学
特征
“理智”之力
关注“物与物”,再缩减至内心
重知识
正常的文化成熟期
几乎统一的宗教
以集团为组织单位
集团压迫过甚
反动出“自由”、“民主”
轻家庭
生产工具与生产工作分开
出现阶级
超家族性质
基督教带有排外性、革命性
容易产生矛盾
对外抵抗较强
相信上帝
信仰有一定可能动摇
注意
重家庭还是重集团,不是绝对化的,也是可变化的
所谓“民主”等,是一个比较性词汇,不能单说有无
发展如同小孩长大,最初看着都差不多,再长大些就个性鲜明,此个性不分好坏
0 条评论
下一页